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領命而去。
潘小安回到後衙吃早飯。
秀珍給潘小安端上來一鍋海鮮粥,“大人來到東夷府,可曾喝過海鮮粥?”
這女人穿著僕婦裝,媚眼含笑,引人眼目。
“不曾”
“那大人可要好好嘗嘗我娘做的粥。”海花在旁邊插言。
秀珍瞪了她一眼。
海花吐吐舌頭,這可愛模樣把王大福迷的夠嗆。
這時周陽來報。
潘小安看著周陽臉色訕訕,便知道這其中有緣故。
“周捕頭,可都通知到了?“
周捕頭臉憋的通紅,他低著頭,“大人,小人都給通知到了。”
“可有變故?”
周陽心一橫便說出來,“大人,趙同知他們說公事繁忙,沒空送蔡大人。”
潘小安心知,這是他們給自己的下馬威。以此來報復他的不識抬舉。
“哦∼好啊,眾位大人勤于政事,可喜可賀。
既然他們都沒有空閑,那我自去便是。”
周陽忙道“小人這就去給大人安排轎子。”
潘小安擺手拒絕,“周捕頭不用如此麻煩,你隨我們一起騎馬去便可。”
周陽欣喜,“是,大人。”
四人來到府衙前街,王乙己正等在府門前。
“王大哥,你來做什麼?”潘小安還像以往那樣叫他。
“不敢,不敢。下官東潘知縣拜見府尹大人。”
“你我休要如此客套。我現在要去送蔡大人,你隨我一起去吧。”
王乙己被趙前程攆出來之後,便回到東潘縣衙。
她夫人見他長吁短嘆,夜不能寐,便問他所為何事?
王乙己便把白日里的事情說了。
王夫人一指王乙己的腦袋,“你呀,真是昏聵。
那知府大人,向來對咱們有恩。如今他初來東夷府,正是用人之際,你不去幫襯。
等他站穩腳跟,哪里還有你的位置?”
王乙己點頭稱是。“可是夫人,趙同知他們?”
王夫人冷哼,“你去投靠他們,人家可曾理會你?”
“不曾”
“既然是這樣,你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王乙己豁然開朗。“夫人一語驚醒夢中人,真是我的良配。”
這就是王乙己為什麼會來府衙前街的原因。
潘小安不想和王乙己相認,也是這個道理。
他從武聖亭的站位,就看出王乙己在這里混的並不好。
東潘縣衙附廓府衙,屬于十分重要的大縣,他的站位怎麼會那麼靠後呢?
所以,潘小安也是故意冷落王乙己,就是看看他的態度。
听到潘小安要他一起去送蔡昆。饒是王乙己萬般不情願,此時也趕忙道好。
一行人來到北城門。
蔡昆的馬車隊也剛好來到。
看到這一車車的財物,潘小安便感到生氣。
但現在,他滿面堆笑,對著蔡昆說
“蔡大人此去密州,鵬程萬里,必然飛黃騰達。”
蔡昆知道潘小安言不由衷。但他看看十里亭,沒有其他來送行的人。
蔡昆感到很生氣。
他雙手抱拳,“潘大人能來送行,足感盛情。我有點東西送給潘大人。”
蔡昆喚過管家,他給了潘小安一個箱子。
潘小安讓王大福去打開,卻被蔡昆拒絕了。
“潘大人,可以回頭慢慢研讀,必能讓你獲益匪淺。”
蔡昆哈哈大笑,便帶著家眷走出北門。
對于東夷府,他以後不想來,也不會來了。
眾人便回到府衙,潘小安讓王大福把箱子打開。
箱子里裝滿書冊。
潘小安隨手打開一本,里面記錄的都是各個屬官的年齡,喜好,以及做的某些事。
這書冊封皮上有花圖,是為百花圖譜。
潘小安看著這個箱子。
“蔡昆啊蔡昆,你這是要把我置于死地啊!
如此挑撥僚屬關系,這東夷府還能運轉發展嗎?
這哪是百花圖譜,這就是一味百毒散。你想讓東夷府人人自危嗎?”
潘小安是想快速打開局面,但不是靠這種手段。
“大福,把這箱子搬出去吧。”
“大人,這箱子放在哪里呢?”
“搬到倉庫去吧。一些無聊的詩詞,我沒有時間看它們。”
說完,他又看向王乙己。
“王知縣,來這里有多久了,對于東夷府可了解很多?”
王乙己搖搖頭,“說來慚愧。下官來東夷府已有年余,還沒有出過東潘吶。”
“那你對東潘可有什麼看法?”
王乙己還真有一些看法。
東潘就在海灣。這里海平面寬闊,風平浪靜,海水深。
而陸上又地處東夷中心,交通便利。是集中疏散貨物的理想之地。
他想要在這里建一個港口碼頭。
“不錯,真不錯。沒想到王大人還有經濟之才。
你回去寫個詳細的計劃和預算,拿給我看。”
王乙己沒有听懂潘小安的話。
“就是你要把在哪里建碼頭,建一個多大的碼頭,要不要拆遷房屋,有沒有佔別人的海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而建這個需要多少人工,物料,錢財,都一一羅列清楚。”
王乙己听的一陣頭大。
難怪蔡昆沒有和他討論這個計劃。原來這里面牽扯著許多事情。
“你若是不懂。回去找些有經驗的老師傅,不恥下問一下。”
王乙己表示受教了。
這些經濟學問,可不同于他看的四書五經。
送走王乙己,潘小安坐在會客廳里思索。
既然要在東潘郡建碼頭,那海船廠也要趕快在這里建設起來。
另外還要打通一條從嵐山到羅山的路,這樣才能把煤源源不斷運送過來。
想到這里,潘小安不由長嘆一聲,“還是缺人才啊。”
這千頭萬緒的事情,如果只靠自己一個人,便是累死也做不完。
所以,建立一所技工類的學院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這學院招生面向的就是家貧,沒有科舉意願的年輕人。
但潘小安也深知此路甚難。
別說在這個時代,就是換了千年之後,也鮮少有人舍得讓自己的孩子去學技工。
要想讓人思想有轉變,只能在地位,福利上平衡。
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要讓自己再次建立威望。
潘小安思來想去,決定還是按照鳳凰郡剿匪的例子辦。
他把目標定在海盜身上。
剿滅海盜,還這一片大海寧靜湛藍,這樣靠海吃飯的人,才能更有安全感。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小農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