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晌飯,搜山隊的人選終于敲定下來。
海潮山不顧兒女勸阻,堅持獨自帶隊,小青因此鬧起了別扭,把自己關在屋里,直到臨行前也沒出來跟老爹告別。
江連橫派了趙國硯進山,本打算讓劉快腿也跟著,卻又擔心他和海潮山不對付,于是只好作罷,另叫來楊剌子上山同行。
李正不能走,他一走,匪幫必亂,鬧不好要打聯莊會的主意,進山搜捕的差事,便自然落在了孫向陽和老哨子兩人身上。
為了節省時間,以免疏漏,金佑玄則帶領高麗游擊隊,迂回到老爺嶺東側搜尋。
…………
天光正好,朗日高懸。
眾人兵分兩路,辭別沈家店,徑自朝大架子山方向徐徐遠去。
山高路遠,大家都備足了干糧、彈藥,以防不時之需。
海潮山畢竟有經驗,包里多帶了一雙草鞋,綁腿系得扎實,明明是酷暑時節,竟還特地換了件雙層夾衣。
眾人起初不解,一進山就全懂了。
原來,但凡崇山峻嶺,多半都有一個共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光照、海拔、植被、水源,樣樣都影響著氣溫浮動。
向陽處枝繁葉茂,仿佛一架蒸籠,悶得要死;背陰處千百年來不見光照,連石頭都是冰的,風一吹就打激靈,夜里更難熬。
胡匪雖然也經常進山,但大多挨在有人煙的地方,用海潮山的話來說︰你那是山麼?那就是個土坡,大號墳包子罷了!
最開始,眾人還能 兩句,走的越遠,話就漸漸少了,都悶著頭,只顧听勸。
…………
滿清入關以後,長白山被視為大清龍脈,因此常年封禁,直到六十年前才逐步放開。
關外人又少,即便算上小東洋、老毛子、高麗棒子和外邦僑民,三省人口總和,也還不滿兩千萬,到了長白山地界,更是人跡罕至。
真正的深山老林,到處都很原始。
環腰粗細的蒼勁老松,碩冠擎天的森森巨木,就連山腳下的野草都漫過了膝蓋,禽獸的蹤跡更不鮮見。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枯枝敗葉一層覆著一層,有的瓷實,有的松軟,走過去深一腳、淺一腳的,稍不留神,人就陷進去了。
進山敲山震虎, 草打草驚蛇。
柴刀自然不離手,樹枝灌木,全都糾纏在一起,如同山門擋路,抽刀去砍,沒一會兒,人便焦躁起來。
倒不是陽光毒辣,而是每一刀劈下去,必定騰起無數蚊蠅小咬,黑壓壓一片,仿佛妖氣燻天。
這些小蟲都不怕人,直往臉上撲,誰要話多,一張嘴,保準吃進去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