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劉璋

第696章 張遼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花家的太歲 本章︰第696章 張遼

    轅關。

    關城之上,秦軍的旗幟,在無風的情況下低垂著,連帶著整座關城好似打不起精神一般。

    至于守城士卒的數量和士氣,從城下向城頭望去,唯見守城士卒三三兩兩,或是打著哈欠,或是伸著懶腰,一副慵懶懈怠、不成氣候的樣子。

    這一切,盡為張遼收入眼底,他眸子中騰的一團火焰燃起,熊熊不息,那是對功業的渴望,對爵祿的追求,對揚名立萬的向往。

    作為雁門馬邑人,其先人為發起馬邑之謀的豪商聶壹,後因避怨改為張姓,張遼早年就有著遠大的志向,他勤練武藝,只為來日大展宏圖。

    是故憑借著過人的武藝,他得到了並州刺史張懿的見重,被置為從事一職,後在何進召天下之兵誅殺宦官的時候,為張懿遣送前往雒陽,而何進為宦官所殺,隨即董卓入京,張遼于是時隨波逐流,以兵從董卓。

    董卓殘暴,唯恃強力,為王允和呂布共謀誅殺,張遼順勢以兵從呂布,追隨呂布一路對抗涼州軍、東出逃亡,襲取下邳,至于白門樓後,他歸降了曹操。

    雁門、雒陽、下邳……

    人生兜兜轉轉,日月蹉跎,張遼感受著歲月流逝,而功名未建,他心下是不甘、是不忿,是對自身當下官職爵祿卑下的忿怒,他蹉跎太久了,至于如今算來是一事無成。

    然而,今天就有一樁功業擺在他的面前,若是功成,他即可揚名于四方,為天下所知曉。

    此事,乃是先登襲取轅關,打通曹軍通向河南尹的道路。

    一念至此,張遼再無他念,他戟指轅關,厲聲喝令道“隨我沖,敢退者斬。”

    旋即張遼所部八百名先登精卒,隨著張遼自山坳里轉出,出現在了轅關守軍的面前。

    先鋒所部,不止他們八百人,還有正在自後方不遠處,向著轅關趕來的于禁所部三千余人,共計約合四千人,他們受命于曹操,充為先鋒,而轅關是他們的目標。

    “沖。”張遼大聲喝令。

    轅關露出頭的守卒雖是慵懶懈怠,可關城下煙塵大起,一隊行伍向他們奔來這種事情,他們自是很快就瞧在眼里,不至于連城下之敵都看不見。

    砰,砰,砰……

    關城上響起了刀戈相擊的預警聲,守卒們在什長的命令下,貼近了雉碟所在,于慌亂中搭弓引箭,箭弦尚未拉滿,敵寇還未臨近百步,他們就急急忙忙的拋灑出了箭矢。

    弓箭的放弦聲參差不齊,自關城上響起,落入了張遼的耳中,張遼以盾牌御面,不管不顧的向前沖鋒。

    他並不憂心射來的箭矢,蓋因他身上甲冑齊全,唯有面部無有御具,不過有盾牌遮掩,他即可全然不顧城頭射來的箭矢。

    等了片許,張遼未等到箭矢臨身,沒有听到鐵器打造的箭頭,同他的盾牌、甲冑撞擊的鏗鏘之聲。

    神色惑然的張遼微微移開擋在面部的盾牌,掃視了數眼前方的情況。

    但見城頭發射過來的箭矢,只落在城前五六十步,距離他們所在還有一二十步的距離,此外城頭箭矢並非齊射,而是前前後後,上上下下,全無配合和默契。

    ‘郡國兵,還是比較劣等的那一種。’

    張遼依著多年的戰陣經驗,他推斷出了轅關守卒的來歷,多半是不習武藝、沒有上過戰場的郡國兵,這等劣卒只能充作門面,卻是不能推到戰場的第一線,不然即是為敵軍一擊即潰的情況。

    果然,張遼升起了一個開懷的念頭,河南尹的大半精卒,為郭嘉所設的虛實之策,吸引到了虎牢關去,以至于轅關這等要地,只能由次次等的郡國兵來守御。

    說來也是黃權托大,張遼嘆了一聲,黃權竟是放心由郡國兵全力守御轅關,未有放置精卒在此,不然以轅關的險要,只需千余精卒,張遼都難以升起奪城的念頭。

    難能像現下一般,張遼舉盾沖鋒,突至城下五十步內,轅關的城牆近在咫尺,一樁潑天的功勞也就近在眼前。

    到了這個距離,盡管郡國兵不堪大用,可他們發射出的箭矢已經能夠落到前來奪城的曹軍身上。

    只是郡國兵力道不夠,發出的箭矢軟綿無力,射在曹軍身上,全無一點傷害,如張遼身上落下幾道箭矢,箭矢未能破開他的防御,給他帶來傷害,讓他只覺好似被蚊蟲叮咬數下而已。

    兵臨城下,張遼著令架著簡易雲梯的士卒,將長梯依靠到轅關的城牆上,這里為了避免雲梯被守卒直接推倒,張遼所部熟練的將雲梯靠到了雉碟下方數尺的地方。

    這樣一來,守卒一時間夠不著雲梯,他們可以從容緣梯上城,又可在守卒自雉碟處探出頭伸出長矛,嘗試撥弄推到雲梯的時候,從城下向上射殺冒頭的守卒。

    情況正如張遼所部老卒的料想一般,轅關的郡國守卒,愚蠢的冒出頭來,準備推倒架在雉碟下方數尺的雲梯,可守卒一冒頭,就為下方曹軍射出的箭矢命中,且箭矢幾無落空,敢冒出頭來的守卒多是挨了一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一通箭罷,城頭上再無守卒敢冒頭嘗試推倒雲梯,守卒們只戰戰兢兢的胡亂從雉碟處往下投扔炮石滾木,他們不敢露頭,也就失了視野,扔下的炮石滾木往往落空。

    當此之時,守卒不敢出頭,張遼披著甲冑,身當先鋒,從簡易雲梯向上開始攀爬,每上一步,他的心頭就火熱一分,直如熊熊燃燒的烈焰一般。

    倘能奪下轅關,賺下先登之功,念來當可于曹丞相麾下立足,不至于始終背著降將的名號,得不到曹氏和夏侯氏諸將的親待,好似一個外人。

    念及功業,心懷壯志,雖是身上甲冑頗重,然張遼卻是口中咬著環首刀,步履輕盈無比,身輕如燕的向上不斷攀爬。

    終于,張遼來到了最後一個階梯前,他預備一個跳躍攀上雉碟的豁口,而後借助雙臂的支持力,一個騰空跳上城頭。

    打算如此,張遼也正是這般行動的,他重重踩著腳下的階梯,通過反作用力一舉攀到了雉碟的豁口所在。

    ‘成了。’就在張遼心中騰躍的時候,攀上雉碟豁口的他,卻是沒有瞧見因有人登城而驚慌失措的郡國兵,而是一張冷冽的面龐,散發著凌厲的目光,外加閃著寒光的弩箭向他的頭顱飛來。

    危急存亡之際,張遼放棄了雙手向上撐動的想法。

    不用想,若是他再向上,原本射向他頭顱的箭矢,會直直撞入他的腹部,以弩箭的沖擊力和破甲力,他就算沒有因為腹部中箭而死,也會被弩箭帶著仰面自城頭摔下,而從數丈高的城頭摔下,即是必死無疑的結果,畢竟他又不是超人。

    向上不行,張遼連忙放開攀著雉碟的雙手,同時頭顱偏向一側,以求避開正對著他的弩箭。

    失去了在雉碟豁口處的攀附之力,張遼的身形開始向下墜落,落到了簡易雲梯之上,至于那一枚正對他眉心的弩箭,因為他反應急速,弩箭只是擦過他的兜鍪,未能給到以致命一擊。

    張遼驚魂未定間,但听城頭鼓聲響起,雉碟豁口處先是出現弩箭的寒光,而後是頭戴鐵面的守卒,鐵面守卒只露出一雙眼楮,眸子中寒光閃動,向著正在攀爬雲梯的曹軍射去強弩。

    強弩非是一波殆盡,而是連著數發射下,可見秦軍是準備了數把拉滿的強弩,所以才能用射速緩慢的強弩,射出弓箭才有的連發。

    強弩攢射,弩箭飛速。

    一時間,正在雲梯上攀登的曹軍精銳,或是為弩箭射中要害,失去力氣後自雲梯上跌落,或是為弩箭引來輕傷,不敢再向上攀登,或是如張遼般反應快速,雙手雙腳搭在雲梯兩側,依托重力急速向下滑落,以避開致命的弩箭。

    面對秦軍來勢洶洶的弩箭,城下的曹軍自是連忙為正在攀登的同袍做出掩護,他們紛紛搭弓射箭,向著城頭雉碟處射去箭矢,可秦軍頭戴鐵面,護臂在手,卻是對射來的箭矢無有一分擔憂,只盡情潑灑弩箭向下。

    弩箭射盡,秦軍開始了正式的反擊,箭矢、炮石、擂木等物,自城頭不要價的一般揮灑下來。

    如此一來,自是苦了城下的曹軍,他們猥集于此強攻關城,貼近城牆所在,不免躲閃不及,一時間,傷亡大作。

    “撤。”自雲梯滑落到地面的張遼,發出了一聲不甘的號令。

    不待張遼吩咐,已經有不少曹軍開始遠離城牆,向著來路的方向奔跑,張遼的這一聲命令,是發向他的親衛,親衛們等到張遼自雲梯上平安落地,接著發出撤離的命令,這才簇擁著張遼撤離。

    從自城牆腳根下撤離,到遠離城牆弓箭最大射殺範圍。

    單這一段距離,張遼所部八百人,折損了大半,折損在了秦軍炮石、擂木、弩箭、弓矢的打擊下,這一段距離上慘叫連連,或是臨死前的悲鳴,或是重傷後的哀泣。

    ‘可恨。’到了如今,張遼听著後方士卒們的哭泣哀嚎,他心中哪里還不明白。

    秦軍在轅關擺開一副慵懶不設防的模樣,只是為了吸引不明內情的他上前攻打,而後等到他們臨近城牆,開始攻城,也即是抵達了秦軍殺傷力最大的範圍之內。

    而後秦軍就撕破庸俗的假象,郡國弱卒退後,百戰精卒上前,對著他們八百人狂轟猛打,置他們以萬劫不復之地。

    ‘卑鄙。’張遼憤懣了一句,可他心中也知道,兵者,詭道也,戰場上只要能贏,什麼手段都可以使,春秋時期那種各自擺開架勢,然後開打,贏的一方追上一段距離就不再追趕的義戰,早已消弭在戰國時期激烈狂暴的滅國戰中了。

    張遼沒有過分譴責秦軍的陰招,他只恨自己沒有看清秦軍于轅關擺出的假象,以至于折損了這麼多的兒郎,同時他心中有所疑慮,不是說河南尹的精卒基本上都趕赴虎牢關了嗎?如何轅關還有秦軍的精銳守御。

    這其中必有內情,張遼一邊奔跑逃竄,一邊不忘思慮戰局。

    忽的張遼腦中靈光一閃,他似是抓到了線索的尾巴,明悟了今日有此遭遇的原因,而這個原因,需要盡快通稟給丞相曹操得知才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兩刻鐘後,當自後方趕來的于禁見到作為先登的張遼所部時,他不免神色訝然了起來。

    無他,張遼所部先登八百人,如今只剩下半數,且這半數之人,多半帶傷,或是身上插著箭矢,或是臉上帶著傷痕,整一副慘兮兮的模樣。

    “文遠,何以至此?”于禁不明白,以張遼所部先登的驍銳,就算沒有偷取下轅關,但也不會落到這幅慘境,畢竟河南尹沒有多余的精銳士卒安置在轅關,是故就算張遼沒有攻克轅關,但全身而退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張遼壓下喘息之聲,他急促的回答道“于將軍,轅關有秦軍精銳把守,某一時不防,為其所破,是某之罪也。”

    張遼沒有推脫他的過錯,他接著說道“然從中可以窺見,秦軍除卻安排精卒趕赴虎牢關據守曹子孝將軍,還有余力把守伊闕、大谷、轅三關。”

    “此外,依某之卑淺的推想,秦軍能在轅關安置如此多的精卒,多半遣軍趕赴虎牢關之事,恐是耍的虛招,只為吸引我軍來此。”

    于禁作為曹營第一外將,張遼的話一說完,他就明悟了張遼的意思“文遠你的意思是,我們反中了秦軍的虛實之計。”

    張遼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他嘆息道“這只是某的一二猜想,具體情況如何,還需探明伊闕、大谷、轅三關,以及虎牢關守軍的詳情才可得出,不過以今日之戰,某卻是有七分的把握。”

    “七分。”于禁咂巴了下張遼給出的概率,即是張遼認為有七分的可能,那就是近乎十拿九穩了。

    于禁點了點頭,自顧自的說道“這件事當盡快稟明丞相。”

    “嗯,當越快越好。”張遼應聲。

    于禁這邊就要吩咐使者將消息帶給正在後方的曹操,忽的他一合雙掌道“壞了,夏侯將軍。”

    張遼聞言,眸子中閃過一抹不詳之色,他連忙說道“當一面遣使告知丞相,一面向西派遣使者,去追趕夏侯將軍一行,告誡夏侯將軍小心行事,莫要中了秦軍的詭計。”

    “自當如此。”于禁沉聲應道,按照張遼所言派出了兩隊使者。

    雖是張遼的進言,是在不經曹操點頭,就派人去追趕夏侯淵,規勸夏侯淵的行事,說來有自擅之嫌,可于禁卻不是不能任事的人,他敢于承當此事的後果,只需能使夏侯淵一行安平無恙。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季漢劉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季漢劉璋》,方便以後閱讀季漢劉璋第696章 張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季漢劉璋第696章 張遼並對季漢劉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