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安邑。
在南北兩大戰場如火如荼的當下,劉璋從潼關移步到了安邑,他的位置更加接近了前線的戰場,而離的近,收到的消息就較為及時,也就能更快的對戰局進行分析和做出應對。
這里劉璋沒有前往雒陽,而是進駐了大河之北的河東,蓋因他對南北兩大戰場,給出了是南守北攻的戰略,即對南面的曹操擺出守御的姿態,就算有進攻也是為了逼退曹操,至于北面的袁紹,他將尋覓良機,謀求大敗並擊垮袁氏。
所故劉璋身在河東,地理位置偏北,不過河東郡和河南尹只在一河之隔,距離上不過百里之遙,快馬一日便可抵至,南面的戰況他也可以及時收到,及時處理。
“大王,捷報,捷報。”河東太守法正一臉喜色,一邊走著一邊報著喜訊。
“馬伏波在河內大破袁譚,如今河內郡除卻朝歌縣還在袁氏手中,已然盡歸我方了,現下馬伏波上表請示,是否繼續追擊,還是穩妥行事,與之相持。”
“哦。”法正似是想起了什麼,他一拍額頭道“還有一樁不下于略地的喜事,馬伏波渡河設伏,臨陣斬殺了河北名將顏良,去了袁本初一條臂膀。”
“臂膀?”劉璋聞言輕笑道“顏良勇而無謀,不過一勇之夫,算不得什麼臂膀,頂破天也只是袁本初的幾根手指,若是能擒殺張合,方是去了袁本初的一條臂膀。”
接著劉璋補了一句,他沒有那麼貪心“只是這也算是一樁大喜事,雖是沒有張合這只鹿,但擒殺了顏良這只獐,收獲亦是不小。”
“然也。”法正肯定了一句道“袁本初若是收到這樁消息,想必臉色會很差,不知道會不會如同收到麴義亡故的消息時候一樣,袁本初因震恐而為之暈眩。”
“說來鄴中傳聞,袁本初這一趟西進攻打上黨,是強撐著一口氣,若是能泄了袁本初這口氣,教袁本初無氣可喘,就此一命嗚呼,則河北易下也。”法正展望了一句,暢想起了美好未來。
劉璋點了點頭,卻是沒有多說什麼,雖是他也望著袁紹早早病故,接著河北陷入兩袁相爭的局面,他趁機席卷河北,一舉將整個河北拿下。
但將未來寄托到天命上,是一樁不恰當的妄念,相比于依靠天命,劉璋更喜歡用雙手創造未來,在戰場上擊敗袁紹和曹操,開創新的帝國。
“傳令孟起。”劉璋將念頭放到當下的戰局上,發號施令了起來“讓他繼續進軍,尋覓戰機,倘若能攻下朝歌,拿下蕩陰,突至鄴城城下,今次第一功,為其所有也。”
“諾。”法正應了一聲,面上是意料之中的平靜,對于劉璋命令馬超繼續進軍一事,他在通報消息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今次河內大勝一場,沒有理由不去進軍。
既然已經贏了,那就繼續贏下去,瞻前顧後,猶豫旁皇,不是他身前這位秦王的性子,秦王的本性,一貫果決的緊,從來不會前怕狼後怕虎。
“對了。”劉璋念起了南方的戰局“子遠那里可有新的消息遞來。”
“沒有。”法正搖了搖頭道“吳將軍最新遞來的消息,是他已經抵達了新野,同劉荊州所部王威匯合在了一起,于營中打著荊州的旗號,預備不久北上攻打宛城。”
‘宛城。’劉璋念叨了一聲,這座城池名氣大的很,是歷史上曹操一炮害三賢的所在地,而今的歷史脈絡,宛城這座名城,原先歸屬荊州劉表治下,但由于沒有良將把守,去年為曹操奪得。
曹操在奪得宛城後,將宛城作為許都南面的屏藩,是防備荊兵北上的前哨基地。
“前面來的消息,是說曹孟德派遣了夏侯𠴱@潮 邇⑶ 巴 鴣薔菔胤辣婦V蒞傘!繃蹊白芬淞艘瘓洹 br />
“是的。”法正點了點頭道“曹孟德在收到荊兵可能北上的消息後,立即就行文許都,派遣了夏侯𠴱@巴 鴣牽 閌奔洌 暮 浚 Ω媒 臚鴣嵌噯樟恕! br />
“裨將何人?”劉璋略過夏侯𠴱@ 恢鶻 蛺 鵒筍越 娜搜。 且螄暮 惱攪κ欽嫻牟恍校 敬 芯 切┬握 裁竦氖錄# 褂芯褪淺晌 餛苯 恢 暮 鋪砑恿思阜止獠省 br />
此外就是博望坡之事,這件劉備難得的擊敗曹軍的光輝事跡,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不過設計之人,非是諸葛亮,而是劉備自己,夏侯𠴱@鼙渙醣竿媾 詮惱疲 杉 淙說木 履芰θ泛醪罹 br />
“裨將有二人,一曰曹休,向著為曹孟德夸耀為曹氏千里駒,一曰徐晃,其人昔日為車騎將軍楊奉麾下戰將,楊奉死後,歸降了曹孟德,過去雖曹軍征戰,多有破賊的威名傳出。”法正根據收集到的情報,將實情一一道出。
“徐晃?”劉璋向著法正發出征詢的聲音,同時他眉毛皺起,擰做一團,未曾想到追隨夏侯𠴱廘餕珊l塹娜聳切旎危 俏廛材潛 順珊苣呀 α恕 br />
畢竟徐晃可是能硬剛關聖帝君的人,領著新招募的士卒,同水淹七軍後的關羽所部打了個旗鼓相當,甚至于稍稍佔據了上風,為曹操立下了大功,被曹操夸為有周亞夫之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確有徐晃此人。”法正肯定了一句,他不明白劉璋為何對一個不知名的敵將進行特殊對待,但他沒有發出什麼疑問,劉璋這麼做,肯定是有劉璋的道理,他只需靜觀其變即可,早晚有知曉的一天。
“張任、張繡所部如何?”劉璋略過徐晃,雖說徐晃的確算是一員良將,但吳懿也不是吃素的,況且吳懿麾下配有成公英、閻行、馬岱等將,就算不能勝,想來也不會敗。
“張任、張繡二位將軍已經出發了。”法正應道。
“善。”劉璋撫掌輕笑了一聲,接下來他只等著好戲上演,希望將來戰局的發展,能如他所展望一樣。
……
滏口關前,袁軍大營。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袁紹一臉的不敢置信,神色間晦暗不定,青一陣紫一陣,而後又如鍋底一般黝黑了起來,整個人精神狀態緊繃到了極點。
袁尚派遣來的使者,他深深的埋下頭,不敢同袁紹對視,只口中回道“明公,長公子令顏將軍出兵同秦軍交戰,而顏將軍不幸中了馬超的埋伏,臨陣為馬超所殺。”
“馬超趁著大勝之威,督兵猛攻長公子的營壘,又遣人從後營突進,行前後夾擊之事,長公子不敵,無奈棄營而走,如今退守到了朝歌,向鄴城請求援兵。”
確信自己一字一句未曾听錯後,袁紹先是沉默了下來,眼皮低垂,面沉如水,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帳下的文武臣子,沮授、張合、高覽,紛紛屏氣凝神,不敢出一言,這則來自鄴城的消息,實在是太過驚悚了,驚悚到不少人懷疑,是少公子袁尚為了詆毀袁譚,發來的一封假的軍報。
可這些人轉念一想,如此大事,少公子袁尚肯定不敢作假,況且軍報上還有審配的署名,而審配這個人雖然因為出生大族,日常生活奢侈浮華了些,但為人還是剛正的,不會扯謊胡言。
所以軍報上的內容是真的,顏良戰死了,河內郡丟了個干淨,現在秦軍斥候跨上幾步,都可以越界竄入到魏郡偵查了,說不定膽大的能摸到鄴城城下了。
“明公…”田豐站了出來,他有意打破帳內沉悶枯死的氣氛,為大軍下一步的行動進行規劃,如今河內失了,顏良戰死,就算他們遮掩消息不傳給底下的士卒,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下面的士卒最後多半還是會知道,士氣軍心必然有所不振。
‘該退了。’田豐心中升騰起了一個念頭,屯兵滏口關前已然無益,不如就此退兵還師,再做打算,而就當田豐欲要進言時,沉默良久的袁紹爆發了。
“豎子壞我大事。”
袁紹憤怒的咆哮了一句,一雙眼楮變的赤紅,他後悔了,不該行文袁譚,讓袁譚嘗試進軍,在河內打開局面,如今袁譚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好消息,反倒是給他遞來了一樁天塌地陷的壞消息。
他不求袁譚有功,但也至于捅出這麼大的簍子,袁紹頓感氣上心頭,胸下悶悶,帳內侍立的一眾文武的身影,變的影影綽綽了起來,一時間,袁紹連呼吸都有些吃力,身形搖曳打起了擺子。
“明公。”袁紹不良的狀況,俯首的眾人沒有察覺,唯有抬頭將要進言的田豐,發出了一道急切的關懷之聲,腳步隨之前移,他來到袁紹身邊,伸出手扶向了袁紹。
“明公。”
“明公。”
經田豐的一聲叫喚,帳內文武眾臣,紛紛察覺到了袁紹的異樣,一群人蜂擁著上前,伸出手扶向袁紹。
袁紹經過田豐一攙扶,他穩住了身形,閉上眼連吸了幾口氣後,再度睜開眼楮的他目眩感消散了不少,望著蜂擁來近前的眾人,他神色感動之余,揮手道了一句“卿等且入座,孤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這句用來顯露自家精神的話,袁紹說的很是吃力,近乎一字一頓,但終歸是說完了,帳內的一眾文武聞言,各自停止了向前的腳步,後移退向了席間。
見眾人坐定,袁紹方才跟著坐下,同時他示意近前的田豐也回歸席位,方才袁紹著令眾人退下的命令,田豐卻是置若罔聞,他只一雙眸子關切的盯著袁紹的身體狀況,在見到袁紹身形確乎穩定了下來,田豐才倒退幾步,重新入席。
田豐見坐定後,他拱手向袁紹言道“明公,如今河內為馬超所得,秦軍與鄴城不過百里之遙,輕騎若是不惜馬力,一日可至。此腹心之大患也……另滏口關城堅,我軍居此無益,當先行退兵,再做思量。”
袁紹聞言若有所思,或許如田豐所言,滏口關即是拿不下來,不如就此退兵,先解決了河內的馬超再說,可袁紹不甘心,不甘心大軍出動無有寸功。
猶豫之間,袁紹忽的想起了一件事情,他先示意田豐稍安勿躁,而後向依舊跪在下方的袁尚使者問道“譚兒即是向鄴城請求援兵,鄴中可曾派兵前去支援?”
問話落定後,袁紹目光閃爍,晦明不定,他有一種擔憂,擔憂袁尚因嗣君一事,不顧大局,不向袁譚派遣援兵,若是如此,在袁譚不能扛起重擔,袁尚私心過重的情況下,他不知後事將托于何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使者應聲回道“稟明公,少公子和審治中商定,事急從權,所以未得明公之命,已先行派遣甦由將軍,統精卒萬人前往朝歌支援長公子。”
“出行前,少公子向小人叮囑,教小人向明公請罪。”
“請罪?”袁紹淡淡的搖了搖頭“尚兒何罪之有?孤向著西行前,已授尚兒便宜行事之權,其此番行事,皆在法度之內,有功而無過。”
“小人代少公子謝過明公。”袁尚使者感恩了一句。
“卿且退下吧。”袁紹揮了揮手,示意使者退下,使者旋即恭敬的退出了中軍大帳。
待使者出帳,袁紹先是沉默了片刻,而後出聲垂詢道“田別駕方才所言,以大軍在此無益,欲行退兵之事,諸卿認為如何?”
一時間,帳內卻是無人開口,眾人不明袁紹心意,不敢隨意進言,怕觸動袁紹的怒氣。
“咳。”沮授輕咳了一聲,他站了出來“明公,別駕所言在理,如今我方所憂不在上黨,而在河內,河內到鄴城,一路上地勢通便,便于馳騁,秦軍又多備有騎軍,于鄴城可謂是大患。”
袁紹點了點頭,幅度不大,不知是認同的意思還單只是應聲而已。
有了沮授的帶頭,帳內文武,多有進言退兵之人,以大軍頓兵堅城之下實是無益,莫不如退兵再做商議,怎麼也要先奪回河內,然後再圖上黨。
不然這邊在上黨征戰,那邊河內秦軍行偷家之事,則大事去矣。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季漢劉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