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的說,對于多哥蘭周邊的土著而言,他們到了多哥蘭就像第一次進城的農民,或者第一次走進農村的市民一樣,充滿了新鮮感。
多哥蘭雖然也是殖民地,規劃至少有幾分本土的樣子,對比周邊國家殖民地更是“十分發達”。
雖然多哥蘭的人口也就三十多萬,並不算多,地廣人稀,但是隔壁的上沃爾特,達荷美還有加納,人口也沒有比多哥蘭多到哪去,就比如達荷美總人口在一百萬左右,也就是多哥蘭的三倍。
可是,多哥蘭的人均生產力也是達荷美的數倍,並且交給本土的稅收比例比周邊地區低,還能接受本土的一些補助和扶持。
換而言之,東非在多哥蘭做的是長期生意,就像投資重工業一樣,周期長,利潤低,但是這對多哥蘭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多哥蘭的經濟狀況比周邊更加健康。
魯比羅拉隨著商隊一路走來,也確實見識到多哥蘭和達荷美的一些區別,多哥蘭北部的道路狀況,還有治安確實要超過達荷美。
他望著更加平整的土地說道︰“多哥蘭的建設確實比達荷美好一些,不過,也很有限,無非他們在細節上做的略微強一些。”
對于魯比羅拉的這個判斷,薩庫瑪搖了搖頭︰“閣下想的有些簡單了,你之所以認為多哥蘭比達荷美只是略微強一些,完全是去的地方還不夠多。”
他伸出手指著南方說道︰“多哥蘭真正繁榮和發達的地方在南邊,而北邊只是多哥蘭最貧窮和人煙最稀少的地方。”
“其中有著十分巨大的區別,在多哥蘭的南部,主干道全部都是硬化過的,也只有一些小路才和北方差不多。據我所知,多哥蘭北部只有兩條硬化公路,可這在達荷美也是極為罕見的。”
多哥蘭北部的兩條硬化公路,實際上就是連接洛美和達龐鎮,納蒂廷古的兩條公路,以前,東非建設這兩條公路,除了經濟上的考慮以外,目的主要有兩條,一個是軍事,一個是移民。
對于多哥蘭這種地形,交通建設可以參考越南和秘魯這兩個國家,而且多哥蘭的地形更加平坦,只需要建設一條南北走向,長達六百公里的公路,東非軍隊就可以快速抵達多哥蘭絕大部分區域。
薩庫瑪接著說道︰“還有南部可以看到大量已經開闢的農田和種植園,而北部多哥蘭就很少看到,只有納蒂廷古周邊的農業規模還算比較大。”
“多哥蘭南部的城市和小鎮,數量也更多,而且每一座單拎出來,恐怕都不比波多諾伏差!”
波多諾伏也就是達荷美殖民地首府,前世貝寧的首都。
在前世波多諾伏是貝寧首都,但只是貝寧的第二大城市,被沿海的科托努市超越。
不過,現在波多諾伏依舊穩坐達荷美經濟最發達城鎮的地位,這其中還和東非有些關系。
前世,科托努經濟超越首都波多諾伏,海運優勢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但是,法國人在殖民時代的政策對兩座城市的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雖然波多諾伏在1894年被法國人選為殖民地的首府,但所有的經濟活動、交通樞紐和現代化設施都集中在科托努。科托努市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經濟首都,甚至是第二行政中心,人口隨著就業機會的增加而快速增長。
正是因為法國人的做法,到殖民時代末期,科托努在人口和經濟體量上已經遠超維達和阿波美等古城,並與行政首都波多諾伏並駕齊驅甚至實現反超。
而在本時空里,法國人根本不敢把大量資源投入到科托努的建設上來,因為科托努無法給法國人帶來安全感,這座港口城市,直面強大東非海軍的威脅,反而距離沿海還有一段距離的波多諾伏更有安全感。
科托努和東非多哥蘭首府洛美市還不一樣,畢竟洛美港屬于西非頂級的深水良港,更加適合海軍主力艦艇停泊,所以洛美港自身就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守衛。
而法國的科托努港,條件一般不說,法國也不可能在這里部署多少海軍力量,畢竟達荷美在法國殖民地中,只能說屬于中上游殖民地,受不到太多重視。
這些因素迭加在一起,就讓作為殖民地首府的波多諾伏享受到了比前世更多的資源,鞏固了其經濟上的優勢,至少在法國統治期間,科托努想像前世那樣在經濟上實現逆襲,難度就大了許多。
而作為法屬達荷美第一大城市的波多諾伏市,發展水平遠不及隔壁多哥蘭的洛美,甚至在多哥蘭城鎮中只能排在第六的位置。
而還有一些多哥蘭城鎮,經濟規模和人口雖然比不上波多諾伏,但是基礎設施並不比波多諾伏差多少。
這也是薩庫瑪說波多諾伏說多哥蘭隨意挑出一座城鎮都不比波多諾伏差的原因。
多哥蘭的基建,並不能代表經濟數據,但是卻也是最能直觀讓人感受到和周邊地區發展差異的外在特征。
這一點,就類似前世遠東帝國許多不出名的縣城,經濟發展水平別看很低,可是其城建卻比世界上許多中小國家和落後國家的首都還要強。
魯比羅拉對于薩庫瑪所言,也陷入了沉默之中,即便不想承認,多哥蘭的發展水平絕對是比達荷美要強的,他雖然沒有去過多哥蘭的首都洛美,但是見過多哥蘭第二大城市阿內霍。
所謂的阿內霍實際上是多哥蘭第二大港口城市,在德國殖民多哥蘭以前,阿內霍才是多哥蘭第一大港,只不過後來因為河流淤積,阿內霍無法滿足現代港口發展條件,它就被洛美取代了。
但是,等東非殖民多哥蘭後,對阿內霍港進行了綜合治理和改造,又重新繁榮了起來,並且成為多哥蘭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最重要交流港口。
而東非經營建設阿內霍的原因,則是洛美港的軍事屬性更強,所以為了軍事用途,東非就盡可能的避免外國船只停泊洛美港。
當然,洛美港並不拒絕東非本國船只停靠,而東非本土本來就對多哥蘭的影響最大,所以,即便阿內霍港取代了過去多哥蘭外貿的地位,可依舊無法在經濟上超越洛美港。
魯比羅拉曾經就見識過阿內霍市,僅以阿內霍的發展來說,確實要超過法屬達荷美的任何一座城市,包括首府波多諾伏以及第二大城市科托努。
不僅僅是魯比羅拉,很多達荷美的法國人,甚至尼日利亞的英國人,都可能去過這座城市,和洛美一樣,阿內霍在幾內亞灣算是發達地區,消費和商業比其他地方要強的多。
當然,更有實力的人會選擇前往東非本土城市度假,消費和旅游,畢竟東非西海岸距離幾內亞灣也不遠,卡賓達和羅安達更是赫赫有名的國際大都市,在整個南大西洋沿岸也沒有競爭對手。
……
經過一天的行程,終于在傍晚前,薩庫瑪的商隊趕到了納蒂廷古,納蒂廷古距離達荷美並不遠,只有六十公里左右的路程,所以,很多達荷美商人會趕在太陽下山前抵達這座城鎮。
而這時,魯比羅拉也終于見到了這座位于多哥蘭東北部的經濟和軍事重鎮。
還沒有進入城內,他就發現了納蒂廷古的一個重要細節,那就是納蒂廷古上飄揚著的旗幟,那並不是常見的東非國旗,而是一面雙頭鷹旗幟。
“薩庫瑪,你們以前到納蒂廷古,上面的旗幟也是雙頭鷹麼?”
面對魯比羅拉的詢問,薩庫瑪眼里也閃過一絲茫然,他說道︰“並沒有,魯比羅拉閣下,我記得以前納蒂廷古的旗幟,一直都是東非的國旗,我們也稱為雄獅旗幟,因為上面有一頭獅子,而這桿繡著雙頭鷹的旗幟,我還是第一次見。”
听到他這麼說,魯比羅拉認為自己心中的疑惑,或許就和這面旗幟有關,不過雙頭鷹在歐洲並不罕見,普魯士,沙俄,還有許多歐洲貴族都用過雙頭鷹旗幟。
當然,如果魯比羅拉出生的早一些的話,他對于這面旗幟,可能就並不是這麼陌生了。
因為納蒂廷古上方飄揚的旗幟,正是曾經奧匈帝國君主旗,在1804年弗朗茨二世宣布成立奧地利帝國後,使用的就是這面旗幟。
其實,這面旗幟在奧匈帝國時代,也依舊被采用,但是只用于特殊場合,所以不再那麼常見,所以魯比羅拉才認不出,如果他是19世紀中期前的法國人,就能知道這面旗幟背後代表的意義了。
魯比羅拉面色變得有些嚴肅,雖然還不知道這種旗幟的變化,蘊含著怎樣的意義,但是他相信,東非肯定不會輕易把國旗放下,換上其他的旗幟。
“那就讓我們進城里,再看看東非人在搞什麼吧!”魯比羅拉說道。
然後一行人就在薩庫瑪的指引下,進入了納蒂廷古的街區。
剛一進入納蒂廷古鎮,魯比羅拉就有了許多新的發現,比如納蒂廷古正在施工改造,人員也很多,而且,這里還有不少車輛。
汽車在西非絕對屬于稀罕物,可是在納蒂廷古這座多哥蘭東北小城里,魯比羅拉一路上就看到了不少輛,這都是很反常的。
誠然,東非是世界“汽車王國”,可是不至于連最偏遠的殖民地,汽車也如此泛濫吧!
帶著滿心的疑問,魯比羅拉和商隊租好了旅社,然後,他立馬讓薩庫瑪去打探消息。
半個小時後,薩庫瑪就帶著情報進入了魯比羅拉的房間進行匯報。
“什麼!這里已經不屬于多哥蘭,而是哈布斯堡君主國?納蒂廷古成了哈布斯堡君主國的首都!”
當得到薩庫瑪的消息後,魯比羅拉內心被狠狠的震懾了一番,而他的表情也被薩庫瑪看在眼里。
“魯比羅拉閣下,這個哈布斯堡君主國難道你有所了解?”薩庫瑪帶著疑惑問道。
魯比羅拉面色有些凝重的說道︰“哈布斯堡君主國我確實听說過,只不過,這是一個歷史上存在的國家,而且是曾經神聖羅馬帝國下的國家,可是那個國家在歐洲,而且後來早就改名了。”
“現在它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西非,並且還有所謂的首都,這都讓我十分意外和感到震驚……”
隨後,魯比羅拉和薩庫瑪詳細的介紹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歷史,以及這個家族所建立的國家。
“……最後奧匈帝國被德國吞並,這個帝國就等于徹底覆滅了,我們只知道達爾馬提亞王國算是哈布斯堡皇室在歐洲最後的領土,而他們皇室的核心人員都到了東非。”
“本來以為哈布斯堡皇室流亡東非後,他們基本就退出了歷史舞台,可是現在看來,他們不僅沒有甘于平庸,而是想在西非重新施展拳腳,甚至想建設西非版的哈布斯堡帝國!”
薩庫瑪听完了哈布斯堡皇室的傳奇經歷後也感到驚訝,畢竟歐洲他還是知道的,按照魯比羅拉的話,他很難想象一個和法國一樣強大的歐洲帝國皇室,跑到他們西非這塊窮鄉僻壤,重新創業,可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魯比羅拉推測著說︰“哈布斯堡皇室很大概率是想要學習南德意志王國,在西非重新開闢家族基業,就是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哈布斯堡君主國,他們的君主是不是魯道夫皇帝?”
薩庫瑪這個時候說道︰“他們的皇帝好像是叫做卡爾一世。”
听他這麼一說,魯比羅拉就有了七八分的確信︰“那大概率是曾經奧匈帝國的卡爾皇儲,不過想一想也對,就魯道夫皇帝,恐怕也經受不了到殖民地來折騰。”
“不過,不管是魯道夫皇帝還是卡爾一世,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建立,對于我們法蘭西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消息,它透露出了危險的信號,那就是東非有可能借著哈布斯堡的這個傀儡政權,擴大他們在西非的地盤和影響力。”
“而這個哈布斯堡君主國的位置,剛好卡在我們達荷美和上沃爾特兩地之間,如果哈布斯堡君主國未來真要對外擴張,那法國的利益最可能受到威脅,所以我們必須盡快把這個消息傳遞回波多諾伏。”
魯比羅拉自然不會害怕這個滑稽的“哈布斯堡君主國”,畢竟都淪落到這納蒂廷古這個小鎮作為首都了,哈布斯堡君主國的面積還有國力,也能管中窺豹,並不強大,甚至十分弱小。
當然,如果單以周邊某一處法國殖民地的力量,想對付這個過家家一樣的哈布斯堡君主國還真不容易,畢竟法國在達荷美和上沃爾特的駐軍力量也很過家家,也就能欺負非洲土著太過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