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第261章 沒有可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紅 本章︰第261章 沒有可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

    “不必如此。”李雪兒說。

    李青也說“是啊,不必如此。”

    李雪兒驀然抬頭。

    李青已然打著哈欠往廂房走,一邊說著“李家人丁興旺,我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自是有偏愛的,同你爹娘兄長一樣,你也是被偏愛的一員,你少些遺憾,我便也少些遺憾……不必如此。”

    李雪兒沒再吭聲,不知在想些什麼……

    次日。

    辰時末,海瑞登門。

    許是少年老成的緣故,已知天命數年的海瑞較之當初,反而沒有明顯的變化,還是身材偏瘦,皮膚黝黑,面部線條僵硬,給人一種不好說話的感覺。

    李青打趣道“許久不見,你也學會人情世故了?”

    海瑞僵硬的面部線條柔和了幾分,打開食盒,一一取出酒菜,道“早就想請先生吃酒了,奈何多年來,始終沒有合適機會。”

    擺好菜碟,為李青斟上酒,海瑞也坐了下來。

    “當初先生要海瑞做官,做大官,如今,海瑞倒真是做了大官。”

    海瑞感慨道,“我一個舉人,能走到這一步……說實話,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除了應天巡撫,還兼任了什麼官職?”

    “應天府右都御史。”

    “正二品,嗯…,這可得喝一個,恭喜恭喜。”李青舉杯與他踫了下,一飲而盡,笑著說,“你才五十余歲,再進一步也不是不可能,可不要知足啊。”

    海瑞啞然,繼而苦笑道“海瑞做不得京官,也不想做京官,此次朝廷如此破格提拔,大抵也是緣于此。”

    李青沉吟了下,點點頭道“海瑞做海瑞就好了。”

    “知我者,先生也。”海瑞含笑說。

    又數杯之後,

    海瑞問道“先生可還要奔波?”

    “唉…,人不找事,事找人啊。”李青放下筷子道,“過些時日我還要出海一趟,短時間大概是回不來了。”

    海瑞點點頭,並未流露出惋惜、不舍、心疼之色,只是道“先生辛苦。”

    李青也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沒再跟徐階鬧別扭吧?”

    海瑞苦笑搖頭。

    隨即,海瑞正色道“如今的松江府,單論繁榮程度已不弱應天府多少,隨著時間推移,松江府將超越應天府,甦州府,杭州府,成為大明第一州府,這只是時間問題。”

    李青並不懷疑,這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經濟導向。

    “先生,海瑞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青好笑道“你什麼時候也學會彎彎繞了?”

    “實在有些冒昧……”海瑞難得有些不好意思,訕訕道,“為何不讓李家先一步押寶松江府呢?”

    海瑞的想法很簡單,李家再如何富,都不可能去為富不仁,還會反哺百姓,不是因為李家人好,而是因為有李青。

    而且,這許多年來李家的所作所為,也充分驗證了這點。

    海瑞並非是出于對李青的私人情感,更非偏愛李家,只是覺得如此,于社稷,于百姓更好。

    可海瑞也知道,如此會讓李青更為操勞。

    今時不同往日,以前李青只需對李家家主嚴加管教即可,如今李家分了家,各自為伍之下,李青的‘工作量’將會大大增加……

    “除了李家永青侯這一支重注押寶松江府之外,諸多李家人丁似乎並未意識到這點,當然了,其他大富也還未有動作。”

    海瑞分析道,“以海瑞之見,這主要是由于應天府是李家的產業集中地,且科研基地也在金陵,無形中誤導了諸多富紳,使其產生了誤判……”

    好一通分析之後,

    海瑞說道“客觀來說,目前的松江府還不是最富足的,與金陵,甦州,杭州還有一段差距,可這是因為前者底子太薄,後者底子太厚,隨著時間推移,前者終將超越後者。”

    “是這個道理。”李青點點頭。

    “所以……?”

    “李家已經分了家,我不會再干涉了。”

    “……先生不妨再考慮考慮。”

    李青失笑道“你覺得我是把精力用在李家小輩兒上好,還是把精力用在大局上好?”

    海瑞啞口無言。

    “人啊,不能太貪心,抓大放小,才是明智的選擇。”李青淡然道,“再有就是……憑什麼活該李家富?這何嘗不是致力于階級固化?”

    海瑞怔然許久,苦笑點頭“還是先生的境界高,海瑞淺薄了。”

    “呵呵……非是你淺薄,你也只是在其位,謀其政罷了。”李青輕笑道,“大明富紳何其多,把希望寄托在李家一家,既是對李家的不公,也是對大明諸多富紳的不公,不是嗎?”

    海瑞緩緩點頭。

    “喝酒喝酒。”

    “敬侯爺!”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海瑞趁著氣氛又說起大明日報之事。

    “先生,海瑞對大明日報,與張大學士,趙大人有意見分歧,可海瑞也不敢篤定自己是對的,還望先生解惑。”

    “說說看!”

    海瑞呼出一口酒氣,嘆道“如今工商業興隆,各產業發展良好,百姓日益富足起來,可民間風氣卻不再淳樸,以至于宗族之間,都沒了親情味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簡單概述了下客觀存在的情況,海瑞說道

    “張大學士、趙大人認為,這種現象于國而言很不利,欲以大明日報為載體,倡導百姓宗族之間團結……”

    “這挺好啊。”李青笑著說,“同宗同族之間,總有人日子過得好,有人日子過得不好,如能通過朝廷的宣傳,宗族之間團結友善,互幫互助,既穩定了江山社稷,也減少了朝廷負擔,比如,遇上突發狀況,可以通過宗族的幫助度過難關,如百姓能自己度過難關,朝廷也能少些賑濟支出,用于其他地方……且如此,也更方便朝廷管理……。”

    海瑞欲言又止。

    “先生真覺得好?”

    李青只是笑了笑,道“說說你的見解。”

    “海瑞以為不然!”

    海瑞拋出觀點,予以論述“如此是能達到先生說的效果,可如此,無異于又加強了氏族的力量,進而使得鄉紳愈發勢大,當然了,隨著朝廷開創商會,可以通過一系列經濟手段,通過管控大富,進而管理鄉紳……如此的確更方便、更高效進行管理。可,百姓呢?”

    “說下去!”

    “海瑞以為加強氏族力量弊大于利。”海瑞皺眉道,“海瑞出身貧寒,對村野宗族的了解也更深刻,不可否認,宗族之間關系緊密,的確有利好的一面值得肯定,可同時也多了不公平的現象,簡單來說,真正利好的是大家族的族長。”

    海瑞凝重道“這就考驗族長的素質和品德操守了,如家族的族長品德高、能力強,自然對宗族成員好處多多,可如果家族族長自私自利,宗族成員則會更加艱難,甚至會出現,族長拉攏日子過得好的一方,欺負乃至壓榨日子過得不好的一方。”

    “嗯,你說的很對。”李青頷首。

    海瑞繼續嘆息道“張大學士、趙大人的出發點是好的,其實于國而言也是好的,可對百姓卻不怎麼友好,雖然我也對人人好利、人心浮雜十分憂心,可如此……即便能有效緩解風氣敗壞,我也不願意看到。”

    李青“因為如此會喪失更多的公平!”

    “先生此言,一語中的!”

    海瑞深以為然道,“人心浮雜,人人好利,人人攀比……這固然不好,可相對來說,保證了最起碼的公平,雖然不可避免會造成‘強者更強,弱者愈弱’的情況發生,以至于宗族之間因眼紅,導致相互仇視,進而造成諸多矛盾,但海瑞仍以為這樣也比那樣好。”

    “早些年,海瑞還未入仕途的時候,見過太多日子剛剛好起來的人家,被同族更窮苦之人又給拉了下去。”

    海瑞悵然嘆道,“我也知道朝廷艱難,張趙兩位大人是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以便更好的造福于民,可……他們的立足點太高了。”

    言罷,海瑞又自嘲道“換言之,是海瑞的格局太低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海瑞口干舌燥,連著飲了兩杯水酒,呼出一口氣道“先生以為……哪個更好?”

    “都好!”李青笑呵呵道,“區別在于,張居正他們是想著先讓朝廷好起來,再由朝廷反哺百姓;你是想著先造福于民,再反哺朝廷。嗯…,都是好的。”

    海瑞愕然。

    印象中,李先生一向干脆利落,表達觀點從不模稜兩可,更不和稀泥。

    可今日……

    “還請先生明言!”

    李青玩味笑道“我不明言了嗎?”

    “……先生怎地如此隨意?”

    “不是我隨意,而是你太瞧得起自己了,張居正幾人也是。”李青說道,“你的主張不會成功,張居正幾人的主張亦不會成功,如此大勢,不是個人能左右的。”

    “你不行,張居正也不行;當然,我也不行,朝廷、皇帝,亦不行。”

    李青說道,“沒有可以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

    “?”

    “百姓需要,它就能存在,百姓不需要,它就不存在!”

    海瑞蹙眉沉思……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方便以後閱讀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第261章 沒有可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第261章 沒有可不可以,只有需不需要並對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