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年間……
李青不禁也陷入回憶,想起了弘治年間的許多事……
想著想著,李青猛地發覺,原來弘治年間也是很久遠的事了。
什麼時候弘治年間都很久遠了呢?
李青怔然出神,怎一個五味雜陳了得……
隨著老人的回憶,李青逐漸憶起了往事細節,對這個師弟也有了些印象。
“師兄記得你當時比柱子還年輕呢。”李青笑著說,“當時就你最活潑,也最勤快……”
“是啊……”老道士輕輕道,“當時師弟們不懂事,四肢不勤,不思進取,惹得大師兄好生失望……”
“不過,自那次之後,師弟們就都痛改前非,可勤快了呢。”
“嗯嗯,我知道,之後我也來過……”李青順著他說,一邊搭上他手腕,檢查他的狀況。
老人恍若未覺,繼續碎碎念著……
甚至都沒察覺到大師兄正為他傳渡真氣,梳理經脈。
直至說起張祖師,老人這才回過神來,抽回手道“大師兄不必如此,師弟都這個歲數了,不值當。”
“跟大師兄客氣什麼?”李青再次為他梳理經脈,一邊說著,“又不要錢,什麼值當不值當的,受著便是。”
老人嘴唇蠕動了數下,不再抗拒,望著大師兄輕輕道
“師弟已形如枯槁,大師兄卻風采依舊……嗯,真好。”
李青鼻尖泛酸,強笑了笑,“其他師兄弟呢?”
“唉…,有的走了,去陪祖師了;有的走了,下山去了。”老人嘆道,“之後也陸續有師弟上山,不過大多沒待幾年就走了,只有少數幾個留了下來,老在了山上……最近這十來年,也就柱子一個。”
老人有些自責,歉疚道“說起來,也是師弟我的問題,是我太小氣了,不舍得花錢,不然,咱們這道觀也不至于留不住人……”
“這不怪你。”李青安慰道,“你也是為了長遠打算。”
老人呼了口氣,嘆道“是啊,不能不長遠打算啊,日子越來越好過,誰還會寄托神仙顯靈啊,所幸有另一位師兄留下了菜園子,種點菜,種點糧食,收成好的時候啊,能少花些錢,收成差的時候,就得多花一些……如今只剩我和柱子了,基本上都不咋花錢……”
李青黯然。
想起了昔年朱棣靖難成功之後,自己因對老朱的承諾,讓師父收下了朱允䣳c齙蘢印 br />
有些事情不去想,它只靜靜的躺在某個角落,也不打擾你,可一想……它立馬就能鮮活起來。
李青想起了第一次回來時,小師弟正在菜園子里勞作,卷起袖管揮舞鋤頭,脖子上掛著汗巾,皮膚被曬的黝黑,只有一口牙是白的……
眸光迷離間,李青似乎又看到了小師弟,正一邊擦汗,一邊對著自己笑……
~
與師弟聊了許久,直至師弟露出疲態,李青扶他到床上躺下,才去了那片菜園子……
菜園子比之當初,又擴大了一些,只是還未播種,顯得荒涼。
李青靜坐許久,捧起一仸土,去了師父墳頭,為師父添墳……
墓碑上的刻字已然徹底模糊,當是老人師弟照著刻痕,用筆墨又給涂了一遍,還能辨別字跡……
墳頭只有零星的雜草,迎著寒風晃動,展現著它的頑強。
李青沒有拔草,只是靜靜望著墓碑,許是太久沒來了,又許是離別太久了,李青也不知該說什麼……
吃過午飯之後,李青下了山買了貢品,買了草藥,買了米,面,油,肉……
晚上,親自下廚,給一老一少兩個師弟做了一桌子菜,而後帶著貢品去了師父墳頭,正式祭拜……
只可惜,小老頭似乎並不怎麼領情,挨著墳頭睡了一夜,也沒見到小老頭。
清早,
李青滿臉露水的醒來,抬手用衣袖擦了擦墓碑,還是那般冰涼。
“我說老頭子啊,你說你咋就這麼小氣呢?”
李青一臉無奈的吐槽。
墓碑“……”
“唉……再等等吧。”李青輕輕道,“等一切事了,我就哪也不去了,咱們就一直在這山上……終有一日會到那一日……到時候,我帶你去看真正的百媚千紅。”
……
沒來的時候想來,可真來了,卻只有失望。
李青夜夜守著,陪著,到底也沒能等來師父,總是一夜無夢。
最終,李青為老年師弟調養了一番,為青年師弟講了一番道理,又留下了一些錢……告別了師父,告別了師弟,告別了武當道。
再回金陵時,已是三月下旬。
陽光明媚,春意初顯,金陵城繁華依舊,好似天上人間;科研基地如火如荼,盡顯盛世風采……
大明日報正式推出,疏通吳淞江徹底竣工,張居正、趙貞吉、徐渭正在為推動官、吏、民更好的共處做努力,海瑞也從松江府調來了應天府,任應天巡撫……
小院兒。
李青听完李寶的講述,多日來的惆悵被沖淡了不少。
“祖爺爺,前幾日朝廷又放松了一些期貨交易限制。”李寶提醒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無妨,嘉靖這個太上皇還在呢,不會有系統性風險。”李青說道,“可能他不如你懂金融,可他比你更懂政治,更懂人性。”
李寶微微點頭,問道“祖爺爺要開始著手之後的海戰了?”
李青“嗯”了聲,嘆道“該準備了,估計人家已經開始動作了。”
李寶瞧了一邊的太姑奶奶一眼,欲言又止。
“瞅我干嘛?”李雪兒無語道,“我還能打仗不成?”
李寶“……”
李青看了她一眼,又看了李寶一眼,轉而道“戚繼光沒挪動地方吧?”
“挪了,也是剛挪的。”李寶道,“祖爺爺可在家小住一段時日,等戚繼光到了目的地,您再過去不遲。”
“挪去了哪里?”
“福建。”
李青問道“是朝廷的意思,還是他的奏請,亦或是……倭寇又不老實了?”
“是他的奏請,朝廷批復了。”
李寶解釋道,“听張居正說,好像是戚繼光覺得福建那邊,能更好的操練水師。”
李青想了想,緩緩道“是因為大灣吧?”
“嗯。”李寶點頭道,“我也是听張居正說的,太上皇把昔年你寄回來的西方海軍信息,一股腦給了戚繼光,戚繼光看過之後,覺得海戰不會一直在海上進行,必然會演變成大明軍隊登陸作戰,如在江南地域進行,既施展不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商業,大灣距離福建不遠,是個絕佳的演武之地……”
頓了頓,“祖爺爺,小寶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
“張居正對戚繼光……似乎過于熱情了。”李寶遲疑道,“這會不會不太好啊?”
“沒什麼不好的,張居正親近戚繼光是我的授意。”李青輕笑道,“現在的大明,不是當初的大明了,隨著戰事減少,大力發展工商業……武將再如何也回不到洪武、永樂的時代了,文官武將早就分了勝負,也只能如此。”
李寶撓撓頭,干笑道“祖爺爺您不是一直對文官不待見嗎?”
“要是武將作威作福,我一樣不待見。”李青失笑道,“如今的大明,沒了武將起勢的可能,而且……我也不希望武將起勢了。”
李寶吃驚道“您不是一直對大明武德喪失……扼腕嘆息嗎?”
“是,可這跟武將起勢並沒有絕對關系!”李青嘆道,“武將起勢,容易形成戰爭路徑依賴,洪武永樂時,漠北不消停,且工商業沒發展起來,那般無可厚非,可如今大明已不是一窮二白了,自然要防範這一現象,佛郎機就是因為形成了戰爭路徑依賴,才有了今日,我又豈能讓大明步其後塵?”
李寶咂了咂嘴,訕訕道“政治上的事,小寶深度不夠,讓祖爺爺見笑了。”
“什麼時候也學會文縐縐了?”
“呃呵呵……”李寶干笑著轉移話題,“祖爺爺要不要見一見海瑞?前幾日海瑞去了永青侯府,說您要是回來了,方便的話與他說一聲,他想與您敘敘舊。”
“海瑞……海瑞也不年輕了啊。”李青點點頭道,“見。”
頓了頓,“與張居正三人也說一下吧,哦對了,間錯開來,別讓海瑞與張居正三人一起來。”
李寶怔了下,點頭稱是。
李寶走後,
李雪兒主動說道“你忙你的,不用管我,我還能活,而且……在家也挺好的。”
“你想去不?”
“哪有女人去軍隊的啊?”
“不去軍隊,去海外。”李青說,“戚繼光練兵我很放心,此次去只是做到心中有數,我真正的目的是海外諸國,這次不算太遠,不去西方。”
李雪兒意動,卻還是拒絕道“不了,在家挺好的。”
“還是去吧!”
喜歡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長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