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

第1104章 運兵車上話東北1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待客君 本章︰第1104章 運兵車上話東北1

    “ 哧 哧 哧 哧~嗚~嗚~”

    通往寧武關方向的正太鐵路上,一列火車車頭正冒著濃密的白煙,吭哧吭哧的向前行進著,不時發出嗚嗚的汽笛聲。

    這是一輛嶄新的貨運列車。

    充滿動力感的嶄新BR50型車頭,十分輕松的拉扯著同樣嶄新的30多節車廂,如長龍般穿行在太行山的的山林之中。

    汽笛聲和列車碾壓軌道聲在山間不斷回蕩,吸引了不少山上百姓的目光。

    這些年,隨著八路軍控制的鐵路越來越長,對客貨列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加上正太鐵路改成寬軌後淘汰了大量窄軌列車,八路軍所需機車及車廂缺口自然越發明顯。

    考慮到陽泉工業區正在全力生產武器裝備和各類民用產品,沒有足夠空間和足夠工人再新設一個機車和車廂生產工廠。

    張雲權衡良久,選擇了直接套現200余機車車頭和數千車廂,暫時解決了問題。

    既然打算套現解決,張雲自然也精挑細選了一番。

    多方比較之後,他最終選擇套現了漢斯國的BR50型機車以及配套的車廂。

    張雲算盤打的很仔細。

    民國期間引進國內的機車類型其實很多,但型號復雜,不利于保養維護,也不利于後勤管理。

    因此,此時套現的列車最好使用到和平之後,並可以成為以後的制式機車。

    漢斯國的BR50型機車質量上佳,被譽為二戰期間最好的三大機車之一,遠比目前國內引進的機車動力更強、質量更好,也更容易保養。

    更重要的是,八路軍後續完全有機會引進這款機車的整套技術。

    兩三年後,等漢斯戰敗並被毛熊佔領東部後,大量BR50型機車生產技術和車輛都會落到毛熊手里。

    而毛熊國特殊的車軌寬度,又會使得這些技術和大量車體無法直接應用。

    作為血盟,八路軍那時候完全可以趁機索要或者購買這些毛熊用不上的技術、車體,進而一步到位學習到漢斯國精湛的車體技術和生產工藝。

    如此一來,國家就可以比原本更早實現機車國產化,且技術水平、工藝水平還可以做到更好。

    相比後續向毛熊、漂亮國引進技術的拉扯,能夠提前布局撿漏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

    雖然是貨運列車,但這列貨運車廂里卻並沒有堆滿貨物。

    相反,每個車廂內都坐著一些全副武裝的戰士,內側則堆放著各類武器裝備和隨身彈藥。

    由于命令緊急,這些來自獨立支隊2縱新二團1營的戰士們,正直接乘坐著這列貨運列車快速機動,向著寧武關方向趕去。

    為了保持空氣流通,列車上的每節貨運車廂都被推開一條20余公分的窄縫。

    很多戰士正聚在門前,透過窄縫觀望著路外風光,打量著山西大好河山。

    但更多的戰士則是互相聊天打牌,亦或者認真保養著槍械。

    偶爾有尿急的戰士直接站在車門處,在戰友們的哄笑中向外釋放著銀線。

    整個列車都洋溢著歡快和輕松的氛圍。

    ……………………

    最前方的貨運車廂里,2縱指揮官、新二團團長丁偉和其他團部人員同樣坐在貨運車廂里。

    丁偉坐在子彈箱組成的椅子上,一邊打量著手中的電報,一邊在地圖上點點畫畫。

    1營營長李彌、團參謀長老元也圍坐在旁邊,一塊兒看著地圖,商量著後續戰事。

    “此次進攻張家口,張司令的思路很清晰啊,就是圍城不攻,困死敵人。”

    元參謀長看著電報,贊同道︰“張家口易守難攻,大量鬼子龜縮城內,硬打只怕會損失很多人。如今僅僅是困守,作戰難度就小多了。”

    李彌營長也在旁邊猛點頭。

    “確實,張家口周邊山高谷深,鬼子已經在部分外圍山頭設置了大量工事。

    強攻只怕要用人命往里填。

    如今咱們無需硬攻山頭,只要直接佔據更外圍的山地,就可以以炮火封鎖其南部通道。

    再安排點部隊穿插到其東西北側山區的外圍要點上,設置一些封鎖火力點,就足夠完成任務了。

    剩下的,就是慢慢磨,慢慢耗,把鬼子徹底圍死耗干。”

    丁偉微微一笑,也感嘆的點了點頭。

    “從我認識張司令到現在,司令倒是一直沒變,還是那麼愛惜戰士,不輕易打血戰硬戰。跟著這樣的司令,倒也是咱們的運氣。”

    幾人都看得清楚。

    張家口是民國省會城市,是鬼子控制蒙古高原的支點,也是北平防御的最外圍屏障。

    戰略意義重大!

    雖然八路軍目前可以不急著攻克張家口,但如果攻下來,只怕又是老家需要隆重嘉獎的大功。

    獨立支隊目前是有能力強行攻克張家口的,雖然會付出不菲的代價。

    但顯然在張司令眼中,戰士們的性命,遠比這些戰功重要。

    大家感念了一會張司令的愛兵如子,又把話題轉到了很快就要啟動的東北攻略上。

    元參謀看著地圖,有些猶豫的開口道︰“東三省面積廣闊,鬼子兵力眾多,並不算好打。更何況咱們支隊部隊需要跨越600多公里高原和山區長途作戰,稍有不慎,只怕進退不得。”

    旁邊李彌同樣也露出了疑惑神色。

    為了讓部隊提前有所準備,張雲已經將反攻東北的初步攻略下發到了營級,因此在座眾人都知道了老家和總部認可的反攻計劃。

    不過,進攻時間和具體細節自然不會披露,張司令的“補給方案”同樣也是絕密。

    因此元參謀長和李彌等人才看著雲里霧里。

    跨越600公里路況惡劣的高原去進攻東北,其實算不上什麼新鮮事。

    明末的時候,滿清部隊也經常從“盛京”出發,避開山海關,從張家口、紫荊關、居庸關等地入寇京師。

    如今獨立支隊不過反其道而行之罷了。

    但仔細算來才發現很不一樣。

    那時候的滿清已經收服了蒙古,整個蒙古高原都是其補給基地,不必千里運糧。

    更重要的是,除了一些輕便的青銅炮,那時候滿清的核心部隊都是冷兵器部隊,所需後勤補給數量很少。

    可獨立支隊的坦克、汽車、大炮、槍支,雖然各個戰斗力強大,卻又是吃後勤的大戶。

    如果脫離了後勤,只怕很快就變成了鐵疙瘩和燒火棍。

    這也怪不得這些高級指戰員有些擔憂了。

    當初長征路上缺吃少喝的苦楚,他們還記得清清楚楚的呢。

    丁偉聞言,頓時神秘一笑。

    確實,從正常戰爭邏輯分析,跨越600公里去進攻,完全不符合現代戰爭的戰場實際。

    哪怕漂亮國擁有數十萬輛卡車負責後勤補給,也只最多跨越300公里發起進攻。

    不過,張司令的秘密,他雖然不如老家和老總們看的清楚,但跟了這麼久,也能發現些端倪。

    跟著張司令,自然不會缺彈藥物資。

    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張司令的選擇完全不符合戰場邏輯,目前他們規劃的前進道路上,一直到錦州、沈陽等,除了現成的工業小城市外,完全不存在成型的永固工事群。

    這就避開了鬼子目前在山海關方向構築的穩固防線。

    就如同漢斯當初橫穿阿登森林繞過馬奇諾防線一般,必然會打亂鬼子的整體部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方便以後閱讀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第1104章 運兵車上話東北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第1104章 運兵車上話東北1並對亮劍︰為什麼你的繳獲這麼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