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點,所需知識。科學研究者需要的深度優先,要求在某個基礎科學領域非常精深。諸如研究數學的,從目前的匯總的情況看,數學至少分為幾何學、概率學、代數等幾大類。
幾何學又分為解析幾何和射影幾何,解析幾何是將代數和幾何結合起來,用方程表示曲線;射影幾何研究圖形在投影變換下的不變性質。
現階段出的成果就是最終的成果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毫無疑問的是至少需要研究者在某個領域做到最好,才有資格進行後續的研究,否則那就是空中樓閣、無本之木。
工程技術者則是相反的,需要的是廣度優先,需要跨領域知識整合能力,知識更新快。
例如蒸汽機戰船的研究和制造,至少需要懂冶金和鍛造技術、幾何學和空間、代數計算、造船技術、火器技術等等,
冶金和鍛造是不同零部件的鍛造和組合,什麼部件用什麼材質和幾鍛鐵,這關系的是部件的磨損、成本等等,
幾何和空間是要對整體布局,動力最大的同時盡可能的最小化……等等;
他們不需要對其中一門很精通,但必須要很廣,知道怎麼組合、為什麼這麼做等等。
記住了,這里的廣度是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是簡單的涉獵就完事兒了。”
說到這里,崇禎再次看向了極為研究院的院長︰“你們也要涉獵廣一些,或許能觸類旁通,解決瓶頸問題。”
眾人立刻回應。
對于這一點他們是深有認同的。
不僅僅是在研究中,哪怕是日常的工作者廣度寬也能極大的提升工作效率的。
“第六點,驅動因素……就是他們的為什麼願意從事這件事兒。”
崇禎說完便看向眾人︰“諸位也來分享一下看法?”
“陛下,這個問題臣有些看法!”
徐光啟立刻出聲了︰“無論是今天談的研究還是讀書,或者是其他的事兒,無非就幾種原因,如興趣、財物、名望、理想、不得已等。
所以,臣以為科學研究者是以好奇心驅動,渴望揭示自然或社會的根本規律,臣研究歷法的動力就是來源于好奇。
而工程技術者則是需求驅動,響應市場、商業或社會的具體需求,如代耕、蒸汽機商船等等。
前者得到的是榮譽感、成就感,後者則是成就感和豐富的物資。”
“臣贊同徐掌司的說法,孔聖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是呀,熱愛才是做所有事情的最大的動力!”
“有興趣事半功倍,沒興趣就是事倍功半!”
……
眾人紛紛出聲,無論是科學研究也好,還是工程技術也罷,亦或是讀書等,驅動其實是差不多了。
他們從小三更起床五更讀書,頭懸梁錐刺股就是為了考上進士當官,當官是為了什麼?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負,有單純的想讓自己日子過的好一些,還有就是家族的期望等等。
甭管怎麼說,要麼是精神回報,要麼是物質回報,反正總得有一樣。
付出不求回報的,有嗎?
肯定是有的,但極少極少,萬不存一,也不持久。
“朕非常認同諸位的分析,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工程技術,都需要熱愛,單純的物資激勵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果,長時間肯定不會疲憊甚至無用。”
崇禎做了總結,說到底都是利益的驅動。
又想讓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這種事情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消極怠工最後損失的還是自己的。
“那我們接著說第七個時間周期和第八個不確定性,這兩個是遞進和因果的關系。
科學研究者研究周期長,成果見效慢,不確定性很大,失敗是常態,因為探索路徑不明確。
諸如寫出《算學寶鑒》的純數理論研究的王文素、藥學理論體系的李時珍、日心說的哥白尼等等,
很多的研究是終其一生可能都沒有大突破的、或者終其一生的研究都是錯誤的,如古希臘的大天文學家托勒密的地心說等等。
他們是從無到有,從零到一的過程,這是極其艱難的過程,缺少參照;
工程技術者的研究周期屬于中等,項目周期明確,要求快速迭代和見效,不確定性很低,因為他們是在已知技術路徑上優化,風險可控。
諸如火繩槍到燧發槍的進步,飛雷炮到二代飛雷炮、三弓床弩的鐵翎箭矢到爆炸箭和燃油箭等等,
他們的研究是從一到十、到百,從有到優,從優到強,是質變的過程。
這點諸位同意嗎?”
眾人點了點頭,滿臉的認可之色。
工程技術的研究有點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可科學研究多少有點是無中生有、從虛到實、憑空想象的味道在。
兩者的難度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尤其是幾位研究院的院長們神色略顯落寞,眼中有著絲絲的不甘,但卻又無可奈何,極其的復雜。
他們從學習一步步的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對器械的研究已經站在了大明、甚至全世界的巔峰,但他們必須要承認與徐光啟研究的歷法、歐洲那些人相比還是自愧不如的。
他們太清楚從零到一和從一到百之間的區別,他們……至少目前來說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之上來完成現階段的研究。
成為科學研究者不難,但想精進且有所成就那就不是埋頭苦學、熟能生巧就可以的,那是需要天賦的。
而天賦悄悄是百萬人中不存一的。
這是他們的遺憾和不甘。
但卻又有些欣慰,至少有三方面是科學研究者沒有的,一是名,先進的理念不被當時認可甚至被罵、直到死亡都沒有正名。
二是生命安全,有時候他們的研究被視為異端,直接被處死;
三是研究成果,至少是當時可見的,可觸摸可造福的,被百姓稱贊,繼而獲得大量的財富等等。
從這一方面來說,他們要比科學研究者更加的幸運。
崇禎放下手中的茶杯,沉聲道︰“但這里面有兩個誤區,大家要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