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軍隊之根官之責(第一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軍隊之根官之責(第一更)

    “集合、列隊。”‘轟轟轟轟。’

    伴隨著口號聲,一節節車廂中的大唐出還回來的勇士們跳下地,快速整隊。

    包括官員在內,每個人的腦袋上的發型都一樣,半寸,回來的路上長出的。

    他們黝黑的面孔上是剛毅的線條,兩只眼楮炯炯有神。

    吃東西的人早停下,李隆基站在最中間,李易緊挨著他,別人距離他至少五米。

    看著下面整齊的隊伍,李隆基心中有股子豪氣,大唐的兵,都是這麼強啊。

    他對著面前的話筒說話︰“諸卿為大唐遠去海外,歷盡艱辛、搏風擊浪、戰海斗天,終把豐產良種、珍貴物品取回。此為我大唐之勇將、國朝之棟梁,史書當載、民心應記。朕以你們為驕傲、大唐因你們而榮耀。壯哉乎?壯哉也!”

    ‘啪啪啪啪啪……’李易立即拍巴掌。

    ‘嘩嘩嘩嘩嘩……’群臣慢半拍。

    ‘轟轟轟轟轟……’百姓們的動靜最大,他們喜歡看軍隊列陣,將士看著越強,他們越安心。

    歸來的人努力地挺直後背,緊抿著嘴。

    李易皺眉,悄悄拿起他的擴音器,盡量模仿出很多人一起喊的效果。

    “護我大唐,為我家鄉,陛下永康,山河無恙。”李易喊出來。

    李家莊子的人和羽林飛騎瞬間領悟,趕緊跟著喊,海軍反應一下,等別人喊一遍了才接上。

    一時間‘護我大唐,為我家鄉,陛下永康,山河無恙。’響徹周遭。

    李隆基嘴角有了笑容,畢構等人撇嘴,就差呵斥一句‘佞臣’了。

    他們沒罵出來,樂隊的聲音響起︰咪~嗖哆~~~啦~咪嗖~~~

    歡迎進行曲,沒用運動員進行曲。

    有人組織著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向李家莊子去,他們需要在李家莊子接受身體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病。

    再告訴他們八月十五大朝會上的禮節和程序,以免出錯。

    李隆基的儀仗跟在後面,為將士們壓陣。

    尺帶珠丹等吐蕃能夠參加的人俱在艷羨地看著,大唐又出來一支強兵。

    自己吐蕃的戰士屬于悍勇,大唐的軍隊多了一種東西,多出來的這個說不清楚的東西才最嚇人。

    “李大夫。”兵部尚書甦觀察著過回來的海軍,與李易說︰“他們身上有種力量。”

    “對呀!軍魂啊!不止是為了升勛、發財,也並非被強迫著去戰斗。根之所系、魂之所在。

    大唐軍隊的根,就是大唐、家鄉。大唐的百姓是他們需要守護的存在,大唐的百姓同樣是他們的後盾。

    軍民魚水情的軍隊是最強大的,軍民一心的軍隊是最有戰斗力的。”

    李易知道是啥,這才是最好的軍隊。

    “提高將士的待遇,往後百姓不事生產,只喜當兵,應如何?”

    宋有問題,他非要找點事情不可。

    “設置門檻,要求認識多少字,會算什麼題,身體的強壯程度,符合了可以當兵。

    沿海生活水平低的地區除外,他們沒有生產資源能夠利用。

    當兵是他們為家里增加收入的途徑,不會的東西在軍隊學,身體差,在軍隊吃好的。”

    李易給出解決方案,他不擔心百姓全想當兵。

    家中有地,眼見著田里的出產變多,又不愁生活,去參軍危險。

    有空閑圍觀的百姓見到隊伍走遠,嘩啦下子散去,傳播消息。

    火車開始裝物資,幾天以來耽誤許多事情。

    李易路過橋頭的時候,周圍放著很多成捆的大豆秸稈。

    收獲的季節到了,有的需要再等上十天半個月,有的眼下成熟。

    包括養的豆蟲,一條條的不吃東西,百姓找地方給埋起來,準備留種和賣。

    眼下把不好的先賣掉,要麼自己家吃,省了吃豬肉、雞肉的錢。

    大豆秸稈百姓家中不養牛羊的,捆上後送到李家莊子。

    別人來收也行,價錢不能比李家莊子低。

    這東西報紙上寫了,粉碎後可以當精飼料用,混合在其他的飼料中。

    其他的動物不行,哦,兔子沒問題,需要倒嚼的那種,叫什麼反芻。

    報紙上說大豆秸稈在瘤胃什麼菌的作用下就變得非常好,動物吃它比吃草強。

    “小易,豆稈子可喂馬?”畢構見到有人手上拿著大豆秸稈送到馬嘴前,馬似乎在躲。

    “那匹馬不餓,餓了會吃,作用小,除非人工發酵一下,費勁,費勁……誒?我弄出來簡單的幾種發酵菌吧。

    像發面的,還有酒糟、醋糟里面的,混合起來就變成了發酵擠。

    需要發酵什麼東西,往里放,密封好,一定要密封好,所以說費勁。”

    李易說話的時候想到怎麼制作額外的發酵東西,即便青貯也能用上,加快發酵過程。

    “嗯!”畢構一下一下點頭,邊點頭邊看別人,意思是︰瞧見沒?老夫問個問題,就有了好東西,老夫是關鍵。

    “小易,驢吃嗎?”劉幽求看明白了,也問。

    “吃!”李易回一個字。

    “有什麼新的東西沒?”劉幽求不甘心。

    “沒!”李易還是一個字。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易弟,確實沒有?”李隆基問。

    “沒……沒什麼是不可能的,剛才說費勁,密封費勁,因為是厭氧發酵。咱們還有好氧的,這個不用密封,溫度、濕度夠即可。”

    李易給面子,老丈人問,沒有也得讓他有。

    劉幽求︰“……”

    眾人又笑,很開心的樣子。

    “以前大豆秸稈全燒了,可惜!”姚崇自從開始學農,從別人口中了解到不少情況。

    “養牛的也喂,單一喂不行,需要混合其他的東西。

    百姓不知道賣給專門養牛羊的,需要有人引領。

    官員的作用便在于此,教化民生,不止德行,鞭春牛、勸農書,皆屬于。

    沒有人負責收購,百姓自己怎麼賣?別人收的時候一錢要百姓把幾十捆大豆秸稈送過去,百姓還不如自己燒火。”

    李易順著講解官員的職責,不但教百姓道德、行為準則,更要為百姓提供賺錢的方法,聯系買賣需求。

    像秸稈還田,百姓一看我還要雇人花錢,不如燒了,燒完的灰也還田。

    結果我想賣,你們不給聯系買的人,我燒你們又罰我錢。

    7017k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軍隊之根官之責(第一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軍隊之根官之責(第一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