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口關。
城樓上慢慢放下一個吊籃,郭圖舉足踏了進去,而後吊籃被拉扯著向上攀升,一點點的接近滏口關的城頭。
在這往城頭上升的片許時光,郭圖追憶起了他的過往,同時開始組織勸降沈彌的言辭。
作為一位謀士,郭圖所擅長的是縱橫家的學說,就如當年袁紹擔任渤海太守,有意圖謀冀州這一處民眾物阜的大州,遣他和荀諶前往說服故冀州牧韓馥讓出冀州。
于時他通過一張巧舌,說動韓馥將冀州讓于袁紹,如此袁紹才有了一處基石,並依托冀州的富饒和民豐,漸次拿下了幽州、青州、並州大部,全據了河北之地。
‘非我郭圖,袁氏豈有今日。’郭圖每念及此,他心中都頗為自矜和得意。
此外,他的口才還在袁紹和公孫瓚相爭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當時郭圖受命于袁紹,前往右北平面見烏桓名王蹋頓,巧舌如簧下,說動蹋頓成為了袁氏的打手,前後夾擊公孫瓚,最終將公孫瓚逼到自焚于易京。
而通過說動蹋頓之事,郭圖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蠻夷之輩,全無忠義,唯利字當頭,只要有足夠的利益,莫說是改弦易轍,就算是親生父母亦可殺也。
思緒回到當下,郭圖念起了沈彌的生平,這位如今的滏口關守將,听說其父為漢人,其母為 人,于漢 交界的區域長大成人,沾染了深厚的 人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