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
田繼業看到田樂業時倍感詫異。
皇帝的幾個兒子里,跟太子來往最密切的人實際上是漢中王田承業,兩人從小在一起長大,感情深厚。
相較之下田樂業跟田繼業就有些疏遠,兩兄弟的感情並不是很好。
可是田樂業居然敢在這種時候冒著觸怒皇帝的風險來看望他,這讓田繼業非常感動。
“老三,我實在想不到,這種時候你敢來看我。”
田樂業走上前,從背上取下一個包袱,說︰“這是我阿母讓我轉交給大哥的,阿母說越國那個地方窮山惡水瘴氣又多,大哥千萬小心,保重身體。”
“還有這塊玉佩,這是我滿周歲時,父皇親手戴在我脖子上,他就像我的生命一樣重要,大哥,我不能陪你去南方了,就讓這塊玉佩陪著你。”
田樂業鄭重的取下戴在脖子上的一塊玉遞給田繼業。
這是一塊金瓖玉,所謂金瓖玉,也就是在玉上面瓖嵌了金子。
這塊玉並不沉,輕飄飄的,可握在手里,田繼業卻覺得重如千斤。
“三弟……”
田繼業感動的想哭,忍不住涕淚長流。
田樂業緊緊握著他的手︰“大哥,不管怎麼說,你我永遠是兄弟!”
兩兄弟緊緊的抱在一起。
這一刻他們不再是天潢貴冑,僅僅是普通人家的兄弟。
田繼業輕輕放開田樂業,從妻子魏氏手上接過一個包裹,說︰“阿母把她打理了半輩子的生意都交給了我,這是賬冊,如今這些生意我也用不到了,樂業,你把這些交給父皇吧!”
這些生意就算田繼業送給田樂業,他也是守不住的。
父皇不可能允許田樂業繼承這麼龐大的產業。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田樂業把這些賬本獻給父皇,相信父皇會對他刮目相看。
這也是田繼業這個大哥最後能為弟弟做的事情。
田樂業也知道這些賬本的分量,他鄭重的接過去,保證會轉交到田秀手上。
兄弟二人就此道別。
田繼業帶著家人離開了。
田樂業站在後面雙膝跪地,對著田繼業一拜︰“大哥一路走好!”
田繼業看到這一幕,嘴巴蠕動了半天,可終究沒再說一句話。
他們一家人的身影越來越遠,直到消失在了地平線的盡頭。
宮里。
皇帝召見了楚王。
田秀依舊坐在丹陛上,他閉著眼楮, 輕聲詢問︰“听說你去送了你大哥?你難道不知道他是廢太子?”
田樂業語氣平靜︰“兒臣送的是大哥,不是什麼廢太子。”
田秀睜開眼楮,眼神中多了幾分動容。
樂業這孩子的本事遠不如他的幾個兄弟強,可卻有情有義。
對他是這樣,對廢太子也是。
“你,是個好孩子。”
皇帝對著田樂業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田樂業沒有接話,只是將大哥交給他的那個包袱宮頸呢放在身前的地磚上。
“這是?”皇帝皺了皺眉。
田樂業說︰“這是大哥要我轉交給父皇的東西,現在東西送到,兒臣,告退!”
重重的磕了一個頭,田樂業轉身離開。
王奉把那個包袱拿到皇帝面前,里面赫然裝著一摞又一摞的賬冊。
田秀看到這些東西不禁觸景生情,他又想起了趙媛,她真的為自己付出太多了。
如今自己卻親手廢掉了她的太子。
“媛兒……”
皇帝再度忍不住老淚縱橫。
次日朝會。
丞相韓非、太傅孔鮒向皇帝上書,他們認為太子謀反,是他們沒有規勸太子,兩人向皇帝請辭。
皇帝當然明白這二人請辭的真相,是他們對自己失望了。
他們認為是自己逼反了太子。
田秀在心里長嘆了一聲。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皇帝批準了他們的奏請。
韓非在離開朝堂以後,回到了韓國,著書立學,再也不問世事,終于成為一代大賢,後人尊其為韓非子。
孔鮒也重新回到魯國,著書育人,將孔子的儒家思想在魯國發揚光大,並最終讓儒學獨步天下,徹底兼並百家。
韓非、孔鮒離開後,田秀讓廷尉李斯代行丞相職權。
此時儲位空虛,京中的各諸侯王都蠢蠢欲動。
其中以漢中王田承業為最。
田承業認為,大哥不在了,他就該是長子,父皇的位置該讓他來繼承。
為此,他來到宮中面見田秀。
父子二人見面。
田承業哭著說︰“父皇,大哥的事情,兒臣萬分傷痛,如今大哥已經不在,請您讓兒臣留在洛陽,在您的身前侍奉。”
皇帝也許是老了,舐犢情深,听了這話以後非常欣慰。
他稱贊了田承業的孝心,可並沒有答應讓他留在洛陽。
田承業不死心,還想再求。
皇帝只說要考慮一下。
田承業走了。
沒一會兒,晉王田玉又來了。
“父皇,現在大哥不在身邊,可身邊總不能沒有兒子侍奉,兒臣請求,能讓孩兒留在身邊侍奉您。”
田秀這時候已經察覺到不對了。
可沒有多說什麼,同樣稱贊了田玉,然後讓他回去。
晉王走了以後,齊王又來了。
又來一個?
田秀已經覺得有些疲倦了,可兒子來看他,總不能不見。
齊王田恆來了後,同樣是先哭一頓,然後同樣拿出那番說辭。
田秀總算是看明白了。
這些兒子都說要留在他身邊侍奉,只怕侍奉他是假,謀奪太子之位才是真的。
對此,田秀非常失望。
太子才剛剛被廢,他們的心思就按耐不住了。
田秀同樣說要想想,讓田恆回去。
田恆回去了以後不久,襄陽王田徹又來了。
看到田徹,皇帝的心里一緊。
這孩子不會也想留在洛陽吧?
田徹卻說︰“父皇,母後的葬禮已經結束,兒臣想回到襄陽,現在大哥不在了,父皇要保重身體。”
還好,這孩子沒有做太子的心思。
田秀很欣慰。
總算還有個孝順兒子。
田徹走了沒一會兒,荷華公主又來了。
荷華公主本就美麗,成婚之後更是成熟了不少,如今的她神態之中頗有幾分奇母親的神韻。
皇帝又想到了韓樂。
也不知道她如何了?
“荷華,你怎麼來了?”田秀慈祥的說道。
荷華說道︰“兒臣想和子房回留地去住。”
田秀看到詫異,荷華這孩子好端端的,怎麼又要離開洛陽?
荷華說道︰“其實上次兒就想和子房走的,只是父皇不讓,如今兒臣也有兩個孩子了,總處在洛陽也不好,就請父皇成全兒。”
太子之亂以後,張良就已經看出這田唐要掀起一股風暴,而洛陽就是這場風暴的中心。
如今唯有遠離風暴中心,才能保全性命。
留侯頗為懂得避禍之道。
田秀一眼看穿女兒女婿的心思。
也罷,讓他們離開洛陽,未嘗不是一種保護。
田秀點點頭,同意了讓荷華離開。
父女二人相擁而泣。
彼此之間都知道,此一去只怕下次再見面,就是在黃泉路上了。
荷華公主離開後,田秀召見了郭瑗之。
他對郭瑗之說︰“瑗之,太子不在了,這儲君之位虛懸,朕的幾個兒子都蠢蠢欲動,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郭瑗之沉思片刻,拱手道︰“陛下,太子之位至關重要,切不可草率決定。如今諸位王爺各懷心思,若此時倉促立儲,恐生內亂。依妾之見,可先觀察一段時間,看哪位王爺能以國家社稷為重,有賢能之德,再行定奪。”
田秀微微點頭,郭瑗之的話正合他意。
他又接著詢問︰“瑗之,朕想讓徹兒做太子,你以為如何?”
郭瑗之心中一凜。
儲君之位事關國家大事,皇帝怎麼可能與他商量?
只怕這又是皇帝在試探自己。
郭瑗之說道︰“徹兒這孩子太年幼,妾怕他擔不起大任。”
田秀仔細觀察著郭瑗之的表情,她這樣子不像是說假話。
“好吧,那你覺得誰適合做太子?”
這又是一道送命題。
郭瑗之覺得心累。
皇帝你是不是有病啊?有病就吃藥,整天試探我,有意思嗎?
“陛下,立儲是國家大事,妾身不應該多言。”
田秀听了以後點點頭,示意讓郭瑗之離去。
出了未央宮以後,郭瑗之就在思索如今洛陽的局勢。
太子不在了,各諸侯王都盯著這太子之位。
無論是漢中王還是晉王,齊王,實力都比他兒子強了太多。
想讓他兒子坐上太子之位,還得仔細運籌。
“子佩,你去把丞相請到我宮里。”
郭瑗之決定要找李斯談談,只要把李斯拉攏過來,田徹想做太子就容易的多。
可惜兩人的這次談話並不愉快。
李斯早年的時候就把寶押在了田承業身上,換言之他支持的是漢中王。
而且李斯認為太子既然沒了,那漢中王就是長子,于情于理都該讓他繼承太子位。
兩人的談話不歡而散。
郭瑗之挺頭痛,田承業的優勢太大了,如今既是長子,又是手握重兵的藩王,李斯還表示支持他,這可該如何是好?
不過接下來田承業就干了一件蠢事,這件蠢事讓他徹底與太子之位無緣。
六月。
諸侯王們已經在洛陽待了一個月,群臣都催促讓各諸侯王返回封地。
幾個兒子都心急如焚。
可他們的老父親卻並沒有要讓他們留在洛陽的意思。
田承業有點坐不住了。
盡管李斯已經明確表示支持他,但他還是想盡快的坐上太子之位。
于是他干了一件蠢事。
ps︰有沒有人能猜出二公子干了什麼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