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

1780、洪承疇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 本章︰1780、洪承疇一

    延綏縣城西大營,被招降的各路亂匪都駐扎在這里。

    這段時間,這些剛剛招安的所謂官兵,可把延綏的百姓禍害苦了。這些人現在雖然穿上了大明官軍的紅色戰袍,但是,他們我行我素,和做賊時的做派一模一樣。

    畢竟他們就沒有受過訓練,也不知道官兵是什麼樣的。

    嚇得延綏縣城的百姓,打柴都不敢從西門走,大姑娘小媳婦更是嚇得連家門都不敢出。縣令下令關閉西門,北門,只留下南門和東門供百姓和商賈出入。

    延綏又稱榆林鎮,是九邊重鎮之一。這里設有延綏巡撫一人。受駐地固原的三邊總督節制。

    榆林城地勢三面靠山,一面臨水,地形上東高西低,東面全是沙漠。

    北城外則是有五個城堡,居高臨下相互聲援。

    西面雖然靠水,但冬季早已結冰,然而西面地勢開闊,不便隱蔽。

    楊鶴其實對這些無恥混蛋也是不放心的,特地把軍營放在西面,便于延綏總督在城門上了望監視他們。

    榆林衛,隸屬延綏鎮,延綏鎮乃是明朝九邊重鎮。《明史》記載︰“榆林衛天下雄鎮,兵最精,將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餉又最乏。”

    榆林鎮邊軍士兵,糧餉無著,為了吃飯大批投向農民軍,是關內戰場形勢逆轉的根本原因。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寫道︰“早期匪是打不過兵的,但匪在長期的拉鋸戰中,受到了兵的充分訓練。加上兵大量投入匪,漸漸的兵就打不過匪了。”

    洪承疇今年六月升任延綏巡撫。時洪承疇因為臨時被楊鶴抓差而立功。

    洪承疇本是一個書生,卻自通軍事。

    讓朝廷沒想到的是,明末的進士中出了一大批懂軍事的人才。

    從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楊嗣昌、……到洪承疇。

    武將中有真本事的更多,像麻登雲、黑雲龍、曹文昭、曹變蛟、周遇吉、秦良玉、張鳳儀、孫傳庭、鄭成功……。

    明末真的不缺人才,從水里專家袁應泰、數學和統計學專家張五典、工業學者宋應星、火炮專家孫元化、徐天啟,理財專家畢自肅,……。

    各行各業的人才,燦若繁星。

    可惜,皇帝手里有大把的人才,一個都沒有用好。一把好牌打的稀爛,搞得滿盤皆輸。最後,皇帝還不自怨自艾,而是推卸責任給臣下。

    他是明顯認賭不服輸,死鴨子嘴硬。

    可是這個世界,嘴硬是沒用的,心硬才好使。

    崇禎是個嘴硬的,而洪承疇這人,就是個心硬的。

    洪承疇,字亨九,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萬歷丙辰進士。

    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洪承疇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

    歷史很有意思。清朝得天下,有一個福建人保著順治入關。這個人就是洪承疇。而清朝失天下,有一個福建人保著溥儀出關。這個人叫鄭孝胥。他是福建閩侯人。

    洪承疇童年曾入溪益館讀書。因家境貧寒,十一歲輟學。在家幫母做豆干,每日清晨,還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賣豆干。

    洪母這人,深明大義。

    晚年拒絕漢奸洪承疇贍養,和幼子居住在船上,不睬清朝的土地,最終在船上去世。

    他曾把母親接來帝都,打算床前盡孝。

    洪承疇的母親素來以剛烈聞名于鄉里,洪承疇降清以後,不僅鄉里人看不起他,就連天下士人,都視其為恥辱。

    如今他要接母親進京,鄉親都認為洪母不會答應。誰知洪母接到消息後,立馬就收拾細軟,準備進京見兒子。

    洪承疇听說母親答應進京,心里不知有多高興,一邊叫人準備好房間,一邊盼著母親抵達京城。

    當洪母剛剛到達京城,就見兒子已經在城門口迎接,然而洪母一下車,看到這個漢奸兒子,就掄起拐杖,對兒子一頓毒打。

    當時她一邊打洪承疇,一邊罵道︰“為娘都已經七十多歲,沒幾天活頭了,卻要因你這個不忠不孝的畜生蒙羞。老身都這個歲數了,你接我來這里做什麼,進宮當老媽子嗎。我今天不打死你,就對不起天下人。”

    清朝有高級貴婦,入宮服侍太後的制度。

    其實,就是走個過場,陪伴太後吃個飯之類的,是一種榮寵、榮寵的形式。

    洪母答應進京,並不是她認同兒子的漢奸行為,老太太這次來京,就是專程來打罵他這個漢奸不孝子的。老太太把洪承疇打了抱頭鼠竄,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帶著幼子,扭頭回福建去了。

    當時洪家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啟胤,在水溝館辦村學。

    洪承疇叫賣豆干之余,常在躲在學館外偷偷听課。

    洪承疇是天資極好之人。他才思敏捷,記憶力極好。別的學生學了幾遍都不會,他一听就懂了,就記住了。

    所以,偶爾也幫學生做做他們對不出來的對子。

    這世上本來就是不平等的。

    雖然我們生下來就先天不平等,但我們偏偏要去追尋後天的平等。

    讓上等根器的人和下等根器的人,付出和得到完全一樣。這種平等,既不實際,也不可能。這也是一種奇怪的想法。

    投胎是門技術活。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于糞糞溷(h n)之中。

    先天的不平等,不僅是投胎的在哪里的問題。

    從個人的資質上說,有的人生而聰明,甚至有的人聰明到不需要讀書的地步。

    這種人生而知之。

    因為讀書把他讀壞了,反倒起了不好的影響了。

    有的人就一生愚笨,天生考不上大學,再怎麼努力也沒用。越逼他,他越痛苦,還不如放過他算了。

    有些時候,真是不能貨比貨、人比人啊。

    都說百姓創造了歷史,可是讀盡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從來都是個人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傳說教員年輕的時候,讀書過目不忘。

    不管哪本書,他看一遍後,你可以隨便問。正著問,倒著問,隨便抽出一段問。都能對答如流。令人震驚不已。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鋼鐵大亨》,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鋼鐵大亨1780、洪承疇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鋼鐵大亨1780、洪承疇一並對明末鋼鐵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