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前久懂了。
投名狀嘛。
京極高政此前就表示過,以後rb不再有天蝗。
什麼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盡管京極高政已經掌控了實權,也不希望自己的頭上還有人。
哪怕這個人只是一個如同吉祥物一般的傀儡。
他要做真正意義上的“天下一人”。
而取消天蝗對于誰的影響最大?
肯定是京都的這些公卿啊。
雖然這些公卿別的本事沒有,但是公卿體系從古至今存在了這麼多年,影響力是在的。
京極高政自然希望公卿們能在自己“登基”的時候別搞ど蛾子,能夠全力支持。
而這件事還不能讓三條公賴這種與京極家關系親密的公卿去辦,那樣目的性太明顯了。
近衛前久則不同。
他與各方公卿關系都很好,而且是現任的關白,名義上的公卿之首。
有他出面,自然更好操作。
“太政公,在下斗膽問一句,是否在下辦成了此事,我近衛氏以後便是這上議院議員了?”
近衛前久繼續問道。
讓他出面解決這件事,無疑是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若是沒有京極高政的親口承諾,他還真不敢。
這事兒成了,可以想象的是以後近衛家必然是眾矢之的一堆罵名。
京極高政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當然!”
“不僅如此,十名輪值議員的第一輪選擇也由你來決定,相信這一來,你在公卿之間也好說話了。”
近衛前久心下有數了。
有了京極高政的承諾,自己大可以用這十個名額來換取其他公卿的支持,事情也就好辦了。
近衛前久和上杉政虎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沒幾日,京都和伏見城便迅速做出了反應。
首先,上杉政虎以關東管領的名義召集了關東大名雲集伏見城京極館,希望由京極高政總攬天下事。
京極高政婉言謝絕。
次日,京都的近衛前久聯合三條公賴、二條晴良等人將京都從五位以上的公卿全拉來了伏見城。
近衛前久以關白的身份表示,公卿們願意奉京極高政為首,希望京極高政能代天巡狩,接替原本天蝗的位置。
京極高政再度拒絕。
次月,豐後大友家以九州探題的名義召集九州大名,陸奧的伊達氏、出羽的最上氏也拉來了奧羽地區的大名,紛紛要求京極高政榮登大位。
京極高政以自己德行不夠為由再次拒絕。
隨後,上杉政虎、伊達晴宗、最上義守、大友宗麟、近衛前久五人聯合奏請。
京極高政“無奈”宣布成立總督府,京極高政出任總督,總攬天下事。
同一時間,總督府章程頒布。
除總督府外,另設眾議院、監察院兩個機構。
眾議院為中央機構,分上下兩個議院。
上議院常設議員五人,分別由上杉政虎、伊達晴宗、最上義守、大友宗麟、近衛前久出任。
下議院三十五人,大名二十五人,公卿十人。
二十五名出任議員的大名分別是島津、佐竹、里見、尼子、毛利、葛西、浦上、赤松、筒井、 山、織田、斯波、武田、井伊、小笠原、一條、相良、蘆名、河野、山名、一色、土岐、姊小路、伊東、肝付。
十名公卿則是三條、二條、鷹司、九條、一條(京都一條)、今出川、飛鳥井、西園寺、花山院、三條西。
監察院的職責是監查百官,設院正一名,監察大使三人,並于各令制國分派監察使一人,監察地方。
第一任院正為京極高吉,監察大使三人為真田幸隆、明智光秀、沼田光和。
這四人是監察院的主官,總攬各地監察使。
這倆個是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則保留原有令制國,所轄領地為整國或者多國的大名直接出任該國國守。
比如島津氏為薩摩守、斯波氏為駿河守、土岐氏為美濃守等。
國守需入駐伏見城奉公,享有對領國的支配權,但領國的經營由守護負責。
像陸奧、出羽、播磨這種大名眾多的領國,則另選他人出任權守。
權守沒有領國的支配權,只享有一定的俸祿,也需留在京都奉公。
同時,京極高政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府、西國府、中國府、近畿府、四國府、北陸府、東國府、關東府、奧羽府9個府,統歸總督府直接管轄。
九州府管領為大友宗麟,西國府管領為尼子五郎兵衛,中國府管領為京極高景(此後中國府管領由京極家繼承人出任),北陸府管領織田信長,東國府管領上阪宗信,關東府管領上杉政虎,奧羽府管領仙北公方足利政直,近畿府管領則由京極家親蕃御三家大名輪流出任。
所謂御三家,為京極家親蕃大名之首,分別是細川、土岐、尼子三家。
與歷史上的德川幕府相似,在正式場合與書信中準許用京極苗字,且京極氏嫡流斷嗣之時可從這三家選擇繼承人。
御三家之下有御三卿三人,由京極家三個譜代家老出任,分別是上阪宗信、磯野員昌、赤尾清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當此三人平時負責協助京極家當主處理京極家內部事宜,參與管理京極家的直屬領地。
當京極家當主為幼子繼位之時,由御三家和御三卿六人共同輔佐,擔任近畿管領的御三家當主為筆頭家老。
除此之外,另有親蕃大名10人,分別是伊勢北 、駿河斯波、遠江井伊、仙北足利、鐮倉足利、近江足利(足利義真)、丹波內藤、河內京極(京極高勝)、尾張京極(京極秀政)、越前京極(京極高吉)。
這十家大名享有“專領”,即所轄領地不需要向總督府交納稅金,只需在京極家當主生日之時繳納獻金即可。
軍事上,京極家規定各大名領內只能按照每萬石100人的標準維持常備足輕,且歸屬各地管領調配。
武士雖不在此列,但所有正式武士都必須在總督府登記造冊。
超過一萬人的軍事調動必須請示總督府,非總督府命令他國軍隊不得擅入別國領土。
另外,大名家臣現有的知行地情況必須每年向總督府報備,沒有總督府命令大名不能私下授予家臣知行地。
同時,總督府內部設立水軍司、陸軍司兩個部門。
水軍司所司伊丹雅勝,主管天下水軍。
水軍下轄九州水軍,基地為肥前松浦港。瀨戶內海水軍,基地因島、來島、能島。關東水軍,基地安房國。北陸水軍,基地輪島湊。奧羽水軍,基地湊城。
水軍司本部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