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隨輕風去 本章︰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萬歷十四年走了,萬歷十五年來了,而林大官人已經開始盼著舉辦鄉試(文科)的萬歷十六年了。

    後世人對萬歷十五年還是很耳熟的,因為有本私貨滿滿的書名就叫《萬歷十五年》。

    單純從年代感來說,林大官人對萬歷十五年沒有多大感觸,今年沒有什麼值得自己興風作浪的大事。

    不過對林大官人私人而言,歷史上的萬歷十五年下半年前後有兩件大事,海瑞和戚繼光幾個月內相繼去世。

    想到這里,林大官人就對左護法張文吩咐說︰

    “找三個頭腦伶俐的伙計,過完年就出門去盛產棉花的山東拜訪戚少保,問問戚少保有沒有興趣合伙販運棉花到江南,利潤給他大頭。

    如果社團里沒有合適的人,就去甦州衛里找,總能找到有北上經驗的人。”

    張文雖然答應下來,但心里還是莫名其妙,坐館這大過年的又是什麼腦回路?

    林大官人嘆道︰“給戚少保找點事情做,免得守在家里郁郁寡歡,老年早逝。”

    然後又吩咐說︰“再派人去南京看看海青天,告訴海青天,明年我就去南京參加鄉試。

    而且我偏要在他眼皮底下拿一個史無前例的文解元,不信走著瞧!”

    張文︰“.”

    坐館您這到底是想讓海青天活久見,還是直接“卒于官”?

    林家過年的團圓飯還是在林宋村老屋辦的,範娘子和黃五娘各自抱著兒子,終于有資格來參加了。

    只說這一房,三代人男女老少加起來,也有個十七口人了,絕對稱得上人丁興旺。

    雖然林國忠老爹心里不服氣,還認為自己是一家之長,但在事實上,家族的主心骨已經是林阿四了。

    阿大、阿二、阿三這些兄弟,大部分時間也在聆听阿四講話。

    雖然坐在成年男性的末座,但遮掩不了林阿四揮斥方遒的氣勢。

    “今年不是考試大年,我不用去琢磨科舉的事情,所以還是以社團事務為主。

    而且過去兩年社團擴張迅猛,以粗放式增長為主,已經出現了管理混亂、效率低下的跡象。

    所以今年的總體方針應該是主動減緩擴張勢頭,實現軟著陸,做到穩中有增。

    工作重心放在鞏固基礎、深化內部改革、加強人員素質、提高經濟質量等方面。

    具體措施有五大條和二十小條,第一”

    其他哥倆不敢說話,大哥林時來揉著額頭說︰“別說這些听不懂的,你就直說讓我們今年干什麼吧?”

    林泰來只得收起了形勢教育講課,直接指示說︰“大哥你把工程隊擴充一倍,組建三隊和四隊。”

    然後對二哥林運來說︰“你在上塘街和南濠街市管所鍛煉了一兩年,讓�痯剉^藎 愀胰Ч矗俊br />
    林二哥露出了為難的神色,不敢接下這個重擔。在他們兄弟幾個里,林二哥算是最沒魄力和野心的一個了。

    林泰來也沒辦法,又不能趕鴨子上架,只能先讓二哥緩緩,“你在城市方便,那就負責給我修宅院園林吧!”

    然後林大官人又對三哥林福來說︰“三哥你繼續在木瀆港當河快,工業園區就挨著木瀆港,你就能者多勞,兼一個工業園區總監工。”

    這個倒是沒問題,如此林大官人三言兩語,就把自家兄弟今年的任務安排完畢。

    至于老爹,繼續研究雙季稻去吧!

    對了,紅薯應該在這兩年被人從南洋偷到福建了,回頭可以想辦法從福建弄點過來,讓老爹研究研究。

    雖然這玩意並不是萬能解藥,根本不能一直當主食,但摻著吃也是可以減輕糧食壓力的辦法。

    過了正月十五,工業園區絲織場發布了招工榜文,並附帶兩大誘人條件。

    一是有濟農倉免息借糧、優先賑濟福利,二是實行固定底薪按旬發放制度。

    還沒出正月,就迅速從甦州城里招到了五百熟練織工。

    不是只有五百織工報名,而是工業園區絲織場現有規模只能容納五百織工。

    本來林大官人設想,開始直接上馬二百張織機,結果沒達到計劃。

    因為織機成本昂貴,動輒十兩銀子起步,而社團還處于高投入時期,資金太緊張,結果只準備了一百張織機。

    林大官人也只能實事求是,先從這個規模起步。畢竟當前最重要的是把工業園區開張起來,進入良性的滾雪球發展模式。

    當前城里絲織工場的主流招工模式是日結模式,每天五分銀,有點像後世日結一二百的散工。

    而林大官人之所以敢力排眾議開出底薪制度,不僅僅是為了從城里吸引熟練工,主要還是因為暫時不擔心銷售問題。

    就絲織場目前這點規模和產量,都不用想沖出江南、走向全國、暢銷海外。

    即便沒有市場,只靠社團內部各單位的骨干人員也能消化很多,畢竟一千人背後就是一千戶人家,更別說還有社團控制下的鄉村、船戶。

    退一萬步說,就算社團內部消化不完,還有個渠道就是讓官府出面收購了。

    總而言之,目前絲織場完全不用靠市場就能生存,林大官人還有什麼可擔心的,直接把底薪制度安排上,只管埋頭生產就是了。

    過了二月二龍抬頭,位于木瀆鎮胥江南岸工業園區的絲織場就就開工大吉了。

    林大官人剛把這邊事情打好基礎,又不得不趕往甦州衛運軍分署,安排漕運事務。

    按照制度,每年開春二月,就要開始把去年征收上來的漕糧北運了。

    林大官人身為督運千戶,負責的就是組織漕糧運輸。

    坐在衙署大堂里,看著二尺高的賬冊,林大官人不禁悲從中來。

    想起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二月,除了過年前後半個多月,其他時間全都在連軸轉似的忙碌,片刻也不得閑。

    怎麼事情都是自己的?難道這甦州城,離了他林泰來就無法運轉了?

    林大官人開始懷念兩年前,天天除了打打殺殺就是吃喝玩樂的快活日子了。

    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陷入了自我內耗?

    人活一世,到底又是為了什麼?

    正當林大官人自怨自艾的時候,甦州衛指揮使李天屈尊過來串門了。

    “衛署收到了紅票,過幾天新知府來上任了,咱們甦州衛也得出個人,去楓橋迎接。”李指揮問道,“你想去麼?”

    林大官人答道︰“這什麼迎接我就不去了,我正準備帶隊督運第一批漕糧,前往揚州水次倉。”

    李指揮使屈尊來訪,當然也不只是為了問這麼小事,又說︰“听說這個新來的新知府石�玉名氣很大啊,號稱清譽滿天下,廉介剛正到人稱石剛峰。”

    都知道海瑞號剛峰,石剛峰這個外號的意思差不多就相當于“小海瑞”了。

    “林千戶你怎麼看?”李指揮又問道,其實就是探口風來了。

    林大官人蹙眉稍加思索後,嘆口氣說︰“先前我還想萬歷十五年大概會很平靜,結果又來了這些玩意,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李指揮使是一個對官場很通透的人物,但硬是听不懂林大官人這段話的含義。

    也不能怪李指揮不聰明,如果沒站在穿越者的維度,是真理解不了的。

    李指揮只能從“這些玩意”這個稱呼,揣摩出了林大官人對新來知府的鄙夷。

    不是林大官人故作高深,而是根本說不清楚,完全沒法明白說出來。

    新來知府石�玉這個人在後世名氣不大,也沒什麼特別的政績,但是在歷史上,他和申首輔辭官有著直接關聯。

    原本歷史上的萬歷十九年,首輔申時行辭官,其中原因非常復雜,甚至可以說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申時行自己都不想繼續干了。

    而申時行辭官的直接導火索事件,就是當時的江南巡撫構陷甦州知府,引發朝野公憤。

    這件事相當于壓垮申時行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申時行在被圍攻之下,徹底心灰意懶萌生去意。

    而石�玉就是事件的主角之一,當時他正是甦州府知府,表面上被誣陷的那個。

    在林大官人陰謀論眼光里,這起事件充滿著很多詭異之處,更像是一個某勢力針對申首輔的、自導自演的陰謀。

    所以看到石�玉這個名字,林大官人和別人的感觸當然不一樣。

    別人最多感慨,這個石�玉肯定關系很硬,居然能把上任不到一年的鐘知府擠走。

    或者感慨,這位石�玉官聲主打剛正廉介,以後違法犯紀的事情不好做了。

    而林大官人心里,石�玉三個字是和陰謀劃等號的,還是針對申首輔的陰謀。

    林大官人也沒想到,石�玉比原本歷史提前了三年來到甦州府上任。

    想到這里,林大官人也不由得猜測起來,難道這就是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

    讓某勢力已經忍無可忍,提前了三年發動陰謀?

    李指揮今天像個好奇寶寶,不厭其煩的問著問題︰“這位石知府到底是哪邊的人啊?”

    林大官人無語,“李長官別裝傻了,不信你看不出來。”

    一個官聲清譽莫名其妙非常響亮,又說不出有什麼實際政績,然後還有“小海瑞”這種外號進行炒作的官員,還能是哪邊勢力的?

    先求月票啊,等我再完善一下階段構思!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話事人》,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話事人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話事人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並對大明話事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