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張沒有站起來,跪行著來到李蓮英大總管和崔玉貴二總管的跟前,磕頭謝恩說“多謝二位大總管的美言,奴才感激涕零,以後奴才會好好听從二位大總管的吩咐,干好本職工作,侍奉好老佛爺。”
“起來吧,尚衣總管,這是老佛爺對你的賞賜,你應該多謝老佛爺才對。”崔玉貴說。
李蓮英看了小德張一眼,不陰不陽地說了句“恭喜尚衣總管榮升為御膳房掌案。”
小德張可管不了這麼多,他只顧偷著樂,嘴里卻說“謝謝二位大總管的祝賀。”
小德張心里的那個美勁兒甭提了,就像喝了一瓶子醇美的茅台酒,整個人暈乎乎的,美得無法用語言形容。
接下來的日子,小德張這個御膳房掌案太監,就出去到西安城里的大街上,四處打听好吃的風味小吃,打听到後,就千方百計地弄回來,讓慈禧老佛爺享口福。
每次小德張弄回來的風味小吃,慈禧老佛爺都吃的津津有味,嘴角流油,贊不絕口。
沒有多少日子,慈禧老佛爺就把西安城里的風味小吃嘗了個遍。
當然,對于西安城里的各種風味小吃,小德張除了給慈禧老佛爺送去外,他也不忘偷偷地給隆裕皇後送過去一份,讓她換換口味,嘗嘗鮮。
隆裕皇後自然對小德張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每回小德張給隆裕皇後偷偷地送來西安城里的風味小吃,她都會在享受完舌尖上的盛宴後,給小德張不一樣的溫存體驗,讓小德張銷魂不已,刻骨銘心,念念不忘,回味無窮。
除了吃喝,李蓮英大總管還派小德張去給老佛爺尋找樂子。
這天,慈禧老佛爺正在西安城里的行宮里閉目養神,盤算著如何在西安城里找點樂子,小德張興沖沖地進來了。
“老佛爺好,奴才告訴您個好消息。”小德張一臉諂媚地說,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你有什麼好消息,快給哀家說說?”慈禧老佛爺笑吟吟地說,看來今天她的心情非常好。
“老佛爺,西安城里的劇種太多了,老佛爺難道不想听听嗎?”小德張大著膽子跟慈禧老佛爺開玩笑說。
自從小德張給慈禧老佛爺介紹吃了西安城里的羊肉湯泡饃後,慈禧老佛爺對小德張更加喜歡, 而且對小德張也是言听計從,更加信賴。
慈禧老佛爺一听小德張的話,渾身的血熱都沸騰了,這可是她的最愛啊!
“怎麼能不听呢!哀家可是最喜歡听戲了。你快說說,西安城里有哪幾種戲?把他們都找來,給哀家唱唱,哀家听听。”
慈禧老佛爺一生有兩大愛好,一是听政,一是听戲。
听政就不用說了,咱就說說慈禧老佛爺听戲吧。
如果拋開她的老佛爺身份不說,她在戲劇方面也是個行家里手。
她听戲的範圍很廣,可以說,只要是戲,她都喜歡听,而且她還能跟著哼唱幾句,有些京劇,她甚至都能夠一字不落地完整地唱下去。
“老佛爺,奴才已經打听好了,這西安城里,能夠听的劇種可多了。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最著名的是秦腔,這種劇種流傳于西北五省,以慷慨激昂,蒼勁悲壯著稱。其次還有阿宮腔、碗碗腔、皮影戲、木偶戲、陝西道情及陝北秧歌等。”
小德張侃侃而談,一下子說出了這麼多的劇種,沒想到他來到西安城里,學到了許多東西,就連他自己都感到吃驚不小。
慈禧老佛爺听了小德張的介紹,好奇地看著小德張,簡直不敢相信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小德張。
小德張見慈禧老佛爺好奇地看著他,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說“老佛爺,奴才是不是哪兒說錯了,讓您見笑了。”
“不是,小德張,你說的太好了,頭頭是道,井井有條,頗有見地。哀家真沒想到,你懂的還挺多的,真讓哀家不得不刮目相看。以前哀家把你這個秀才關在門背後了,現在哀家把你放出來,讓你展示一下才能。”
慈禧老佛爺由于心情好,所以半開玩笑,半真實地夸贊小德張說。
“謝老佛爺夸獎,奴才在老佛爺面前是班門弄斧,獻丑了。奴才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賣弄自己了,讓老佛爺見笑了,請老佛爺恕罪。”小德張謙虛地說。
“小德張,你這不是班門弄斧,賣弄自己,你說的非常好,哀家喜歡听。你現在就去給哀家安排一下,從明天開始,哀家每天要听一種劇種,過過戲癮。哀家自從離開北京城,還沒有一天能夠安心坐下來好好听听戲。這些日子可把哀家忙壞了,你不提起听戲這事,哀家還真把听戲這件事給忘了。”慈禧老佛爺有點遺憾地說。
“是啊,老佛爺是大忙人,以國家大事為重,哪有時間去考慮個人的愛好。因此奴才想,應該讓老佛爺放松放松了,不能累壞了老佛爺,老佛爺可是咱大清國的定海神針,掌舵者。老佛爺的健康就是咱大清國臣民的幸事。”
小德張又是一番高談闊論,把慈禧老佛爺哄得開心極了。他把慈禧老佛爺的听戲上升到了國家層面,政治高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些話說到了慈禧老佛爺的心坎坎上, 慈禧老佛爺听著心里美滋滋的,舒坦極了。
“小德張,沒想到你現在嘴也學乖巧了,會說話,會哄哀家開心。”
慈禧老佛爺笑吟吟地說道,心里對小德張越加喜歡和滿意。
“老佛爺,奴才不是恭維您,奴才說的是真話。老佛爺這些日子日理萬機,忙著處理國家大事,哪有這份閑心去關心自己的愛好,我們做奴才的就應該替老佛爺考慮這些事。如果奴才不為老佛爺的健康考慮,那奴才就失職了,應該受到懲罰。”
小德張又是一番恭維的話,說得慈禧老佛爺心里暖烘烘的。
“好吧,小德張,別貧嘴了,你下去給哀家準備吧。”慈禧老佛爺吩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