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話事人

第329章 木秀于林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隨輕風去 本章︰第329章 木秀于林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第329章 木秀于林

    當初按照分工,林大官人的母親林宋氏在橫塘鎮,父親林國忠和大嫂在木瀆鎮。

    安撫好黃五娘後,林大官人就在屋外對林宋氏說︰“母親就不要去木瀆鎮那邊湊熱鬧了,專心在這里陪著黃氏,別讓黃氏感受到冷落。”

    林宋氏點頭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兩個胎兒都很重要。

    木瀆鎮靈岩山下有一處林氏別業,近一年範娘子一直居住在這里。

    當林大官人趕到林氏別業時,卻見中庭已經站滿了人。

    不僅父親和三個哥哥都來了,就連社團里大大小小頭目也來了不少。

    比如高長江、稅關主吏馬英明和主計宋叔,還有早期的四大金剛,關系比較近的基本都出現在這里,左右護法跟著林大官人到來後,也加入了進去。

    林大官人不由得嘀咕了一聲,這幫人怎麼比自己還積極。

    新生兒出生時的陣仗大不大,主要看待繼承的家產和基業厚不厚。

    林泰來剛和眾人打完一圈招呼,簡單寒暄了幾句。

    忽然就看到大嫂從穿堂里沖了出來,叫道︰“生了!是個男娃!”

    林泰來還沒反應過來,院中就爆發出了歡呼聲,無論這個男嬰是不是嫡出身份,至少林氏基業有後了。

    兩世為人,第一次當爹,林泰來有點發懵,下意識的還在做心理建設。

    林國忠還算冷靜,推了一把兒子林泰來,“進去看看!”

    雖然林老爹也很高興,但還沒興奮到不知所措的地步,畢竟之前已經有四個孫子孫女了。

    林泰來走到內院正堂,新生兒被從里屋抱出來,讓林泰來看了一會兒。

    親眼見到這個皺巴巴的小東西,兒子才從一個符號變成了一個小生命,血脈親情油然而生。

    這是林大官人穿越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血脈親人。

    又等了不知多久,里屋的範娘子緩了過來,又拾掇了一下,才讓林泰來進去探視。

    範娘子平日里略顯凌厲的神情,這會兒柔和了許多,又增添了幾分驕傲之色,視線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身邊的兒子身上。

    林大官人坐在旁邊陪著說話,問了句︰“你在想什麼?”

    範娘子溫柔的看著襁褓里的男嬰,答道︰“我正想,他將來會找個什麼樣子的妻子?”

    林泰來無語,這腦回路實在太跳躍了。兒子才剛出生,就開始琢磨起親事了?

    不過在這時候,林大官人也只能揀著好听話說︰“我掐指一算,此子妻室必出于宰相之家也。”

    範娘子眼前一亮,欣喜的說︰“你說的是申家?那真不錯。”

    “十有八九可以。”林大官人倒也不是信口開河,前兩天申二爺就表達出結親的意願了。

    再說就憑申家兩兄弟歷史上人均十來個子女的超強生育能力,怎麼也能分給自家一兩個。

    雖然眼前這個兒子只是外室所出,但申二爺子女大部分也不是嫡出的。

    範娘子又問道︰“你說起個什麼小名?”

    這時代很多人都有個習慣,新生兒只起一個小名,一直叫到十來歲,再起個正式的本名。

    比如林大官人小名四喜,十二歲才有了本名林泰來。

    听到範娘子提起小名,林泰來便大度的說︰“�泧`量啵 擁男:陀贍 聰氚桑 br />
    範娘子心里已經有了想法,聞言便興致勃勃的道︰“今天是九月初一,小名就叫九一,我覺得很好听。”

    用出生日期當小名,也算是個時代特色了。

    九一?林大官人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個數字似乎有點特殊。

    不過也不好拂了範娘子的興致,林大官人便附和著說︰“挺好挺好,九九歸一。”

    從內院出來,林大官人繼續接受別人的恭賀。

    高長江建議道︰“坐館何不有感而發,即興而作一首詩詞?”

    林大官人瞥了眼高長江,冷哼道︰“爾欲置我于火上炙烤?”

    如果給範娘子這邊寫了,黃五娘那邊怎麼辦?哪首水平高哪首水平低,計較起來都是麻煩。

    他林泰來可沒有兩首完全一樣水平的相關詩詞,干脆一首也不寫了。

    雖然範娘子這邊先生了,但林大官人也沒有一直守在範娘子這邊不走。

    他還是保持著在木瀆鎮和橫塘鎮之間來回流竄,每邊輪流睡一晚的節奏。

    又過了四天,不甘心落後太多的黃五娘也要生了。

    于是在木瀆鎮林氏別業發生過的一幕,在橫塘鎮林家大院重演。

    還是那一大幫人,今天又站在了橫塘鎮林家大院的前庭,恭候另一個新生兒的降臨。

    東西兩位娘娘,哪邊也不能得罪。

    從午前一直等到了午後,終于看到唐老頭家的老婆子從內院急匆匆出來,喜形于色的叫道︰“生了!也是個男娃!”

    林大官人的周圍再次響起了歡呼聲,雖然林大官人心里挺想要個女兒,但兒子也不錯。

    畢竟在世人的觀念里,還是崇尚多子多福。

    林大官人接受了下屬的祝賀後,便進去探視新生兒和黃五娘了。

    比較了一下,感覺早出生四天的長子比較白,而今天出生的次子更壯。

    再看黃五娘,臉上充滿著一種松弛的感覺,好像是完成了一件壓力巨大的任務似的。

    林大官人憐惜的說︰“你真是何苦來哉,其實我更喜愛女兒。”

    四天前範娘子生下了兒子後,黃五娘心里就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唯恐生出一個女兒,被對方徹底比下去。

    听到林大官人的話,黃五娘白了一眼,“站著說話不腰疼。”

    如今也生下了兒子,黃五娘心里就能放松下來了。

    然後黃五娘問道︰“听說你在範氏那邊答應了,與申家結親?”

    林大官人聞弦歌而知雅意,主動說︰“你放心!一視同仁!”

    黃五娘又說︰“可是我听說,申二爺最近新生的女兒只有一個,怎麼分?”

    這會兒林大官人不能和女人較勁,滿口答應說︰

    “你大可放心!我會督促申二爺抓緊再生個女兒,時間肯定來得及,保證人人有份。”

    而後又迅速轉移話題說︰“你還是先給兒子琢磨一個小名吧!”

    黃五娘胸有成竹的說︰“今天是九月初五,小名就叫九五。”

    林泰來︰“.”

    一個是九一,一個是九五,很好很強大。算了算了,反正小名都是亂叫的,總比四喜好听。

    本來按照林大官人的計劃,陪著兩個女人坐完月子後,就再去揚州。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九月底時,林大官人發現自己年底之前實在分身乏術。

    所以只能派人去揚州送信,讓汪員外繼續串聯同道和搜集“罪證”,先不要著急發動,等來年再說。

    從九月底到十月上旬,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收農忙時候。

    當然對林大官人這種人而言,他又不下地收稻谷,真正忙的是在秋收之後。

    秋收結束,就是官府開始征收錢糧的時候,應天巡撫趙志皋對今年的錢糧空前重視。

    不得不說,做官這種事三分靠實力,七分靠運氣,趙志皋的運氣就非常不錯。

    因為去年甦州府豁免了過去十年拖欠的錢糧,減緩了百姓的壓力,所以今年百姓對于交納錢糧的抵觸心不算重。

    同時經過連續兩年的小災害後,今年終于是一個好年景了,官府征收錢糧的壓力自然就輕。

    所以林大官人預估,趙志皋今年的錢糧指標完成結果不會太差,不過具體數據要等年底才知道。

    另外秋收之後意味著農閑時光到來,而農閑往往又意味著官府工程開搞。

    這又是一個非常令林大官人操心的事情,經過與兩個縣衙的反復商議,終于確定了今年的官府工程項目。

    吳縣這邊,是開工疏浚木瀆鎮與楓橋鎮之間的航道,保證木瀆鎮的貨船能暢通無阻直接北上匯入大運河。

    長洲縣這邊,則是在東邊城外的大片湖岸築堤,並起了個名字叫袁公堤。

    剛把工程項目確定,並交給了大哥林時來的兩個工程隊,還沒容林大官人喘口氣,結果又有事情上門了。

    湖廣荊州的袁家糧行遵照合作約定,在秋收之後,就迅速運送大量稻米到甦州城,第一批數量就高達五千石,動用了二十多艘大船。

    不過在交易價碼上,雙方又扯皮了很久。

    林大官人開價是五十萬斤鹽換一萬石米,而袁家糧行要價是一百萬斤鹽。

    扯到最後,以七十萬斤鹽換一萬石米的價碼達成交易。

    百忙之中,高長江又找了過來,拿出了一個辦學院章程。

    按照指示,學院分為初級學堂和高級學堂,暫時只開初級學堂。

    同時又分為短班和長班,十五歲以上的進入短班學習,十到十五歲的進入長班學習。

    林大官人只看了看課程設置,不滿的說︰“文學課只學百家姓和千字文?”

    高長江疑惑的說︰“坐館說過,只要教導識字就行了,不用學四書五經啊。”

    林大官人指示說︰“那只學百家姓和千字文也不夠,導致只會認字不會使用。

    所以把我的詩詞編成一本詩集,作為文學課的進階必修教材!”

    高長江︰“.”

    要不要把坐館你那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也編成集子,當成教材?

    在林大官人的忙忙碌碌里,時間就到了萬歷十四年的年底。

    林大官人本來還想著,對社團組織體系進行改制,但因為實在太忙了,只能暫且將改制推遲到明年。

    而且改制必將帶來短期的混亂,眼下正是社團事務的高峰期,確實也不適合進行改制。

    在官府過年封衙之前,林大官人去察院拜訪了趙巡撫,並詢問道︰“今年江南地方錢糧的完納情況如何?”

    趙巡撫喜形于色的答道︰“九成!”

    熟悉官場規則的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于是林大官人沉默了。

    七成就是不處罰,八成就是合格,九成就是卓異。

    看林泰來似乎沒什麼興致,趙巡撫詫異的問道︰“怎麼?你不高興?”

    林大官人嘆道︰“去年平息抗稅,今年完納率又高達九成,連續兩年政績極其卓越,看來老先生明年開春後必定要高升部院了。

    對于人在甦州的我而言,當然希望老先生繼續當巡撫,不想看到老先生你離去啊。”

    趙巡撫是林氏集團在江南地區最直接、也是最強力的保護傘,他的離任對林氏集團而言堪稱重大損失。

    趙志皋笑道︰“哪有你想的那樣夸張?無論換了誰做這個巡撫,難道還能動搖你?”

    林大官人搖了搖頭,“我現在就可以斷定,下一任巡撫,對我肯定沒有善意。”

    熟知官場規則的趙志皋沒有問為什麼,他當然明白其中道理。

    在大明官場中,避嫌和制衡是無處不在的。

    對于管轄首輔老家的應天巡撫,首輔不可能提出人選,甚至明面上不能用任何與首輔有關系的人。

    那些敵對勢力一定會死死盯著這個人選,並期待首輔在這個問題上落下把柄。

    以申首輔那不露任何破綻的性格,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硬剛。

    至于趙志皋先前為什麼能當應天巡撫,那是林泰來通過海瑞舉薦的,當時明面上與申首輔沒關系。

    或者說,趙志皋是先當了應天巡撫,再去投靠申首輔的;而不是先投靠申首輔,再當應天巡撫。

    趙志皋忍不住調侃說︰“區區一個新任巡撫而已,你也會害怕?心里害怕的人,應該是那個新巡撫吧?”

    林大官人幽幽的說︰“去年原應天巡撫韋某人,栽在了我手里,直接罷官;今年鳳陽巡撫楊某人,也栽在了我手里,被剝奪了巡撫差遣。

    如果明年再有個不知好歹的巡撫栽在我手里,就是三年三次整垮江左封疆大吏了!

    到了那時,朝廷會怎麼看我?皇上怎麼看我?

    我豈不就成了木秀于林我獨秀?會不會被當成麻煩制造者?”

    趙志皋︰“.”

    什麼叫木秀于林你獨秀?細細想去,林泰來所言似乎也有點道理?

    只能說,林泰來這個煩惱,如此的清新脫俗、與眾不同。

    然後趙志皋又開口道︰“听了你的話,我忽然有感而發。

    如今你也有兒子了,算是成家立業,該起個字了,不然別人都不好稱呼你。

    我作為前輩,贈你個字號吧,就是獨秀二字如何?取意自木秀于林。而林又是你的姓,正好關聯起來。”

    林大官人︰“.”

    林泰來,字獨秀?號今布?

    月底了,先求個月票熱熱身啊!!!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話事人》,方便以後閱讀大明話事人第329章 木秀于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話事人第329章 木秀于林並對大明話事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