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

第167章 世俗帝國的建95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龍城無敵 本章︰第167章 世俗帝國的建95

    王正德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他當然記得那批打著絲綢旗號的馬車,記得暗格里藏著的玄鐵兵器,更記得將清單塞進張家書房的那個雨夜。原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忘了這世上最可怕的,是帝王想要你死時,連風都會成為凶器。

    "立刻焚毀書房密檔!"他掀翻案幾,青瓷茶盞的碎片在青磚上炸開冰裂紋。驚飛的白鴿掠過雕花窗欞,翅膀掃落了牆上懸掛的《百子千孫圖》。"讓西市商鋪準備細軟,今夜必須......"

    馬蹄聲如驚雷炸響在王府上空。九道玄色身影破風而來,為首之人掀開斗篷,冷硬如刀的面容在暮色中泛著青灰。張承業的雁翎刀還在滴血,刀刃映出王正德驟然煞白的臉︰"王大人要去哪兒?陛下的詔書,怕是比馬車更快。"

    與此同時,皇宮御書房內鎏金獸爐吐著裊裊青煙。年輕的皇帝指尖摩挲著鎏金虎符,案頭密報堆得足有半人高。最上面那封蓋著朱砂印的折子,詳細記錄著王家與趙國暗通款曲的往來書信,墨跡未干的批注出自張承業的手筆。

    "張承業倒是個妙人。"皇帝忽然輕笑,鎏金虎符在燭火下折射出細碎的光,"先生以為,這樣處置王家是否會寒了世家們的心?"

    屏風後轉出白發蒼蒼的軍師,羽扇輕搖帶起一縷檀香︰"陛下聖明。王家私鑄兵器、通敵賣國的證據確鑿,處置他們只會讓其他世家更知敬畏。"

    他目光掃過案頭密報,"但老臣以為,殺雞儆猴固然重要,更要緊的是——"羽扇輕點地圖上趙國邊境,"讓世家看到更大的利益。"

    皇帝目光微凝,看著地圖上用朱砂圈出的十座城池。那些標注著鐵礦、鹽場的紅點,此刻仿佛都成了懸在世家頭頂的誘餌。"您是說,用開疆拓土的軍功,換他們安分守己?"

    "正是。"軍師將一卷羊皮地圖展開,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世家的姻親關系網,"張家與鎮國公府因鐵礦之爭早有嫌隙,趙家又覬覦絲綢商路。若許以軍功封邑,他們定會為搶地盤斗得不可開交。"他頓了頓,眼中閃過算計的光芒,"更何況,趙國世家也非鐵板一塊。"

    皇帝撫掌大笑,鎏金虎符重重拍在地圖上︰"好!就讓他們去啃趙國這塊硬骨頭,啃得越狠,越離不開朕的支持。

    "燭火在他眼底跳躍,映得面容忽明忽暗,"至于王家......"他指尖劃過"通敵"密報,"不過是這場棋局的第一步罷了。"

    夜色漸深,王家老宅傳來 里啪啦的燃燒聲。張承業站在牆頭,看著火光中王正德被侍衛架走時扭曲的面容,忽然想起兄長臨終前攥著他的手,氣若游絲地說︰"記住,世家之爭,不死不休。"雁翎刀上的血珠墜入塵埃,混著灰燼,在青磚上洇出猙獰的紋路。這場權力的游戲,才剛剛開始。

    深秋的邊關銀城,霜雪初降,將城牆染成斑駁的銀灰色。城樓上的銅鈴在朔風中叮當作響,與校場傳來的兵器踫撞聲交織成獨特的韻律。

    而臨江都城皇帝和威望日漸隆回,龍輦停在城門口,望著城內熙熙攘攘的商隊,身後的軍師低聲道︰“陛下,世家們的算盤,終究沒逃出您的掌心。”

    皇帝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城牆上“新”字大旗。自王家倒台後,這場由朝廷主導的擴張之戰,早已超出了單純的領土爭奪。

    世家們起初對銀城的歸屬雖有不滿,卻也深知這是帝王底線。不過,他們很快便在別處找到了突破口——以商路為網,將觸手伸向新佔的城池。

    張氏家主張承業此時正在校場點兵。他望著士卒們嶄新的玄鐵鎧甲,指尖撫過刀柄上的紋路。這些軍備,正是朝廷從國庫調撥的戰利品。“家主,趙國的李氏族長求見。”一名護衛匆匆來報。張承業挑眉,李家作為趙國老牌世家,能主動投誠,背後必然藏著更深的算計。

    議事廳內,趙國李氏家主李崇明將一卷羊皮地圖鋪在案上,目光灼灼︰“張兄,這是趙軍在雲州的布防圖。只要能拿下雲州三城,我們李家願讓出三成商稅。”張承業凝視著地圖上標注的糧道,忽然輕笑︰“李族長,這三成商稅,怕是要搭上李家的人脈?”

    李崇明一愣,隨即大笑︰“果然名不虛傳!實不相瞞,我族與趙軍主帥是姻親。只要朝廷承諾戰後保我李氏地位,里應外合之事,包在我們身上。”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算計與野心。

    與此同時,京城內的世家府邸也不平靜。王家倒台後空出的利益,成了眾人爭奪的焦點。前鎮國公府內,老國公將一塊刻有“雲州通商”的令牌拋給兒子︰“明日就啟程,記住,銀子要撒得巧妙,關系要織得緊密。”少國公接過令牌,眼中閃過精光︰“父親放心,兒臣已與趙家的女兒定了婚約,這盤棋,我們勢在必得。”

    隨著戰事推進,朝廷與世家的合作愈發緊密。皇帝親自頒布詔令︰“凡獻城立功者,可世襲商鋪稅賦;助戰世家,可優先劃分通商口岸。”這道詔令如同點燃干柴的烈火,世家們紛紛傾巢而出。張氏精銳與趙國李家私兵組成聯軍,直取雲州;鎮國公府則暗中打通糧草運輸線,將朝廷軍備及時送往前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雲州城下,炮火連天。張承業身披銀甲,望著城頭趙軍的旗幟,轉頭對李崇明道︰“李族長,是時候兌現承諾了。”話音未落,城門突然大開,李家的騎兵殺出,本以為是世家李家來增援的,哪知道李家已經是聯軍一員,此時不是增援,是里應外合!

    趙軍主帥和沖出的李家將領十分熟悉,“健行兄,終于出城了,我們一起……”話未說完,靠近過來的李世績一槍刺來,距離太近,還未反應過來,便被刺死了,喉嚨中一個大洞,整個脖子快折了。

    這場戰役,僅僅用了七日,便連下雲州三城。消息傳回京城,皇帝在慶功宴上舉起斟滿美酒的夜光杯︰“此乃諸位功臣與世家同心協力之功!”

    他將一塊刻有“護國”二字的金牌賜給張承業,又轉頭對趙國李氏家主道︰“李卿家棄暗投明,雲州城商路便交由你族打理。”

    看向眼神熱切的前國公府,“老前輩,其它兩城你們主導一城!”

    只要世家用命,王新根本不在乎誰主導一城,一城既是利益吸引體,也是世家的投名狀,一旦主導,就只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和銀錢,不這樣周圍幾個城池的商路、城中的商鋪就無法吃掉大數,這都是真金白銀。

    然而,表面的和諧下,暗流涌動,世家們在劃分利益時,矛盾漸顯。張氏想要獨佔鐵礦,可是軍師團的世家也盯上了,朝廷監管鹽鐵,分出下面的代理份額,本就是讓超級世家加入進來,既是施恩 也是警告。

    而,前鎮國公府卻盯上了鹽場,他們國公府早就沒落了,卻四處聯姻,三個兒子、四個女兒分別與各國世家結親,這資源杠杠滴。

    就連新投靠的趙國李家,也想在絲綢之路上分一杯羹,周圍帝國太富庶了,跑一次商路,足夠吃一輩子,就說香料,在周圍國家千金一兩,放在西方的帝國,很便宜 但是中間需要跨越不同民族的地盤和國家,也是很凶險。

    一次慶功宴上,張氏子弟與鎮國公府的人因商鋪位置爭執,甚至發展到私下里要拔刀相向。

    皇帝卻對此視而不見,只是在深夜召見軍師︰“他們爭得越凶,便越離不開朝廷的調解。”軍師撫須微笑︰“陛下聖明。不過,趙國雖失十城,殘余勢力仍在煽動百姓反抗。或許,該讓世家們再添把火了。”

    于是,朝廷再次下詔︰“凡能平定地方騷亂者,可獲封地與免稅特權。”這道詔令,讓世家們暫時放下內斗,紛紛派出私兵鎮壓起義。張氏家主親自帶隊,用鐵血手段平定了雲州的暴動;鎮國公府則以糧草救濟為名,將勢力滲透到趙國百姓之中。

    趙國的一位老將軍看著滿目瘡痍的國土,仰天長嘆︰“這哪里是戰爭,分明是一場利益的瓜分盛宴!”

    他怎能不知,這場盛宴的背後,是新國皇帝精心編織的棋局。新國朝廷用利益將世家,甚至是趙國的世家綁在戰車上,又用矛盾防止他們聯合。

    那些新佔的城池,表面上是世家的戰利品,實則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經濟讓出來,納稅是必須的,還要按經濟實力出資投入城市建設,讓城池更加繁華。

    在城池外修建大量的集市,在外就能接待商隊,將城池外面打造成集市,既而升級為村鎮,逐漸擴大城池對周圍的影響,吸引大量失去土地沒有活路的貧民,穩定局勢,又活躍了經濟。

    一年後,當趙國又十城徹底納入版圖時,皇帝在太極殿舉辦了盛大的封疆大典。張氏、鎮國公府、趙國李家等世家代表,皆獲封“開疆侯”,賜下大片良田與商鋪。然而,皇帝話鋒一轉︰“但城池軍政,仍由朝廷委派官員管理。望諸位愛卿以大局為重,莫要因小利失大義。”

    散朝後,張承業望著手中的封侯詔書,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大哥慘死時的場景,也想起這一年來與各方勢力的周旋。權力的游戲永無止境,今日的盟友,或許就是明日的敵人。而他們這些世家,終究只是棋盤上的棋子,唯一不同的是,有的棋子,能在棋盤上留下更深刻的印記。

    夜深了,皇宮的燈火漸次熄滅。皇帝站在寢宮外,望著漫天繁星,喃喃道︰“這天下,終究要姓‘王’。”身後,軍師躬身道︰“陛下,趙國世家已徹底歸順,接下來……”

    “接下來,該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帝王之威了。”皇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轉身踏入黑暗之中。

    這場由世家紛爭引發的戰爭,最終以朝廷的絕對勝利告終。但新的矛盾與利益爭奪,才剛剛開始。在權力的漩渦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唯有利益,才是永恆的法則。

    而皇帝,正站在權力的巔峰,俯瞰著這場永不停歇的博弈。“韓國邊境的兩座城池?”皇帝挑眉。

    “正是。”軍師頷首,“趙國已經失去二十城,剩下的有幾座城不用攻,自有世家將趙皇綁來。

    反而是韓國在邊關屢次挑釁,好在邊關有另一位鐵血大帥,聞家世代鎮守,我們與趙國的戰爭又是軍功與經濟之戰,軍力受損的是世家,朝廷大軍完全可以轉道攻擊韓國邊關,不過是從原來趙國的方向。

    昨日有趙國世家要求他們歸順新國,可以以趙皇為交換,他們還到韓國派出信使,求韓國收留,兩頭靠!”

    “兩頭靠,就是沒依靠,答應他們,讓他們穩住韓軍,就從那以歸順韓國的名義,派軍隊進入韓國的黃土城,直取韓國都城邯鄲,從趙國方向突破,然後新國邊境也要發起攻擊,讓韓國人首尾不能相顧!”

    同樣以軍功授韓國城池城主之位,讓世家明白,比起內斗,開疆拓土永遠是獲取財富與權柄的正道。

    天下世家本就是一家,同樣給韓國世家通商特權,利益交織之下,他們自然無暇生事,反而會帶領我們去攫取更大的利益,帶路黨。”

    趙國徹底滅亡的消息傳開時,整個京城都陷入沸騰,街頭巷尾,百姓們議論著趙國國庫里搜出的密信和寶物。而世家府邸中,家主們則對著韓國地圖沉思。

    鎮國公府內,老國公摩挲著祖傳的玉佩,對二兒子道︰“記住,在這亂世,我們已經站隊在新國皇帝一邊,讓他看到我們的忠誠更重要,王家顯然已不滿足掌控趙國,韓國乃至周圍的宋、燕、齊都會是皇帝的目標,他號稱皇帝,可不就是想恢復中原帝國,重新一統。”

    喜歡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請大家收藏︰()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方便以後閱讀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第167章 世俗帝國的建95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第167章 世俗帝國的建95並對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