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鐵路花錢不算多(第一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鐵路花錢不算多(第一更)

    &esp;“安西節度使怕本地兵力空虛,甦祿尋找機會來戰,遂主動出兵,以攻代守。”

    &esp;李易琢磨一番,猜測到原因。

    &esp;開元初期,大唐邊關將領缺後勤保障。

    &esp;只要糧草充足,將領一個比一個厲害。

    &esp;眼看秋收,安西兵打完,甦祿保證老實,甦祿又不知道安西把炸藥包全給用了。

    &esp;推薦下,【 換源神器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esp;安西打完人,搶到東西,回來正好是一個大豐收。

    &esp;“要封出去許多勛官。”李隆基對戰士們打勝仗後的又一個反應是花錢。

    &esp;勛官最低為七品,沒有任何實權,按照品級給俸祿。

    &esp;沒有俸祿的時候分地,把打下來的地,或當地的土地給出幾畝、幾十畝。

    &esp;等到無地可封,又有許多人帶著勛官,事情就麻煩了。

    &esp;“咱大唐有錢,給工資那點無所謂,等多佔領土地,用土地賺錢,財政收入持續增長。”

    &esp;李易不說把佔下的土地給封掉,戰士以後就是打仗,不想著種地。

    &esp;……

    &esp;政事堂,今日君王不早朝,宋狀態略差。

    &esp;“私自出兵,連下六城,哪天私自出兵打到長安。”宋最反對外面的將領瞎打。

    &esp;他壓制郝靈荃的原因便是如此,可惜現在他說話不管用。

    &esp;“打完甦祿,今年甦祿不敢出兵,只能去打突厥和白衣大食,補充損失。”

    &esp;甦這個兵部尚書倒是不覺得怎樣,打就打唄,只要打贏,一切好說。

    &esp;“拿炸藥包去欺負人,算什麼能耐?打,自然就贏。”宋抱怨一句。

    &esp;畢構在旁笑笑沒說話,他想說給你一個炸藥包你去打。

    &esp;“小易說要修鐵路,讓我別把錢使勁花,三千萬緡的財政收入,其實沒多少。”

    &esp;畢構操心安西節度使的後勤問題,目前來看,不用給東西,他們自己搶了。

    &esp;估計有大量的羊和馬,所謂的連下六城,城是小城郭,用土堆的牆,牆高不及丈,還薄。

    &esp;一個炸藥包下去,一段牆必然出大窟窿。

    &esp;換到長安城的外城牆,一個炸藥包下去,沒什麼反應。

    &esp;長安城高三丈四尺,上面寬三丈到三丈五尺左右,下面寬四丈到五丈。

    &esp;算最薄的厚度,九米厚,用炸藥包要怎麼炸才能給炸塌了?

    &esp;然,城牆厚沒用,該被人佔還是被人佔,該滅國照樣滅國。

    &esp;“若三千萬緡皆用以攻打吐蕃,能把吐蕃滅掉?”甦想到修鐵路花許多錢,認為不值。

    &esp;花一千萬緡修鐵路,還有造那個什麼火車頭,維護要錢,火車走難道不要錢?

    &esp;多少年能把花出去的錢賺回來?

    &esp;甦並不知道,一旦李易把從長安到洛陽的鐵軌修出來,火車開始運營後,幾乎不存在收回成本的問題。

    &esp;賺到的錢,除了用來維護現有的鐵軌,其他的錢繼續造鐵軌、鋪鐵軌。

    &esp;李易會把鐵軌從洛陽修到海州,也就是連雲港,因為近。

    &esp;一旦鐵軌從海州同到長安,很快鐵路就開始賺大錢了。

    &esp;海路運輸直接到海州裝卸,再到洛陽與長安兩個大唐重要的地方。

    &esp;大運河上同樣在那里建裝卸的碼頭,順著水向下跑,或下面的往上來。

    &esp;甦根本不曉得利潤有多大,那些利潤繼續用來鋪路、修橋,同時增加稅收。

    &esp;鐵路的盈利是看不到了,不過財政方面有所補充。

    &esp;……

    &esp;中午,李家莊子吃起了蛇肉,李隆基一大家子人。

    &esp;永穆公主吃著碟子中的肉,一臉幸福的樣子。

    &esp;她並不在乎吃什麼東西,她覺得自己昨天晚上說吃紅燒的蛇肉,現在能吃到才是最開心的事情。

    &esp;“易弟,那一千萬緡修鐵路的錢,朝堂現在要拿出來?”李隆基不去上朝,決定問點正事兒。

    &esp;這不就相當于上朝了麼,朕在問政,沒休息。

    &esp;李易把嘴里的米飯咽下去︰“早著呢,有好鋼,我也有技術,準備蒸汽機船和火車頭同時造,今年太累了,我的莊戶啊。”

    &esp;“實在不行,把明年的預算留出來。你多印兌換券,到時候再補上。”

    &esp;李隆基想到了一個赤字消費的辦法,正常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esp;李易笑了︰“不用,一千萬緡,鐵軌沒有多少錢。

    &esp;鐵礦開采,包括運輸,屬于人力成本,給工錢。

    &esp;煤礦開采、洗煤、運輸,還是工錢,誰都別想從中拿利潤。

    &esp;我多造幾個爐子,讓羽林飛騎幫忙,直接出鋼,鑄鐵軌……”

    &esp;李易估算著說,大概一里地的費用在兩千緡。

    &esp;他也無法扎出來鐵軌,只能灌鑄,先制作好模子,把鋼水倒進去,冷卻後破開模子。

    &esp;一里地二百萬錢的人工費用,這個錢並沒有扔掉,人工干活賺了錢,要去消費。

    &esp;羽林飛騎如果不要錢,費用還能更低。

    &esp;費用包括水泥和木頭制作的路枕、碎石頭等。

    &esp;伐大木頭費勁,要泡瀝青,制作水泥,又燒有粉碎的,同樣不輕松。

    &esp;一千萬緡夠修五千里了,那可是一百億錢,購買力嚇死人。

    &esp;實際上不是,需要有分軌,搬道岔。

    &esp;對向行駛的火車,在某一段上分成兩條鐵路錯車,錯過去了,兩頭搬道岔,又變成單軌。

    &esp;需要計算好時間,不然會撞上。

    &esp;至于說都是雙軌道,沒有那麼多的車次,不劃算,以後經濟發展需要,再額外加即可。

    &esp;算上火車頭、車廂,一千萬緡足夠從長安修到海州,包括路上過的幾條河上的鐵路橋。

    &esp;李隆基听完李易計算的數字,松口氣,原來花費在可承受範圍之內。

    &esp;一千萬緡看樣子挺抗花的,不錯。

    &esp;他都忘了前幾年的大唐財政總收入幾百萬緡的事情了,那些錢和東西,夠維持大唐花銷,包括戰爭。

    &esp;現在一千萬緡只夠修一條從長安到海州的路。

    &esp;“等修好了,再想吃海鮮,讓火車跑一趟專線,大概每個時辰能跑一百二三十里。

    &esp;按照這個速度,從海州到長安用不上二十個時辰。

    &esp;若設置站點,火車啟動、制動、等著裝卸、再啟動、再制動,速度就慢了。”

    &esp;李易說的是那種站站停、站站等的車。

    &esp;以前那樣的車,真正的速度並不慢,只要中間不停,一直跑,速度就上來了。

    &esp;停一次,慣性全沒,重新開車,慢慢提速,開出去幾十里,又停。

    &esp;每一次停止和出發,需要耗費大量的燃料,對車的磨損也不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鐵路花錢不算多(第一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鐵路花錢不算多(第一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