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第1456章 把這些藏在淤泥里的臭蟲,都給朕拔出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手抽的雞蛋 本章︰第1456章 把這些藏在淤泥里的臭蟲,都給朕拔出來!

    “不是因為臣怨懟聖上嗎?”

    童福山一愣。

    “裝什麼孫子?”

    朱棣沒好氣的看著他︰“你懟朕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朕哪次因為這個處置過你?朕真要這麼小氣,你腦袋都砍下來不知道多少次了!”

    童福山嘿嘿一笑,有些臊眉耷眼︰“臣就是玩笑幾句,陛下急著把臣弄回來,又是通過這種方式,想必是對臣有什麼安排?”

    朱棣笑而不語繼續看著他,示意他繼續說。

    “嗯...臣得想想。”

    “若是需要臣去安撫地方,完全可以直接給臣加一個欽差或者巡撫的名頭,大可不必如此大動干戈的降職,那想必就是需要臣去查一些比較敏感的事情,需要隱匿身份?”

    啪、啪!

    “不愧是你家先生的高徒,果然聰慧!”

    “高徒可談不上”,童福山嘿嘿一樂︰“先生的高徒是陳顯,是許圭,可不是我,我是先生眼里出了名的逆徒。”

    “你沒必要妄自菲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謹弟最喜歡的是你。”

    童福山笑眯眯的看著朱棣,那表情仿佛在說,繼續夸,多夸幾句,他愛听。

    朱棣瞪了他一眼,懶得和這與他家師父一模一樣的憊懶小子較真,隨手丟給他一份奏疏。

    童福山接過,只見上面寫著‘臣亦失哈密奏’的字樣,眉頭瞬間皺緊。

    “奏疏只能在這看,不能帶走,里面的內容不得泄露、不得外傳,此事只有亦失哈、朕、太子和你師父知曉。”

    童福山沒說話點了點頭,借著窗邊灑進來的陽光,眯著眼看了起來。

    “臣亦失哈謹奏,近聞太平王氏勾結地方,欺男霸女,賣官蠰爵、為禍一方,家中子弟多有不法者,地方州府視若無睹,

    南鎮撫司小旗官偶聞,王氏族子王越,利用關系多行走私絲綢、瓷器之事,且與番商多有勾連,疑有密謀,暫查無實證...”

    看到這里,童福山有些疑惑的看向朱棣︰“陛下,既然覺得不對勁,讓錦衣衛查一下不就清楚了?”

    “哪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朱棣哼了一聲︰“朕不知道去查?你可知這王氏子弟遍布朝野?不僅是科舉官,就連新學都有他們子弟的身影,如今更是充斥各個州縣,

    而這王氏名下有大量絲坊、瓷器民窯,還有制備民用鋼廠,

    今年正是朝廷需要民間商賈投資,促進民營工坊開辦,好為朝廷增加稅賦,減緩生產壓力的關鍵時期,沒有實證就讓錦衣衛下去查?

    那些無辜的商賈怎麼看?會不會讓他們投鼠忌器,乃至寒心,生怕這是朝廷布下的殺豬盤?”

    “啊,這...”

    童福山撓了撓頭︰“可是陛下,據南鎮撫司奏報,這太平府如今很可能已經和王家沆瀣一氣,這個知府欒有德怕是也有不小的問題,

    若是您貿然把這個欒有德換下來,八成會引王家起疑而進一步銷毀證據,怕是很難查啊。”

    “豈止?”

    朱棣冷笑︰“不只是這個欒有德,恐怕太平府乃至下面州縣,有半數官員都被腐蝕,

    不然怎麼這麼些年,怎麼都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和風聲傳到朕的耳朵里?這次要不是亦失哈手下偶然探知,恐怕朕還被這位‘愛卿’瞞著呢!”

    說著又給童福山丟過來一份旌表,是南直隸道御史王顯近日上奏的。

    “王顯?也姓王,是不是這個王家的子弟?”

    “朕也曾這麼懷疑,可惜,不是。”

    朱棣指著一份吏部名錄︰“這個王顯是府谷人,是永樂八年從津門書院結課的新學學生,歷保德府戶班、定襄縣令、禮部清吏司主事,後入都察院御史,之後才外放至南直隸道御史。”

    “他之前根本沒有去過太平府,甚至在去南直隸赴任之前,連長江幾乎都沒怎麼去過,很難和王家有什麼瓜葛。”

    童福山眯著眼︰“這麼說來,要麼就是這個王顯去了應天之後被腐化了,要麼就是這個欒有德很會隱藏,官聲確實很好。”

    “沒錯”,說著朱棣又給他遞過一份吏部的考課卷宗︰

    “朕已經看過了,這個欒有德是庶吉士出身,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的時候外放當涂知縣,任期三年,因課稅有功,經吏部核報轉任和州知州,

    又任三年,再因課稅之功,于永樂五年往太平府任同知,

    永樂八年的時候,前任知府離任,推選了欒有德繼任,經吏部考課核準後繼任至今。”

    朱棣一邊說,童福山一邊快速翻閱著卷宗。

    將欒有德的個人履歷默默記下後,忍不住笑道︰“看來這個欒有德還真是個搞錢小能手,多次升官的理由都是‘課稅有功’。”

    “沒錯”,朱棣手邊關于他的資料還真不少︰

    “這是當涂、和州、太平自他上任後的戶房課稅賬目,比赴任前每年都有增加,而且亦失哈找人核過賬,確實大幅增加,不算虛功。”

    “但臣有一個疑問。”

    童福山指著吏部的履職記錄︰“自欒有德于永樂八年上任太平知府後,一直到今天都沒有轉職或調離,今年是永樂十六年...”

    童福山掰著手指頭算道︰“得有八年了吧?這可和朝廷的一任五年之規不符。”

    朱棣笑笑,將吏部的旌功卷宗丟了過去︰“永樂十三年,太平府通知、通判、推官,及下轄各縣知縣、主薄一干人等聯名上奏,

    因地方稅務與市舶司、河運諸處尚需欒有德協調處置,特請續任。”

    童福山點點頭,卷宗上確實是這麼記錄的。

    雖然一任五年是朝規,但特殊情況連任也不是沒有,但特別令童福山在意的,是卷宗最後記錄的一條︰

    “這個欒有德還收到過萬民傘?”

    朱棣什麼話都沒說,但臉上的表情滿是譏諷。

    童福山懂了︰“看來和這個王家八成脫不開關系。”

    將手里的卷宗全部合上,疊好擱在一邊,童福山這才正色道︰

    “陛下,你說吧,需要臣去做什麼?”

    朱棣輕輕敲擊著桌面,緩緩開口︰“太平府地處應天之南,緊鄰長江河運,這里面的利益糾葛無需多說,

    朕給你的要求很簡單,去找到他們之間的勾連,把這些藏在淤泥里的臭蟲,都給朕拔出來!”

    說著眼楮微微眯起,射出一道精光︰“最重要的,朕對那個藏在背後的番商很好奇,想知道他再里面扮演一個什麼角色?”

    “還有,他的目的是什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第1456章 把這些藏在淤泥里的臭蟲,都給朕拔出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第1456章 把這些藏在淤泥里的臭蟲,都給朕拔出來!並對大明︰我只想做一個小縣令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