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將,咱們就這樣一走了之是不是不太好?”
深夜,段煨麾下軍侯砸吧了兩下嘴,望著遠處那茫然無知的弘農城,多少感到了些許內疚。
然而,段煨卻是狠狠的給了他一肘擊︰
“不好?”
“覺得不好,你可以過去幫他守城!”
“到時候那姓甦的一刀帶走你的時候,你可別說段某不救你。”
軍侯被段煨這一肘擊打得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他連忙站穩身形,揉著被打的部位,一臉委屈地看著段煨。
“中郎將,您這是說的什麼話啊?”軍侯抱怨道,“咱們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怎能不戰而逃?”
段煨冷哼一聲,目光銳利地掃了軍侯一眼,沉聲道︰
“朝廷命官?哼,那董卓亂政之時,朝廷命官又何在?如今那甦曜勢大,我們若是硬抗,不過是白白送死罷了。”
“可是……”軍侯還想爭辯,卻被段煨打斷。
“沒有什麼可是!”段煨厲聲道,“我意已決,咱們現在就走,立刻離開弘農,向西撤退,先去潼關再說。”
“只要能把這甦曜擋在關中門外,那咱們就是成功!”
“弘農小城,不要也罷!”
軍侯見狀,知道再爭辯也無益,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點頭應命。
于是乎,段煨,這個曾經被董卓倚重的中郎將,在面對甦曜的大軍壓境時,他不僅沒有堅守弘農,反而在夜深人靜之時,利用自己扎營城外的優勢,悄悄連夜撤退,將弘農郡和胡郡守孤零零地留在了城內。
那胡郡守不察,只以為友軍還在城外,兢兢業業的守城,甚至還寫信怒罵甦曜。
結果,直到甦曜大軍圍城,鐵騎馬踏空營,包圍了弘農後,胡郡守才發現自己被賣了。
“怎麼辦,郡守咱們該怎麼辦才好?”王主簿哭喪著臉問道。
“怎麼辦?!”
胡郡守把眼楮一瞪,沒好氣道︰
“咱倆你是謀士還是我是謀士?”
“你問我怎麼辦,我又該問誰?”
胡郡守束手無策,可謂絕望至極。
他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會面對這個問題。
弘農城雖然重要,但是城中兵士也就不過剛滿兩千人之數。
這都是因為大漢歷來奉行強干弱枝政策的緣故。
尤其是後漢劉秀更進一步,裁撤郡國都尉,罷太守兵權,至此除了邊疆郡國仍有一定的自保力量外,如弘農這般京師周邊的郡縣,根本就是無兵可用。
天子腳下,你敢私募兵權?想造反不成?
也因此,大漢的黃巾之亂才會在心腹之間爆發的如此迅速和慘烈。
同樣也是多虧了黃巾之亂,胡郡守才有了有限的兵權,趁機招募鄉勇和囚犯充實力量。
不過緊接著,董卓入京後,弘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便被董卓重視,征調了他相當部分的兵力出去,然後另派了中郎將段煨來此駐防。
若有戰事,那也是段煨負責,他只需要從旁做好協助就行。
也因此兩千兵丁守城,他當時還是有些信心的。
然而,眼下的局勢卻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
他萬萬沒想到,那甦曜威名竟恐怖如斯,以至于弘農城外的段煨大軍連抵抗都沒有做,直接連夜逃遁。
這一下,可把胡郡守坑慘了。
弘農城孤立無援,僅憑他這兩千人,又如何能抵擋得住甦曜那如狼似虎的大軍?
失去了城外的支援,城頭守兵們已是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胡郡守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那逐漸逼近的甦曜大軍,他心中懊惱悔恨至極。
就不該听那姓段的忽悠,現在自己坐困城中,該如何是好?
“要不,咱們降了???”王主簿試探問道。
嘶——
胡郡守倒吸一口涼氣。
“投降?這如何使得???”
胡郡守瞪大了眼楮,一臉難以置信地看著王主簿,仿佛听到了什麼天方夜譚。
“王主簿,你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胡郡守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
“我身為大漢官員,你怎能讓我投降那叛賊?!”
沒錯,胡郡守雖然絕望,雖然也想跑,但是文人的自尊卻又讓他非常忌諱投降一事。
“汝若要我投降,我還不如與城俱亡來得好!”
“起碼千秋之後,胡某也能留下個忠貞之名,而非貪生怕死的降將!”
“哎呦喂!”
王主簿急的跳腳︰
“都什麼時候了,郡守您竟然還想著那點身後名?”
胡郡守一句與城俱亡的話可以說是把王主簿嚇得魂飛魄散。
那輕飄飄的一句話後,是多少人灰飛煙滅呀。
王主簿可是听說了,那冠軍侯甦曜噬血成性,凡是與其作對的,無不被他殺得是血流成河。
洛陽城里那一大堆家世顯赫的京中豪門,只是沒有給他及時開門,就被他找到了由頭,抄家滅族殺得人頭滾滾!
想到這個下場,王主簿直感覺一股寒氣從腳底爬上脖頸,讓他渾身寒毛直豎,打了個激靈。
你胡郡守區區一個外來戶,家業都不在弘農,在這里想著舍生一死成自己清名,但你不要拉著我弘農給你陪葬啊!
“郡守,您切不可意氣用事啊!”
王主簿言辭懇切,甚至已經帶著哀求的語氣讓胡郡守考慮下城中百姓。
然而,胡郡守是重名節之人,他听不進王主簿的勸告,仍然固執己見,認為百姓為忠君保國而死,乃是這些百姓的榮幸!
“王主簿,你不必再多言了。”
胡郡守臉色堅定,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我意已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即便城破身死,我胡某也要留下這忠貞之名,讓後世之人知曉,我大漢還有不屈之臣!”
“啊這.”
王主簿聞言,心中絕望。
他看著胡郡守一臉悲壯的凝視著城下的大軍,只感覺朽木不可雕也!
難道,我弘農百姓就活該作那成就此人名節的燃料嗎?
大家都是大漢人,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突然間,王主簿看著城下甦曜的旗幟,靈機一動︰
“非也非也!”
“胡郡守,你忠心大漢,那就更不該為董賊而殉葬啊!”
王主簿見胡郡守一臉固執,決定換個角度勸說他。
“郡守大人,您想想,那董卓禍亂朝綱,殘害忠良,惹天下震動。”
“冠軍侯以車騎將軍之身,舉兵討之,又有名滿天下的盧公還有袁家等關東名門支持,才是大義所在!”
“您若是為董卓殉葬,那豈不是與虎謀皮,自污清白?”
王主簿言辭懇切,試圖點醒胡郡守。
胡郡守聞言,卻是眉頭緊皺,反駁道︰
“我當然知董賊險惡殘忍,乃亂臣賊子。”
“然則,皇帝卻依然還在他那邊,只要他董賊還尊陛下為天子一日,那他便還是我大漢的相國,其那麼代表的便是我大漢朝廷,發出的也是朝廷名正言順的敕令!”
“我身為漢臣,怎能不尊朝廷的命令,而去投降那反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