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生來到洛陽後,田秀面見了他。
跟陸賈不同,酈生見到田秀時,顯得很拘謹,說話也很小心。
田秀詢問他︰“國中封君良多,你說要取消他們,可那麼多封君,朕怎麼取消才能讓他們不掀起叛亂?”
酈生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封君眾多,不可貿然行事。可先從影響力較小、根基較淺的封君入手,削減他們的封地與特權,給予一定補償,以安撫其心。同時,向天下昭告取消封君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讓百姓知曉此舉的益處,贏得民心支持。對于那些勢力較大、可能會叛亂的封君,可采用分化瓦解之策,挑動他們之間的矛盾,使其相互牽制。另外,陛下可加強中央軍隊的建設,增強朝廷的軍事威懾力,讓心懷不軌者不敢輕舉妄動。待時機成熟,再逐步解決剩余封君。如此循序漸進,或可平穩取消封君,避免大規模叛亂。”
田秀听後,微微點頭,陷入了沉思,似乎在權衡酈生所言的可行性。
酈生意識到這是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時機,他拱起手說︰“臣不才,願為陛下分憂。”
“你?”
“正是!”酈生對田秀一拜,說道︰“臣願前往楚國,幫助大王對付那些封君,臣保證,不出兩年,楚國的封君就能被根除。”
田秀有些懷疑酈生能不能勝任這個工作。
萬一他玩砸了,封君被逼反了麻煩就大了。
“陛下,臣定不辱命!”
酈生跪在地上對田秀行了一個大禮,他的屁股撅的老高,像極了老版水滸傳里,宋江接受招安時的樣子。
田秀決定給他個機會,說︰“好,朕命你為楚國國相,楚國的封君,都交給你解決。”
酈生感激的一拜。
田秀又對酈生警告道︰“丑話說在前面,如果事情辦砸了,朕可不幫你擦屁股。”
酈生汗如出漿,忙說︰“臣明白,事情辦砸了,臣定當以死謝罪。”
……
酈生被委任為楚國國相後的半個月。
田秀叫來毛遂,詢問他楚國那邊封君的反應。
毛遂就說︰“楚國的封君听說大王任用了一個誹謗他們的狂生,都很不滿,有幾個比較大的封君,正在暗中勾連,意圖不軌。”
田秀听完以後說︰“你去讓楊端和,統領神策軍坐鎮睢陽,萬一這些人想狗急跳牆,立刻鎮壓。”
“唯!”
唐朝開國以後,田秀在禁衛軍的基礎上,又擴編了兩支職業軍。
一支是神策軍,人數大約有五萬,這些人由楊端和統領,神策軍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關中的秦人組成。
另外一支則是羽林衛,羽林衛的士兵大多是從洛陽周邊招募,他們是三大軍中人數最少的一支,大概只有三萬。
羽林衛的職責是衛戍國都,他們的將軍是章邯。
章邯除了少府,還兼任了首都衛戍將軍的職務,完全負責衛戍洛陽。
當然,羽林衛並不駐扎在洛陽,他們駐扎在距離洛陽不遠的鞏邑。
這樣既方便訓練,洛陽遇到危險他們也可以及時增援。
將神策軍布置妥當後,田秀踏上了前往泰山的封禪之旅。
這一次前往泰山,田秀本想把兩個丞相都帶上,但洛陽這邊不能沒人主事,韓非就被留了下來。
太子、李牧、太傅孔鮒、李斯幾人隨皇帝前往泰山封禪。
洛陽到泰山的路,直線距離也有千里,就算坐車,也得走幾個小時,更何況是交通不便的古代。
所以整整走了兩個月,田秀他們才來到泰山腳下。
到了泰山之下,望著巍巍泰山,田秀感觸良多。
這座山,他在前世的時候,跟好兄弟張寧爬過,那時他們還在泰山之巔合了影,回想起那天的情景,田秀覺得好像就在昨天一樣。
封禪是需要吉時的。
太僕測算了一下,三天後的七月二十八日,就是吉時。
這封禪的日期被確定下來以後,接下來就是緊張的籌備。
籌備工作當然是由手下做的,田秀什麼也不用管。
這三天時間里,他基本都是坐在自己的 車里處理各地送來的奏疏,偶爾也會下車走一走。
各地送上來的奏書,依舊是由郭瑗之念,田秀告訴他怎麼批。
一些大事,田秀會具體說明該怎麼回復,而遇到小事,田秀就讓郭瑗之自己處理。
當然郭瑗之也不會亂回,只會寫一個準字,或者知道了。
批閱奏書,並不像普通人以為的那樣,要寫一長串回復,大部分情況下,就只回那幾個字。
七月二十七日夜。
月明星稀。
郭瑗之睡在田秀的龍榻上,睡得十分香甜。
田秀突然把他叫醒,興致勃勃的要帶她去爬山。
郭瑗之就說︰“陛下,明天還要去封禪,夜里就別出去了吧?”
田秀就說︰“我以前來過泰山,但那是白天,我想晚上爬一爬泰山,體驗一下到底是什麼感覺。”
郭瑗之拗不過,只能陪著田秀去爬山。
田秀只帶了兩個護衛,章邯和一個隨從。
四人往泰山上走去。
路走的多了,沒路也就有了路。
泰山一年也沒多少人往上爬,自然是沒路的。
不過還好,泰山本地的官員知道皇帝要來此封禪,老早的就開闢出了一條道路。
但田秀並不想走這條路,他走了後世才會走的那一條小路。
那條小路在泰山背後,很險峻,也很偏僻。
田秀讓章邯幫他折了個棍子,皇帝拄著棍子從那條小路往泰山上爬。
小路上遍布荊棘,章邯只好拔出佩劍和另一名手下從前面開路。
才爬了一半,田秀就有點爬不動了。
他拄著膝蓋,氣喘吁吁。
郭瑗之扶住他說︰“皇帝,要不我們休息會兒吧。”
田秀點點頭,他的確是累的走不動了,這腿就像灌了鉛一樣。
章邯找了塊石頭,讓皇帝坐下。
田秀坐在石頭上,往山下探了一眼。
不知是不是晚上的緣故,山下深不見底,仿佛是無盡的深淵。
田秀喘著粗氣說︰“草率了,沒想到,泰山這麼難爬。”
郭瑗之就說︰“泰山會治好每一個嘴硬的人,我第一次來爬的時候,爬了一半腿就軟了。”
田秀笑了笑︰“我也是。”
章邯有點奇怪,好奇的問︰“陛下,貴妃殿下,你們兩個爬過泰山??”
田秀和郭瑗之相視了一眼。
他們肯定不能說在前世爬過,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田秀就說︰“夢里爬過。”
四人歇了一會,繼續上山。
一直走了一個多時辰,天都快亮了,他們才爬到山頂。
泰山之頂的景色確實不同。
站在泰山之巔眺望山下,山下的一切都變得那麼渺小,仿佛整個世界都已經被田秀踏在了腳下。
田秀突然就體會到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
“站在泰山上是什麼感覺?”
田秀突然開口。
眾人都不知道問誰。
郭瑗之就走上前回答︰“風景宜人。”
田秀又問︰“除了風景呢?”
郭瑗之思索片刻道︰“還覺自身之渺小,天地之廣闊,更感肩負之責重大。”田秀微微點頭,目光望向遠方,似在思索著什麼。
章邯這時拱手道︰“陛下,站在這泰山之巔,俯瞰萬物,更覺陛下之偉業如這泰山般巍峨,當澤被天下,福佑蒼生。”
田秀听後,心中一動。他深知自己作為帝王,責任重大。此時天色漸亮,第一縷陽光灑在眾人身上。田秀突然豪邁地大笑起來︰“今日站在此處,方知這天下之大,朕定要讓這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眾人皆被他的氣勢所感染,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隨後,田秀讓章邯下山,把其他人請上山,準備封禪。
他自己實在不想折騰了,這一上一下的,太累了。
章邯擔心田秀一個人在山上會有危險。
田秀就說︰“快去快回,朕在這兒等你們。”
章邯只好叮囑那個唯一護衛,讓他保護好皇帝,自己下山去叫人。
此時山上就只剩下了田秀、郭瑗之和那個護衛。
田秀問郭瑗之︰“瑗之,你說朕死後,史書會如何評價我?”
郭瑗之溫柔地看著田秀,輕聲說道︰“陛下平定天下,遠擊匈奴與塞北,建萬世不拔之基業,史書定會記載陛下的雄才大略與仁德之心,贊陛下為一代聖君,功垂千古。”
田秀微微搖頭,苦笑道︰“我武功雖盛,文治卻有虧。民生多艱,只怕,我稱不上一代聖君,大概百年以後,我也是秦皇漢武之流吧。”
郭瑗之握住田秀的手,堅定道︰“秦皇漢武好大喜功,為了個人的武功,不顧百姓死活。陛下御極以來,與民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就是高祖那樣的仁君,也不過如此了。”
田秀听後,心中寬慰不少,正欲再言,突然那護衛神色一變,警惕地看向四周,低聲道︰“陛下,似有異動。”
田秀立刻警覺起來,郭瑗之也緊張地靠向田秀。那護衛抽出兵器,擋在兩人身前。就在這時,一只猛虎從草里鑽了出來,田秀萬萬沒想到,這泰山頂上還能有老虎。
老虎是怎麼爬這麼高的?
不容田秀多想,那猛虎已經朝著他們撲過來。
護衛拔劍上前,和老虎搏斗。
不過片刻功夫,老虎就將護衛打倒。
田秀慌了,他是真的慌了。
自穿越以來,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麼危險的情況。
難道朕今日就要葬身虎口?
老虎朝他撲過來,關鍵時候一支箭射過來,正中老虎的腦袋。
章邯放下弓箭,身後的一群護衛急忙上前將皇帝保護起來。
田秀看到章邯,大松了一口氣︰“你又救了朕一次。”
說完,田秀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所有人都慌了。
郭瑗之讓章邯背著田秀,趕緊下山。
章邯背起田秀,跑得飛快。
半個時辰以後,田秀躺到了他的 車里。
此時,太子、群臣都擠在皇帝的病榻旁。
太醫小心的為皇帝診脈,良久以後,田秀把皇帝的手放回被子里。
郭瑗之問︰“如何了?”
太醫就說︰“皇帝年紀大,剛剛受了些驚嚇,心脈紊亂,所以暫時昏厥。”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皇帝被嚇暈了。
眾人听到田秀沒事,都松了一口氣。
李斯看向章邯說︰“誰叫你大半夜陪皇帝去爬山的?皇帝出了事情,你能擔待得起嗎?”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半夜去爬山肯定是田秀自己的意思,但皇帝受了驚嚇,肯定得有個人出來背鍋。
當時跟皇帝上山的,一共就三個。
那個護衛就不提了,郭瑗之是皇帝的愛姬,李斯自然不敢找她的晦氣。
這筆賬就只能記在章邯頭上。
章邯也沒給自己變白,單膝跪下拱手說︰“卑職保護不周,位置有罪。”
李斯冷哼一聲︰“要不是看你救過皇帝兩次,本官要履行廷尉職責將你重重懲處。”
“多謝廷尉法外施恩。”章邯低著頭說道。
李斯對章邯說︰“得了,你下去吧。不要讓別人接近皇帝的車駕。”
“唯。”
太子走過來,小聲說︰“各位大人,父皇昏迷不醒,這封禪的事情是不是緩一緩?”
李牧對這種事沒經驗就沒發表態度。
李斯知道這種時候得他當家做主了,就說︰“不行,封禪日期不能改,否則天下人知道皇帝生病,可能會掀起亂子。”
孔鮒也贊成說︰“皇帝什麼時候生病都可以,偏偏這時候不行,這會兒皇帝是天下人的焦點,一旦生病,後果不堪設想。”
田繼業就問︰“可現在父皇昏迷著,這封禪還怎麼進行?”
李斯就說︰“眼下也只有太子代替皇帝封禪,才能穩定人心。”
“我?”田繼業有些猶豫︰“這,,,這不好吧?父皇要是醒過來怪罪怎麼辦?”
李斯嚴肅道︰“太子,如今情況危急,若不封禪,天下恐生大亂。你代父封禪,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陛下醒來定會理解。”孔鮒也在一旁勸道︰“太子殿下,此乃大義之舉,莫要再猶豫。”太子田繼業思索良久,終于下定決心︰“好,為了天下蒼生,我便代父皇封禪。”
于是,眾人開始為太子封禪做準備。他們依照封禪的流程,布置祭壇、準備祭品。七月二十八日吉時,太子田繼業身著華麗的祭服,在眾人的簇擁下登上泰山之巔。他神情莊重,按照儀式進行封禪,向天地祈福,祈求國泰民安。封禪儀式順利完成,山下百姓歡呼雀躍,天下暫時安定下來。
而田秀在 車中,依舊昏迷不醒,太醫們日夜守在一旁,全力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