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賊

第五百八十八章 左右逢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奪鹿侯 本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左右逢源

    “張兄,在下敬你一杯!”

    耀州城內的衙門大堂,人聲鼎沸。

    官軍將領正與叛軍守將推杯換盞。

    蜂尾針張振端坐上首,滿面笑容地端起耀瓷酒杯,跟下首的楊彥昌遙遙相敬,笑道︰“楊將軍太客氣啦!”

    說罷,他看向楊彥昌身旁,那邊茶座上坐了個年輕的明軍軍官,穿赤色布面甲,缽冑放在茶案上,既不飲酒也不飲茶,只是將手搭在茶案,按著一柄雁翎刀。

    蜂尾針看了又看,飲酒入喉,轉頭對楊彥昌道︰“像啊,太像了。”

    楊彥昌知道他說的是啥,他身邊這個年輕軍官叫劉承光。

    延安老劉家耀祖光宗,運順家昌的八人組合之一,算起來是劉承宗的遠堂兄。

    跟劉獅子相比,個頭兒稍低了點,也更粗壯敦實了些,但臉盤、顴骨都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楊彥昌在心里嗤笑,不光你覺得像,我他媽也覺得像啊。

    這兩年延安營駐軍在外,在前線扎營,半夜出現特殊狀況,楊彥昌經常會被部下從熟睡中叫醒。

    每次劉承光一來,迷迷糊糊的楊彥昌都覺得是劉獅子提著刀斧來干自己了。

    其實這事兒很離譜,楊彥昌從沒見過劉承宗手提刀斧。

    但他對劉獅子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素衣染血手提刀斧。

    當時劉獅子起事攻入縣衙,楊彥昌只提供了延安衛的軍械支持,但本人由于軍官身份,屯于延安衛的南關圍城,並未參戰。

    這種形象來源于膚施縣城被攻破後,城中百姓傳說中萬夫莫敵的劉承宗。

    當然延安府城流傳的傳說很多啦。

    他楊彥昌也榜上有名,是能單槍匹馬在亂軍陣中殺個七進七出,數次打得劉承宗大敗而歸,戰神一般的狠角色。

    蜂尾針又倒了一杯酒,這次提起酒杯敬給劉承光,不過劉承光不跟他喝,張振也不當回事,自己笑笑就把酒喝了。

    隨後才對楊彥昌問道︰“這位劉將軍在那邊,目下身居何職啊?”

    一直沒說話的劉承光開口了︰“延安營把總。”

    蜂尾針面上一驚,瞪大眼楮看向楊彥昌︰“你,劉將軍一表人才,怎能屈居把總?何不讓他當參將,楊將軍去做千總。”

    這話在楊彥昌听來只是笑話,反倒是堂中另一邊坐著不說話的米剌印和丁國棟對視一眼。

    他倆知道,張振這話很認真,而且一點兒都不覺得這話有問題。

    因為蜂尾針真的能干出這種事。

    倒是楊彥昌脾氣好得很,笑眯眯地攤手道︰“我也想讓承光做千總,可千總是向善爺,就是承光的父親。”

    “他媽的!”

    張振說話說得好好的,突然開始罵人了,轉頭對丁國棟、米剌印道︰“我後悔了,咱們三兄弟不該降了朝廷。”

    丁國棟和米剌印心說,你裝得還挺像,這不就是大帥的緩兵之計嘛。

    就在南邊準備開打的時候,北路五營官兵听聞耀州失陷,當即自金鎖關南下耀州同官縣,隨即渡過沮河,陳兵寺溝 ,將耀州北面圍住。

    五營官軍聲勢浩大,張振與丁米二將率甘肅三小營兵微將寡,立即收縮防御作勢不敵。

    隨後便遣使溝通,聲明他們都是朝廷甘肅邊軍,有反正之意,讓官軍派人進城商議歸降事宜。

    雙方一拍即合。

    倒不是五營將領對甘肅三營的投降反正一拍即合,其實五個人里四個人都不信。

    但由于其中三個在心懷鬼胎的程度上各有高低,另外倆的思考方式又比較簡單,就得出了高度一致的結果。

    五營將領一番商議,很輕松地就得出了先溝通溝通、報給朝廷的決定。

    先是賀人龍,既是劉承宗當兵時候的長官,又參與了河湟大戰,屬于對元帥軍比較熟悉的將領。

    他寧可相信豬會飛,都不會信劉承宗的軍隊會主動反正。

    尤其這甘肅三營,從甘肅拉到關中打仗的客軍,朝廷收復甘肅之前,他們就不可能反正。

    更何況賀勇就是賀人龍派去給元帥軍通風報信的。

    因為他是先鋒嘛,本著五營官兵聲勢浩大,希望把蟠踞于耀州的元帥軍嚇跑。

    後邊戰場勝負還說不定呢,萬一見勢不妙他得帶兵跑,所以先取個收復城池之功再說。

    萬萬沒想到賀勇過去了,也聯系上張振了,結果人不但沒嚇跑,反而說要投降——賀人龍知道里頭有詐。

    但他不告訴別人。

    他自己內心忐忑還來不及呢,生怕城中守軍接下來就用離間計,告訴其余各營主將,有人通風報信。

    而曹變蛟呢,正處在一個非常自信的時期。

    因為他率領的平涼軍,都被韓王豢養得不錯,平日里訓練也很下苦功,素質非常高。

    所以他的想法就比較簡單,管他降不降的,反正官軍也沒做好攻城準備。

    他們從慶陽南下,一路走的都是山地,隨軍未攜攻城器械,直到進了耀州才算走到平地兒,這時候強攻城池,必然會蒙受巨大損失。

    當務之急是在寺溝 上趕制器械。

    能用商議投降反正為借口,讓守軍不出城搗亂,妙!

    也就幾日之間,器械造好,城內守軍降就降了,不降正好都宰了做軍功,更妙!

    當然在這五名大將里,曹變蛟屬于比較激進的,楊彥昌就非常反對他。

    楊彥昌本來就跟關寧軍將領不對付,很多年前在山西第一次攜手就不對付,他跟曹變蛟沒事都能吵架。

    更何況楊彥昌覺得,人家願意反正是好事兒啊,咱應該接納人家,不然以後哪兒還有人投降?

    再說了……沒有再說,剩下的話楊彥昌只敢在心里小聲嗶嗶︰人家反正了,那我不就不用投降了嘛!

    但任權兒將軍顯然有不同見解︰“好個屁,賊人哪兒會投降?定是偽降,讓他們放下兵器出城接受整編,小曹將軍再把他們都殺了,沒一個冤枉的!”

    曹變蛟遂將任權兒引為知己。

    小曹心說︰看不出來,任指揮使對待叛賊的態度,跟我老叔很像,嫉惡如仇啊!

    但任權兒的思考方向是反的。

    這幫人如果是偽降,絕不會放下兵器出城。

    他們如果放下兵器出城,多半是真降,讓曹變蛟把他們殺了,以後長官的部下就沒人敢投降了!

    我任權兒運籌帷幄,不顯山露水便又為長官立一大功,美滋滋。

    如果他們放下兵器出城接受整編還是偽降,那就算曹變蛟殺的,跟我任權兒關系不大。

    最多令長官損失幾千人馬,將來不用偽降計策便是。

    反正結果是一樣的,長官部下將領都不敢投降。

    功過參半!

    唯一一個,能以正常心態看待張振反正的人,反倒是張應昌。

    張應昌是真沒想那麼多,他在五將中官位最高,算是此戰的指揮官,單是協調身邊這五營將校軍兵,就已經快讓他身心俱疲。

    腦袋都快爆炸了。

    賀人龍對他是向來七個不服八個不忿,曹變蛟有一套自己的客軍價值觀,也就任權兒讓他省點心,永遠都是長官長、長官短,見面笑眯眯,能低頭服管。

    最難辦的就是這個楊彥昌。

    這人看著是個挺正常的東西,但表里不一言行相悖,經常答應了什麼事,轉頭就帶軍隊走向相反的方向,再見面還是有求必應的德行。

    整個人像患了什麼控制不住五官四肢的怪病一樣。

    張應昌是真覺得,可以為甘肅三營上報練國事,如果這三個兩千人的小營反正,至少他手里就有一支可以信賴的軍隊了。

    正因如此,蜂尾針張振的求降,居然在五個各懷心思的戰將那達成一致,雙方僅花了一天就把這事兒推進下去。

    但張振在見到朝廷接納反正的文書之前拒絕出城,倒是允許了明軍派遣一員大將入城跟他面談。

    任權兒、曹變蛟激烈地拒絕面談,一致認為此事有詐。

    賀人龍也拒絕,他也認為有詐,但他自己心里有鬼,不敢像任、曹兩人一樣表態激烈。

    張應昌覺得自己進城被干掉,明軍就沒希望了。

    最後大家把眼楮都看向不能控制自己的楊彥昌。

    楊彥昌也怕進城被干掉啊,所以他就帶了個元帥府編外宗室劉承光。

    不過進城之後,耀州城內的治安還行,張振等人對他的招待也不錯,不說畢恭畢敬吧,至少很親切。

    如此做派,倒是讓楊彥昌放心不少。

    只不過他們各懷鬼胎互相猜疑,招降一事卡在這里,不得寸進。

    此時一听,張振說自己後悔了,楊彥昌的心立刻就提到了嗓子眼︰“張兄何出此言啊?”

    蜂尾針倒是神色如常,搖頭嘆道︰“如楊、劉二位將軍這樣的蓋世英雄,都不過屈居參將、把總之職,張某帶兵反正又能得個什麼官職呢?朝廷無識人之明啊!”

    楊彥昌呼地吐出口氣,繃直的身體向後靠了靠,連忙擺手道︰“這事張兄放心。”

    “城外的張總兵已將事情飛馬報給練撫台,他為三位將軍求的官職是一位副總兵、一位參將、一位游擊,絕不會比這官職更低。”

    他將張振三人稍稍安撫,這才微微探身,低聲問道︰“不過張兄,此間也沒外人,不如跟我說句實話,三位將軍是真降還是假降?”

    “你放心,不論真假,我都能幫你。”

    張振听著這話,轉頭閉眼,眼珠一轉,心中感嘆︰不論真假都能幫忙,大帥在陝北的關系這麼硬嗎?

    隨後他又在心里把這話否了,斷定楊彥昌是在套自己的話。

    他清楚記得,劉承宗將使命交給他時,說的原話是任權兒、賀人龍、楊彥昌三人有舊,卻沒說可以信任。

    換句話說,大元帥在心里對他們仨都沒底。

    那張振哪兒來的底啊?

    他當即決定,不上這鉤兒,睜開眼對楊彥昌皺眉問道︰“楊將軍這話是從哪兒來的,我如今身在帥府,有意反正;將軍身在朝廷,卻說出這樣的話。”

    說罷,張振認真地盯著楊彥昌的表情︰“那也請楊將軍對我說句實話,你究竟是哪邊的?”

    哪邊的?

    楊彥昌尋思︰我也不知道啊!

    我一個全自動將軍,你問我屬于哪邊兒的……這種問題太深奧了。

    其實早在幾年前的延安衛南關圍城,看著任權兒給他在範公井留的魚竿兒,楊彥昌就想過這個問題。

    他就是貪。

    貪戀衛所軍官一呼百應的權勢,不甘心跟著劉獅子起兵做亡命之徒。

    貪戀延安戰神地域型猛將的虛名,不甘心跟起事農民軍首領徹底割席。

    貪明廷給他的官職、給他發的俸祿、給他婆姨發的誥命;也貪劉家人在延安府給他的支持,一封封擊潰劉承宗的塘報。

    盡管受制于人,還貪圖延安衛的生活安逸,渴望將這種左右逢源的生存狀態無限維持下去。

    劉承宗只有一個獅子營的時候,他能在劉承宗和大明之間左右逢源,那時候他的路寬。

    但隨著劉承宗的勢力像吹尿泡子一樣膨脹起來,大明和帥府的軍事矛盾日漸加劇,他的路越來越窄了。

    楊彥昌已經知道,再走下去,就是一條不歸路。

    但他沒有辦法。

    “說實話可以。”

    張振的問題令他陷入沉思,思索片刻,楊彥昌才抬頭,帶著復雜笑容,說︰“我是延安衛人,延安衛在哪邊,我就在哪邊。”

    張振眼神閃爍,確定了,楊彥昌不是大帥的人!

    不過這個人對大明也不堅定,看上去是根牆頭草。

    就在這時,有涼州營軍官快步入衙,抱拳報告道︰“將軍,南門有兩股信使叩門,一個是楊將軍營內使者,來得很急,另一個……”

    軍官看了楊彥昌一眼,上前走至堂上,對張振小聲道︰“另一個是大帥派來的,兩股人在南門外撞上了。”

    張振緩緩頷首︰“都放進來。”

    楊彥昌听說外面有使者來了,忐忑地等了片刻,待兩名服色相似的傳信騎兵入堂,他快步從自家士兵手上奪過書信看了起來。

    張振同樣也在看信,看完眉頭大為舒展,信是劉承宗派人送來的,告訴他南面湖廣聯軍已被擊潰,此時主力正向北行來。

    而楊彥昌看到書信,則明顯感到吃驚,引得張振不由得問道︰“不知將軍收到什麼消息,可否告知我等?”

    “呵,倒是好消息。”楊彥昌強作鎮定笑出聲來,道︰“西邊來報,曹將軍率寧夏軍與左帥匯合,奪回秦州衛,率大軍攻入了鳳翔府。”

    “西南的四川侯總兵也發土將龍在田進入鳳翔,目下已經攻破大散關,將軍此時反正,真是大好時機。”

    張振聞言收起手上的書信,笑道︰“果然啊,朝廷也得知這個消息了,我這邊說叛將羅汝才已經敗了,逃到了鳳翔府治城……將軍這是?”

    他還在這兒故作輕松地說笑,就見楊彥昌已經起身離席,抱拳告辭道︰“營中有急事叫我出城,還煩請張將軍命人打開城門。”

    “不可!”

    張振還未說話,下首坐著的丁國棟已起身看著楊彥昌道︰“將軍這麼急著走,難道朝廷取勝是假,官軍準備要強攻城池是真?”

    這話讓楊彥昌急得腦門兒冒汗,一再否認,身旁的劉承光攥著刀柄起身,看那架勢都準備硬闖出城了。

    張振伸手攔住丁國棟︰“丁將軍,當著劉將軍的面,萬萬不可造次……我相信楊兄為人,一定不是官軍要強攻城池,對吧?”

    楊彥昌連忙點頭,向張振投去感激的目光,道︰“真是營中有事。”

    “那將軍放心回去處理軍務,自會有人打開城門。”

    他剛說完,楊彥昌就已經轉身往衙門外快步走去,劉承光亦步亦趨,走到衙門門口,倒是回頭朝一直很尊敬他的張振抱拳行禮,這才離去。

    這會兒米剌印也站起來了,走到張振身邊道︰“蜂兄這是投鼠忌器啊,不過我看這小子跟大帥不是一條心,真殺在城里,大帥想來也不會怪罪。”

    “你說了算啊?”

    蜂尾針苦笑一聲,對米剌印道︰“咱們仨都是給帥爺扛活的家臣,你口中的小子,才是帥爺的家人。”

    “他就算不跟帥爺一條心,那腦子壞了活該他死在萬軍之中,也不能死咱仨手上……放心吧。”

    蜂尾針說罷,輕松地笑道︰“南邊的仗,帥爺已經打贏了,我看這楊彥昌走得那麼急,應該不是城外要攻城,我們先到城上看看。”

    “就算他們要攻城,我們也能守到帥爺來援。”

    而在外面,出了衙門便上馬飛奔向北門的楊彥昌這邊。

    劉承光眼看出了城門,這才對楊彥昌問道︰“將軍,難道信上不是西邊取勝,怎麼走得這麼急?”

    “這還叫急?”

    楊彥昌瞪眼看向劉承光︰“沒得選了,他媽的任權兒!”

    “任權兒咋了?”

    楊彥昌抬手指向南邊︰“信上是西邊取勝,可任權兒接到西邊取勝的消息,直接帶延安衛拔營往南跑去投奔劉承宗了!快快快,我們得趕緊回營,追他去。”

    “他任權兒跑了不要緊,我們在延安的家眷可還都在他手上,這下好了,西邊還不如輸了呢!”(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頑賊》,方便以後閱讀頑賊第五百八十八章 左右逢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頑賊第五百八十八章 左右逢源並對頑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