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老佛爺夸獎,下官認為,身為父母官,就應當處處為民著想,處處為民考慮,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下官的職責所在。下官定當牢記老佛爺的囑托,絕不辜負老佛爺給予下官的厚望。下官一定會與華陰縣的老百姓同舟共濟,克艱攻難,砥礪奮進,取得抗旱救災的勝利,讓華陰縣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劉友石信誓旦旦地說。
劉友石說完,一向不說話的光緒皇帝突然開口了,他對劉友石說道︰
“劉友石,朕听到你說的這些話,朕就滿足了。你以後要好好治理華陰縣城,爭取把華陰縣城治理得好好的,讓老百姓過上吃得飽,穿得暖的幸福生活。朕就知足了。朕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官都能像你一樣多好啊!”
“吾皇萬歲,萬萬歲。下官會銘記皇上的教誨,一定會竭盡全力,殫精竭慮,把華陰縣治理得好好的,讓華陰縣的老百姓過上富裕的幸福生活。”劉友石說。
光緒皇帝听了華陰縣令劉友石的表態,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隊伍開始繼續行進。
鑾駕遠去了,劉友石心中的那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他心中暗自慶幸,多虧遇見了李蓮英,使他躲過了一劫。不然,他不知道他現在還能不能活在世上,更談不上欺騙慈禧皇太後了。
現在由于李蓮英的幫助,他總算欺騙了慈禧皇太後一回,撈回了損失,可謂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其實,慈禧皇太後和光緒皇帝哪里知道,這一切都是劉友石設下的圈套,那些流民都是劉友石雇來鬧事的。他的目的就是憑借這三年的旱災,迫使慈禧皇太後降旨免掉華陰縣給朝廷上繳的皇糧。
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劉友石是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他想,這次接駕花去他的銀子又可以從老百姓身上撈回來了,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不能虧了自己。
雖然慈禧皇太後降旨免掉了華陰縣三年的皇糧,可是老百姓卻沒有得到皇恩浩蕩的好處。相反,卻給劉友石提供了更好地剝削老百姓的理由。
劉友石打算在接下來的三年里,對華陰縣老百姓的稅收一分也不減免,上繳的皇糧一粒也不會少收。他要把這些統統收回來,裝進他的私人腰包,讓他的私人腰包鼓起來。
劉友石越想越興奮,不由得哼唱起小曲來。他邊唱邊想,這大清朝的堂堂一國之母,舉國之尊的慈禧皇太後,竟然太傻了,被他耍了一把,騙了一回,真是好笑!
劉友石耍奸耍滑冒了這樣一次險,他卻因禍得福,巴結上了慈禧皇太後身邊的大紅人李蓮英。後來,他通過不斷地給李蓮英孝敬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他的官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穩。當然這是後話。
再說慈禧皇太後,她走出不遠,心里越想越生氣,心中憋著一股子氣。
她覺得自己自從進入到華陰縣境內,她就開始一路不順,處處遇到鬧心的事,讓她心煩。
李蓮英看著慈禧皇太後一路上心情不好,就變著法兒給她講有趣的故事和笑話,逗她開心和快樂。可是,慈禧皇太後只是偶爾敷衍地笑笑,再不說話。
她不像平時那樣,听到李蓮英講的笑話和故事,還要和李蓮英打趣一番,這天她是悶聲不響,二話不說。
李蓮英也非常納悶。
這天,他們行至一處小鎮,鎮中老百姓听說慈禧皇太後和光緒皇帝駕到,他們紛紛跪在道路兩旁,恭迎慈禧皇太後和光緒皇帝。
但是,此時人群中有一雙眼楮,透著怪異的光,一眨不眨地死盯著慈禧皇太後的轎子。
李蓮英不經意間瞥見這雙眼楮,心中一驚。他正要準備大喊一聲“老佛爺主意”,可是,還未容他喊出來,那人突然從懷中掏出一物,朝慈禧皇太後的轎子擲去。
說時遲,那時快,慈禧皇太後轎子邊的侍衛眼疾手快,一伸手,拔出劍,擋住了那個物件。
只听“ 當”一聲,那個物件被侍衛的劍擋出很遠。所幸,那物只是一塊石頭,並未傷到慈禧皇太後。
剎那間,侍衛們拔刀沖向那人,李蓮英大喊“護駕”。
慈禧皇太後驚怒交加,喝令嚴查此人。
原來這個人本是朝中大臣之後,家族曾被人誣陷後,滿門抄斬。他心中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慈禧皇太後。
那個人跑了,沒有抓到。當地官員卻嚇得渾身發抖,連連磕頭求饒。
慈禧皇太後盛怒之下,想懲罰整個小鎮上老百姓。
李蓮英急忙勸解說︰“老佛爺,奴才斗膽勸說一句,此舉萬萬使不得。您不能因為一個人之過,牽連小鎮無辜百姓,這樣會引起百姓的憤怒。百姓群起而攻之,就會和官兵發生兵刃相見之事。到時候,血流成河,老佛爺如何收拾這種場面。因此,奴才建議老佛爺寬宏大量,饒了小鎮上的老百姓,小鎮上的老百姓就會感激老佛爺的恩惠,記著老佛爺的好處。他們還會宣揚老佛爺的寬厚仁慈,這樣老佛爺便收買了人心,落下了美名,豈不更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慈禧皇太後听了李蓮英的話,沉吟片刻,最終作罷,隊伍重新踏上歸程。整個小鎮的老百姓終于因為李蓮英的一句話,免了一場血光之災。
慈禧皇太後這行人,自華陰縣向西,又走了數日,才進入了渭南縣境。他們再往西走,便是臨潼,到了臨潼,李西安就不遠了,只有五六十公里路了。
慈禧皇太後在心里默默地估算著路程,從京城開始逃亡到現在,在這段日子里,她她確實受夠了苦頭,只要到西安,她就可以高枕無憂,好好地歇息一下啦。
一想到這些,慈禧皇太後心里又不舒服了。本來在太原已經安營駐扎了,她已經習慣了在太原的生活,誰知那些洋鬼子,他娘的不是好東西,他們居然又追到太原來了,逼迫她不得不重新啟駕,離開太原,前往西安。
想想這些,慈禧皇太後都覺得鬧心。
就在慈禧皇太後想著這些心思的時候,李蓮英隔著轎簾說︰“老佛爺,我們很快就到渭南縣了。到了渭南縣城,老佛爺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慈禧皇太後一听李蓮英說馬上就到渭南縣了,她忙揭開轎簾說道︰“是嗎?小李子,怎麼不見渭南縣令前來接駕?”
“老佛爺,您放心。奴才早已經派人前去傳旨了。奴才想渭南縣令很快就會前來接駕的。”
李蓮英現在底氣非常足,很有自信心。他斷定渭南縣令不敢不前來接駕。因為自從他們進入到山西境內,不敢接駕的官員幾乎沒有。
李蓮英話音剛落,就有個侍衛急匆匆地前來報告說︰“報告李大總管,前面傳來消息,說渭南縣令前來接駕。”
“好吧,告訴他,速速前來覲見老佛爺。”李蓮英吩咐道。
這個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