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略顯昏暗的辦公室里,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安靜得只能听見牆上掛鐘指針走動的“滴答”聲。
朱飛揚端坐在辦公桌前,暖黃的台燈灑下柔和的光,照亮了他專注的面龐。
面前那杯新沏的茶,升騰起的裊裊熱氣,緩緩飄散在空氣中,帶著淡淡的茶香。
他的手指輕輕翻動著攤開在桌上的資料和文件,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突然,一陣清脆的敲門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朱飛揚聞聲抬起頭,只見欒雨推門而入,他的腳步略顯急促,臉上帶著幾分凝重的神色,打破了屋內原本的平和氛圍。
“朱書記”,欒雨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憂慮,“最近咱們紀委收到了大量檢舉信。
其實之前也有類似的信件,但大家都沒太當回事。
誰知道,這段時間數量一下子激增,而且內容都高度集中在土地賠償問題上”。
說著,他快步走到辦公桌前,將厚厚的一沓信件輕輕放在朱飛揚面前。
朱飛揚放下手中的文件,目光落在那堆信件上,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欒雨接著匯報︰“您看,這些信里都提到,市長馬文輝主導的大規模拆遷工程,。
在佔地和拆遷的環節上,恐怕存在嚴重的利益輸送問題。
涉及的開發商,有來自京華市的,還有錢氏集團旗下的。
老百姓對目前的賠償方案極度不滿,四處奔走告狀。
尤其是市中心那塊規劃要建地鐵、大型購物廣場以及公園配套設施的區域。
民眾的反應尤為強烈,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
朱飛揚默默听完,眉頭緊緊皺成了一個“川”字。
他拿起信件,逐頁翻看,臉色愈發陰沉。
每讀一頁,仿佛都能感受到老百姓的憤怒與無奈。
片刻後,他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欒雨,你去跟俞峰說一聲,今晚我約袁書記,咱們四個人下班後,去那片區域轉轉”。
他微微停頓,目光望向窗外,似乎已經看到了那片爭議之地。
“咱們必須深入實地了解真實情況,這樣才有發言權,去听听老百姓的心聲。
行動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千萬別暴露身份,就裝作普通散步的市民,自然一點”。
欒雨鄭重地點點頭,轉身快步走出辦公室。
她知道,這將是一次不尋常的調查,而朱飛揚的決策,或許會成為解決這場風波的關鍵。
夕陽的余暉,輕柔地灑落在元原江市市政府的大樓上,將建築勾勒出一層溫暖的輪廓。
下午五點鐘,結束了一天忙碌工作的市政府工作人員,如同歸巢的倦鳥,陸陸續續從大樓里走出。
朱飛揚、欒雨、俞峰和賈袁元子松四個人,身姿挺拔,步伐穩健卻又刻意放緩,不緊不慢地隨著人流走出市政府大樓,踏上了街邊的人行道。
朱飛揚說“今天,我們就當散步了,一起也體察一下民情”。
俞峰說“我們也算是微服私訪”,
袁子松說“深入基層,這是飛揚的習慣”。
欒雨看了一眼朱飛揚,沒有想到朱飛揚喜歡深入群眾當中去。
四個人邊走邊聊天。
路遙駕駛著一輛黑色的轎車,在距離他們100多米遠的後方,保持著勻速行駛。
他的目光透過擋風玻璃,緊緊盯著前方四人的身影,雙手沉穩地搭在方向盤上,既不顯得過于靠近而引人注意,又能時刻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確保他們的安全以及行動的順利進行。
然而,他們並未察覺,在身後300米左右的位置,兩輛掛著原江市本地牌照的轎車,車身顏色普通,外觀毫不起眼,
如同隱匿在城市車流中的獵手,正悄然無聲地尾隨其後,車中的人眼神冷峻,時刻關注著朱飛揚一行人的動向。
他們沿著街道緩緩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市政府隔壁的街道。
抬眼望去,不遠處就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這里正是原江市地鐵建設的終點,周邊正在全力打造一座大型廣場,拆遷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轟鳴的機器聲、工人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城市建設的樂章。
周邊的一些商戶,已經被拆得破破爛爛,斷壁殘垣在夕陽下顯得格外淒涼。
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小商小販堅守在自己的攤位前,他們或是叫賣著新鮮的蔬果,或是熟練地制作著小吃,煙火氣息在這片略顯破敗的區域,頑強地蔓延開來。
朱飛揚一行人走走停停,目光不時在周圍的環境和人群中掃過。
看似悠閑地散步,實則在暗自觀察著一切。
欒雨的肚子適時地發出了一陣輕響,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肚子。
開口問道︰“朱書記,你們餓了嗎?
這都到下班飯點了,要不咱們找個地方吃點東西,填飽肚子再接著逛?”。
朱飛揚微笑著應道︰“行啊,這一路走下來,還真有點餓了。
大家看看周邊哪家店合口味?就去嘗嘗,順便休息休息”。
俞峰一听,頓時來了興致,眼楮放光。
他興奮地接話道︰“這一片我可太熟了,以前我和燕子談戀愛的時候,老在這兒溜達。
那邊那棟高聳的建築,就是原江市世貿大廈,附近有一家很小的小吃店,別看店面不大,裝修也普普通通的,但菜的味道那叫一個絕,食材新鮮,烹飪入味,而且價格還特別實惠,性價比超高”,
朱飛揚一听,來了興趣,點頭道︰“那還等什麼,听你這麼一說,我都迫不及待想嘗嘗了,走吧,去見識見識”。
四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穿梭,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這家名為“雪梅小炒”的小店。
一推開門,一股濃郁的飯菜香氣撲面而來,讓人瞬間食欲大增。
店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食客們或是大快朵頤,或是高談闊論,歡聲笑語充斥著整個空間。
他們向老板娘詢問後得知,老板娘叫李雪梅,是一位40多歲的女性,歲月似乎並未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反而增添了幾分成熟女性的韻味。
她站在前台,手腳麻利地為食客們分菜結賬,臉上始終掛著熱情的笑容。
而她的丈夫于山則在後廚忙碌,爐灶上的火焰熊熊燃燒。
鍋鏟與鐵鍋踫撞出清脆的聲響,一道道美味佳肴就在這煙火氣息中誕生。
喜歡官路芬芳請大家收藏︰()官路芬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