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大軍留在冀州,余下約萬人向著京城方向繼續前行。
這日走到一座山前,翻了山就到了京城與冀州交界。
遠山銀妝素裹,分外妖嬈,地上泥濘難行,前進緩慢。
袁真跟著鳳藥,都在皇上身邊。
她騎在馬上,咬了咬嘴唇,偷瞟皇上。
這里離她所探听到的“位置”很近了。
皇上面上一派風平浪靜。
連鳳藥也不知他做了什麼樣的部署。
心中卻有著莫大的安全感。
到了駐地,大家下馬安營扎寨,皇上氣定神閑,于冰雪世界中閑庭信步,帶著鳳藥在周邊散步。
陰雲壓頂,朔風陣陣,鳳藥裹緊厚厚的斗篷。
皇上帶著她登高遠眺,“感覺這里如何?”
“咱們且得在這兒住幾天,朕叫他們將火升得旺旺的,安心等著就行。”
他胸有成竹,拉住鳳藥的手,“走!隨朕下去,別摔倒了。”
營地已經打掃干淨,帳子升起,火盆燒好。
天黑透,風吹得帳子嘩嘩作響。
皇上坐在椅上,地上鋪著防水氈,氈上鋪了獸皮,十分溫馨暖和。
鳳藥跪坐在獸皮上,伸手撥弄著火上的烤甜薯,陣陣香氣飄散。
她心思不在帳中,豎起耳朵听著外面的動靜。
外面十分安靜。
皇上翻著手中的書,看得入神。
“太靜了嗎?”他一邊看書,一邊閑適地問了句。
“因為咱們帳子周圍只扎了護衛朕的幾個營帳,隊伍並不在這里,已經離開。”
“什麼?!”
“擊退北狄,別的只是小仗,不必朕親自動手。朕的將士若是連那些草包都對付不了,怎麼能稱為大周鐵騎?”
他一手支著腦袋,一手拿書,桌上的茶猶冒熱氣。
皇上竟敢單獨留守此地,帳子周圍只有一小隊護衛。
“萬一有刺客,或太子另有安排……”
“朕那個兒子想不到這種操作,他哪有朕這樣的膽量。”
皇上笑道,“其實朕早就布好天羅地網,朕在網正中,很安全。”
風聲送來隱隱吶喊聲。
皇上好整以瑕端起杯子喝了口熱茶,“好香。”
……
開過軍情大會,皇上下旨令徐從溪帶兵先趕回來。
在京郊之外四處巡察,令從溪按地圖將能藏匿大量軍隊的地方都看過一遍。
將這些地方留出來,從溪帶走的兵力布在藏匿之地四周,呈合圍之勢。
並且分出一部分兵力到京城外城,等候號令。
皇上甚至沒讓真正的大軍過冀州。
足見他多麼自信,又多麼瞧不上自己這個嫡子。
他壓根不信李慎能翻出什麼浪來。
況且袁真送來的情報只是再次核實他之前得到的幾手情報。
宮中若有翡翠,必不止一個翡翠。
他才是皇城之主,大周之主。
早把皇宮牢牢掌控在自己掌心。
廝殺之聲逐漸激烈。
皇上依然翻動書頁,不曾分神。
火苗時而躥出火盆,之後又重新歸入盆中。
就如李慎這把“火”,自以為能燒毀父皇的權力,卻只在一只小小盆中跳躍一下。
他分出一部分人對抗歸山的中央軍。
皇宮若不歸他掌控,外面打贏也是麻煩。
他兩天沒回東宮,一直待在清思殿,直到舉事當天。
李慎出了宮。
他要親自參與圍剿父皇。
因為激動,他握著韁繩的手一直在抖。
入夜,他的兵在山地點起烽火,一堆接一堆的火亮起。
京中與京外同時開始。
李慎的臉在火光中通紅,他舉起劍,用沉沉的嗓音喊道,“開——戰!”
戰斗出乎他的預料——
大軍才走出沒多遠,就發現四周都有不歸屬太子隊伍的火光。
他好像被包圍了。
李慎沒有實戰經驗,全部得依靠自己養著的“將軍”。
那是從溪布下的陣,意在嚇唬李慎。
看得見火光,其實離得還遠著。
從溪的人馬兜著圈子在四周吶喊跑動。
李慎哪里經過這樣的場面,與他想的一點不一樣,嚇得兩股戰戰。
多虧將軍告訴他說,“太子不必驚慌,這仿佛是疑兵陣。”
他才放點心,向著父皇將要過來的方向去攔截。
這時才與徐乾帶著的軍隊相遇。
徐乾上前用銀槍指著李慎叫罵,“叛國賊,膽敢謀逆!先看看我徐家軍同意不同意,沒本事還有脾氣,待本將軍用銀槍為你洗洗氣性!”
李慎的將軍騎馬上前,他使長戟。
模樣倒也威風凜凜,開口罵道,“先與本將軍戰上三百回合,用本事說話,別只會口出狂言,看你小兒是站在父輩功勞上還是有點真本事。”
李慎養著十幾個軍事首領,封了六七個將軍,各有名號。
他很想看看自己的將軍與徐乾究竟有何高低區別。
徐乾冷笑一聲,啐道,“贗品!”
那人也不多言,拍馬上前與徐乾戰在一處。
他勤于訓練,只是實戰比著徐乾差得遠,膽氣也不如上過真正戰場的徐乾。
徐小將軍槍法精妙,眼疾手快,招招搶先。
才幾十回合就探明對手路數。
賣個破綻,一下將此贗品將軍挑到馬下,狠狠捅了幾個窟窿,又縱馬踩踏他的尸身。
不止殺了他,還狠狠踐踏逆賊尊嚴。
“太子,勸你早早投降,皇上念在父子之情上,也許饒你一命。”
“我父皇何在?怎麼不敢來面對我?”
“李慎!別不吃敬酒吃罰酒。在宮里本將軍叫你一聲太子,也是看在皇上臉上,你陰私狹隘,不學無術,快些下馬受降!”
徐乾脾氣暴躁,對方既然不是主子,已是謀反的賊子,他就不再客氣,拍馬上前,李慎後退,一揮令旗,騎兵一擁而上。
雙方拼殺起來。
此時一支火箭高高射出,這是徐乾隊中令官給從溪發的信號。
從溪指揮著自己的隊伍從四周高聲吶喊著沖殺過來。
齊聲呼喝,“斬殺叛軍,拿下李慎!”
這一句話由數千人齊齊喊出,無數火把圍繞戰場,嚇得李慎心魂懼裂。
他強做鎮定,希望自己在宮中的人手拿下歸山。
不行就回皇宮,以宮中之人為質,逼父皇禪讓。
這是後手。
在他舉事之時,宮里也同時亂了起來。
宮里不過只有中央五路軍護衛,亂中殺了歸山也不過過,控制皇宮以為後路。
這一夜太宰留在宮里,亂子開始時,太宰就在英武殿,帶著大學士們站在英武殿前。
一眾朝臣立成人牆,赫赫威儀之下,本該作亂的太監和反叛軍戰戰兢兢。
直到侍衛們與叛軍打起來時,造反的太監才在腦袋上綁了黑抹額以做區分加入叛軍。
……
與此同時,東宮大門洞開,王珍兒帶著夏雨、秋葉、冬雪,以及忠于她的宮女一路向清思殿而去。
珍娘走到清思殿前,朗聲道,“母後,宮中作亂,請母後寬心,臣妾帶人前來護衛。”
皇後哪里想到珍娘懷著異樣的心思?
李慎登基成功,珍娘就是皇後,王瑯就是國丈,她自以為兒媳婦與兒子是一心的。
“進來吧。”
門開,珍娘進門掃了一眼,見只有約有十來個宮女在殿中伺候。
她上前跪倒,“母後且寬心……”
手一揮,冬雪上前一把短刀亮出已架在皇後脖子上。
“委屈母後。兒臣不願做亂臣賊子,只能以你為祭,向父皇表明忠心了。”
“送皇上到內室。”
她冒著極大的風險,和冬雪等幾人將皇後架起來,放倒在寢宮床上。
宮女個個呆若木雞,不知反抗。
“都綁了,關在西廂房,把大門鎖上!”
四人拿著刀劍,如若李慎贏了,那是老天不讓她們活。
大不了一起死,捎走個皇後,她們不虧!
生死在前,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