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劉璋

第723章 遁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花家的太歲 本章︰第723章 遁去

    一連數日,秦軍向著鄴城外的袁軍大營發起猛烈的攻擊,霹靂車就推出了上百架,飛石如雨,朝著袁軍營寨落去,攻勢可謂是疾如風雨,迅猛無二。

    然而就是這般鬼神才能發出的攻勢,袁軍卻是硬生生抗了下來,這幾日來,凡是營寨出現缺口的地方,張合都會親領麾下大戟士,向著缺口堵上去,以大將之重,戟士之銳,組成一道秦軍不可逾越的人牆,使得秦軍不可殺入營中。

    “呼。”又是一日戰罷,張合心下稍稍松懈,口中長舒了一口氣,望著如潮水般而來,又如潮水般而去的秦軍,他先是立身原地,防備秦軍去而復返,等到秦軍遠去到達一定距離後,他吩咐起了麾下士卒,對著營寨破損的地方進行修復和完善。

    且知道,明日秦軍又將迫近,若是營寨不整,守具不全,將如何以御之。

    入夜。

    鄴城城門洞開,一行車駕向著張合所在營壘行去,為首的是袁紹麾下謀士逢紀,逢紀引車駕來到張合營門處,在驗證文書印綬後,指揮車駕進入營中。

    “張將軍,此乃一些酒肉,是明公賜下,嘉賞奮戰的勇士的。”逢紀拱手向張合言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恭敬,在麴義、顏良接連戰死的當下,張合稱得上是河北第一大將,他的語氣自然要客氣些。

    況且這些時日來,秦軍每日攻伐袁軍營寨,攻勢迅猛激烈,倘若不是張合于此督戰守御,城外營寨或是早為秦軍所破,鄴城成了孤城一座。

    是以憑借張合眼下的地位,以及張合的能力,張合受到了理應的禮遇。

    面對袁紹賜下的酒肉,張合拱手向著鄴城的方向言道“臣下拜謝明公。”接著張合向逢紀保證道“還請逢君回去稟于明公,只要某在一日,城外營壘就在一日,某身死之前,城外營壘定然不會陷落。”

    “張將軍,你的話我會一五一十的通傳給明公。”逢紀應了一聲,而後他露出略顯諂媚的笑意“只是張將軍所言與城外營寨共存亡,卻是過于言重了。”

    “如今秦軍連日攻伐,好似疾風暴雨,可卻不能撼動我軍營寨,可見秦軍雖是戰力強悍,但非是張將軍你的敵手,河北有將軍在,是河北之福也。”

    “逢君過譽了。”張合疲乏的面色上露出一抹笑意“秦軍連日來強攻猛打,某不過是勉力支撐,強撐著保住了營壘,談不上秦軍不是我的敵手,只在旗鼓相當爾。”

    “旗鼓相當,亦可見將軍的韜略和武勇。”逢紀接著贊道“往日我軍同秦軍交鋒,每每落于下風,失陷城池,折損大將,而將軍能扼秦軍之兵鋒,名將之稱,非將軍其誰?”

    “再者,此行來前,明公有言,以將軍為河北之庭柱,功勛甚大,來日待到秦軍退走,當授將軍以重號,揚將軍之威名于內外,以此,足可見魏公對將軍的見重和青睞。”

    “明公這般稱譽,合心下慚愧,實不敢當也。”張合神色感動,露出一抹動容。

    而後逢紀再同張合交言了幾句,旋即拱手告辭,他還要回到鄴城向袁紹復命。

    不多時,快馬加鞭的逢紀來到魏公府,向上首的袁紹通稟起了張合的話“明公,張將軍辭氣慷慨,道是將與城外營壘共存亡。”

    “接著臣下言及明公對張將軍的評語,張將軍神色大為感動,道是雖萬死不足以報答明公的恩遇,言罷至于流涕。”

    最後,逢紀感慨了一聲“張將軍為人,有勇有謀,又有忠有義,堪為世之良將,國之名臣。”

    “卿言是也。”袁紹緩緩點了點頭,論及他麾下諸將,除卻戰死的麴義和顏良,如今當推張合為第一,張合的武勇和韜略,他將多不及也,至于為人處事方面,忠義的張合,更是他將比不上的。

    簡單的通稟了幾句後,逢紀拱手告退,眼下袁紹身體不佳,應當早些休息,是故逢紀不敢多留,怕耽誤袁紹前去休息,養好身體。

    逢紀退去,袁紹在袁尚的攙扶下起身,舉步向著安枕的廂房而去,行走間,袁紹舉目望著燦爛的星空,眸子中星辰流轉,流露出一抹悲傷之意,這麼好的星空,他卻不知還能看到幾回。

    對于自家的身體,袁紹有著清晰的認知,他的時日不多了,所剩的時間也不長了,而今之所以還存活著,不過是強撐一口氣,為袁尚擊退秦軍,留給袁尚一個大體安平的環境。

    存了這份心思的袁紹,忽的開口言道“尚兒,為父幕府的文武,文臣者,田豐、沮授、審配等人堪為大用,非彼等出謀獻策,為父焉得割據河北,北面稱孤。”

    “如武將者,往日麴義堪為第一,卻不料其人臨陣遇難,如今首推河北第一大將,當以張合為首,你方才也听到了逢紀對張合的評語,張合是個忠義可靠的人,除張合外,文丑、甦由等將,亦能為你的助力和臂膀。”

    “父親,您這是?”袁紹有似托孤的話語,讓袁尚心頭一振,他沒有多說什麼,但道了一句父親,語氣中帶著詢問的含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尚兒,你平日那般聰慧,怎生現在不明白我的話了。”袁紹輕笑了一聲道“為父說的很清楚了,他日河北的擔子需要你挑起來,能用的文武就是為父方才說的那些人,你要好生相待,善加任用。”

    “至于尚兒你自己簡拔文武臣子,選出可用的俊杰,就不是為父所能睹見的了。”

    “父親。”袁尚按納下心中的狂喜,面色為難的道了一句“諸兄弟中,孩兒是季子,如何能亂了長幼的秩序,讓孩兒接手河北呢,恐是有違綱常。”

    “綱常?”袁紹搖了搖頭,露出一抹譏諷的笑意“如今天下大亂,四方擾動,先是董卓擅自廢立天子,而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在殿,如泥塑木雕爾,君不君,臣不臣,綱常早就喪盡了。”

    一言至此,袁紹轉頭看向袁尚,神色溫和道“尚兒,于嗣君一事,論及長幼,固當歸于你大兄袁譚,為父早先也是屬意于他,欲立他為嗣,一直未有所行動,不過是因為想考效他一二。”

    “哎。”袁紹輕嘆了一聲“可你大兄用兵每每大敗,如果將河北交到你大兄的手上,只怕偌大一個河北,終為劉季玉所得,河北決計不能交到你大兄手上。”

    “至于你二兄袁熙,熙兒實無才干,治政粗疏,用兵無能,這樣的人,為父怎麼也不敢將河北交到他的手上。”

    袁紹眼神飄忽向前,鄭重其事道“這些時日為父一直在想,是違逆長幼,還是說按綱常而行,定下嗣君之位的歸屬,思來想去,為父決意,如今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嗣君之位,非尚兒你不能任之,河北也唯有交到你的手上,為父才能放心的離去。”

    听到袁紹定下自己為嗣君,袁尚第一時間不是驚喜,而是關注起了袁紹最後一句話,他反駁道“父親身體康健,不過有所小恙,當可長命百歲,何以論及生死,孩兒就算出任嗣君之位,還需父親幫扶教導十年才是。”

    “百歲?”袁紹露出無奈的笑意,他搖了搖頭道“為父的身體狀況為父自己清楚,古稀尚且不得望,何況百歲,至于尚兒所言受教為君之道,如今你就可以熟悉起來了。”

    而後袁紹露出慈愛的笑容,伸出手撫向袁尚的頭,一邊撫動一邊言道“等到擊退秦軍,為父就在幕府文武之前,宣令以你為嗣君一事。”

    “孩兒但憑父親吩咐。”袁尚恭敬的道了一句,表明他對袁紹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態度,接著他婉轉的補了一句道“只是孩兒年幼,唯恐兩位兄長不服。”

    “無妨,到時候為父自會料理。”袁紹溫言撫慰了一句。

    說話之間,袁尚將袁紹送到廂房,道了一句父親好生安歇後,拱手告退,退走至門口,他揮手斥退侍從,親自將廂房的門戶輕聲關上,不使發出什麼動靜驚擾到袁紹。

    而後,袁尚來了自己的住處,屋內卻是亮起了的燈火,等到袁尚踏入屋內,逢紀就迎了上來“公子。”

    “嗯。”袁尚點了點頭,示意逢紀安座。

    作為袁紹麾下謀士,逢紀不討袁譚的喜歡,所故他投入了袁尚的門下,押寶在袁尚身上,而隨著袁譚接連兵敗,袁尚繼任的希望越來越大,逢紀往袁尚處奔走的次數越發頻繁了起來,攀龍附鳳,就在今日也。

    “公子,明公那邊,近來可有什麼動靜。”逢紀向袁尚試探性的問起了嗣君的事情。

    “八九不離十了。”袁尚垂首低眉,吐露出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逢紀聞言,面色上立即露出了壓抑不住的喜色,他強自鎮定下來,為袁尚謀劃了起來,片刻後言道“那上面二位公子,明公可有處置,倘若公子上位,上面二位公子居外領兵,恐怕將生出禍患來。”

    袁尚輕蔑的笑道“父親尚在,我那兩位兄長豈敢生變,先生勿需多憂。”

    “話是這麼說,但還是要早日設下應對之策,以免生出禍端來。”逢紀提點了一句。

    “嗯?”逢紀說的鄭重,袁尚自是听入了耳中,他點了點頭直言道“父親也是料到了二位兄長心下多半不會心服,說他已經有了謀劃,且先看看家父的謀劃是什麼再說吧。”

    “哦,原來明公已有謀劃,那臣下就無需多慮了。”逢紀恭敬的道了一句。

    第二日。

    在鄴城城頭下望,秦軍又是大舉出營,向著城外營壘發起攻伐,只是今日攻伐過後,再過上一個晚上,秦軍竟是沒有出動,意外的停歇了一日。

    張合對于此等情況,他一來慶幸可以歇上一日,二來懷疑起了秦軍是否有其他的謀劃,不過經過軍中斥候的偵查,發現秦軍只是單純的休息一天,卻是沒有其他的變故。

    到底是連日攻伐,秦軍又不是鐵打的,自然也會累,所以才會停了一日,抱著這樣的想法,張合將秦軍停歇的消息遞到了鄴城內。

    “好。”面對張合遞上來的消息,袁紹撫掌叫好,頓兵堅城之下,秦軍終歸快到了師老兵疲的時候,也即是他的機會快要來了——他將趁秦軍銳氣耗盡,一鼓作氣攻破秦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接下來五六日,秦軍攻伐營壘的時間越發短了,休息調整的時間越發長了。

    到了第九日,秦軍已是連著三日沒有攻打袁軍營壘,這不免讓張合生疑,有打探秦軍營寨的念頭出現,可最近以來,秦軍游騎四處,散布原野,袁軍斥候卻是不得過于靠近秦軍營寨,只能遠遠的望上幾眼。

    根據斥候遠望得到的訊息,秦軍營中每日起鍋造飯的煙柱不見減少,且比之前更多了一些,這讓張合有所推斷——秦軍或許在增派人馬,看樣子是要在鄴城死磕了。

    這道消息傳到鄴城中,再度換來了袁紹的開懷,他依仗堅城,加以營壘,秦軍就算十萬人來,也難以攻下鄴城,而他可于城內養精蓄銳,等到秦軍疲乏的時候,一舉大破秦軍。

    而秦軍士眾越多,他所能殺略的秦軍也就越多,說不定可以趁著大勝,收復上黨和河內等郡,保證鄴城西面守御的完備,留給袁尚一個較為穩妥的基業。

    然而就在袁紹還念著反擊的時候,張合遞來了一樁消息,言是今日斥候探查秦軍營寨,竟是沒有遭到秦軍輕騎截殺,得以靠近秦軍營寨偵觀,可一掃之下,秦軍營中竟是空無一人。

    “秦軍遁走了?”袁紹面色狐疑,同時眉宇間露出一抹慍色,秦軍數萬人馬抵至,忽然而來,忽然而去,這是把他鄴城當成什麼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秦國境內疆土嗎?

    袁紹不敢相信秦軍當真離去,他著令張合多遣斥候游騎調查清楚,不一日,張合遞來了肯定的通稟,秦軍確乎遁走了,走的很是干脆,一個都沒留下。

    ‘可恨。’被戲耍的袁紹心下尤為不忿,怒氣在胸中蕩漾,而一旁的袁尚面目低垂,掛起了一抹喜色,秦軍既是遁走,那麼袁紹就將宣布以他為嗣君一事了。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季漢劉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季漢劉璋》,方便以後閱讀季漢劉璋第723章 遁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季漢劉璋第723章 遁去並對季漢劉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