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發現了張司令的些許“端倪”,但丁偉卻沒打算實言告訴兩人。
他能發現這些,從宏觀了解全局的老家人和總部參謀們自然也能發現。
但他卻從沒有收到關于這方面的任何消息和指示。
顯然張司令的這些端倪,早已經成為了八路軍高層的絕密事項。
事不密則失其身,丁偉作為“鐵三角”最聰明的人,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你們不用擔心部隊後勤給養問題。”丁偉安撫道,“老家、總部自然不會拿幾十萬部隊開玩笑,張司令那里也必然會有周全安排。
現在咱們要提前考慮的,是如何進攻,以便快速拿下錦州、沈陽並擊退鬼子援軍。
東北的路網你們也看到了,鬼子必然會源源不斷,咱們又基本都是外線作戰,難以獲得群眾支持,必然會面臨很多困難。
你們要提前謀劃,盡早準備,不要臨行抓瞎。”
李彌、元參謀長都若有所思的緩緩點頭。
丁團長既然這麼說,自然是有把握的,那他們就不必多操心了。
但一想到丁偉剛才說到的“外線作戰”,兩人也都皺起了眉頭。
反攻東北,還真的是他們好久沒有遇到的“外線作戰”。
…………………………
自民國二十年鬼子發動事變佔領東三省以來,如今已經過了近12年。
十二年里,滄海桑田,整個東北變化極大。
這些年,鬼子基本掃清了之前此起彼伏的各個抗日勢力,實行了殘酷的歸屯並戶政策,基本斬斷了關內抗日力量與東北百姓們的聯系。
這麼多年的殘酷統治,雖然讓三千多萬東北百姓心中憋著一團怒火,但也在血色恐怖中大都熄了反抗心思。
可以說,除了大城市里還有些各勢力的情報人員外,絕大部分東北地區如同一潭死水,已經沒有什麼反抗力量。
考慮到老百姓心中的擔憂恐慌,至少在反攻初始階段,八路軍近乎孤軍作戰,不能指望可以得到百姓們的幫助。
相反,由于鬼子已經向東北移民近200萬人口,鬼子部隊反而有了部分“群眾基礎”,可以得到大量支持。
此外,近十二年里,鬼子在東北地區大動土木,整個東北路網和村居變化極大,之前東北軍帶出的地圖已經大都無用,東北籍的戰士恐怕也搞不清楚家鄉變化。
也幸好這段時間,張司令陸陸續續下發了很多資料,包括沈陽長春等大城市的精準地圖、大量鐵路沿線精準地圖以及東北外圍區域的航拍地圖等。
更厲害的是,張司令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很多鬼子和偽滿洲政府繪制的東北地圖。
雖然由于翻譯原因,很多地區的名字很怪,但至少讓他們可以一窺目前東北全貌。
只能說,那密密麻麻的鐵路路網,著實讓大家心驚。
這就意味著,一旦他們逼近沈陽等核心城市,鬼子駐防東北甚至朝鮮的援軍部隊將會源源不斷。
部隊必然要面臨連續大戰。
這對反攻部隊而言,絕對是一場巨大考驗。
…………………………
丁偉幾人正在聊著反攻東北的戰術問題時,總部那邊正巧也在聊著反攻東北的整體戰略。
“東北地區鐵路縱橫,鬼子運兵極快。咱們攻錦州、沈陽,決不能只看到沈陽那十多萬鬼子兵力,而是要看到吉林、黑龍江的關東軍部隊,看到朝鮮的鬼子部隊和各路偽軍部隊。”
總部指揮室里,圓臉參謀指著地圖,對眾參謀們探討道︰“關東軍戰力強悍,但咱們有獨立支隊,自然是無需擔憂。
但一旦鬼子源源不斷的增援過來,獨立支隊雙拳難敵四手,只怕容易吃虧。
依我看,此次反攻東北要點有二,一是張雲那里的後勤保障,二是後續部隊要源源不斷,以保證前線兵力優勢。”
“不妥,不妥,”圍坐地圖前的一個參謀搖頭道︰“咱們跨越高原千里運兵,後續大量部隊運載工具不足,恐怕要步行行軍過去,前線補充速度其實很慢。
只怕咱們增援部隊還在半路上,前線就已經打成了一鍋粥。
不如直接安排大量二線部隊跟隨獨立支隊前行,前面佔領一地,隨行部隊接收一地,以便可以釋放出主力力量。”
另一個總部參謀仍然搖頭。
“獨立支隊此次是千里快攻,基本是乘車前行,隨行部隊跟不上的。”
“確實跟不上,至少作戰初期,獨立支隊只能獨立支撐北線。”
“這樣難度太大了!”
一時間,參與討論的參謀們議論紛紛,卻也拿不定主意。
這時候,一直在後面傾听大家討論的付參謀拿出一份電報走到前面,對著大家笑道︰
“你們這主要是從軍事角度看待反攻東北,但事實上,老家這幾天討論認為,反攻東北絕不能僅限于軍事斗爭,而是要制定一整套涵蓋軍事、政治、地方治理、群眾組織建設等事宜的整套戰略。
我手中這份文件,就是老家討論後的基本作戰思路。”
參謀們頓時安靜下來,傾听著付參謀傳達老家人的戰略思考。
這是一份涵蓋內容廣泛的整體作戰計劃。
具體來說,軍事上仍然是兩路並進。
北線由獨立支隊以及八路軍各地騎兵部隊組成,第一批部隊約25萬余人,以坦克、卡車、戰馬等載具橫跨千里高原,避開鬼子目前防守嚴密區域,沿張家口、赤峰、通遼阜新等方向,一路直撲沈陽、錦州方向。
南線,則是以886旅等主力部隊以及冀北山區部隊組成,約20萬人,沿著燕山山脈搶佔北平北側古北口等地,一路沿著承錦鐵路,直撲錦州。
北線鬼子近乎毫無防備,且大部分都是高原平地,鬼子必然難以阻擋;
南線則全是山脈地形,雖然有冀北山區八路軍本土部隊相助,但也很可能會被鬼子阻擊于山區之中。
沒關系,按照老家人的思路,獨立支隊在接近沈陽時,虛攻沈陽,實攻錦州,然後安排部分部隊從承錦鐵路東側向西攻擊,幫助南線合圍承錦鐵路沿線敵人,進而實現鐵路貫通。
核心目標,則是兩路歸一,避開鬼子可以輕易干擾的北寧線,徹底打通通往東北的錦承鐵路。
如此一來,八路軍後方的百萬大軍就可以借助目前控制的鐵路線,只需要從張家口附近步行行軍大概140公里,就可以接續到鐵路上,進而較快補充前線部隊。
地方治理方面,則是整個華北抽調十萬干部,隨軍趕赴東北。
目前鬼子兵力不足,關東軍主力又聚集在邊境,整個東北地區內部防御其實很是松散。
只要在決戰中擊潰鬼子關東軍部隊,則大軍完全可以揮師北上,控制大部分東三省區域。
這個時候,就必須立即有治理團隊填補鬼子統治空缺,以免百姓生產生活陷入混亂,造成土匪四起。
這10萬已經在華北地區經受過考驗的地方干部,完全可以即時接收東北政權以及東北大量的工廠、土地和百姓。
至于政治方面,自然是土地革命和民主建設了。
關內由于共同抗戰,不便操作,但關外此時土地盡歸鬼子和滿洲漢奸,開展土地革命不會涉及敏感問題。
可以說,一整套方略下來,只要前線部隊可以打勝仗,那整個東北就可以實現打下一片,守住一片。
只需要穩定住幾個月時間,八路軍就可以動員起東北百姓,組織起整個東北的力量。
那時候,哪怕南線鬼子壓力驟減,可以回師增援,但卻會面對已經動員起來的東北力量。
那時候的八路軍,只怕已經讓鬼子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