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獵人開局,槍指賈張氏!

第1047章 溫暖每個人的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冰封閣 本章︰第1047章 溫暖每個人的心

    秋分這天,四合院的老槐樹下落了層金黃的葉,像鋪了張軟毯子。槐花蹲在葉子堆里,用許大茂淘汰的舊平板畫畫,屏幕上是剛畫好的“秋景圖”︰三大爺在撿銀杏葉當書簽,傻柱在曬秋收的南瓜,二大爺的鳥籠上掛著串野山楂,畫角還留了塊空白,標著“待填︰周爺爺種的冬麥”。

    “槐花,幫我扶下梯子!”周陽的聲音從院角傳來,他正往牆上釘新的晾衣繩,繩上還纏著紅布條,“趕在秋雨來前,把這繩架好,省得張奶奶的被子總曬不干。”

    槐花舉著平板跑過去,梯子在她手里微微晃︰“周爺爺,您慢點!畫里還沒給您畫梯子呢。”

    “等我釘好了再畫,”周陽錘著釘子笑,“畫得穩當點,別像三大爺上次爬梯子摘柿子,差點摔下來。”

    三大爺恰好抱著捆銀杏葉經過,聞言回頭︰“那是梯子滑,不是我手藝差!再說我那是為了給大伙摘柿子,你看去年的柿餅,甜不甜?”他把銀杏葉往石桌上擺,葉片黃得透亮,邊緣還帶著點綠,“這些葉兒壓平了能當書簽,夾在養花手冊里,比塑料的有靈氣。”

    許大茂舉著手機湊過來,鏡頭對著銀杏葉︰“家人們看這顏色!純天然書簽,買三送一,還送三大爺手寫養花小貼士!”

    三大爺趕緊捂住手冊︰“別拍我字!上次你把我記賬本拍出去,有人說我字比雞爪刨的還難看。”

    “那叫‘古樸’!”許大茂對著鏡頭眨眼,“老藝術家的字都這樣,懂的都懂!”

    傻柱背著個大竹筐從外面回來,筐里裝著黃澄澄的南瓜,還有串紅辣椒。“周叔,張奶奶要的南瓜買回來了,個個面得很!”他把南瓜往廚房門口一放,辣椒掛在門框上,紅得像團火,“槐花,畫里給我這辣椒添筆金粉,顯得喜慶。”

    “好!”槐花在平板上點了點,辣椒立刻泛出金光。許大茂的直播間突然有人刷︰“南瓜能做南瓜餅不?求教程!”傻柱听見了就喊︰“能!晚上就做,直播教!”他挽起袖子往廚房走,“先把南瓜蒸上,得選帶稜的,面多!”

    二大爺提著鳥籠從胡同口回來,鳥籠上果然掛著串野山楂,紅得發亮。“你們看我這山楂,”他舉著鳥籠轉圈,“後山摘的,沒打農藥,泡冰糖水治咳嗽,張奶奶準愛喝。”

    張奶奶恰好從科普角出來,手里拿著雙納了一半的鞋底︰“二大爺有心了,回頭我泡好給你留一碗。”她走到石桌旁坐下,撿起片銀杏葉夾進鞋底樣紙里,“這葉兒好看,當個樣子比畫的還準。”

    李爺爺推著輪椅過來,手里拿著本舊相冊︰“我翻出張老照片,三十年前的咱院,也有這麼多銀杏葉,就是那時的南瓜沒傻柱買的大。”照片里的四合院牆皮斑駁,幾個年輕人蹲在樹下撿葉子,其中一個舉著南瓜笑的,正是年輕時的傻柱爹。

    “這不是我爹嗎?”傻柱從廚房探出頭,“他總說當年種的南瓜能當枕頭,我還不信。”

    三大爺湊過去看︰“我認得這樹,就是現在這棵老槐樹,那時候才碗口粗,現在都得倆人抱了。”他突然指著照片角落,“看,我那時候就在撿銀杏葉,跟現在姿勢一模一樣!”

    周陽釘完晾衣繩,走過來摸著老槐樹的樹干︰“樹老了,人也老了,可這院兒,越來越年輕了。”他撿起片銀杏葉,遞給槐花,“夾在你平板里當書簽,比畫的還真。”

    槐花把葉子夾進平板套,突然指著院門口︰“快看!許大茂的快遞車!”

    許大茂的電動三輪車“突突”地進來,車斗里堆滿了紙箱,最上面的印著“智能烘衣機”。“周叔,廠家新送的!”他跳下車擦汗,“知道咱院晾衣繩不夠用,這機器能烘能熨,還能殺 蟲,張奶奶的被子再也不怕潮了。”

    張奶奶擺手︰“不用不用,太陽曬的最舒服,有股太陽味兒。”

    “這機器能模擬太陽味兒!”許大茂蹲下來插電演示,“您聞聞,是不是跟曬過的一樣?”

    張奶奶湊過去聞了聞,笑著說︰“還真像……現在的東西真能處。”

    傍晚,傻柱的南瓜餅準時出鍋,金黃金黃的,飄著甜香。他端著盤子出來,剛要分給眾人,許大茂突然喊︰“等會兒!先拍畫!”他舉著手機對著平板,槐花趕緊在“秋景圖”里添了盤南瓜餅,旁邊寫著“傻柱牌,甜掉牙”。直播間瞬間炸了︰“看著就好吃!”“地址發一下,郵兩盒!”傻柱笑得見牙不見眼︰“郵不了!得來咱院吃,熱乎的才香!”

    吃著南瓜餅,周陽突然說︰“我下午種了點冬麥,在東牆根,明年開春能收點新面,給大伙包餃子。”

    “我畫下來!”槐花掏出平板,東牆根立刻多出片青綠色的麥苗。

    三大爺接話︰“我給麥苗搭個小棚,防霜。”

    二大爺︰“我讓畫眉鳥給麥苗唱歌,長得快!”

    許大茂︰“我安個土壤傳感器,缺水了提醒澆水!”

    傻柱︰“收了新面我包三種餡︰韭菜雞蛋、豬肉白菜、素三鮮,畫里都得畫上!”

    槐花邊畫邊笑︰“畫紙快不夠了!”

    周陽指著科普角的牆︰“不夠就畫牆上,這牆寬著呢,能畫到明年,後年,大後年……”

    夜里,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打在科普角的玻璃窗上,匯成細流。槐花趴在窗邊,看著雨里的四合院︰智能烘衣機在廚房門口轉著,發出低低的嗡鳴;傻柱飯莊的燈籠在雨里晃,暖黃的光映著紅辣椒;老槐樹下的銀杏葉被雨打濕,貼在地上像塊花地毯。她拿起平板,在“秋景圖”的空白處添了幾筆雨絲,雨絲落在冬麥上,麥苗好像長高了一點點。

    許大茂的直播間還亮著,有人發︰“雨停了能拍冬麥不?”

    許大茂舉著手機拍雨景︰“能!等雨停了,帶你們看帶水珠的麥苗,比畫的還水靈!”

    三大爺在花池邊給郁金香蓋塑料布,嘴里念叨︰“雨別下太大,麥苗要水,花可不能澇……”

    二大爺的畫眉鳥在籠里打盹,偶爾叫一聲,聲音被雨聲裹著,軟乎乎的。

    傻柱在廚房擦鍋,哼著跑調的《秋日私語》,鍋碗瓢盆的踫撞聲混著雨聲,像首溫柔的催眠曲。

    槐花把平板放在枕邊,听著院里的聲音漸漸輕了。她想起周爺爺說的“畫牆上”,突然覺得,這四合院本身就是幅畫,雨是墨,風是筆,住著的人是畫里的魂。今天添片銀杏葉,明天加串紅辣椒,後天畫棵冬麥苗,日子往前挪一步,畫就長一寸,永遠也畫不完。

    第二天雨停時,槐花發現平板里的冬麥果然長高了些,葉尖還掛著水珠。許大茂舉著手機拍了整整十分鐘,直播間有人刷︰“這畫成精了!”“求搬來一起住!”

    周陽站在東牆根,看著沾著水珠的麥苗笑︰“不是畫成精了,是日子在長呢。”他彎腰拔了根雜草,“你看這草,昨天還沒冒頭,今天就長這麼高,跟咱院的故事一樣,不知不覺就冒出新的來了。”

    槐花蹲在旁邊,給麥苗拍了張照,存進平板。她知道,等明天,這張照片又會變成畫里的新風景,而新的故事,正像雨後的蘑菇,在四合院的每個角落,悄悄冒出來呢。

    霜降這天,四合院的青磚地上結了層薄霜,踩上去咯吱響。三大爺裹著厚棉襖蹲在花池邊,給郁金香蓋稻草“棉被”,嘴里念叨著︰“霜降殺百草,就你金貴,得蓋三層。”他手里的稻草捆得整整齊齊,每捆都用紅繩系著,是槐花幫他編的小繩結。

    “三大爺,您這稻草夠不夠?”槐花背著書包從外面跑進來,棉鞋上沾著霜花,手里拎著個保溫桶,“傻柱叔叔讓我給您送碗熱粥,說驅寒。”

    三大爺直起腰,接過保溫桶打開,白汽裹著小米粥的香冒出來︰“還是傻柱懂事,知道我胃寒。你這繩結編得越來越好了,系稻草都顯精神。”他突然壓低聲音,“許大茂那小子又在直播我蓋稻草,說這叫‘傳統防凍術’,粉絲打賞都夠買兩捆新稻草了。”

    槐花湊到許大茂的直播架旁,屏幕上果然滿是“傳統智慧yydS”的彈幕。許大茂舉著手機繞著花池拍︰“家人們看這手法,三層稻草交叉蓋,既透氣又防凍,比智能溫控器還靠譜!老紀說了,這叫‘土洋結合’——外面蓋稻草,土里埋傳感器,溫度低了手機報警!”

    三大爺往土里插傳感器,嘴里哼著︰“別听他瞎吹,傳感器是防忘事的,真凍著了,還得靠這稻草。”

    傻柱端著個大盆從廚房出來,盆里是剛和好的面團,正冒著熱氣。“老紀,槐花,過來幫我揉面!”他把盆往石桌上一放,“今兒做糖糕,糯米面的,粘糯香甜,適合霜降吃。”

    二大爺提著鳥籠從影壁後轉出來,畫眉鳥在籠里抖著羽毛,籠條上還掛著霜。“喲,做糖糕?”他把鳥籠往葡萄架上一掛,“我昨兒剛買了斤新冰糖,放進去更甜。”

    “您那冰糖太硬,”傻柱揉著面團笑,“得用綿白糖,融得快。”他揪起塊面團往槐花手里塞,“試試,揉得越久越筋道。”

    槐花的小手在面團里翻攪,很快沾成了白乎乎的團。許大茂舉著手機拍︰“家人們看這親子互動!槐花揉面,傻柱指導,這糖糕吃著能不香?”直播間有人刷︰“求地址!我要去吃槐花揉的糖糕!”

    張奶奶拄著拐杖出來,手里拿著雙棉鞋墊︰“霜降要穿厚鞋,不然凍腳。槐花,奶奶給你做的鞋墊,納了六層布,暖和。”

    槐花把面團往桌上一放,接過鞋墊往鞋里塞︰“謝謝張奶奶!墊上跟踩棉花似的!”

    李爺爺推著輪椅過來,腿上蓋著條新毛毯,是許大茂送的智能加熱毯。“張奶奶的手藝沒說的,”李爺爺摸著毛毯,“我這毯子也暖和,調在28度,不冷不熱正好。”

    “還是你們年輕人會享福,”張奶奶笑著說,“我們那時候,就靠個火盆過冬,晚上睡覺懷里揣個熱水袋。”

    傻柱接話︰“現在有我這糖糕,吃兩塊渾身熱乎,比火盆還頂用!”他把揉好的面團 成圓餅,往中間包紅糖餡,捏成元寶形,“這叫‘元寶糕’,吃了招財!”

    周陽從外面進來,手里抱著捆白菜,是剛從郊區菜農那買的。“今冬的白菜真新鮮,”他把白菜往牆角放,“三大爺,給你的花當肥料的白菜葉,我挑了最嫩的。”

    三大爺眼楮一亮︰“我正愁沒肥呢!白菜葉漚肥,比買的有機肥還好,不含添加劑。”他突然對著許大茂的鏡頭說,“家人們記住了,養花要用天然肥,智能花盆再高級,也得喂對東西!”

    許大茂趕緊補充︰“但咱這天然肥得配智能施肥器,控制用量,不然燒根!老紀,下午演示下?”

    “演示可以,”三大爺討價還價,“得給我直播間漲粉,我那養花課還缺人呢。”

    中午的糖糕剛出鍋,院門口就排起了隊。傻柱的飯莊里,每張桌子都擺著盤糖糕,金黃油亮,咬一口能拉出糖絲。張奶奶和李爺爺坐在靠窗的桌,張奶奶給李爺爺遞紙巾︰“慢點吃,別燙著,這糖糕比年輕時供銷社賣的甜。”

    二大爺蹲在花池邊,手里捏著塊糖糕喂畫眉鳥︰“你也嘗嘗,沾點喜氣。”畫眉鳥啄了口,歪著頭叫了兩聲,像在說“好吃”。

    三大爺邊吃邊記賬︰“糖糕成本︰糯米面三斤十五塊,紅糖一斤八塊,油半斤五塊……賣八塊一個,十個就回本,傻柱這生意經,越來越精了。”

    許大茂舉著手機拍食客︰“家人們看這人氣!就這糖糕,一天賣五十個不成問題!關注直播間,明天教你們做!”

    下午,許大茂果然在科普角開了直播,傻柱站在臨時搭的灶台前,邊做糖糕邊講解︰“糯米面得用溫水和,燙面才軟糯;紅糖餡里加把熟面粉,不然流糖太厲害……”槐花在旁邊當助手,遞盆遞碗,時不時被濺起的油星子嚇得跳腳,逗得直播間觀眾直笑。

    三大爺蹲在花池邊,對著手機講“白菜葉漚肥法”︰“先把葉子剁碎,一層葉一層土,噴點水,蓋個塑料布,等仨月就成黑肥了,一點味兒都沒有……”他突然指著許大茂的方向,“看見沒?傻柱炸糖糕的油渣,埋土里也是好肥,氮磷鉀全齊!”

    許大茂趕緊把鏡頭轉過去︰“家人們記下來!油渣漚肥,養花神器!傻柱,多留點油渣!”

    傻柱舉著鍋鏟喊︰“留!留著給三大爺的寶貝花當‘零食’!”

    傍晚起了風,吹得老槐樹的葉子嘩嘩響。周陽和幾個年輕人在搭塑料棚,給院里的花草擋寒。“這棚得搭高點,”周陽指揮著,“別壓著三大爺的郁金香。”

    二大爺的畫眉鳥突然叫得急促,鳥籠上的溫度計顯示“5℃”。“降溫了!”二大爺趕緊把鳥籠拎進活動中心,“我這鳥可不能凍著,明天還得陪槐花拍視頻呢。”

    傻柱端著盆剛煮好的姜湯出來,挨個兒分︰“喝點熱的,防感冒!張奶奶,您這碗少放姜,不辣。”

    張奶奶接過碗,看著院里忙碌的人︰“這院兒啊,就像個大暖爐,再冷的天,心里也熱乎。”

    槐花喝著姜湯,突然指著塑料棚︰“周爺爺,我要在畫里添個塑料棚,上面畫只畫眉鳥,說它來給花站崗!”

    “好!”周陽笑著說,“再畫串冰糖葫蘆,霜降吃這個,酸里帶甜,像咱的日子。”

    夜里,風越刮越大,塑料棚被吹得嗚嗚響。許大茂起來檢查智能溫控器,屏幕上顯示“花池溫度6℃,正常”。他往三大爺的花池邊扔了塊煤餅,借著路燈的光,看見稻草被風吹得有點散,趕緊蹲下來重新蓋好。傻柱的廚房還亮著燈,他在蒸明天的饅頭,鍋蓋上的白汽模糊了窗戶,像層暖融融的紗。

    第二天一早,槐花推開科普角的門,看見塑料棚上結了層白霜,像撒了糖。她拿起畫筆,在“秋景圖”旁添了幅“霜降棚”︰塑料棚上站著只畫眉鳥,嘴里叼著串冰糖葫蘆,棚下的郁金香頂著稻草“棉被”,旁邊寫著“風再大,暖爐不熄”。

    許大茂的直播剛開,就有人刷︰“這畫會喘氣!”“我家也蓋了棚,可沒這麼暖……”

    三大爺蹲在畫前,給郁金香的稻草又加了層,嘴里念叨︰“暖不暖,不在棚,在人心——你看傻柱的姜湯,張奶奶的鞋墊,周陽的塑料棚,連許大茂半夜蓋稻草,都是這棚里的炭火,燒得旺著呢。”

    傻柱端著剛出鍋的饅頭出來,蒸汽在晨光里泛著金。他往畫前的石桌上放了兩個,像給畫里的人留的。“吃饅頭了!”他喊著,聲音被風吹得老遠,卻像顆石子投進院里每個人的心里,蕩開圈暖暖的漣漪。

    槐花咬著饅頭,看著畫里的冰糖葫蘆,突然覺得,這霜降的日子,一點都不冷。因為這院里的暖,比任何塑料棚、智能毯都管用,像傻柱的糖糕,咬一口,能甜到明年開春。

    立冬那天,四合院飄起了今年的第一場雪,細碎的雪沫子落在老槐樹的枯枝上,像撒了把鹽。槐花穿著新棉襖,蹲在科普角的窗邊畫雪景,筆尖在平板上掃過,老槐樹的枝椏立刻掛滿了雪,連許大茂直播架上的手機,都添了層白邊。

    “槐花,快來幫我扶梯子!”三大爺在院中央喊,他踩著梯子往葡萄架上纏草繩,說是給藤蔓防凍。梯子在雪地里晃了晃,槐花趕緊跑過去扶住︰“三大爺您慢點,雪天路滑!”

    “沒事,我這老胳膊老腿還利索著呢。”三大爺往下扔了把草繩,“許大茂那小子又在拍我,你幫我擋擋鏡頭,別讓他把我這‘祖傳纏繩法’學了去。”

    許大茂舉著手機繞到另一邊︰“老紀你藏不住!我這鏡頭360度無死角,家人們快看這草繩纏得多規整,跟智能捆扎機似的!”他突然對著鏡頭喊,“想學的扣1,我讓老紀開個專項課!”

    三大爺氣得往雪地里啐了口︰“你這小子,就知道薅我羊毛!”話剛說完,腳下一滑,槐花眼疾手快扶住梯子,兩人都笑出了聲。

    傻柱扛著個大鐵桶從廚房出來,桶里是剛燒好的煤,冒著嗆人的煙。“周叔,煤買回來了,今年的煤塊大,耐燒。”他把煤倒進牆角的煤堆,拍了拍手上的灰,“張奶奶的煤爐我給修好了,晚上就生上,保準暖和。”

    張奶奶拄著拐杖出來,手里捧著個熱水袋︰“傻柱有心了,我這老寒腿,離不得熱乎氣。”她往煤堆旁挪了挪,“還是燒煤得勁,有股煙火氣,比電暖氣踏實。”

    “電暖氣也備著呢,”周陽從屋里出來,手里拿著個智能溫控器,“晚上煤爐封了火,就開電暖氣,22度恆溫,不冷不熱正好。”他把溫控器往張奶奶門口的牆上裝,“您要是覺得燥得慌,按這個鍵就能降兩度。”

    張奶奶眯著眼看︰“這玩意兒真能處,比我那重孫子還听話。”

    二大爺提著鳥籠從影壁後轉出來,鳥籠外裹了層棉套,是槐花給他縫的。“你們看我這籠套,”他得意地晃著,“槐花的手藝,比買的還暖和,畫眉鳥在里面連哆嗦都不打了。”畫眉鳥在籠里叫了兩聲,聲音洪亮,一點不像怕冷的樣。

    李爺爺推著輪椅過來,腿上蓋著兩床毛毯,膝蓋上還放著個暖手寶。“還是你們年輕人會想轍,”他摸了摸暖手寶,“這玩意兒充次電能熱一下午,比揣個紅薯強多了。”

    “紅薯也有!”傻柱從廚房探出頭,“我蒸了一鍋,蜜薯,甜得流油,等會兒給您送過去。”

    許大茂的直播間突然有人刷︰“下雪了,你們院的雪景畫好了嗎?”他趕緊把鏡頭對準槐花的平板,屏幕上的四合院已經銀裝素裹——三大爺的花池蓋著雪被,傻柱的廚房煙囪冒著煙,二大爺的鳥籠棉套上落著雪,周爺爺的煤堆旁畫了只小狗,正叼著塊紅薯跑。

    “家人們看見沒?”許大茂對著鏡頭喊,“這雪是活的!槐花剛畫完小狗,院里就真來了只流浪狗,在煤堆旁打轉呢!”眾人往煤堆看,果然有只小黃狗縮在那里,傻柱正拿著塊紅薯逗它。

    “給它起個名唄?”槐花摸著小狗的頭,小狗舔了舔她的手,尾巴搖得歡。

    “叫‘煤球’!”三大爺從梯子上喊,“渾身黑不溜秋的,跟煤球似的!”

    “叫‘雪球’!”二大爺反駁,“今天下雪來的,叫雪球吉利!”

    傻柱把紅薯掰給小狗︰“叫啥都行,先吃飽再說。以後就在咱院住下,我天天給你留骨頭。”

    中午的雪越下越大,院里的人聚在活動中心烤火。傻柱端來盆烤紅薯,焦香的味混著煤煙味,暖烘烘的。三大爺在教年輕人編草繩,手指翻飛間,草繩就成了麻花狀;二大爺逗著畫眉鳥,鳥叫聲混著柴火 啪聲,格外熱鬧;許大茂舉著手機拍烤紅薯︰“家人們看這糖心!流出來的都是蜜!想吃的扣1,明年開春我組織大家來摘紅薯!”

    槐花抱著雪球坐在張奶奶旁邊,雪球蜷在她懷里,呼嚕打得震天響。“張奶奶,”槐花突然說,“我想給雪球畫張像,貼在科普角,就說它是咱院的守護神。”

    張奶奶笑著點頭︰“好啊,有只狗看著院,小偷都不敢來。”

    周陽添了塊煤,火光映著每個人的臉︰“等雪停了,咱掃條路出來,從院門口一直到活動中心,再堆個雪人,就用許大茂那智能手環當眼楮。”

    “我來堆!”槐花舉著手跳起來,“我要給雪人戴三大爺的草繩帽,穿傻柱的圍裙!”

    雪停時,天已經擦黑。院里的燈亮了,暖黃的光映著白雪,像幅瓖了金邊的畫。傻柱和周陽拿著掃帚掃雪,掃帚劃過雪地的聲音沙沙響;三大爺在花池邊插了幾根竹竿,說是防雪壓塌花棚;二大爺把鳥籠掛在活動中心的梁上,畫眉鳥看著窗外的雪,叫得更歡了;許大茂舉著手機拍雪人,雪球蹲在雪人腳邊,尾巴上還沾著雪;槐花趴在科普角的窗邊,給雪景畫添了盞燈籠,燈籠上寫著“家”字,光暈染得雪都暖了。

    夜里,活動中心的火還沒滅,雪球蜷在爐邊打盹,嘴里還叼著塊沒吃完的紅薯。傻柱給每個人蓋了條毛毯,張奶奶和李爺爺已經睡著了,嘴角還帶著笑;三大爺的老花鏡滑在鼻尖,手里還捏著半截草繩;二大爺靠在鳥籠旁,畫眉鳥站在他手上,睡得正香;許大茂的手機還在直播,屏幕上滿是“歲月靜好”的彈幕。

    周陽往爐里添了最後一塊煤,看著滿屋子的人,突然覺得這立冬的雪下得真好,把平日里的忙忙碌碌都裹進雪里,露出最實在的暖。就像這爐火,看著不旺,卻能焐熱整個冬夜,焐熱每個人的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獵人開局,槍指賈張氏!》,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獵人開局,槍指賈張氏!第1047章 溫暖每個人的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獵人開局,槍指賈張氏!第1047章 溫暖每個人的心並對四合院︰獵人開局,槍指賈張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