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家堡,李樂挺開心,不說爬山下梁干點擦邊的活,就是听荊明和幾個老師侃大山都覺得有趣。
不過一個人過習慣的老頭,對身邊多了個問東問西的跟屁蟲,多少有些不舒服,到了第三天,終于開始攆人。
“您可注意點身體。”李樂抓著荊明給的雷鋒帽,望著曾昭儀說道。
“嗯,知道。”
“那我先去里岔,回來時候接您一起回長安?”
老頭擺擺手,“時間對不上,別管我,趕緊走,人家還要送貨,別耽誤人家時間。”
曾昭儀找人,給李樂找了個從高家堡到里岔送掛面的小貨車,走縣道,三個多點。
“我走啦。”
把旅行包朝副駕一扔,李樂扒著車門,跳進副駕。
曾昭儀幫忙關上車門,又叮囑道,“到地方,給你爸和我這邊打個電話。”
“記得了。”
李樂揮揮手,貨車調頭,吭哧吭哧開出城門。
解放141,經典名車。主打一個好修,能修拖拉機的地方就能修它,不過吃細糧有點操蛋,稍微差點標號,就容易爆震。
不帶動力轉向,開這車需要把子力氣,車子百公里油耗23,司機是百公里需要三碗米。
司機小苗,看著比李樂大不了幾歲,不過據他自己說,司齡將近十年。
“苗哥,你這技術厲害啊。”
能把一輛大貨車開出ae86風範的司機,李樂除了恭維,就剩下了害怕,好在自己不暈車,要不然早就yue了。
小苗一只眼看路,一只眼看打火機,把嘴角叼著的煙卷湊上去。
“ ~~,這條路,額閉著眼都能開。”
“能看出來。”李樂一只手悄悄抓上了門把手。
“不過這兩年,外面去里岔北面拉煤的車多了不少,有些路,都是掉下來的煤塊。”
小苗手一伸,煙灰彈到一個掛在儀表盤下面的易拉罐里,一臉的愜意。
煙是李樂給的,一盒84猴,經歷過煙酒考驗的李樂,做這些事兒,比李晉喬還要熟練。
“運煤車多?”
“咋不多,躲收費站,沿途村里的路都給壓爛,一到下雨下雪,哎呀。”
正說著,一輛運煤大掛,帶著股黑煙,迎面而來。
會車時候,車窗玻璃被飄下來的煤渣,砸的嘩啦啦直響。
“驢哈滴,給你答報桑 。”小苗搖下車窗,頭一伸,盯著風沖過去的大車罵道。
小苗扭頭,沖李樂笑笑,“看哈,就這樣。”
“苗哥,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李樂被小苗剛才的動作嚇了一跳。
“放心,放心。”
有煤則富,無煤則窮。
過了麟州城,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麟州城北面各個鄉鎮基本上都有礦,有了錢,基建都要比高家堡這種鎮子形成對比。
路寬,樓高,偶爾還能見到虎頭奔,皇冠、奧迪100當下非常高檔的車子。
各家的房子也開始從平房朝著二三層小樓過度。
“到底是挖煤來錢快,這才一兩年,嘖嘖嘖。”小苗有些羨慕的說道,“前幾年,這里是還是水喝不上,飯吃不上,媳婦娶不上的地方。現在不說煤老板,只要在礦上干活的,哪個月最少不得弄個七八百。”
“喲,這麼多。苗哥,您不來干?”李樂問道。
“額不是這里的人,礦上很難進。”小苗拍拍手里的方向盤,“開春,額就跟人家跑長途,弄得好,一個月最少拿個千把塊。干個兩年,攢夠錢,額再自己買台車,一個月就是萬元戶。”
“那你運輸公司的活就扔了?”
“泡病號唄,醫院的單子都開好了,神經衰弱,兩條塔山,四瓶西鳳,外加五百塊錢,額們隊長都拿到手里了,還能反悔?”
看到小苗胸有成竹,李樂不由感嘆,還是這年月的國企好啊,找個理由,打點好上面,請長假,泡病號,干自己的買賣。看不順眼你跳樓去。可再往後幾十年,你試試?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岔口鎮也到了。
“苗哥,我這就下了。”
“咋,不到家?”
“不用,走兩步就到了,還得找地方打電話。”
“行,我靠邊。”
告別小苗,李樂瞅了一圈,找了個掛著公用電話的小店,給李晉喬和曾昭儀各打了一個電話,省內8毛,市話5毛。
付錢時候,小店老板打量李樂一圈,“你是老李家滴娃?”
“是,李泉是我哥。”
“我說這麼眼熟 ,算了,別給錢了。”
“撒?”
“額家女子和李春是同學,整天在店里拿零食都不給錢滴,打個球電話算個甚。”老板一擺手。
看著豪氣的老板,李樂笑笑,“那我就不客氣了。”
岔口鎮,往年還是跟著李晉喬來過幾趟。
循著印象,穿過七扭八拐的巷子,來到一家有著三級青石台階,魚躍龍門抱鼓石,黑色大木門的小院門口,再抬頭看到梅蘭竹菊和雨耕樵讀的磚雕門頭,李樂知道沒找錯地方。
抬手敲門,幾聲狗叫傳來,隨後就是呵斥的聲音。
大門打開,一個體態豐盈,面容白皙的中年女人出現在李樂眼前。
“蘭馨嫂子。”
“呀,淼。”許是有些日子不見,女人盯著李樂看了好一會兒,才喊出聲。“趕緊進來,你哥還說呢,你來家也就這兩天。”
豆蘭馨,李春媳婦,按照曾敏的說法,即便受制于教育水平和眼界,也算是一個聰明有想法的女人。
“我先去了高家堡,給外爺送衣服,順便玩了兩天,今天一早才過來。”
“咋來的?”豆蘭馨一邊領著李樂進屋,一邊問道。
“有來岔口拉東西的卡車。”
“我說呢,要是做客車,得中午才能到。爸,媽,淼來了。”
李樂听著豆蘭馨的稱呼,算了,隨她去吧。
轉過福字影壁,頗大的院子,青磚鋪地,正房兩層,上下都是四間,左右各三間廂房,和這里四處可見窯洞造型的民居不同,老李家的院子,透著股京畿之地四合院的味道。
李樂倒是听李晉喬說過,老李家以前是跑邊的商人,皮貨、鹽堿、日用百貨,無所不包,也算是頗有家資,後來祖墳冒青煙,家里出了個武進士,不過武職看似授官級別要高過文官,但一般都得等。
後來等了三年,才花錢在隴右補了個守備的職。所以老李家以前在岔口這邊,也有個李守備的名號,老院子也叫守備府。
不過李樂爺爺跑去鬧革命,家里沒人經營,就敗落了,賣的賣,散的散,只留下現在這一處院子。
李鐵矛和婆姨正在屋里收拾洋芋,听到兒媳婦的喊聲,趕緊出了屋。
“淼哇,不說前幾天就來了麼,咋這才到?”
李鐵矛還是那副黝黑面龐,對襟大襖,大棉鞋,老農模樣。
“大北,大媽,額去高家堡給外爺送衣服,順道在那玩了兩天。”
“喲,曾叔在高家堡哇,咋不叫一起來?”
“他忙 ,可不敢叫他。”
“對對,曾叔可是國家的大知識分子,干滴都是國家大事。”
李樂樂呵,瞧了眼一旁的李鐵矛老婆,“大媽,身體可好哇。”
“好滴很,好滴很。”李鐵矛老婆看著比李鐵矛要年輕許多,畢竟听說是米脂的婆姨,臉上的褶子都要少很多。
“蘭馨,去把炕燒熱,淼,進屋,上炕。”
在高家堡,李樂挺開心,不說爬山下梁干點擦邊的活,就是听荊明和幾個老師侃大山都覺得有趣。
不過一個人過習慣的老頭,對身邊多了個問東問西的跟屁蟲,多少有些不舒服,到了第三天,終于開始攆人。
“您可注意點身體。”李樂抓著荊明給的雷鋒帽,望著曾昭儀說道。
“嗯,知道。”
“那我先去里岔,回來時候接您一起回長安?”
老頭擺擺手,“時間對不上,別管我,趕緊走,人家還要送貨,別耽誤人家時間。”
曾昭儀找人,給李樂找了個從高家堡到里岔送掛面的小貨車,走縣道,三個多點。
“我走啦。”
把旅行包朝副駕一扔,李樂扒著車門,跳進副駕。
曾昭儀幫忙關上車門,又叮囑道,“到地方,給你爸和我這邊打個電話。”
“記得了。”
李樂揮揮手,貨車調頭,吭哧吭哧開出城門。
解放141,經典名車。主打一個好修,能修拖拉機的地方就能修它,不過吃細糧有點操蛋,稍微差點標號,就容易爆震。
不帶動力轉向,開這車需要把子力氣,車子百公里油耗23,司機是百公里需要三碗米。
司機小苗,看著比李樂大不了幾歲,不過據他自己說,司齡將近十年。
“苗哥,你這技術厲害啊。”
能把一輛大貨車開出ae86風範的司機,李樂除了恭維,就剩下了害怕,好在自己不暈車,要不然早就yue了。
小苗一只眼看路,一只眼看打火機,把嘴角叼著的煙卷湊上去。
“ ~~,這條路,額閉著眼都能開。”
“能看出來。”李樂一只手悄悄抓上了門把手。
“不過這兩年,外面去里岔北面拉煤的車多了不少,有些路,都是掉下來的煤塊。”
小苗手一伸,煙灰彈到一個掛在儀表盤下面的易拉罐里,一臉的愜意。
煙是李樂給的,一盒84猴,經歷過煙酒考驗的李樂,做這些事兒,比李晉喬還要熟練。
“運煤車多?”
“咋不多,躲收費站,沿途村里的路都給壓爛,一到下雨下雪,哎呀。”
正說著,一輛運煤大掛,帶著股黑煙,迎面而來。
會車時候,車窗玻璃被飄下來的煤渣,砸的嘩啦啦直響。
“驢哈滴,給你答報桑 。”小苗搖下車窗,頭一伸,盯著風沖過去的大車罵道。
小苗扭頭,沖李樂笑笑,“看哈,就這樣。”
“苗哥,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李樂被小苗剛才的動作嚇了一跳。
“放心,放心。”
有煤則富,無煤則窮。
過了麟州城,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麟州城北面各個鄉鎮基本上都有礦,有了錢,基建都要比高家堡這種鎮子形成對比。
路寬,樓高,偶爾還能見到虎頭奔,皇冠、奧迪100當下非常高檔的車子。
各家的房子也開始從平房朝著二三層小樓過度。
“到底是挖煤來錢快,這才一兩年,嘖嘖嘖。”小苗有些羨慕的說道,“前幾年,這里是還是水喝不上,飯吃不上,媳婦娶不上的地方。現在不說煤老板,只要在礦上干活的,哪個月最少不得弄個七八百。”
“喲,這麼多。苗哥,您不來干?”李樂問道。
“額不是這里的人,礦上很難進。”小苗拍拍手里的方向盤,“開春,額就跟人家跑長途,弄得好,一個月最少拿個千把塊。干個兩年,攢夠錢,額再自己買台車,一個月就是萬元戶。”
“那你運輸公司的活就扔了?”
“泡病號唄,醫院的單子都開好了,神經衰弱,兩條塔山,四瓶西鳳,外加五百塊錢,額們隊長都拿到手里了,還能反悔?”
看到小苗胸有成竹,李樂不由感嘆,還是這年月的國企好啊,找個理由,打點好上面,請長假,泡病號,干自己的買賣。看不順眼你跳樓去。可再往後幾十年,你試試?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岔口鎮也到了。
“苗哥,我這就下了。”
“咋,不到家?”
“不用,走兩步就到了,還得找地方打電話。”
“行,我靠邊。”
告別小苗,李樂瞅了一圈,找了個掛著公用電話的小店,給李晉喬和曾昭儀各打了一個電話,省內8毛,市話5毛。
付錢時候,小店老板打量李樂一圈,“你是老李家滴娃?”
“是,李泉是我哥。”
“我說這麼眼熟 ,算了,別給錢了。”
“撒?”
“額家女子和李春是同學,整天在店里拿零食都不給錢滴,打個球電話算個甚。”老板一擺手。
看著豪氣的老板,李樂笑笑,“那我就不客氣了。”
岔口鎮,往年還是跟著李晉喬來過幾趟。
循著印象,穿過七扭八拐的巷子,來到一家有著三級青石台階,魚躍龍門抱鼓石,黑色大木門的小院門口,再抬頭看到梅蘭竹菊和雨耕樵讀的磚雕門頭,李樂知道沒找錯地方。
抬手敲門,幾聲狗叫傳來,隨後就是呵斥的聲音。
大門打開,一個體態豐盈,面容白皙的中年女人出現在李樂眼前。
“蘭馨嫂子。”
“呀,淼。”許是有些日子不見,女人盯著李樂看了好一會兒,才喊出聲。“趕緊進來,你哥還說呢,你來家也就這兩天。”
豆蘭馨,李春媳婦,按照曾敏的說法,即便受制于教育水平和眼界,也算是一個聰明有想法的女人。
“我先去了高家堡,給外爺送衣服,順便玩了兩天,今天一早才過來。”
“咋來的?”豆蘭馨一邊領著李樂進屋,一邊問道。
“有來岔口拉東西的卡車。”
“我說呢,要是做客車,得中午才能到。爸,媽,淼來了。”
李樂听著豆蘭馨的稱呼,算了,隨她去吧。
轉過福字影壁,頗大的院子,青磚鋪地,正房兩層,上下都是四間,左右各三間廂房,和這里四處可見窯洞造型的民居不同,老李家的院子,透著股京畿之地四合院的味道。
李樂倒是听李晉喬說過,老李家以前是跑邊的商人,皮貨、鹽堿、日用百貨,無所不包,也算是頗有家資,後來祖墳冒青煙,家里出了個武進士,不過武職看似授官級別要高過文官,但一般都得等。
後來等了三年,才花錢在隴右補了個守備的職。所以老李家以前在岔口這邊,也有個李守備的名號,老院子也叫守備府。
不過李樂爺爺跑去鬧革命,家里沒人經營,就敗落了,賣的賣,散的散,只留下現在這一處院子。
李鐵矛和婆姨正在屋里收拾洋芋,听到兒媳婦的喊聲,趕緊出了屋。
“淼哇,不說前幾天就來了麼,咋這才到?”
李鐵矛還是那副黝黑面龐,對襟大襖,大棉鞋,老農模樣。
“大北,大媽,額去高家堡給外爺送衣服,順道在那玩了兩天。”
“喲,曾叔在高家堡哇,咋不叫一起來?”
“他忙 ,可不敢叫他。”
“對對,曾叔可是國家的大知識分子,干滴都是國家大事。”
李樂樂呵,瞧了眼一旁的李鐵矛老婆,“大媽,身體可好哇。”
“好滴很,好滴很。”李鐵矛老婆看著比李鐵矛要年輕許多,畢竟听說是米脂的婆姨,臉上的褶子都要少很多。
“蘭馨,去把炕燒熱,淼,進屋,上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