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江湖二十年

第二百一十章 夜幕之下,江水以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征子有利 本章︰第二百一十章 夜幕之下,江水以南

    驢皮影戲還能下衣裳?

    江連橫毫不意外,當即拍了拍手,感慨道︰“虎啊,還得是你,要不咋說那是你兄弟呢!”

    “這也沒啥,我這人除了采風創作,平常就好交個朋友。”闖虎樂呵呵地撓了撓頭。

    “你和這個林七,交情還挺深?”

    “我倆以前總在一起混,不過——”

    闖虎翻了兩下眼珠,回憶道︰“現在說起來,也有好幾年沒見了。主要是鼠疫那年鬧的,我就往南邊跑了,不跑不行,官差抓人,直接給你扔車廂里關起來,整家整家的死,擱誰誰不害怕?”

    “合著你連這人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江連橫有點不滿。

    “東家,世事無常,這誰能叫得準吶?”闖虎憨笑著說,“但只要林七還活著,那就肯定是在傅家甸,他愛在那邊待著,老說濱江縣是塊寶地。”

    說完,眼見江連橫悶不吭聲,沒有半點反應,他便又把手頭上的書遞了過去。

    “東家,你帶著我的作品去找他,他一見這個,就知道咱倆是熟脈子,肯定不能坑你。”

    “免了吧!”

    江連橫索性站起身,按下闖虎的肩膀,命令道︰“晚上收拾收拾行李,等我消息。”

    “不是,哥,我這正忙著呢!”

    “你不給我面子。”

    “沒有!”

    “那就別廢話,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江連橫一邊說,一邊背過兩只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風月印書館”。

    闖虎見狀,怔怔出神之余,不由得哀嘆一聲,暗自感慨起來︰

    “唉,偌大的國土,竟容不下我闖某人一張安靜的書桌,痛哉,痛哉!”

    說著,他便扭頭朝院子里那三個伙計嚷嚷︰“還愣著干啥,趕緊重新排版吶!”

    …………

    離開“風月印書館”,江連橫又去往小西關,巡視了一圈兒家中的各處場子。

    天冷,且臨近年關,和勝坊和會芳里的場內都很清閑,只有保險公司的生意照舊紅火。

    這一年以來,保險業務早已取代賭檔流水,成了江家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從遼南碼頭到奉天省府,兩點成線帶一片,凡是道上的人物,十之八九,都得跟江家“靠幫”,余下一二,卻是想靠而沒靠上,只能緊跟在江家屁股後頭巴結。

    當然,江家並不為難他們,更不亂抖威風。

    既在江湖,大家便都是朋友。

    如此,江家的生意財源廣進,除了老張那幾�把兄弟以外,在奉天當屬拔尖兒的巨商豪紳之列。

    隨後,江連橫便把趙國硯、劉雁聲和溫廷閣三人叫來,在保險公司二樓議事。

    眼下奉天太平無事,當家的行程計劃,自然無需向弟兄們隱瞞。

    听說東家要動身前往哈城,三人沒有異議,只是詢問用不用帶些人手過去。

    江連橫坐在辦公桌前,翹著二郎腿,擺了擺手,說︰“這趟是去談生意,人我已經點好了,南風不在,西風和闖虎跟我走。”

    “東家,�暴y嗟庇誥痛艘桓鋈四牛 閉怨庥械悴環判摹br />
    “還有薛應清呢,她怎麼也得帶倆人,夠了。又不是去砸人家場子,整那麼大陣仗干啥!”

    江連橫點了支煙,目光掃視三人,忽然抬了抬手,說︰“我不在的時候,家里要是有什麼事兒,國硯拍板兒。”

    趙國硯听了,連忙擺手︰“別,我听大嫂的。”

    江連橫點點頭,簡單囑咐了幾句後,隨即乘坐馬車返回家宅。

    兩天後,薛應清跟北邊的並肩子搭上了線。

    江連橫接到消息,決定買最近的火車票,趁著年前,即刻動身趕赴哈城。

    臨行前一晚,大伙兒在家里吃了頓餃子。

    末了各回住處,收拾行囊包裹,打點金銀細軟。

    待到萬事俱備,胡小妍總算安下心來,人靠在床頭上,眼瞅著要睡了,卻還是不忘再三叮嚀。

    “哈城跟奉天不一樣,等你到了那邊,多走走、多看看,別傻呵呵地只盯著一門生意。”

    “知道了,磨磨唧唧的,就你明白。”江連橫不耐煩地翻了個身,顯得有些困倦。

    胡小妍瞥了他一眼,卻說︰“反正千萬別惹事兒,你能耐再大,那也是別人的地界兒。老張都還沒把吉省的地盤拿下來呢,你那密探的身份,在那不好使。”

    “知道,知道……”

    “嘖,南風要是在家就好了,他適合出這趟差,西風太愣了,認死理兒……”

    江連橫眉頭緊鎖,咂咂嘴,懶洋洋地含糊道︰“真是個操心命,趕緊睡吧,別磨叨了。”

    胡小妍仿佛沒听見,環抱著兩條胳膊,仍舊自顧自地念叨了小半天兒,最後忽然推了推江連橫,悄聲提議道︰“誒?要不你等兩天再走,我給南風去個電話,讓他先回來?”

    黑暗中,回應她的,只有一陣陣殺豬似的鼾聲……

    ……

    ……

    寒冬起早,那是遭了死罪。

    天色混沌未開,江連橫便叫上李正西和闖虎,著急忙慌地趕往火車站,同薛應清等人匯合。

    直到頭頂響起刺耳的鈴聲,火車“嗚嗚”叫著駛進月台,整個人才打了個激靈,仿佛大夢初醒。

    薛應清帶著頭刀子和康徵隨行,三人全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只剩下一雙眼楮還露在外頭,看那架勢,恨不能把壓箱底兒的皮貨全翻出來套在身上。

    江連橫雖是一身狼皮大氅,卻還敞著懷,見此情形,不由得撇起嘴來。

    “至于麼,這還沒到最冷的時候呢!”

    “別裝,等到地方你就知道了。”薛應清笑著說,“你看,闖虎不也跟咱都一樣麼?”

    江連橫應聲回頭,卻見闖虎身上套了兩件棉襖,圍脖皮帽更是一應俱全,連眼楮都看不見,只剩下了一條縫兒,站在那沖他擺手。

    “你們體格太次,不抗凍。”江連橫滿不在乎地立起領口,“我火力壯,沒事兒。”

    李正西也點點頭,附和道︰“我小時候還沒這一身皮貨呢,找個破廟牆角也都扛過來了。”

    薛應清懶得跟兩人爭論,見車門打開,便自顧自地先行一步,鑽進頭等車廂。

    其他人緊隨其後,各自落座。

    少傾,火車緩緩啟動,平穩運行了片刻,逐漸開始加速,朝著北方重鎮疾馳而去。

    頭等車廂,座椅寬敞舒適,火車在鐵軌上一震一震,輕緩而有節奏地微微晃蕩。

    眾人相對而坐,本就起了個大早,再這麼一晃,彼此沒閑話幾句,便都漸漸昏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只覺得車窗外的日頭愈發明亮刺眼,江連橫忽悠一下醒了過來。

    旅途煩悶,見其他人尚在熟睡,他便突然用手肘懟了懟身邊的闖虎,輕聲叫喚︰“別睡了!”

    “啊?”闖虎猛然驚醒,左右看了看問,“到了?”

    “這才幾點就到了?”

    “那是什麼情況?”

    “有茶葉蛋沒?”江連橫問,“拿出來打打牙!”

    闖虎一臉苦相,齜牙咧嘴道︰“哎呀,東家,今兒茶葉蛋也沒出攤兒,你讓我上哪給你整去?”

    “那就陪我嘮嘮嗑!”江連橫側過身子說,“你說那個林七在傅家甸,那地方離哈城遠不遠?”

    “不遠不遠。”闖虎抹擦一把臉,精神精神說,“濱江縣的傅家甸,其實跟哈城都在一個地方,就好比……奉天城和南鐵附屬地,就這種關系,雖然不完全一樣,但也沒差太多。”

    江連橫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回想起來,關外的“鐵路附屬地”,原本就是毛子最先提出來的說法。

    所謂哈城,若以“城市”而言,不過是最近十幾年剛剛興起的一座北方重鎮,是由十幾處村屯,伴隨著鐵路完工,漸漸聚合而成,更像是一大片商埠地,而且從未有過城牆。

    十幾年前,那只是個籠統的稱呼。

    具體說來,還得提香坊、傅家甸、秦家崗等等……或者是有些老人兒口中的“阿勒錦”。

    跨江鐵路建成,松花南岸,鐵路以西便是哈埠,南邊是秦家崗,鐵路以西便是傅家甸。

    漸漸地,為圖方便,鐵西口頭上就成了“道里”;鐵東口頭上就成了“道外”;秦家崗也慢慢叫成了南崗。

    名義上,這一大片地方,全都歸屬于濱江縣管轄,但誰都知道,道里的埠頭區和秦家崗,凡是得听洋人說上句,縣衙也就只能管管傅家甸這片地界了。

    “這麼說的話,道外的人應該挺雜?”江連橫問。

    “那肯定啊,道外是正兒八經的雜巴地。”闖虎解釋道,“東家,別看道里干淨立正,但你要真想打听點事兒,還是道外的消息靈通,就是你得辨辨真假。”

    江連橫默然點頭,算是對哈城有了個粗略的印象。

    臨近中午,幾人紛紛醒過來,在火車上隨便墊巴了一口。

    不多時,火車駛入寬城子車站。

    眾人下車換乘,由此往北,便已不再是南滿鐵路,而是進入了毛子管轄的中東路段了。

    江連橫和薛應清相對而坐,窗外的雪景倏忽而逝。

    “待會兒,等到了地方,有人接站沒?”江連橫問。

    薛應清揉了揉眼楮,無精打采地回道︰“那當然,要是連這點兒交情都沒有,那我何必還大老遠地跑這一趟?”

    話到此處,江連橫不免好奇地問︰“你那個朋友,到底是吃哪一門兒的?光說吃的雜,能倒騰色唐點子的人,總不至于是個街溜子吧?”

    薛應清原本不想多說,無奈旅途煩悶,閑著也是閑著,便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起來。

    說起來,她口中的這位並肩子,那也是個白手起家的能人。

    此人名叫盛寶庫,綽號“老錢兒”,祖籍膠東。

    二十來年前,他也是老哥自己闖關東,光 打天下,最後在哈城地界兒站穩了腳跟,從道外混進了道里,成了一方人物。

    膠東人來關外,有三個地方的爺們兒不得不提。

    這三個地方在膠東,是連成一片的古縣,別看挨得近,彼此間卻是各不相同。

    老話說得好啊!

    “黃縣的嘴子”、“蓬萊的腿子”、“掖縣的鬼子”。

    黃縣嘴皮子利索,為人詼諧風趣,妙語連珠。他們闖關東,走得不遠,大多走到奉天、鐵嶺等地,就不再往北走了,落地貓冬,坐炕上就開始嘮。

    蓬萊腿腳勤快,走南闖北,關東算什麼,吃飽了拍拍肚皮,一高興沒準就回去了。

    掖縣機靈鬼道,正所謂“京片子、衛嘴子,轉不過掖縣的鬼子”。他們闖關東,走得最遠,哈城地界兒有不少商會會長,就是這地方來的人。

    這位“老錢兒”盛寶庫,老家就在掖縣。

    剛到傅家甸的時候,他也是個逃荒的流民,渾身上下,里里外外,全都翻遍了也湊不出仨大子兒,叫花子看見他,都得把碗捂起來,怕這人跟自己搶食兒。

    最開始,盛寶庫十幾歲的時候,當過“摘帽黨”,說白了就是當街搶人帽子的行當。

    哈城天冷,只要有點家底的人,戴的都是旱獺之類的皮貨帽子。

    盛寶庫把帽子搶過來,轉手賣出去,也能混口飯吃,但平常不敢多花錢,總得攢著。

    怎麼呢?

    怕下次挨打的時候,沒錢看大夫。

    人要是餓急眼了,什麼事兒都能干得出來,只要能掙錢吃飯,哪管什麼坑蒙拐騙偷,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跟各路江湖中人,漸漸混了個臉熟。

    哈城的膠東老鄉多,互幫互助,也不知盛寶庫在哪踫見個貴人,拉了他一把,從給人當學徒做起,入門干上了“錢桌子”的生意。

    生意越做越好,盛寶庫也就成了“老錢兒”。

    從道外走進道里,看似橫穿一條鐵路而已,實則卻是跨過了一個階層。

    听到此處,車窗外的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江連橫不禁好奇地問︰“‘錢桌子’是啥生意?錢莊?”

    “差不多吧!”薛應清扣好貂皮大衣,重新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但是跟錢莊不一樣,就一張桌子,沒有存儲,只有交換,倒騰羌帖的,坑空子。”

    “假錢?”

    “有真有假,哈城人雜,不止有毛子,還有其他地方的洋人,盧布、英鎊、法郎、馬克、過去的老錢兒,‘錢桌子’的人都能換。”

    光憑一張桌子,能干起這麼大的買賣?

    江連橫不信,隨即問道︰“他是把這行全給吃了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

    薛應清欠身看了看窗外,隔著玻璃呼出一團哈氣,喃喃自語地說︰“你等下踫見老錢兒,千萬別提過去,尤其是他‘摘帽子’的事兒。”

    “懂,今非昔比了麼!”江連橫靠在椅背上,笑著小聲嘟囔,“我也從來沒要過飯吶!”

    “快到了。”

    “是麼?”

    江連橫俯身看向窗外,卻見朦朧的夜色下,不遠處亮起一片橙黃色的街燈,一棟棟形制瑰麗、美輪美奐的歐式建築隨之映入眼簾,同玻璃上車廂內的倒影互相交疊。

    不多時,周圍的旅客也紛紛探頭張望,驚艷之余,不禁嘖嘖稱奇。

    有零星幾個毛子富商,則是流露出一臉自豪的神情。

    二等車廂的贊嘆更甚,一陣陣嘈雜騷動,驚醒了熟睡中的孩童,哭泣聲許久未歇。

    火車緩緩駛入月台。

    這地方,該叫她什麼?

    濱江縣?阿勒錦?亦或是——

    夜幕下的哈爾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民國江湖二十年》,方便以後閱讀民國江湖二十年第二百一十章 夜幕之下,江水以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民國江湖二十年第二百一十章 夜幕之下,江水以南並對民國江湖二十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