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扶持劉協登基後,行事也越發囂張,直接讓劉協下旨封他為當朝太師,地位凌駕三公之上。
並且為了不被劉燁比下去,同樣讓劉協賦予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等特權。
可謂真正做到了權傾朝野,獨攬朝綱!
第二天朝會上,當董卓首次以“太師”身份亮相時,便開始對朝堂眾臣發難。
當然,董卓這人雖然霸道,但也不是什麼愣頭青。
那些勢力根深蒂固的頂級世家大臣,並不適合現在就動。
所以他整治的第一個目標,是那種地位足夠高,但背後又沒有強大家族支撐的大臣。
董卓一雙虎目掃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最終將目光停留在了黃琬身上。
“黃司徒。”
見董卓突然叫自己,黃琬頓時心頭一凜。
奈何對方現在貴為太師,再像以前那樣以身份壓人已然行不通。
沒辦法,黃琬只能硬著頭皮出列拱手︰“老臣在。”
見黃琬一副恭敬的模樣,董卓心里別提有多爽了。
這老家伙上次幾乎是指著自己罵,他自然得報復回來。
不僅是黃琬,但凡上次罵過自己的,他都不會放過。
“司徒乃三公之一,有總理全國政務之責,可謂責任重大!”
董卓先是強調了一下司徒的重要性,緊接著又話鋒一轉。
“然本太師觀黃司徒年事已高,近日氣色更是不佳,怕是難以再勝任司徒之職啊。”
黃琬雖然知道董卓肯定要找他麻煩,但沒想到直接就沖著擼他官職去了,這是要置他于死地啊!
“太師此言差矣,古有老將廉頗八十尚能領兵作戰,老臣雖已年邁,但身子骨還算硬朗,仍可為大漢盡一份綿薄之力!”
黃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當即出聲反駁。
然而現在的董卓哪還會跟對方講道理,我的規矩才是規矩!
“本太師說你不能勝任,那就是不能勝任!
不過念你是三朝老臣,準你上表請辭,回鄉養老!
否則的話……”
董卓一臉獰笑地看著黃琬。
在董卓那飽含親意的目光逼視下,黃琬深知無力回天,最終只能沖著上方的御座跪地叩首︰“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請求告老還鄉,還望陛下恩準。”
坐在龍椅上的劉協沒有立馬回答,而是轉頭看向董卓,眼中帶著問詢。
好似在問︰太師,朕要不要答應。
他時刻牢記劉燁的教誨,打算好好扮演一個傀儡皇子。
董卓見劉協如此懂事,也是露出一個滿意微笑。
果然,還得是自己扶持上來的皇帝好使。
“既然黃司徒想要告老還鄉,那陛下便成全他吧。”
“好,朕準了。”
隨著劉協旨意下達,黃琬這位三朝老臣,就此被清除出權力核心。
隨著黃琬倒台,司徒之位也就空了出來。
雖說這個職位沒啥實權,但好歹也是三公之一,地位不可謂不高。
因此立馬就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而早早就察覺到洛陽局勢有變的王允,在听到這個消息後也有些坐不住了。
之前為了贖回先祖遺物,王家可以說是大出血。
若能借此機會成功上位,不僅能將之前的損失補回來,沒準還能讓他們王家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他秘密派遣心腹向董卓遞上拜帖,並贈送了大量金銀財寶作為見面禮,共計十萬兩白銀。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王家再怎麼落魄,也不至于連這點錢都拿不出來。
果然,他賭對了,董卓第二天就派人請他入府一敘。
入夜,王允一臉恭敬地走入太師府,姿態放得極低。
“在下王允,拜見董太師!”
王允拱手見禮。
“免禮,說說你的來意。”董卓整個人仰靠在座椅上,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太師撥亂反正,擁立明主,有安定社稷之不世之功,在下敬佩之至,故特來拜訪。”
董卓有些玩味地看著王允,接著又瞥了一眼站在旁邊默不作聲的李儒。
李儒立馬心領神會,給了董卓一個肯定的眼神。
事實上,董卓也想在世家大族中找一個有分量的政治盟友,奈何一直沒找到目標。
如今王允主動來投,再加上其背後的太原王氏也不可小視,可謂正中董卓下懷。
“王家主深明大義,又熟悉朝政,我看這樣吧。”
“待明日朝會,某家會奏明陛下,請旨任命王大人為司徒!”
听到董卓這話,王允心中暗喜,臉上的笑容也為愈發恭敬︰“多謝太師舉薦,下官必恪盡職守,輔佐太師穩定朝局,安撫四方!”
王允也是立馬開始表忠心。
第二天,伴隨一道聖旨傳到王允府邸,王允也是如願當上了司徒。
搞掉了黃琬,董卓又繼續將矛頭指向其他指責過他的官員,以各種或實或虛的罪名將其罷免乃至是問罪。
一時間,原本稍顯擁擠的大殿,立馬顯得空曠了許多。
空出的這數十個要職,也迅速被投靠董卓的人補上。
至于太尉楊彪和太傅袁隗,董卓暫時沒動。
楊彪畢竟跟黃琬不同,他背後的楊家雖比不得聖人世家,但好歹也是大漢頂級世家之一,底蘊同樣不可小覷。
袁家跟董卓更是政治盟友,董卓需要袁家的聲望和勢力來支持他把控朝堂,而袁家則需要借助董卓這把刀來斬滅大漢國運。
因此兩人目前正處在蜜月期,董卓自然不可能去對付袁隗。
然而董卓不動楊彪,卻也不妨礙楊彪主動找董卓的茬。
“董太師,近日洛陽城內,多有西涼將士擾民之事,影響極壞!
還望太師能嚴束部下,以安民心!”
董卓聞言臉色一沉,心中很是不悅,但並未立刻發作。
弘農楊氏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樹大根深,其影響力不比袁家弱多少。
在他尚未完全掌控所有局勢之前,貿然與楊家撕破臉,並非明智之舉。
“楊太尉所言,某家已知曉。
軍中偶有害群之馬,在所難免,某家自會嚴加管束。
不過,太尉大人也需體諒將士們的辛苦,些許小事,何必過于苛責。”
听到董卓竟然主動服軟,楊彪也是見好就收,沒有逮著這件事窮追猛打︰“太師明鑒,法紀乃立國之本,無論是誰,皆需遵守,還望太師能說到做到。”
這次言語上的交鋒,最終以雙方各退一步收場。
但也因此,加大了董卓徹底掌控朝堂的決心!
之後的幾天時間,在李儒的出謀劃策下,董卓通過一系列或打壓、或拉攏的手段,在短時間內便完成了對朝堂的控制。
雖然未能徹底清除所有反對聲音,但也已經基本看不到敢公開反對他的人,整個朝堂幾乎變成了董卓的一言堂。
在徹底掌控了朝堂之後,董卓的觸手進一步伸向整個洛陽。
他直接下令,由西涼軍全面接管洛陽城的防務工作,將整個洛陽城全部納入他掌控當中。
若非對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皇室守護者尚存一絲忌憚,董卓甚至想將守衛皇宮的禁衛軍也全部替換成西涼鐵騎。
不過隨著大量西涼軍涌入城池,洛陽的百姓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混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