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實業

第2130章 董慶軍的新目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文屹 本章︰第2130章 董慶軍的新目標

    董慶軍要求重啟人形機器人的研發。

    上一次的失敗,讓他耿耿于懷。

    相比“小陶董”,人形機器人最後的成果除了能運動能說話,也沒覺得更先進。

    花了那麼多心血和錢,最後只能用于替代人進行各種試驗,跑快了還會摔跤,妨礙實驗。

    現在機械,動力、芯片和感應技術相比之前,又有了很大的進步。

    說不定這一次就能成了呢。

    李文軍通過了他的申請,還說叫他不要只研發人形機器人,還可以拓展思維,研發更多形態的。

    比如球形,柱形,飛碟形,甚至是可以變形的。

    其實他們現在已經做出了很多種形態的。

    比如機器狗,其實就是犬型機器人。

    還有各種保姆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其實也是半人形機器人。

    這個消息一發,高層和技術人員中間都產生了分歧。

    反對的一方,以運營一方為主,說︰這個人形機器人也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用途。

    漂亮國公司花了幾十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發出的人形機器人都還走不穩。

    中國的技術比不上人家,還來搞這個,風險太大,有可能錢都白花了。

    贊成的一方,以科研人員為主,說︰技術研發就是要有前瞻性和冒險精神,不能總是別人出結果了,我們才跟隨。

    如果功利心太重,就什麼都別研發了。

    因為風險都很大。

    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交流電發電機的時候,愛迪生都說︰“交流電是浪費時間,沒有人會用它”。

    可後來,交流電卻毫不費力的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了所有電器使用的電流。

    如果大家都像愛迪生那麼短視,這個世界的科技早就停步不前。

    因為爭吵太過激烈,有時候在餐廳里吃飯,都會吵起來。

    說到激動了,反對方說︰“董慶軍就是個攪屎棍,敗家子,亂國之臣。”

    贊成方拍桌子︰“他才是推動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要是都像你們這樣,整天只想躺在成果上睡覺,‘文軍實業’早就關門大吉了。他要是敗家子,你們就是南宋余孽。”

    陶光明指著他們問李文軍︰“你就看熱鬧?不去管管。”

    李文軍︰“有什麼好勸的,讓他們討論一下,還能激發活力,多好。董慶軍就是我放在魚缸里的鯰魚,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再說了,反正都是我的錢,不管他們討論出什麼結果,最後還是得听我的。”

    陶光明︰“好吧。”

    李文軍不阻止也就罷了,就連被討論的中心人物董慶軍自己都端著碗在一邊樂呵呵看熱鬧。

    好像別人罵他,他還更有食欲。

    那些人吵著吵著,瞥見董慶軍那笑得跟個弱智似的臉,頓時沒有了爭吵的興趣。

    一哄而散。

    李文軍︰“你看,謠言止于智者。”

    陶光明差點把桌子掀了,說︰“這句話是這麼用的嗎?”

    李文軍給董慶軍批了一年一千萬的研發費用,用行動給這場爭辯下了結論。

    董慶軍說︰“用不了這麼多。”

    李文軍︰“嗯,也不是一次給你,這是個研發基金。我也向國家申請了一部分。”

    董慶軍說︰“研發基金多給別人用一些。比如光刻機,量子芯片,電池什麼的。”

    本來支持董慶軍的人,現在都有點恨鐵不成鋼了。

    他連這點潛規則都不知道。搞研發就是研究者們發財的最好途徑。畢竟最後只要拿出成果了,具體用在哪里,是不用逐項報到的。

    誰會嫌棄錢多?!!

    董慶軍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各個部門調骨干,而是就要了幾個今年畢業進“文軍新城”的年輕人就組成了研發小組。

    他信心滿滿地把之前人形機器人的圖紙翻出來,對幾個關鍵部位進行改進,重新設計重心,增加了很多關節和微型電機,然後用上了最先進的六維力傳感器。

    六維力傳感器一般安裝在手腕、腳腕、足底或手部,能夠通過檢測多維交互力,感知和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來幫助機器人提升手部操作的靈活性和腳部行走的穩定性,完成復雜和精細的任務。

    打個比方,正常的成年人之所以在摔倒之前會移動腳步或者傾斜身體來恢復平衡,是因為人的腳底有末端神經,能感受身體施加在上面的應力變化,而下意識做出反應。

    手指能捉住一個雞蛋又不太大力而捏碎它,也是因為指尖有末端神經在感受力道,做出精細的恰當的。

    六維力傳感器就給機器人增加末端神經。

    加上這個以後,董慶軍讓人形機器人坐在桌邊,讓它拿著細細的筆在紙上把按照輸入的內容寫下來。

    如果把捏斷了,或者拿不穩,或者寫出來的東西歪歪扭扭,那都是六維力傳感器還不夠精細,就再改進。

    他們花了幾天,才讓機器人能拿雞蛋,能撿豌豆。能穿針。

    有成員不解的問︰“我們為什麼要那麼麻煩,讓機器人做這麼精細的手部運動。”

    董慶軍︰“既然要做人形機器人,就要各個方面都像人。”

    那小伙子說︰“可是這個沒有什麼太大用途。”

    董慶軍︰“有的,比如你讓它開門,它不會把把手擰壞。”

    其實這些,之前的家務半身機器人已經基本能做。

    董慶軍他們只是讓新的機器人更精細,然後改變了外形。

    這也是他沒要技術骨干的原因之一。

    因為他覺得各種功能分開都能做好,只要把眾多功能整合到一起就行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新人的腦子活,工資低。

    接下來就是最難的,行動中和靜止的穩定性。

    這個也是董慶軍的心病。

    上次消防演習,人形機器人假扮被困群眾,被無人飛機從樓上救下來。

    陶光明看機器人走得慌慌張張,驚恐萬分,還說︰“這些機器人演得很投入。”

    他不知道的是,那個機器人就是這個步態。

    李文軍還譏笑說這個機器人不動還好,一動就“賊頭賊腦”的。

    當時最幸運的是還好這幾個機器人沒有撞在一起,不然就會東倒西歪,相互踩踏,亂成一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國實業》,方便以後閱讀大國實業第2130章 董慶軍的新目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國實業第2130章 董慶軍的新目標並對大國實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