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說得風輕雲淡,語氣透著刁鑽。
“就因為我沒有母親,或說母親出身微賤,我就不該活下來。”
“你們人人都長著眼楮,有一個人看見過我在宮中過著什麼日子?”
“我沒有責怪你的意思,與你無關,我的處境只和上面那位有關系。”
“五哥,你平安長大,也讀了書,有了差事,封了親王,他是我們的父皇,你非存著怨懟之心?就不能寬懷點?”
李仁生氣了,“我最恨的就是你這種人。”
“若非鳳姑姑慈悲,我死在小人之手,皇上也不會多看我一眼。”
“現在我掙扎著長大了,卻有人按住我的脖子非要我給上面那位磕頭謝恩。”
李嘉暗暗吃驚李仁怨氣之大,也吃驚他敢對自己發這樣的私意,他不怕自己告訴父皇嗎?
“弟弟還是先想想怎麼為自己寫辯罪折子吧。”
“讓你審案子,你沒審出任何東西,讓你把人送回京,人死了,災民都對你不滿意,這些都是事實。”
他又喝了口茶。
李嘉看著李仁,突然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自我進入青州,哥哥早就給我備好這些套了吧。”
“我沒有。”
李仁馬上否認,“我跟本沒空,你哥哥能力有限,先管住這麼多吃飯的嘴就夠我費盡心力。哪有空管你,我只求你能幫上點忙。”
“結果你一來就怨氣連天,嫌棄住的不好吃的不好,你是來游歷大周山河的嗎?”
他說著動起氣來,背手站起身,“你有沒有想過,來為十三州的百姓做些實事?”
“你毫不費力拿走我費盡心思也得不到的東西,卻毫不珍惜。”
“我只問你,除了扒開我青州的堤,你可有別的辦法治水?”
“治水前,災民的房屋與田地如何處置?安家費怎麼落到個人頭上?種子配發怎麼做到位?”
“災情後續之事多了去了。你想過沒?”
李嘉有些茫然,他的確沒想過。
他只想把沈某送走,把賬冊也帶去給皇上。
後續他留下來自有地方官出謀劃策,他只需看看可行不可行。
“你的心既然不在這兒,何必非和你哥哥搶這差事?”
李嘉反駁道,“五哥心真在百姓身上?若真如此,何必慫恿百姓擋我送走沈某的車,你明知道擋我路是可以直接擊殺他們的。”
“還有葛某的死,可是你做的?為了栽贓給我。”
“頭一夜我才與姓葛的發生沖突,今天他就死了,我怎麼說得清?這案子從何查起?”
李仁唇角勾起一個似有若無的笑,一瞬間就消失了。
“我沒殺他。”他只簡單說了一句。
這句意思就多了,他的確不必自己親手去殺人。
李仁沒撒謊,他的確沒殺人,也沒讓人殺葛壯。
葛壯是整個布局中最意外的那顆子。
是他自己找上門來的。
……
李仁在青州發現一條生財之道。
這里是漕運的必經之地,誰都知道,漕運、鹽政、鐵礦,是國家經濟基石。
如果能插手漕運,那就是把手伸入銀窩子里了。
他一直在尋找機會。
賑災官這差事是肥差,後續他算了算得有幾百萬兩銀子過手。
他不打算貪錢,他想用這些錢把十七州治理成整個大周最富庶治安最好的模範州縣。
然後可以向全國通行。
但他知道賑災官不可能是他。
所以,他才聯合鳳姑姑一起,讓賑災一事落到跟本沒能力當差,為人又喪行敗德的沈大人之手。
這個人,是個大貪。
玉郎早就查過他,只不過沒動他而已。
這次拿到他的短處,李仁因為就在受災地區,怎麼說這後續的查案和災情處理讓他來接管,合情合理。
沒想到中間殺出個李嘉,從京師那麼遠的地方趕過來。
他得先熟悉災情,先查處沈某,之後才能接管災區所有事情。
李仁卻對災情相當熟悉,心中很有把握能有序治理此次災情,才敢打開城門,接納十三州的受災百姓。
然而皇上的旨意給了他當頭一棒。
他沒想到自己做到這種程度,皇上依舊信他不過。
把差事給了剛在戶部犯錯被抓到把柄的李嘉。
李仁起先想要對付的是老十四。
確定十四弟無緣太子之位,李嘉因有外戚之禍的嫌疑,恐怕皇上還需考慮。
現在事情發展和他想的並不相符。
他討厭李嘉,他討厭所有對事情不上心,吊兒郎當的貨色。
偏偏李嘉做什麼都只隨心,從不上心。
運氣又好得出奇,所有李仁想要的東西,李嘉總能唾手可得,又渾不在意。
他承認自己嫉妒,所以忍不住想讓李嘉吃些苦頭。
李嘉本可以不受災情之苦,李仁偏讓他受。
員外郎家的宴沒那麼好吃,這個人與十四弟有關系。
李嘉是個受制于皮囊享受的貴公子。他吃不了李仁吃下的苦,定然會去赴宴。
這件事,一定會被桂忠上報到皇上那里。
瀆職也許算不上,但對差事不上心是逃不掉的,又和有罪之人扯上關系,李嘉洗不清。
而且,李仁備的還有後手。
員外郎早已被李仁拿住把柄,歸順李仁。
等李嘉走的時候,會給他獻上一份“大禮”。
李嘉得到的賬冊,李仁已經修改過了。
犯了罪又有能力的大員,被他收服,里頭就有主管漕運的官員。
經由這些官員,他的手可以慢慢伸入漕運里去。
而宮中,有鳳姑姑為他打探消息,有徐忠和趙大人管理政務。
他已經做好全盤準備。
就算皇內一切都失控,沒關系,他還有後手。
這便像下棋,走一步,需看五步。
閑來翻閱史書,大周眼下頂多算中興,掉下去還是向上走,尚在兩可。
這個國家千瘡百孔,正在慢慢恢復。
周邊小國敢覬覦大周國土,只能說明它自己還不夠強。
李仁受夠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他還有許多想完成的雄心壯志。
所以當李嘉質問他,“五哥做的這些事,也算顧惜百姓?”
李仁理直氣壯,緩緩答道,“古今多少君主建立自己王朝時,要踩著眾多人的尸骨上位?”
“一將功成萬骨枯。李嘉,你不會以為只有建朝時才會有這樣的血戰吧?”
“每一代帝王想要上位,無不要流血死人,帝王的金龍椅是用血肉築造的。”
“現在的小小犧牲在所難免,這是逐鹿天下,問鼎至尊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等我登臨大寶,必將萬民福祉至于首位,殫精竭慮為一代聖君。”
“哈哈,你連眼前人都顧不得,還說以後?”
“青州城內沒凍死餓死一人,你和我說現在?你來了之後做了什麼?”
李嘉想到了自己前番突然靈光一現起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