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接連收獲壯士還(第二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接連收獲壯士還(第二更)

    新的葵花籽潮濕,李易挑大的磕一個,看看仁,比較滿意。

    “能吃就先吃,其他的晾曬,干了之後用簸箕,或者放風車里吹。”

    李易吃幾個,嫌費勁,葵花籽不干,磕著太軟。

    拿指甲摳是最好的,但他沒留指甲。

    永穆公主和小蘭抓著磕,蹭的手和嘴角都是絨毛。

    吃了一把,永穆公主看看小蘭嘴的樣子,不吃了︰“李郎,怎麼處理可以沒有這個絨毛?”

    “煮,加上調料煮,想五香的豆子那樣做,然後再烘干。

    直接炒,炒完了還是有黑的東西在上面,其實煮也有,就是相對少。”

    李易對葵花籽沒啥好辦法,除非不磕,直接用設備脫粒,那個干淨。

    只是瓜子不磕,吃什麼瓜子啊?樂趣就在于 嚓 嚓磕,包括西瓜籽、南瓜籽。

    “咱們種南瓜,那個籽也挺好吃的,能夠當藥用,以膳為主。”

    李易想到南瓜籽,發現又多了個零嘴兒。

    ……

    政事堂中,姚崇等人也在,他們最近沒有大的案子要處理,略微清閑。

    他們在喝茶水、磕瓜子,西瓜的籽。

    現在西瓜朝兩極化培育,籽大籽多的單獨種,再選里面籽多籽大的。

    另一條分支則是籽小籽少瓜甜、瓜大。

    還有各種雜交,看看能不能長出來神奇的東西。

    司農寺一直負責這樣的事情,許多年前便開始。

    現在資金多,他們逮到啥都想嫁接、雜交,萬一發現一種好東西,利國利民。

    說好了的,出成績就記載成他們,誰管的、誰操作的,放到一本書里,印出很多,叫以後的人知道。

    “喝酒還是鹽霜小土豆好,醋 的土豆吃著略微硬,口感差。”甦在評價菜。

    “醋 的好吃,脆脆的,汁多的那個太軟,適合牙口不好的人吃。”畢構持反對意見。

    “要我說,還是土豆泥最好,尤其在吃過水飯的時候,放上蔥花和雞蛋醬,比鹽水豆子香。”柳沖有自己的想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菜應該怎麼做才對,主要目的為了緩解今天受到沖擊後的心情。

    從海外帶回來的物種開始收獲,畝產一個比一個高。

    原來拿土豆與水稻、小麥比,後來明白,土豆要跟蔬菜去比。

    “後突厥的五千精銳騎兵給咱們提供了機會,明年在草原上種,那里的百姓再不用擔心吃不飽飯。”

    心情放松後,宋說正事,由李易推動,整個大唐得利,李易的功勞大過天,無所謂了。

    “小易說要先賣給夷商,騙一部分錢。”畢構提起前些日子和李易說過的話。

    “賣給夷商,大唐百姓種什麼?”姚崇顯得不高興。

    “賣一點,比如一粒種子多少錢,珍貴的種子小易說按粒數。

    賣完夷商,大唐百姓論斤稱,不指望拿種子賺百姓的錢。

    百姓的物產高,大唐不種地的百姓就有便宜的東西吃。”

    畢構解釋,賣少許,用來種的,回去自己慢慢種,越種越多。

    甦喝口茶水,放下杯子︰“今年李易還要繼續種,到明年能出多少種子?想來無法推廣出去。”

    “在草原種的可以是種子,別處找不到大面積的閑置土地。

    草原要提前翻耕,曬地,等著要種了再熟地,來不及。

    今天冬天把後突厥趕遠遠,其他的部族歸順大唐,正好令他們翻耕。”

    張九齡盤算來年開春,不等草長出來,先耕地,到夏天看看地怎麼樣。

    這點所有人皆贊同,草原的土地太多了,草能長起來一人高,說明土地肥沃。

    別的時候沒人在草原翻耕,怕打仗,種地的人手差太多,都在準備戰斗。

    “河北道的土地亦不錯,沒了奚族、契丹犯邊之憂,應大量種植麥子。

    別處有的百姓田少,允許他們遷徙,租賃給他們牲畜、農具、種子。

    等收獲後慢慢還,免除他們的租庸調。

    他們種出來的直接賣了換錢,稅都可以前幾年不收。”

    畢構變大方了,不盯著田里的那點錢,反正種完、養殖完,要出售,整個大唐受益。

    修黃河大橋的目的便在于方便運輸,把河北道的糧食運過橋,走鐵路。

    等蒸汽機船多,夏天運輸又快又省錢。

    在那之前,漕船依舊要作為運輸主力。

    眾人說著,發現有種莫名的輕松感,茶水喝著嘴里甜,還有一點點咸味兒,沒錯,絕對不是吃五香瓜子吃的。

    ……

    在新物種持續收獲的時候,轟隆轟隆的火車又一次抵達長安車站。

    與前幾天不同的是,運來的並非貨物,是人。

    海軍們站在火車的車廂里被送到長安,沒有載客車廂,正造著。

    他們可以坐在車廂里,坐下看不到外面,當然,站著也看不到。

    故此他們在里面放木頭凳子,說站累了正好坐凳子,實則踩在凳子上望外瞅。

    大唐的火車車廂沒有李易那時的高,海軍們凳子也不高,手扒著車廂邊緣。

    他們不怕輕微的晃動,再晃能比船上還厲害?

    晚上的時候什麼都看不到,周圍一片漆黑,見不到路燈和人家的燈光。

    天蒙蒙亮,有人了,還有田地和山。

    走在路上的百姓也好奇地看著火車車廂上面露出來的腦袋,很詭異。

    路過藍田縣的時候,第一次來的水軍知道了自己的家鄉有多窮。

    家鄉蓋了新房子,還是差藍田縣一大截。

    等抵達長安,長安的繁華讓他們感覺來到了夢中一般。

    李隆基一眾人等在站台,早飯在站台上吃的,眼下在喝茶水磕葵花籽。

    一片 嚓聲中,有人不會捏著磕,干脆把葵花籽扔嘴里,舌頭調整位置,用大牙咬,再把皮吐出來。

    煮的葵花籽,之後用轉爐烘干,放了大料和鹽,整個扔嘴里的吃法,越吃越咸。

    “噗!噗!小易,下次做的時候少放鹽。”

    畢構屬于不會磕的,他把皮吐到竹子編的小簍里。

    “下回干炒,放一點鹽,大粒鹽。老畢你要學會用手捏著磕,放心,你那牙是後瓖的,磕出缺口我給你換。”

    李易沒磕瓜子,怕嘴干,喝太多的水。

    他不嫌天熱,烤了地瓜跟永穆公主、小蘭、尺帶珠丹、金城公主一同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接連收獲壯士還(第二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接連收獲壯士還(第二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