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第一謀士

第258章 左良玉的悔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寶城 本章︰第258章 左良玉的悔恨

    左良玉字昆山,明末山東臨清人,最初在遼東與女真人作戰,受到侯恂的提拔,把侯恂視作恩人,這次崇禎派侯恂去湖廣傳旨,督促左良玉進軍,就是因為他們之間有這層關系。但左良玉之所以能發兵,傾巢出動,入河南剿滅闖營,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在明末,左良玉的標簽就是驕橫跋扈、擁兵自重。明史中對他的評價是雖然是驍勇之才,頻殲巨寇。但擁兵自重,驕亢自恣,養寇貽憂。現代史學家認為左良玉在明末實際上已經蛻化成一名地方軍閥,而非忠于明朝將領,區別就是考慮事情的出發點已經不同。他不再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想著自己個人和軍閥集團的利益。所以他故意害死楊嗣昌,卻又能勇猛的擊敗張獻忠。現在他大舉來攻闖營,也是因為闖營快速成長,不斷壯大,讓他感受到了威脅,畢竟河南、湖廣交界,必須通過武力遏制住闖營勢力的擴張。

    這與近代史學家說法一致,即‘’勇于虐民,怯于大戰”,說他心目中既沒朝廷,也沒百姓,是真正的豺狼之將。

    此刻借著夜色掩護,左良玉目不轉楮的看著對面闖營的營壘。他身材高大,面色紅黑,一雙狹長的眼楮看起來十分冷峻,整個面孔給人一種威嚴冷酷的感覺。其實此刻他心里翻騰的十分厲害,他兩年前就知道闖營在河南發展,但那時他想借流寇壯大的機會,搞死楊嗣昌,所以對河南的流寇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可他怎麼也想不到,闖營的發展會這麼快,區區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由幾千人壯大到幾十萬人,連克洛陽、開封等名城。雖然期間李自成受傷昏迷,但闖營在一名叫範青的年輕人帶領下,依然保持壯大的勢頭。

    他有時對情報半信半疑,他現在四十多歲的年紀,雖然不識字,但憑借半生戎馬生涯,在刀尖上打滾的經歷,才有現在的地位和能力,而範青有什麼本事,才征戰幾年,就所向無敵了?

    直到闖營攻克開封,又在河南到處掠地,且設官理民,建設根據地之後,左良玉才真正感到事態嚴重了。流寇不怕流動,就怕他們不流動,而打算變成固定的勢力。

    所以出于剪除未來威脅的考慮,左良玉才決定出兵,既不是因為忠于崇禎,也不是給侯恂這個老朋友面子,而是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自從進入河南之後,左良玉看到了闖營對河南鄉鎮城市的建設,百姓安定,市鎮繁榮,河南變化如此之大,讓他感到心驚,決定必須迅速除掉這個敵人。

    朱仙鎮的遭遇戰更是讓他對闖營將士刮目相看,他是了解自己屬下將士的,知道己方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居然沒奪下朱仙鎮,可見敵人的實力也很強勁,同左營將士一樣的訓練有素。而在以前,他一直把闖營當成流寇看待的。

    直到昨天,他雖然在地勢上處于劣勢,但還保留一定的信心,認為勝負在五五之間,即便敗了,自己也能有辦法全身而退。

    可今天早上,河流斷水之後,左良玉通過自己的戰爭經驗,迅速知道了闖營的意圖,這一刻他開始有些害怕起來,也鄭重的審視起對手。這個自己沒見過面,比自己小了二十歲的範青,不但善于作戰,而且智謀也很過人,是一個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人才。他平生在戰爭方面很少佩服別人,現在他隱隱有點佩服這個年輕的對手了。現在,官軍的處境更加糟糕了,勝負已經在三七之間了。

    暮色中,只見對面闖營的營地十分嚴整,壕溝,鹿角,拒馬,以及營地內的各種設施,還有隱約可見士兵,證明布置營地的將領也是一名老手。

    “對面闖營的將領是誰?打探清楚了麼?”左良玉問道。

    “回稟父親,是開封降將陳永福。”回話的是一名鎧甲鮮明,面容俊朗的年輕將領,是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現在掌管左營的中軍。這些年,左良玉著意培養兒子,讓他將來能接替左營權力,從這點看來,他已經把左營當成自己的私軍了。

    左良玉哦了一聲,他當然是知道陳永福的,是年紀和他差不多的老將,原來是鎮守開封的總兵,並不算出名。可左良玉卻知道,在大明朝,出名的將領不一定厲害,默默無聞的將領也不一定無能。只因為大明朝吏治,許多有能力的將領因為不會鑽營,不會溜須拍馬,巴結上司,便沒有升遷的機會,陳永福就是這樣的人。

    只听楊文岳和汪喬年在一旁喃喃咒罵陳永福,說他是“無能之輩”,“不忠不義”,“死有余辜”之類的話。

    左良玉輕蔑的瞟了二人一眼,他知道陳永福的本事,是大將之才,尤其擅長防守,李自成曾受挫開封城下就是證明,範青也是費了好大力氣才攻克開封城的。現在看對面營壘十分安靜,兵士似乎不多。但左良玉知道只要自己一旦擂鼓,開始進攻,對面的營壘馬上就像一個甦醒過來的凶殘巨獸,炮聲就是它咆哮的聲音,各種武器就是它的利爪牙齒。就像一只張著血盆大口的露出白森森牙齒的野獸,不停的吞噬他的士兵,永遠不會饜足。而自己的士兵將成千上萬的倒在營地外面,淒慘的死去,左良玉憑借自己的多年征戰的經驗,很容易想象出來那種景象。

    陳永福布置的營壘將會像一座絞肉機,極難攻破,而範青能任用降將陳永福正面對戰自己,也證明了範青使用將領的能力。這讓左良玉更加忌憚範青,也對這場戰役的前景感到悲觀。

    但他是不會在下屬和同僚面前露出一點這樣的情緒,周圍人只能看到他一張緊緊抿著嘴唇的,面色嚴厲,充滿威嚴的面孔。

    直到月亮出現,星月光芒將地面鍍成一片銀色,左良玉等人才回到營地。看到闖營壁壘森嚴,防守嚴密,眾人都很失望。

    此時在水坡集,駐扎在正北方向,面對闖營主力的正是左良玉的營地。營地東西數里,剛才眾人巡視的戰場也正是這一段。

    汪喬年雖然是三邊總督,但他從陝西帶過來的新兵是戰斗力最弱的,一路上過來,只能充當架橋鋪路的工兵角色,所以他的部隊駐扎在左良玉部隊側右方的東北方向。楊文岳的三萬人馬,雖然戰斗力一般,但火器很多,他在左良玉的左側翼扎營。整個戰場形勢,左良玉負責的責任佔了八成,面對的是義軍以朱仙鎮為大營的主攻力量。就官軍來說,督師和總督兩支人馬都是依靠左軍為“長城”。這種形勢,使左軍所受的壓力最大,同時也使左良玉更加輕視二人。

    巡視回來,汪喬年認為局勢嚴重,便邀左良玉一起去楊文岳的老營,秘密磋商。楊文岳心中也有一件機密大事想要和汪喬年密商,但左良玉在一旁,他只好暫時不說。

    參加這次會議的是三支部隊中少數重要將領和幕僚,一共十五六人,這是汪喬年在巡視回來的路上分頭通知的,所以這些人很快騎馬來了。

    會議一開始,汪喬年先將眼下嚴重的局勢談了幾句,請大家提出挽救危機的作戰方略。將領和幕僚們互相看看,都默默無言,他們都看出來眼下的不利局面,所以不敢貿然提出建議,以免承擔責任,這與差不多同時召開的闖營軍事會議,那種熱鬧的爭著發言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楊文岳因為先在火燒店拋棄傅宗龍敗逃,後來在二次開封之戰縮在黃河以北不敢進攻,被皇帝斥責“怯敵”,為此遭到朝廷嚴責,幾乎被下獄治罪。但因為崇禎一時間找不到合適帶兵人選,又被派遣出來,戴罪立功。此時他一來不敢再主張持重,不得不在口頭上勉強主張進攻,二則他在黃昏後發現形勢十分可怕,想趁此機會試探左良玉的口風,便首先打破帳中沉默,說道“目前賊兵勢大,搶佔了朱仙鎮,先得地利,又截斷賈魯河,使我軍面前有三策,必須選擇一條。”

    “一是與敵決戰,破釜沉舟,義無反顧。趁眼下我軍士氣尚未衰竭,向敵進攻,全力以赴,同時派一支偏師進攻開封城,與開封城中的內應,里應外合,攻破開封,逼迫流賊首尾不能相應。然後兩面夾擊,庶幾可以扭轉局面。倘能重佔朱仙鎮,奪回勝勢,繼續努力,全勝不難。所以我主張與敵人決戰,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楊文岳心中怯戰,實不希望有人附和他的主張,但人們從他說話的聲音和神色上,猜不出他的真實用意,都用惶惑的眼楮望著他,奇怪他為何竟然主張決戰,左良玉只是用眼角瞟他一眼,從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對楊文岳的心思十分清楚,因此對他此刻故作姿態的樣子更加鄙視。

    楊文岳說畢之後,向全體參加密議的文武要員慢慢掃視,看出來汪喬年和大家惶惑的表情,很投合他色厲內荏的表演,只有左良玉的神態使他心中大為不安。他同汪喬年都害怕左良玉的囂張跋扈,臨陣自作主張,將他們拋給流賊。他不敢向左良玉多看,只是裝著若不經意的掃視一眼,留意到左良玉對他的冷淡和輕蔑神氣。又不自禁的想起他在黃昏後,所發現的秘密,更覺得害怕。

    為著解脫大家陷于惶惑與沉默的困境,他深知汪喬年兵弱,最懼闖營,想借助他的口來打消決戰的建議,于是向汪喬年輕聲問道

    “總督大人以為是否可以趁早與敵決戰?”

    汪喬年從出關以來,一直被恐懼和憂慮折磨,從昨天起右邊眼角的肌肉不停跳動,這本是末梢神經過于疲勞所致,但對于迷信的他來說,就是疑心自己將會遇到災禍死亡,眼角跳就是征兆,這樣使他在目前不利的處境中更增添了絕望的念頭。他已經注意到左良玉面對他們時冷淡、傲慢的表情,也看出來在座的文武官員沒有一個人同意決戰。

    可他自己既害怕貿然決戰,有不敢說出來反對決戰的話,成為皇上對他治罪的把柄。在片刻沉默中,他覺得自己眼角跳動的特別厲害,看看周圍人的目光都在望著他,他只好捻著這兩年來迅速花白的胡須向楊文岳問道

    “楊大人剛才說眼下擺在我軍面前的有三策,其他兩策如何?何不全部說出來請大家斟酌?”

    楊文岳嘆了口氣道“眼下被迫決戰,其實勝算不大,只有兩三分勝利希望,至于另外兩策,恐怕……”不必說出來吧!”

    一個監軍催促道“楊大人不妨說明,以便共同斟酌。”

    楊文岳道“第二策就是防守,竭力苦撐,深溝高壘,不與敵軍決戰。而且據說闖營內部新老將領不合,我們也可用離間計,造成闖營內亂,伺機而動。”

    汪喬年苦笑道“闖營是否不合只是謠傳,據說現在的大將軍範青深得將士擁戴。恐怕咱們的離間計未成,我軍士氣喪盡,人心瓦解,不可收拾。而且闖營有開封的人力物資支援,可以長久堅持。我軍現在連飲水都困難,糧食也打不到,連燒柴都難以獲得,如何堅持?”

    隨後又問“第三計如何?”

    楊文岳道“如果難以支撐,實在不得已,我們大軍可以徐徐向柏縣、睢州一帶撤退,不必困守此地。賊軍如追趕前去,即在睢州、杞縣一帶決戰,不至于如今日斷絕水源。賊軍如不敢尾追前去,我軍可以隨時返回,再尋找戰機。”

    汪喬年皺眉道“如果撤退,大軍一動,極容易造成驚慌潰敗,所以要用精兵斷後。斷後的部隊必然損失慘重,由誰來承擔?再說未經苦戰,便要退兵,皇上如果怪罪,如何是好?咱們奉命督師,皇上對咱們期望甚高,如此草草撤退,只怕難逃一死。如其死于西市,反不如死于戰場!”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順第一謀士》,方便以後閱讀大順第一謀士第258章 左良玉的悔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順第一謀士第258章 左良玉的悔恨並對大順第一謀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