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第四皇家艦隊倉皇向著西北方向突圍、撤退,目標是麻實吉港,以及忽魯謨斯城。
不過這片海域在英國人的稱呼中卻是另一個名字,波斯灣。
嘟達的海盜群,在追擊他們斜跨整個天竺洋後再次消失不見,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里。
但迪塞爾清楚,在沒有搞清楚這些海盜的去向和活動範圍之前,他的這支艦隊別想輕易離開波斯灣。
到達麻實吉港後,驚魂未定的迪塞爾心底還忍不住在暗罵,這哪里是什麼海盜!
分明是一支武裝精良的,成建制的艦隊!
這樣的一支艦隊在他們的附近活動,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破壞,又是怎樣的隱患,迪塞爾心里太清楚了!
“給我去電,我要和王通話,必須派出戰機巡航,一定要找到這群該死家伙的位置,哪怕是活動範圍也行!”
就在迪塞爾請求偵察支援的同時,塞文面對各自歸來的下屬指揮官,也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投降。
令他稍稍有些意外的,這些下屬幾乎沒有一個有什麼異議,甚至還露出一絲輕松的神色。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這些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屬于自己心腹的將領,在參戰之前,大部分都只是平民。
出身最好的一個,也只是個小農場主。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喜歡戰爭的狂人,至少塞文就不是。
他的夢想是當一個畫家,而不是通過手中的武器,去讓自己的家族興旺。
“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那今晚就各自歸營,和你們的部下都交代清楚,和他們說清楚原因,不要在這個時候再出現什麼意外。”
“埃爾文,你去找個翻譯來,我今晚會寫一封降書,明天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你派人給明軍指揮官送過去。”
說著話,塞文眼中帶著不舍看著眼前眾人︰“我們也許該慶幸,對面的那位鄭將軍並沒有殺俘的劣跡,你們投降後應該不會受到虐待,
但必須記住,投降後你們的身份就不再是什麼參謀,旅長、團長,而是戰俘!千萬不要因為轉變不了自己的身份,導致有什麼變故,明白嗎!”
埃爾文泛著苦笑︰“先生,您都不在乎軍團長的身份,他們還敢怎樣,您就放心吧。”
塞文微微頷首,再次不舍的看了部下一眼,揮揮手有些頹敗的啞著嗓子︰“去吧。”
看著部下三三兩兩離去,塞文的身影略顯佝僂的走到桌案前拿起鵝毛筆,一字一頓慢慢寫著降書。
他盡量用最懇切的詞句去寫這份降書,只為了明軍的將軍能夠仁慈一些,不要去虐待他麾下這些可憐的孩子。
塞文忽然停下筆,回想著自參軍以來的種種過往,自認並沒有犯下過什麼大惡。
兩軍交戰各為其主,但他並沒有虐殺、虐待過明人。
嗯...主要是沒打贏過,想虐待也沒機會。
不過長久以來的失敗,倒是現在對他來說最好的消息。
寫完降書後,喊來埃爾文交給他,讓他明天一早馬上遣人出海,親手交給明軍主帥。
“等等”,塞文忽然喊住埃爾文︰“你是軍參謀,也是我的副官,見到明軍主帥後,只要對方同意我的要求,你直接和他約定受降時間吧,剩下的事情我都交給你了。”
埃爾文有些疑惑的看著塞文,剛想開口詢問什麼,就被他揮手打斷。
塞文似乎有些疲憊,什麼話都不想說。
“知道了。”
埃爾文點點頭離開。
塞文從貼身的襯衫胸口拿出一張照片。
那是他出征以前,和他的母親、妻子,以及三個孩子的合影。
照片的背後還寫著妻子的叮囑,要他一定要安全回家,她和孩子會一直等他。
看著最後落款處寫著的那句‘永遠愛你’,塞文的眼眶紅了,豆大的淚珠順著臉龐滑落,嘴里不斷呢喃重復著‘對不起,對不起’...
砰!
一聲槍響響徹軍營,載著塞文濃濃的愧疚和不舍離去。
埃爾文聞訊趕來,怔怔站在塞文的房間外卻不敢進去。
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麼。
也許只有自盡,才有機會去賭‘王的仁慈’,不會因為他的投降,而去為難他的家人。
對于塞文的死,鄭和沒辦法共情。
在他看來,這些人只要拿著武器上了戰場,就是侵略者,就是大明的敵人。
他能做的,就是答應塞文的最後要求,不去為難那些主動交出武器的俘虜,盡量善待他們。
當然,前提是他們得听話,得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
看著塞文降書上最後一條要求,不許明軍使用投降士兵作為炮灰先登軍,鄭和失笑著搖頭。
這讓親自送來降書的埃爾文有些緊張。
“你們真是自大且愚蠢。”
鄭和冷笑︰“如今我大明兒郎自己的軍功還掙不過來,稀罕你們這些殘兵敗將?”
“回去約束好你們的降兵,遵守大明戰俘營的紀律,就沒有人會為難你們,否則,莫謂言之不預也!”
埃爾文這才松了口氣,敬了個軍禮後再次深深鞠躬表示感謝。
“明天早晨九點,我方所有防線的士兵會放下武器走出戰壕,向貴軍投降。”
“明白了,去吧。”
遣人送埃爾文回去,鄭和嘴角的弧線慢慢上揚。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次受降的意義可是非同尋常。
這是第一支成建制、成規模的英軍主力部隊,向大明投降!
五萬人!
不過接下來的日子,可就夠鄭和忙的。
五萬人的降兵規模不是開玩笑的,除了要快速建造戰俘營並安排看管士兵外,降兵的吃喝拉撒也是令人頭痛的事情。
在此之前,他還要安排好受降時的保護工作,萬一對方是詐降呢?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高,他也絕不能大意。
最重要的,是現在必須、立刻、馬上,向陛下報告這個喜訊!
大明紫禁城,武英殿的燈火依舊保持著徹夜長明。
收到鄭和的捷報,朱棣的心情顯然不錯,還有心情和身邊依舊在陪著他加班的太子、楊士奇諸人玩笑幾句。
“英國佬五萬人投降,可夠鄭和喝一壺的,一時半會他的艦隊也得被這些降兵牽在那了,你們怎麼看?”
楊士奇笑笑︰“正好艦隊需要休整、維修,臣看不如讓張玉派些人,分批把這些降兵先押到交趾看押,然後再定行止如何?”
“嗯,甚好,就這麼辦吧。”
這時朱高熾忽然挺著肚子,有些艱難的小步走到朱棣身邊,將一封密奏呈到他面前,臉色有些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