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洛陽城。
審計司官邸內,燭火長明。
此時,白天那些畏畏縮縮的官吏們都已不在,只剩郭嘉一人,俯首桌案,翻看著那些早已看過無數遍的卷宗。
“都御史,恕某直言,您這恐怕是白費時間。”
說話的人是戶科給事中程忠,看著郭嘉那著急上火的樣子,他是不由搖頭。
“白費時間?”
郭嘉猛地抬頭,眼中布滿血絲︰
“大將軍命我等督辦弘農楊氏案至今已半月有余。”
“可如今呢?除了些捕風捉影的流言,竟連一份確鑿的證據都拿不出來,你告訴我,這不是浪費時間又是什麼?”
程忠頓了頓,目光閃爍道︰“萬一楊司徒真是剛正不阿,並無任何把柄呢?”
郭嘉冷哼一聲,將手中卷宗重重拍在桌上︰
“剛正不阿?程兄莫要忘了,大將軍的錦衣衛已查明,弘農楊氏田莊強買民田、插手鹽鐵生意,這樁樁件件,豈是無中生有?楊彪身為一族之長,又位居三公,說他對此全然不知,你信嗎?”
程忠輕嘆一聲,緩緩說道︰“都御史莫要動怒,實不相瞞,依在下看,此事難辦,原因有二。”
“其一,昔日董卓遷都長安,逃得匆忙,再加之日後洛陽世家叛亂,導致諸多重要卷宗被焚毀,許多關鍵線索就此斷絕。”
“其二,目前你審計司內的官吏,大多是從故九卿寺舊人轉調而來,這些人為官日久,皆世家出身,其中不乏受楊彪恩惠者,陽奉陰違,暗中使絆者比比皆是,我等行事處處受限,如何能夠順利查案?”
“你說這些我又如何不知?”郭嘉怒而拍案道,“但是,這不是我們放棄的理由!”
“大將軍對我等寄予厚望,此案關乎大漢吏治革新,若就此退縮,如何對得起大將軍的信任,又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程忠听得微微點頭,這個年輕人的沖勁他是非常認可的。
但是,這半個月來,他以給戶科事中的權限,四處走訪,很清楚以眼下的條件,根本不可能搬倒楊彪。
就拿焚毀的卷宗來說,從他的視角看來,那些資料燒毀的實在是太蹊蹺了。
董卓遷都本就匆忙,按理來說不會專門去焚毀這些可能有用的政務卷宗。
但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不但是涉及弘農楊氏的卷宗,幾乎所有的世家大族相關的關鍵政務資料都被付之一炬。
往昔的一切罪惡都被埋葬于火海,而重新搜集調查又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還未必會能奏效。
很明顯,在大將軍如今改革官制,尤其是都察院改制,派他們回京調查後,已經是打草驚蛇。
再想拿到有用線索,那更是難上加難。
“急不得啊急不得。”
程忠搖頭苦笑︰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持久戰。”
“以程某之見,眼下我等還是專注于馬上就舉辦的科舉考試吧。”
“到時候,多招攬些精明強干之人加入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才能打破這一潭死水的局面啊。”
“科舉?科舉科舉?!”
听到程忠的話,郭嘉先是喃喃自語,然後突然就抬起頭來,眼中精光四射︰
“沒錯,就是科舉!”
這突然魔怔般的反應把程忠嚇了一跳,他只見郭嘉眼中閃光,嘴角微微上揚,走過來猛拍他的肩膀︰
“給事中所言極是。”
“那科舉正是我等的天賜良機啊!”
程忠一愣,有些不解地看著郭嘉︰“都御史,此話怎講?這科舉考試與楊彪一案又有何關聯?”
“若在下所記沒錯,大將軍是把科舉籌辦的任務交給了祭酒蔡邕吧。”
郭嘉點了點頭,一笑道︰“是沒錯不假。”
“但是,你莫要忘了,楊彪貴為三公,又是士林領袖,科舉考試這等大事,他豈會錯過?”
“要知道,這科舉之事,是大將軍革新吏治、選拔人才的重要舉措,可謂滿朝皆知,其對世家子弟可能造成的沖擊他楊彪如何會不知道?”
“如今大將軍不在京師,可謂是給了他們一個絕好的機會,楊彪若想維持其家族在朝中的影響力,必然會在下來的科舉中有所動作。”
程忠聞言,有是恍然大悟︰“都御史的意思是,楊彪可能會在科舉考試中安插自己的人,甚至可能通過舞弊等手段,確保其門生故吏能夠順利入仕?”
郭嘉點了點頭,冷笑一聲︰“正是如此。”
“科舉考試雖然是大將軍推行的新政,但楊彪這等老狐狸,絕不會坐視不理。他必然會利用自己在士林中的影響力,暗中操控科舉,甚至可能通過賄賂考官、泄露考題等手段,確保其家族勢力能夠繼續滲透朝廷。”
“而只要他動手,就一定會留下把柄,大將軍三令五申,科舉考試公平第一,他若敢越線”
郭嘉話沒說完,程忠便興奮接話道︰
“那他不但三公之位不保,更將在士林之中身敗名裂!”
“沒錯!”
“這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思路打開的郭嘉此刻完全恢復了風度,甚至還痛飲一口腰間的美酒,邊喝邊唱了起來。
這一下子,可把程忠給驚了個夠嗆。
這倒不是因為郭嘉的放浪形骸。
經過這將近月余的交往,程忠早知道眼前少年嗜酒好色,放浪形骸的個性。
讓他真正的震驚的,乃是郭嘉吟唱的那句詩詞。
“好詩,好詩啊!”
程忠滿臉驚異地贊嘆道︰
“都御史,這隨口一吟,竟有如此妙句!”
“這‘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短短十四字,卻將絕境之中忽逢轉機的心境描繪得淋灕盡致,若非親身經歷,絕難有如此感悟,實在難以想象能出自您這般少年英才之口。”
“此詩意境之妙,用詞之巧,簡直是神來之筆!士林之中那些自詡文人雅士的,與之一比,怕都得黯然失色!”
“某雖不才,但也懂得,就憑著一句,就當的上那流傳千古的名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