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能理解的金融神教是不是指丑國在二戰後,經過一系列調整、發展、改進、創新,猶太金融資本或者說泛猶太化的金融資本,不再滿足于依靠舊有的昂撒財團所控制的實體經濟通過長期的生產循環所完成的緩慢的財富積累,而構建的高效率的財富堆積或者說,收割的體系?”
李樂說完,老彼得對約翰森示意,“瞧瞧,我就說,以後的孩子們,不僅需要學習經濟金融、藝術哲學,還需要學習政治和社會學,才能更好的明白這個世界和人類的運轉機制。”
“是的先生,我覺得這是必要的,知識的高度決定視野,單一的專業方向的學習,只能讓自己迷失在狹隘的自我認知的迷宮里,比如您在公司時,要求我們要看的十本書。”
“哪十本?”李樂問道。
“你,應該都看過吧。”老彼笑道。
“不一定,您說說?”
“《理想國》,《經濟與社會》,《人類群星閃耀時》,《槍炮、病菌與鋼鐵》,《有效思維》,《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人口原理》,《國富論》、《資本論》、以及《財富的分配》。”約翰森解釋道。
“好吧,只有兩本沒看過。”李樂掰著手指頭,算了算,“約翰森先生,您都看完了?”
“我也沒有,只不過每天馬桶上和睡覺前看一點。畢竟,不限你們年輕人,最好的學習的時光,等真到了工作,就知道想從頭到尾的看完一本書,需要多大的毅力了。”
老彼得插話道,“李,你有什麼可以推薦的麼,你們國家的?我有時間。”
“呃.....教員選集以及道德經?”
“哈哈哈哈,好好,這就很好,尼爾森,記一下,明天開始,找來我看。正好,有李在,能幫我解答疑問。”
“是,先生。”
“誒,彼得爺爺,我可不敢,你真有問題,我可以幫您找我的老師,或者一些先生。”李樂忙擺手。
“沒關系,你們有句話,叫幾個人一起走,就會有能當我老師的人。”
“彼得爺爺,如果我到您這個年紀,還有這麼好的熱情就好了。”李樂被動技能瞬間開啟。
“這是拍馬屁?”
“不,真情實感。”
“哈哈哈。”老彼得開懷,而約翰森和尼爾森這倆,一個摳著腳指頭,一個嘬著牙花子,這尼瑪,吁~~~~~
“約翰森,剛才說到哪了?”
“是的先生,說到金融開始凌駕于實業之上。”
“你繼續。”
“是。”約翰森咽了口唾沫,避開李樂有些諂媚的眼神,“就像李,剛才說的,丑國的實業是由于大量的金融資本的轉移和帶動下,通過戰爭和劫掠手段創造出來的成熟,使得丑國經濟結構先天帶有金融屬性。原本金融服務于實業,和實業共榮共生,資金融通的本質關系,在金融資本財團刻意的推動和創造條件下,脫離了實體經濟開始進行‘自我循環’。開始凌駕于實業之上。這點,李,你能理解麼?”
“可以的,當金融體系內部循環形成以虛擬財富形態存在的增值鏈條時,也就是輿論俗稱的‘錢生錢’,而如果金融體系內部產生財富增量的持有主體沒有直接進行實體財富兌現,那麼金融體系內部虛擬財富的增值部分就可以無限循環往復,形成內部閉環。那麼,約翰森先生,彼得爺爺,這個創造出來的條件,是不是指以丑聯儲為中心的金融體系?”
“是的,而這種金融體系的概念化就是金融神教。”
“所以,李,結合你講的宗教文明和劫掠新文明的概念,就能更好的理解這個所謂的金融神教的特性,劫掠,而不是生產。”
“您這麼一說,我倒是理解了。因為丑國依靠軍事霸權和財富經濟實力,掌控了世界的主體秩序,而丑聯儲就是反映秩序意志的寺廟,負責頒布教令或者叫神諭,而那些金融公司機構和交易員負責宣傳和解讀這些指示,成了神職人員,他們從全世界的金融資產中抽取信仰稅,而普通人也就是信眾。每一份對指示或者神諭的解讀,都將影響世界金融財富的秩序和分配,影響到參與到這個神教中的每一個信眾的財富的分配。”
“可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致的解讀就無法形成盈虧,誰掙錢,誰接盤,而且,任何只要被稱作教派的組織,誰越接近核心層,也就是誰越接近丑聯儲的中心,那麼得到的信息就越準確、等級就越高、反應速度也就越快,所做的預期管理也就越有利。然後再根據遠近親疏,來分配因為信息而產生的利益,而數量龐大,卻作為神教最底層的普通人,處于信息的最末端,然後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韭菜?什麼意思?”約翰森听到這個詞,有些疑惑。
“下跌為綠,弱小、數量眾多,且不長記性,容易被反復收割。”李樂解釋道。
“呵呵,很形象的比喻。”
“所以嘍,在這個金融神教里,韭菜是最倒霉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約翰森笑了笑,“其實,作為神教里的中層,甚至高層的神職人員,也有被當韭菜的時候。”
“你是說,?”
“是的,又回到你說的宗教文明,誰掌握了釋經權,誰就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經濟走向。”
“但是,掌握釋經權的過程是經過一部分人推動和設計的,總體的幾個歷史進程,首先,爭奪丑國的貨幣發行,其次,脫鉤,將貨幣和金銀這種天然的貨幣脫鉤,第三,制定游戲規則。”
老彼得接過話茬,“爭奪丑國貨幣的發行權,是一場硝煙下的戰爭,從南北戰爭結束,直到上世紀13年,中間經歷的幾次金融危機,經濟史學家都說是經濟規律,當然,不可否定,但是,中間有人為因素的推波助瀾,也是肯定的,目的不言而喻。而丑聯儲發行的聯邦儲備券和財政部發行的紙鈔一樣,同時作為貨幣在市面上流通。而71年就是奪得貨幣發行權之後又一個重要節點。你知道什麼原因麼?”
“特里芬難題,以及布林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瞧見沒,這就是掌握了貨幣發行權的好處之一,間接影響了世界經濟秩序,他們要做的,就是等待時機的到來,很快,等到了。”
李樂托著腮幫子琢磨半天,“發債、印鈔、回流的循環?”
“是的,失去了發行標的物,當政府缺錢的時候,便只能發債,而發債,就要通過丑聯儲,這就形成了一個閉環。”
“而聯邦政府的財源,稅收,就成了他們的第二個目標,而只要讓政府支出高于稅收,那就只能依賴發債,也就是依賴丑聯儲為中心的金融系統,政府運作都依賴于此,那麼就只能將金融系統的利益放在第一的位置,將金融行業利益和國家利益劃上等號,那麼,你剛才說的那個錢生錢的游戲,就能持續的玩下去。反正,即便玩砸了,也有納稅人的錢,還有,丑國稱霸星球的軍事、科技實力作為保證,強迫其他國家用刀作為交易的貨幣,轉嫁風險。將丑聯儲,變成了全球央行。誰不听話,就制裁誰、誰不听話,就打誰。劫掠全球的剩余價值和財富。”
“這不就是現代貨幣理論?”
老彼得笑笑,“理論,就是政府內部技術官僚和華爾街形成的,新的控制系統,金融—行政復合體的一種有利于自己目的的言論罷了。”
“當這種復合體形成之後,這個金融神教的第三個設計,制定游戲規則,就實現了。”
看了看老彼得,李樂說道,“所以眼下的丑國,處在一個很奇妙的時段。農場主的財富來自于土地兼並,工業實業要靠不斷降低成本,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積累,而依賴這種有人類歷史以來,創造的最高效的致富機器的金融體系,只需要動一動鍵盤,財源就會滾滾而來,誰然願意從事或者投資苦哈哈的實業實體工業?”
老彼得也看李樂,“但是,現在,誰能抵抗這種被一個群體操控下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兼具宗教型和劫掠型的國家呢?”
“他們擁有了猶太人的金融技能,掌控了日不落帝國的大陸均衡,地區局勢微操,戰爭操控技能,掌控了這個星球上最尖端的暴力科技,還掌控了知識的解釋權、意識形態高端玩法,控制了輿論。”
“可這個世界的財富和權力的體現還是得歸根到物質基礎。金融本應服務于實業,因為人是物質的,要衣食住行,物質力量才是推動人類前進的真正力量。”
李樂笑道,“單純的金融業無法支撐自身,必須以國家實力作為支撐和後盾,而國家實力又離不開工業,制造業,實業。而被人逐漸奪舍的一個原本依靠強大工業實力的國家,如果還有稱霸全球的工業實力,那自然無往不勝,但是金融化了呢?工業空心化是必然結果,當開始造不出來飛機、造不出來軍艦、造不出來汽車零部件,甚至造不出來服裝、鞋子,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呢?”
“他可以讓這些東西再重新回去。”約翰森插話道。
“可是,當過上敲敲鍵盤就能掙到更多錢,然後買到所需要的生活物資時,誰還願意再去工廠、去礦山、去農田里勞作呢?而且,宗教和劫掠,是這個國家的本質。誰又能保證當內部權力、財富分配不均時,不會產生對抗和內耗?當沒有足夠的利益時,誰願意相信猶太人?”
“另外,如果,有一個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生產力的世俗化和生產型文明,且從文化基因上就隔絕了猶太人的滲透的國家出現時,彼得爺爺,您的選擇是什麼?”
老彼得沉吟好一會兒,“可這是個,長期且困難,並且充滿變數的過程。”
“是的,彼得爺爺,可當年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誰,又能想到之後呢?而且,我給你說的選集里,有一篇文章,叫,論持久戰。”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