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第2326章 自引和他引,期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昆吾 本章︰第2326章 自引和他引,期刊?

    “九成九的研究成果都不可能憑空產生的,必定是在前人理論基礎之上完成的!”

    “朕舉個例子,蒸汽機的存在,目前只是用在了船上,能不能用在河里抽水?能不能帶動代耕犁田?能不能帶動石磨碾米?能不能用在榨油機上?

    答案是肯定的,但肯定是沒辦法直接用,需要根據實際的使用環境進行調整,可無論你怎麼調整蒸汽機的原理在那里,你都繞不開,只能借用。

    除非說你能搞出一個不燒開水帶動機械運轉的裝置,否則只能引用。

    再例如第谷•布拉赫出版的《魯道夫天文表》,利瑪竇的《渾蓋通憲圖說》、熊三拔的《表度說》、徐光啟的《崇禎歷書》都是引用了其中的內容;

    無論是工程上的直接使用,還是理論上的完善和創新,這個過程就叫做引用,朕這麼說能理解嗎?”

    眾人點了點頭,皇帝的解釋已經很通俗了。

    至于什麼樣的是引用的,怎麼統計等問題就簡單的多的,成立一個論文管理司,所有論文引用都主動上報,然後匯總就解決了。

    禮部尚書劉宗周若有所思的問道︰“陛下,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引用的次數越多,就說明他的研究在學術界的傳播廣度和知識貢獻程度越高?”

    “是,也不是!”

    崇禎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引用分為自引和他引兩種,自引就是這個理論的作者和合伙作者在後續的研究中的引用,

    他引就是排除自己和合作者之外的第三方的引用。

    諸位想一想,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一名講師為了升副教授,在後續的研究中瘋狂的引用自己之前的論文,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引用次數很高?

    其實呢,他在後續的研究都是為了湊數的,論文質量一塌糊涂,這種肯定是不能算的。

    而他引就排除了湊數的可能,引用的次數更純粹、客觀,體現論文在廣泛學術圈的獨立影響力。”

    在眾人點頭時,徐光啟眉頭皺了皺︰“陛下,他引雖然避開了湊數的可能,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名講師暗中和朋友、其他講師、副教授串通,

    讓他們搞論文引用,這不也算是間接的作弊嗎?

    而且自引的也不一定都是湊數的,就拿臣的《新歷》一書來說,完全可以拆成四十六篇大論文,或者一百三十七篇小論文。

    按照自引來算,臣開篇的理論至少都是四十六次。”

    “的確是有這種可能!”

    崇禎眼中滿是贊許之色︰“所以,自引和他引只是一個圍堵,還要考慮論文的質量,論文的質量怎麼算呢?

    朕準備將論文分為四個檔次,從高到低為甲乙丙丁四檔,最高檔的甲級對標哥白尼的日系說理論,影響範圍是全世界的,

    最低檔的丁級對標研究生畢業的論文,影響範圍可能只是一個布政司。

    也就是說能進入丁檔的論文那都是質量還說的過去的,質量差的完全就沒有資格進入四檔,也就不能算作引用。

    評估一個人的學術成果一項佔十分,那麼自引佔三成,他引佔七成,然後論文質量甲檔四分,乙檔三分,丙檔佔兩分,丁檔佔一分。

    舉個例子,一個人的論文被引用了十八次,自引六次,丙丁檔各三次,他引十二次,乙丙丁各四次,

    那麼自引是九分乘三成就是二點七分,他引二十一分乘零七成就是,十四點七分,以十分來計算,三七分後他引是七分滿分,現在已經超出了,那上限就是七分,

    所以總計是二點七加七分,等于九點七分。

    這里有兩個問題,一篇剛發表一到兩年的論文自引比例高是正常的,因為外部同行需要時間來閱讀、理解和應用。

    若是超過了三年五年的,自引的比例依舊很高,那就需要注意了。

    其次,某些小眾的領域或者全新的領域,研究群體小,他引增長慢,自引比例相對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就如徐愛卿的新歷一書,引用個一百來次,每一篇至少都能達到丁檔,如果真有研究人員真有這麼高質量和數量,那怎麼也認了。

    這里有一點要注意,論文只是評選的一個維度,不是唯一,我們要拋棄唯論文、唯獎勵、唯資歷的固有思想,重點是成果。”

    皇帝一陣嘰里呱啦,群臣眉頭全部都皺了起來。

    實在是這個四檔論文、權重計算讓他們有些跟不上了。

    雖然有些粗糙吧,但或許真的能解決暗中串聯和舞弊的事兒。

    其實吧,暗中串聯舞弊這個事兒幾乎是不可能發現的,除非他們的手段能,瞞的過錦衣衛,但這可能嗎?

    皇帝在位自然是可以的遏制的,但後繼之君就不好說了,倒是不如現在用制度框住。

    一個制度開始運行,然後在今後的幾十年內查漏補缺後想要再動搖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當然了,這只是朕的初步設想,具體的計算公式、四檔論文的標準、四檔論文是不是有各自的報刊、什麼樣的引用是合格的等等問題我們再慢慢的商議,

    這個事兒急不得也馬虎不得,關系到後續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晉升,而晉升關系到其俸祿、福利、名望、學術地位以及科研所需的物資等等。

    此事依舊交由禮部負責,協同大學、各個研究院的官員一起來協商,弄個初步方案後到東暖閣見朕,咱們再一起商議。”

    “臣等遵旨!”

    劉宗周等人立刻回應,臉色凝重的同時又滿是興奮之色。

    只要這套方案確定好了,就基本杜絕了濫竽充數的問題了。

    “陛下,教授是等級最高的,那是不是就是前面我們討論的為國家提供戰略咨詢的國工院人才?”

    “是!”

    崇禎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也不是!”

    這一下子又將眾人給整迷糊了,按照剛剛的晉升標準,估計都沒有幾個人等達到教授一級,這種稀缺人物都不能給朝廷提供戰略咨詢,那還有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326章 自引和他引,期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第2326章 自引和他引,期刊?並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