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李蓮英只是捏著鼻子哄嘴,慈禧皇太後都七十多歲的人了,身材哪里還能談得上苗條,更別說身段兒好看了。要不是保養的好,早已經是黃臉老太婆了。黃土都埋著脖頸了。
可是李蓮英這些讓人听著臉紅的恭維話,慈禧皇太後听了卻很受用。她嗔怒地對李蓮英說︰“小李子,就你嘴甜,會哄哀家開心。”
“老佛爺,奴才說的都是真話啊?奴才豈敢有半句假話欺騙你。”李蓮英諂媚地笑著說。
慈禧皇太後打扮好後,光緒皇帝也已經收拾好了。
光緒皇帝先率領著文武百官,去祭奠先農壇。
光緒皇帝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璀璨的皇冠,氣宇軒昂地走在最前方。
他身後緊跟著一群神情肅穆、衣著莊重的文武百官,他們手持各種祭祀器具,步伐整齊而有序。
陽光灑在這支龐大的隊伍身上,映照出一片金黃之色。
道路兩旁擠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他們紛紛跪地行禮,目光敬畏地注視著光緒皇帝和他身邊的大臣們。
終于,一行人來到了莊嚴肅穆的先農壇前。先農壇四周彌漫著香火的氣息,壇內供奉著古代農業之神的神像,顯得格外神秘而莊嚴。
光緒皇帝登上祭壇,親自點燃香燭,向著神像虔誠地鞠躬祭拜。
隨後,他接過司禮官遞來的祭酒,緩緩地將其灑在先農壇前的土地上,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文武百官們也依次上前,獻上祭品,並向神靈表達敬意與祈禱。
整個場面氣氛凝重,充滿了對農業豐收和國家繁榮昌盛的期盼。
光緒皇帝率領著文武百官祭奠完先農壇,遂後徑直向火車站趕去。
早春的皇城,天氣還是有點冷, 人們嘴里哈出的氣,瞬間就凝固成了白霧。轎夫們拉下長長的袖子,護住了手。
跟在慈禧皇太後和光緒皇帝轎子後面的文武大臣,一個個不停地把兩只手捧在嘴前,哈口氣,再將手掌對在一起,搓一搓,熱乎一下,然後把手伸進袖筒里。
慈禧皇太後和光緒皇帝到達火車站後,眾人皆伏地參拜,高呼“老佛爺吉祥,吾皇萬歲,萬萬歲。”
慈禧皇太後在李蓮英的攙扶下,走上專為她修建的平台進入車廂。
光緒皇帝則緊隨其後,進入他的車廂。最後,其他文武大臣,按照各自品級的大小,依次按照李蓮英事先安排好的車廂,上了火車。
慈禧皇太後上了火車後,認真地打量了一下車內裝修,感覺比她上次回京乘坐的火車還要豪華闊氣,心中對李蓮英辦事更加滿意和喜歡。
“小李子,這花車裝修的真不錯。哀家喜歡。”慈禧皇太後表揚說。
“謝老佛爺夸獎,這功勞都要功歸于盛宣懷大人,是他一手操辦的。”李蓮英說。
“你去把盛宣懷給哀家叫來,哀家和他說說話。”慈禧皇太後吩咐李蓮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