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劉璋

第709章 假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花家的太歲 本章︰第709章 假道

    鄴城。

    由于袁紹正在攻伐上黨,因故袁譚戰敗的消息,第一時間得悉的人,非是袁紹,而是坐鎮鄴城的袁尚。

    袁尚一字一句的看著袁譚遞來的戰報,嘴角不自覺的彎起了微小的弧度,他的好大哥袁譚,這一次進軍河內,比上一次丟失上黨敗的還要慘烈。

    就這等本事,還敢與他爭奪嗣君的位置。

    ‘呵呵。’袁尚于心底發出兩聲冷笑,接著他從俯首閱讀的姿態起身,嘴角的弧度消失,換上了一副悲痛的神色,向著一眾留守鄴城的文武言道。

    “兄長遞來書信,說是顏將軍一時不慎,誤中了秦軍的埋伏。”

    不待袁尚說完,審配連忙問道“公子,顏將軍可無礙,傷亡如何?”

    袁尚搖了搖頭嘆息道“顏將軍不忍拋棄部曲竄逃,與秦軍酣戰不退,卻奈何秦軍佔了先手,士氣旺盛,推鋒必進,所向無當,以至于顏將軍臨陣遇難,戰死沙場。”

    “顏將軍戰死了?”審配皺起了雙眉,神色凝重,他怒斥了一句“向著明公不是有過命令,長公子此去但以牽制為主,萬不可莽撞行事。”

    “這……長公子如何遣出顏將軍同秦軍交戰,以至于我軍喪一大將。”

    審配于大眾之前,敢于批評袁譚這位長公子,蓋因他一方面是對顏良之死感到惋惜,認為主帥袁譚指揮失度,另一方面他在嗣君之爭中,是站在袁尚這一方的,對袁譚自然是不怎麼放在眼里。

    但最為重要的,是審配忠于袁紹,關心袁氏的大業,而如今袁軍在河內一敗,且喪失了一員大將,上黨的秦軍聞之必然軍心振奮,這讓袁紹如此攻略上黨。

    所故于眾人之前,審配朗聲發怒,不留情面的批評起了袁譚的用兵。

    袁尚伸出手往下一按,示意審配稍安勿躁,他還有一樁壞消息還沒通傳。

    “顏將軍一死,我軍心不振,馬超趁此時進軍,又遣奇兵自後襲取我兄長的營寨,兄長一時間腹背受敵,大軍紛亂,不得已抽身遁走,目下,朝歌以西,盡為秦軍所略。”

    “也即是偌大一個河內,我方只剩下朝歌一城。”

    袁尚話一脫口,堂下頓時發出嘈雜的討論聲,多有人訝異不已,神色駭然,這則消息實是太過駭人听聞了,以至于眾人不顧體面,交頭接耳了起來。

    “肅靜。”審配一聲厲喝,止住了眾人私底下的討論,他凌厲的目光掃視一圈,方才還在交頭接耳的一眾文武,紛紛閉上了嘴,埋下了頭。

    待到堂內安靜下來,審配拱手向袁尚進言道“公子,這則消息萬分緊要,需要速速遞到明公手上才是。”

    “這是自然。”袁尚點了點頭,將袁譚的戰報封存入一個錦袋,交予書吏去發往上黨。

    見著書吏離去的背影,審配轉過頭,抱著審視的目光掃向神色不安的眾人,他言語冰冷,但底氣十足“今我軍不過小挫而已,所失不過河內半郡之地,秦軍還沒打到鄴城呢?何須如此慌張。”

    “此外今日之事,我不希望在鄴城听到一點風聲。”

    一眾文武但唯唯而已,不敢同審配相抗,雖說眼下袁紹指定留守鄴城的人選是袁尚,可袁尚不過是個虛君,真正理事的是治中審配,也惟有審配資格老,功勞大,名位高,才能鎮得住鄴城的場子。

    大議散去,袁尚留下審配、甦由、焦觸、張南等心腹文武,同他們商議起了眼下所要處理的一樁要事。

    袁譚遞上來的戰報,除了通報消息,還有就是請求援兵,用來防備馬超北上襲取鄴城。

    ‘無能至極,又不知羞恥。’這是袁尚對于自家好大哥袁譚請求援兵一事的看法,袁譚失地陷將,不思戴罪立功,還有臉來向他這位弟弟討要兵馬,他自是不免腹誹一番。

    “卿等怎麼看,是否要派援軍。”袁尚開口,向審配、甦由等人問道。

    “派,當然要派。”審配立即接口道“馬超眼下已經近乎吞下整個河內,與我腹心之地魏郡接壤,此為腹心之患也,當速遣大軍前往朝歌、蕩陰守御,萬不可令秦軍得到北上進犯魏郡的機會。”

    “此外,當嚴令長公子,只準堅守,萬不能出戰,今已失河內,若是再失朝歌、蕩陰,秦軍兵臨鄴城城下,就算鄴城城堅秦軍攻打不下,可河北人心只怕不定,以我河北將有覆滅之災,不能同秦軍抗衡也。”

    “嗯。”袁尚應聲,點頭同意了下來,雖是對于發援兵給袁譚一事,他心下不怎麼痛快,也不怎麼願意,但大局如此,若真如審配所言,失了朝歌、蕩陰,秦軍兵臨鄴城,河北恐將大事去矣。

    而到了那個時候,就算他得到了嗣君之位,接手下河北,也沒有一星半點的快意,那時候只怕無日不憂,時時刻刻擔心秦軍兵臨鄴城之下。

    “甦將軍。”袁尚向著甦由道“就勞你統兵萬人,前去我兄長麾下听令,切記,此行以堅守為要,萬不可出戰。”

    “諾。”甦由慷慨應諾,一道應聲之後,他就離開了議事廳,前去整頓人馬準備出發,前往朝歌、蕩陰伙同袁譚一起據守,堵住秦軍北上鄴城的道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公子,今已失河內,鄴城也當早做戰備才是。”審配進言了一句“現在秦軍離我們太近了,焉不知有哪一日,秦軍輕騎會突至鄴城城下。”

    說完審配嘆息了一聲,連年戰敗,失陷郡縣,現在連鄴城這座河北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都不安全了,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防備可能來臨的敵人。

    “先生言之有理,尚自當遵從。”對于審配這等位高權重的重臣,袁尚的態度很是恭敬。

    不出二日,一騎使者飛馬進入了朝歌城,給袁譚帶來了鄴城的安排。

    “報,鄴城不日就有援軍南下,統兵的是甦由,人馬為精卒萬余。”使者向袁譚通稟道。

    “好。”袁譚撫掌開懷道,他起初還擔心留守鄴城的袁尚借機責難于他,沒想到袁尚這般干脆的派出了萬余援軍,這讓他對袁尚有所改觀,認為袁尚還是把他當做兄長看待,不忍見他落入險地。

    但使者接下來的話,卻是讓袁譚氣血上涌。

    “公子,鄴中還有吩咐,斷不許公子出戰,若因出戰折損兵馬,丟失郡縣,鄴中將以留守持節之權,行當行之事,不以身份貴賤而有所偏待。”

    “嗯?”袁譚瞪大了眼楮,一雙眸子里滿是不可置信,袁尚小兒,竟敢對他語出威脅,要求他避而不戰,據守堅城,且完全是一副指揮喝令的模樣,不將他這位兄長放在眼里。

    知道當著使者不應失態,是以袁譚按捺下心頭的怒火,面色沉靜如水的說道“但請使者回復鄴中,譚知之矣。”

    袁尚的使者就此拱手告退而去。

    見著使者背影去遠,袁譚再也按捺不下心中的怒氣,他一拍案幾道“豎子,還沒當上河北之主,就敢擺弄這等威風,要真等你當上了河北之主,還有我的活路嗎?”

    一聲怒斥完畢,袁譚神色逐漸過于平靜,至于有些頹唐了起來,連戰皆敗,失城陷土,且折損大將,河北之主的位置與他是越來越遠,怕只怕,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袁尚登上魏公的位置,然後對他這位兄長予取予奪,操弄生死。

    就此再過了一日,作為援軍的甦由,領著先鋒人馬來到了朝歌。

    “公子。”甦由既不彎腰,更不跪拜,但隨意的拱了拱手,就算做對袁譚的見面禮。

    在甦由眼中,袁譚是長公子不錯,可這位長公子卻是未免太過無能了,和秦軍交戰是連連戰敗,失了上黨失河內,不知哪天就將鄴城奉送到秦軍手上,也未可知也。

    正因為如此,甦由心中不怎麼看的是袁譚,他認為袁譚已經絕了嗣君之望,沒有成為河北之主的可能,他該攀附的是袁尚,跟著袁尚日後才能的翻飛。

    所以對于袁譚的態度,甦由並不怎麼敬重,甚至于眸子深處藏著一抹鄙夷。

    對于甦由如此輕薄的姿態,袁譚怒在心中,可他又不好發怒,畢竟如今是戰事,是在軍中,甦由不下跪,不彎腰,拱手施以軍禮也是可以說的過去的。

    若是他因此發怒,傳揚出去,外人多半會以他本事不大,脾氣不小,他本來就糟糕的名聲,又要往下跌上一層,直至為眾人所鄙夷,徹底失了人望。

    一念至此,袁譚深吸一口氣,臉上擠出一抹笑意,向著甦由撫慰道“甦將軍自鄴城一路來此,卻是辛苦了,譚已備下接風的宴席,還望將軍賞臉一二。”

    面對袁譚的好意,甦由面色清冷,他拱手推辭道“公子,軍中多務,某還需先行處理軍中的事情,至于宴席,只能多謝公子的厚意,某卻是無福消受了。”

    聞言如此,袁譚俊秀的臉龐扭曲了一下,差點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意,但他很快恢復了笑意盈盈的姿態,他笑道“當下自是以軍務為先,將軍自便,來日有所建功,再共飲一杯也不遲。”

    甦由也不接話,他拱手告辭而去。

    ‘匹夫,匹夫,十成十的匹夫。’望著甦由離去的背影,袁譚心中怒罵了起來,一個素日以吸兵血揚名的將領,竟是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板正姿態,來拒絕他這位長公子的好意。

    是仗了誰的勢,靠了哪座山,敢如此猖狂。

    不用多想,袁譚就知道甦由背後站著的是袁尚,這廝多半投靠了袁尚,所以才對他這位長公子不假辭色,擺出一副公事公辦,離人千里的模樣。

    豎子,匹夫,早晚有一天,我袁譚會一一報答你們。

    ……

    新野。

    荊州牧劉表所遣將領王威,統兵八千來到新野。

    雖是王威沒有上過戰場,但他自認熟讀兵書,腹有孫吳之機,胸有韜略萬篇,不輸于一般的庸將,說不定踫上名將,也可以去扳一扳手腕。

    想到這里,王威心中有些不快。

    前面他向劉表進言,以曹操大軍西進,進攻河南尹,許都必然空虛,或可趁此良機,遣良將,統銳卒,襲取許都,迎大駕于襄陽,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大事可行。

    至于良將的人選,王威自認舍我其誰,他有心毛遂自薦,統萬余人馬北上襲取許都,立下不世之功,揚名于海內,使天下皆知荊州有王威這等奇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可劉表無進取之心,辭以江東不寧,孫氏連年犯境,不得出兵北上,讓有心建功的王威大失所望,認為所棲非是良木,所擇不是良主,他走了眼,認錯了主。

    而王威之所以心下反應如此之大,蓋因這不是劉表第一次拒絕他了,前面袁曹相持于官渡,王威那時候就已經進獻了襲取許都的良言,那是劉表和現在一樣,置之不理,不願進納他的金玉良言。

    至于為何今時今日,在劉表拒絕王威進言的情況下,王威統兵八千來到了新野,做出了北上的姿態。

    蓋因軍中除了兩千荊兵受王威調配都統,其余六千人,皆是自房陵潛行至此的秦軍。

    王威想起了十余日前劉表秘密召見于他,言是將派他為將,北上襲取許都。

    當時王威大為驚喜,認為劉表果然是一代雄主,他到底是沒看錯人。

    可劉表接下來的話,卻是讓王威大為失望,劉表言道“秦王與孤密信,與孤借道,自房陵到新野,而後北上攻打宛城,同時希望孤為之遮掩。”

    “卿既有北上之心,立功之意,今孤著卿統兵兩千,前往新野和秦軍相會,而後奉秦軍主將之令行事,或可趁其間,做一點事情,立下一二功勞,孤定然嘉賞。”

    是以王威來到了新野,見到了趕赴此地的秦軍主將——吳懿,以及吳懿麾下文武——成公英、閻行、尹奉、馬岱等諸人。

    “吳將軍,幸會。”王威拱手施禮道。

    “王從事,久聞君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吳懿客套了一句,且語氣較為熱絡。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季漢劉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季漢劉璋》,方便以後閱讀季漢劉璋第709章 假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季漢劉璋第709章 假道並對季漢劉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