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胡小妍的話,正對了江連橫的心縫兒。
夫妻倆雖然平日分歧不斷,但臨到啃節兒上時,卻又總能達成一致。
只不過,彼此間所思所想,難免略有些差異。
報復青丘社,江連橫掙的是面子,胡小妍掙的是里子。
在她看來,這件事歸根結底,甚至與青丘社並無關系。
畢竟,江家現在如日中天,幾十個高麗棒子,佔了一條街,就算背後有小東洋照應,也根本談不上是多大的威脅。
但這是一種信號——
胡小妍說︰“我怕的不是青丘社,而是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影響。”
“你怕其他人也跟著活心?”江連橫問。
胡小妍點了點頭︰“要是因為青丘社背後有小東洋撐腰,江家就忍氣吞聲的話,以後線上再有合字對咱們不滿,就會有樣學樣,最後都跑到小東洋那邊,到時候各家連旗,咱們就不好對付了。”
江連橫應聲道︰“你說的這些,我也想過,但咱們也不是跟小東洋搭不上話,不管怎麼說,工會還在咱們手里攥著呢!”
一招鮮,吃遍天。
這些年來,不是沒有人嘗試通過投靠洋鬼子,來跟江家叫板,但卻全都被江家逐一化解,靠的就是江連橫坐穩了奉天“總把頭兒”的位置。
東洋財閥需要江家出面幫忙,解決勞工糾紛,因此對待江家的所作所為,向來是百般照應,甚或大開方便之門。
或許,也正因如此,武田信才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江連橫是可以拉攏的潛在目標。
如今的情況,無非是把過去的漢奸,換成了眼下的高麗棒子。
江連橫有恃無恐,自然咽不下這口惡氣。
然而,胡小妍卻憂心忡忡地說︰“你不能只靠這一張牌,就想應對所有情況。這世上的事兒,一時一變,不是你攥住了工會,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最近幾年,江連橫的心性有所變化,听胡小妍這麼說,竟沒有立刻駁斥,反倒是點了點頭,兀自沉吟起來。
“是啊,這我也知道,但關鍵是就數這招最靈,我不用這張牌,還能用什麼牌?”
胡小妍沒吭聲,並非她答不出來,而是余下的選擇,連她自己都無法認同。
當年,許如清被小東洋折磨成那副慘狀,至今回想起來,仍舊歷歷在目。
江家是不可能效忠鬼子的,因為國仇以外,還有家恨。
但小東洋就在奉天,無論是誰,只要家業做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要跟鬼子打交道,江家也不例外,因此只能盡力周旋,陽奉陰違,虛與委蛇,其間的尺度,猶如行走鋼索,步步驚心。
沉默半晌兒,胡小妍才說︰“我只是不確定,這張牌到底還能用多長時間。”
“怎麼?”江連橫立刻警覺起來,“難不成,工會那邊也有人要跟我叫板?”
“那倒沒有……唉,怎麼跟你說呢?”
胡小妍拉開抽屜,剛從里面掏出賬本,江連橫就嫌煩了。
他不愛查賬,也的確不擅長這種細致活兒,于是便連忙擺手道︰“你有話就講,別老拿賬本給我看,我也看不明白。”
胡小妍卻說︰“這不是櫃上的公賬,是咱家里的私賬,你看看,最近省城里的物價,全都在漲。”
江連橫打趣道︰“那你得去問宋媽呀,家里的柴米油鹽,不都是她去買的麼,老太太估計是缺錢了吧?”
“我知道宋媽貪過,但我從來沒追究過她,畢竟她買的是咱家要吃進肚子里的糧食,但省城物價上漲是事實,我問過南風,剛才也問了新年,他們都是這麼說的,總不至于因為這點小錢,合起伙來騙我吧?”
“你也說是小錢了,這跟工會有什麼關系?”
胡小妍收起賬本,嘆聲回道︰“這對咱們來說是小錢,但對那些勞工來說,就是能不能吃飽飯的大錢了。”
江連橫若有所悟,但卻並未吭聲。
胡小妍接著說︰“最近這幾年,咱們之所以能出面調停勞工糾紛,一方面是那些廠主信得過咱們,一方面是那些勞工怕得罪咱們,但歸根結底,其實是那些勞工的日子還能湊合維持下去,可等到連飯都吃不飽的時候,他們就什麼都不怕了。”
聞听此言,江連橫胃里一抽,幾乎立刻就回想起了挨餓的經歷。
肚里沒食,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人要餓瘋了,當然也就不是人了。
想當年,他自己就是因為餓到沒轍,才起了盜心,入了江湖,如今回想起來,恐怕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不過,轉念細想,卻又感覺胡小妍的話有點危言聳听。
“這物價有漲有落,本來就是常態,你是不是有點太敏感了?”
“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咱家就徹底沒有跟小東洋講條件的余地了。”
“不會不會!”江連橫擺了擺手,“現在省城都好好的,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動不動就杞人憂天,你也不嫌累得慌!”
胡小妍點點頭說︰“但願吧,我也不想看到咱家的資產縮水。”
“還是先說正事兒吧!”江連橫扯回話題,“現在,青丘社公然叫板,我總不能裝聾作啞,那個宋律成,我肯定要踫一下,西塔地面兒,我也肯定要去摻和一腳,你沒意見吧?”
“沒有,但這件事跟以前的情況不一樣。那些高麗人,嚴格上來說,都是外國僑民,現在省城一片太平,真要對他們動手,這中間的分寸,還是挺難拿捏的。你想想,要是出手太重,那動靜就肯定不會小;可你要是高舉輕放……”
“我就沒打算高舉輕放!”
江連橫冷哼道︰“宋律成那小子,要是不賠我幾條人命,這事兒別想拉倒!”
話雖如此,但草菅人命對江家而言,從來不是難事。
真正要動腦子的地方在于,如何消除負面影響,把自己摘得干干淨淨,將天大的命案,偽裝成悲劇般的巧合,使得華洋兩界的官面兒上,都能有所交代,都能停止追究,同時還能達成最初的目的——難了。
胡小妍听後,沒有反駁,靜靜地思忖片刻,方才開口應道︰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辦吧,至于事後的影響,我來想辦法解決。”
“就等你這句話呢!”江連橫拍案笑道,“怎麼樣,媳婦兒,有啥好主意了?”
“有,但是可能會冒點風險。”
“值不值呢?”
“現在問這些,還有什麼意義?”胡小妍淡淡地說,“既然青丘社不得不平,那這點風險就是值得的,而且目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
小西關,聚香樓。
窗外暖陽高升,正是晌午光景,雅間里坐著十來個人,大多數都戴著眼鏡兒,說話文縐縐的,總是拿腔拿調。
這些人都是奉天文壇有名的筆桿子,舊文化運動的主將,封建糟粕的旗手,無恥文人的代表,人肉喇叭的典範。
只有一人身在其中,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闖虎正拿著名帖,發傳單似地挨個遞出去,口中念念有詞地笑道︰“晚輩闖虎,幸會幸會!”
眾人接過名帖,低頭一看,不由得一陣驚呼︰“喲,敢情您就是‘床下罌’啊?”
闖虎面露喜色,忙說︰“ ,真沒想到,您幾位還听說過我吶?”
“豈止是听過,簡直是如雷貫耳,您那幾部大作,咱們也曾有幸讀過吶!”
“慚愧慚愧,幾部拙作而已,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批評,多多斧正!”
“批評不敢說,就是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您打算什麼時候封筆呀?”
“呵呵呵,我打算……不是,我為啥要封筆啊?”
闖虎由喜轉悲,當即撇了撇嘴,心說文人相輕,果然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眾人卻連忙叫苦道︰“闖爺,您行行好,給條活路吧!這幾年來,您在哪家報紙上開連載,哪家報紙就被官府查禁,您要是再不封筆,咱可就沒地方投稿了!”
“怎麼沒地方投稿啊?”闖虎急忙反駁,“別胡說八道,那幾家大的報館,不是還沒倒嘛!”
“那不是因為人家沒登你的文章麼?”
“行了行了,別在這怨天尤人,我今天請各位過來,就是為了找你們約稿的。”
“你請咱們過來?”眾人互相看了看,“不是王先生叫咱們來的麼?”
雅間里的這些筆桿子,都是經常在報紙上給江家唱贊歌的人,因為唱得足夠好、足夠肉麻,所以潤筆費格外豐厚,大家也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彼此合作多年,早已心照不宣。
闖虎清了清嗓子,卻說︰“呃……王先生有事兒,暫時脫不開身,待會兒才能過來,所以就先委托我給各位出個題目。”
眾人听了,連忙擺手道︰“不行不行,您出那種題目,咱們可寫不出來。”
“嘿,我還沒說呢!”闖虎連忙爭辯起來,“都听好了啊,這次的題目,叫‘高麗風情’!”
“寫窯姐兒呀?”
“什麼窯姐兒,要寫的是西塔高麗街的風俗人情!你們幾個,主要寫正面方向,要寫出對流亡者的悲憫和同情;你們幾個,主要寫負面方向,要寫出對二鬼子的忿恨和厭惡!另外,還得分批次發表,別都趕一塊兒去了!”
座上的無恥文人一听,覺得闖虎不像是在玩笑,便都紛紛靠在椅背上,環抱雙臂,一邊抽著煙卷兒,一邊掂量著該從哪方面入手,以便大做文章,混淆黑白,搬弄是非……
…………
于此同時,就在走廊盡頭的另一間包房里,王正南輕輕地關上了門板。
這間包房不大,只有一張小圓桌,靠近窗邊的位置上,坐著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個頭挺高,眉目狹長。
此人名叫樸泰勛,是“義烈團”成員,曾經跟江連橫見過一面,受過江家的資助,方才逃離半島,並在奉天定居下來。
王正南緩緩坐下,頭一句便問︰“來的時候,沒人跟著你吧?”
樸泰勛很篤定地說︰“王先生放心,我都已經習慣了,出門在外,恨不能就像做賊一樣,小心著呢!”
“那就好,那就好!”王正南點了點頭,緊接著又問,“最近生活上沒什麼問題吧?”
樸泰勛忽然笑起來,卻說︰“王先生,我來奉天都快三年了,在此期間,我們總共就見過兩次面,您是不會無緣無故要見我的,說吧,是不是江先生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我想……應該是跟青丘社有關吧?”
“你都已經知道了?”
“當然,我就住在西塔,很多高麗人都听說過這件事。”
既然如此,王正南索性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
“樸先生,我想你應該知道,當初江家幫你們在奉天落腳,是擔著風險的,而且這風險可不算小——”
話沒說完,樸泰勛便抬手打斷道︰“我曾經跟江先生說過,義烈團成員是知恩圖報的,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江先生有所需要,我們都會盡力而為。”
“好,很好,我代表江家向你表示感謝,不過……青丘社的宋律成,畢竟是你們的同胞,如果你們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我們其實也能理解。”
王正南佯裝有點為難,並趁機打量著對方的反應。
“他?”
樸泰勛冷哼一聲,卻道︰“他可不能算是我的同胞,無非就是個給東洋人效力的賣國賊罷了!而且,他來奉天的任務之一,就是為了盤查潛伏在奉天的‘義烈團’成員,如果江先生需要的話,我們很願意幫忙除掉他,只要給我們提供武器!”
義烈團的宗旨,便在于“義烈”二字。
樸泰勛說得出,自然也就辦得到。
事實上,自打“義烈團”成立以來,便始終都在策劃各種刺殺行動,從未間斷,從未放棄。
給他們一顆手榴彈,他們就敢當街引爆——王正南對此毫不懷疑。
樸泰勛躍躍欲試,當即保證道︰“只要江先生能給我們提供足夠的手槍和炸藥,別說是青丘社了,就算是東洋警務署大樓,我們也敢去炸。”
“別別別……”王正南嚇得連忙擺手,“好家伙,你可真敢想,那動靜太大,萬一事情敗露,你們再把江家供出來,那就得不償失了,而且也實在沒這個必要。”
“您放心,我們絕不會出賣江家!”樸泰勛立馬賭咒發願。
這話說的倒是毫不含糊。
然而,酷刑之下,又有幾張鐵嘴?
王正南顯然不肯相信,急忙再次重申道︰“江家不想把事態擴大,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青丘社的宋律成,你們如果真心想要幫忙,那就按照我說的去做,不要擅自行動,OK?”
樸泰勛似乎有點失落,但還是立刻應承道︰“那好,江先生到底需要我們做什麼?”
 本章完
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