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娘,人真好。”
“我說的沒錯吧。師娘原來是丁老的學生。也是畫畫的。那些畫都是師娘畫的。”
“好濃烈的色彩。熱情而張揚,我喜歡。”馨馨很喜歡師娘的畫。
“都是胡亂畫的。我生過一陣病。就喜歡這些飽和度高的色彩。”
“畫的太好了。”
“喜歡,一會送你一幅。隨便看。”
“太感謝了。師娘你有沒有興趣跟我們合作。我很喜歡你的圖案?”馨馨被師娘的畫吸引。想用來做床品。
“用現在的話說,叫藝術家聯名。我給你做下自我介紹,我是做服裝設計一類的,咱們可以合作。讓咱們的平常之物也有些藝術氣息。”
“沒問題。但是這些畫不老氣嗎?農民畫講究一個親民。但是還是有些土氣。”
“師娘,農民畫咱們再商討其他的合作。我說的是你這些花朵畫。”
“這些,是我早年的作品。你喜歡,隨便用就可。”
“那可不行。咱們得按合同來。你這些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品。”
“好按你說的來。這些只不過生病之余的慰藉。謝謝你喜歡。”
“這些是你的心血。別客氣。應該的。”
書書看著倆人談成了一樁生意,滿眼笑意。
“書書,你家都是能人。”
“謝謝師娘的夸獎。”
書書和馨馨在師娘待了一會,然後就去四處采風了。
孩子們和師娘相處的很好。
倆人走走停停,一邊走,一邊記錄所見所感。
“這里真不錯,有山,有海。”
順著海岸線,倆人又發現一個島。在海的中央。
附近村民告訴她們。這座島,也是祖先避禍之地。原來島離海岸比較遠。現在隨著人工填海,島離陸地越來越近。島上建築都是祖先的智慧。
倆人听著介紹就來了興趣。停好車,登船,上島。
等真的到了島上,這里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天高雲淡,海藍島綠。好一塊不受外界干擾的綠寶石。
島上的街道和房屋還真是有些歷史余韻。街道還保留了古代的形式,島上居民不多。工業文明的痕跡,很淡。大家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一條條街巷里是最原始的交通工具。
老房子上斑駁的痕跡,都是台風侵襲的結果。門前都有木杠的閘門。既能疏風,又能防盜。
“好一塊悠閑之地。”
“真是個好地方。”
“姑娘你們是外地來的吧?”一位顫巍巍的阿婆路過。
“正是。阿婆,你一直生活在這島上嗎?”
“嗯。一直在這里生活,從未離開。”
“阿婆,給我們講講這里吧?”
“好的。”
阿婆厚重的聲音,打開了歷史的閘門。
“這里曾是戰略要地。海邊還有抗倭的炮台。島上都是一個姓,傳說是一位先祖,帶著族人逃避北方的戰亂。一路到了這里。在這里生根發芽,生生不息。直到近代,還一起和朝廷抗擊侵略。現在呢,又迎來了新生。島上的年輕人出島的越來越多,但是也有些選擇回來創業,這幾年我們這里還可以。越來越多的游客到來。生意好了。生活條件也好了。”
“謝謝阿婆。”
“不客氣。我們這里雖然這幾年發展很快,但是一直保留原始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還有族長,據說他一直向上建議,不要破壞這塊淨土。所以我們一直施行的是什麼無污染開發。”
“怪不得環境這麼好。”
“祖先創業不容易。我們都責無旁貸。”
“阿婆懂得真多。”
“我每天閑著無事,就是圍著島轉一遭。看看新鮮事。也做做監督員。族長,現在不流行叫這個了。鎮長,聘任我們這些老家伙做監督員。我們要幫祖先守住這最後的家園。”
“阿婆好厲害。”
“啥厲害不厲害的。閑著無事,現在啥也干不了了。就是四處轉轉,圖個樂子。你們要是來玩的。順著海岸線轉轉。然後隨便順著那一條街隨意走就成都可以到島中心,路都是想通的。我們這里雖然遠離陸地,但是曾經也是貿易重鎮。當年,生意還是挺興隆的。每天一大早各色的船只匯聚一次,選購海鮮。這里的幾條街,都有它的營生,有的是五金一條街。有的是鍋具一條街,凡事你想到的都有。應有盡有。你們好好轉。”
“謝謝阿婆。”
“不客氣。遠來都是客,理應好好招待。中午沒地去,去我們家吃飯。就在小鎮的中央。最顯眼那家。你說找裕阿婆,就成。”
“謝謝。”
“我做的海鮮粥可是一絕。歡迎你們來做客。”
“謝謝阿婆。”
“太客氣了。我跟你們投緣。你們倆一路在前邊走,我一直跟著,你們對這里保持敬畏。踫到垃圾還會自動收走。是我們的貴人。”
“阿婆言重了。應該的。每一個到這的人,看到這里都應該懷有敬畏之心。”
“大家都像你們那麼想就好了。總有些人沒那個約束力。我看到這樣從來都是好好教訓他們一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阿婆好厲害。”
“沒啥,我們歡迎,每一位禮遇的客人。互相尊重,為人之道,也是經商之道。”
“阿婆說得真好。”
“你們也不錯。我還要繼續巡視。先走了。”
“阿婆慢點。”
“知道,放心,我對這里每一塊鵝卵石都熟悉。”
書書和馨馨心里感嘆,這里是景美人更美。
“好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書書和馨馨,繼續沿著海岸線往前。
穿過一條條街巷,領略它的古樸之美。
巷子那頭走來一位姑娘,一邊觀察一邊記錄。
書書和馨馨討論這青石磚。
“那個不是土,是海里的珊瑚分泌的珊瑚排泄物。”
“謝謝。”
“原諒我冒昧搭話了?”
“沒關系,你也是來旅游的?”
“不是,我是這里土生土長的。”
“看著不像?”
“我大學學的建築設計。在外工作了幾年。但是一直找不到歸宿感。所以回這里做起了古屋修復。”
“這些都是後來修復的。原先都被台風侵襲,毀壞了不少。”
“姑娘,你好有魄力,是咋想著回到這里?”
“也不是有魄力,我從小在這巷子里長大。看著這些青石磚長大。這些就像刻在我靈魂里的東西,我走的越遠,就越懷念這里。所以毅然而然選擇回家創業,我在這里開辦了我的工作室。古屋修復,只是一項工作。”
“偉大的靈魂都有偉大的夢想。”
“沒你們說的那麼好。我其實就是戀家。無論走到哪里都覺得沒我們這里的天藍,島綠。所幸不用我養家,日子還過得去。”
姑娘身上有一種恬靜之美。
“你們在畫我們這里的古屋嗎?”
“就是隨意采風。”
“你的畫很好,仿佛給這些建築注入了靈魂。歡迎你們的到來。我的工作室,就在前邊,一人,一貓,一桌幾把凳子。有空可以去坐坐。”
“謝謝。”
“不客氣。能遇到就是緣分。”
“如果一會路過,一定去坐坐。”
“好的。”
三人擦肩而過。
書書回頭,“姑娘是不是姓裕?”
“是的。我們這里大部分都姓裕。”
“那裕阿婆?”
“那是我奶。”
“怪不得?”
“你們認識?”
“剛她老人家給我們當向導。”
“勞煩你們照顧。”
“沒有,是她照顧我們。”
閑聊幾句,姑娘已經走遠。
“書書,你咋知道的?”
“這姑娘和阿婆眉眼有些相像。都是熱情的人。”
“姑娘熱情?”
“當然對有緣人熱情。她們深愛這片土地。凡是尊重她們家鄉的人,都禮待。”
“還真是。”
喜歡陽光滿溢請大家收藏︰()陽光滿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