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京都這群混吃等死的公卿而言,天蝗就是一切。
雖然朝廷沒有任何實際權力,但是朝廷存在的意義便是讓公卿們獲得表面上的尊貴。
即便你是地方上幾十萬百萬石的大名,只要上洛進了京,面對京都公卿也得客客氣氣的。
天蝗存在朝廷就在,朝廷在他們這些人也能維系最後的體面。
可是京極高政話里的意思是,誠仁親王一天不找回來這天蝗的位置就一直空著?
近衛前久等人當即慌了。
“太政公,此事不妥啊。”
“先皇已崩,新皇繼位之事千萬不能拖啊。”
京極高政無奈的攤了攤手,“那請關白教我,新皇在哪呢?”
說著,京極高政又指了指飛鳥井目目“目目典侍尚未誕下皇嗣,誠仁親王又消失不見。”
“急有什麼用,難道吾還能將人給你們變出來嗎?”
二條晴良連忙站出來打圓場,“太政公所言極是,此事是萬萬急不得的。”
“再說了,京都說大其實也不大,城內有這麼多足輕武士,找個人想來還是很容易的吧?”說完,二條晴良轉頭看向京極高政的臉色。
京極高政緩緩說道“吾已經下令封鎖京都各地街道,城內也派遣了足輕四處搜尋。”
“總之,沒有找到誠仁親王之前,新皇繼位之事任何人不得再提。”
京極高政的態度很堅決,言語間那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讓在場的公卿為之一凝。
意識到京極高政不是在說笑,在場的絕大部分公卿心領神會的出列贊成。
人群中,山科言繼剛準備出列說了句,但是被前面的公卿直接擋住了視線。
等好不容易擠出去的時候,京極高政已經轉身離開了。
近衛前久這時候無奈的說道“大家也都別愣著了,呆在這里也于事無補,趕緊出去找人吧。”
“對對對,找人,趕緊找人!”
一群人喧囂著離開了蝗宮。
三條公賴留了下來,在御園找到了京極高政。
“三郎,說說你的打算吧。”
一踫面,三條公賴便直接表明了來意。
當然,這不是什麼“興師問罪”,單純是想知道京極高政到底是怎麼想的。
今天發生的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京極高政刻意為之。
但是這麼做,對京極高政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朝廷就只是一個空殼子,京極家已經坐穩了天下霸主的位置,有沒有天蝗根本威脅不到京極高政的地位。
甚至,有天蝗反而更能為京極家提供zz支持,所以在三條公賴看來,京極高政才是更應該著急擁立天蝗的人選啊。
“岳父大人,你是自己人,吾也不瞞你。”
“實不相瞞,現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真有意卸任將軍之位,此事先皇在位的時候吾已經向天蝗奏請過。”
“天蝗也應允了此事。”
三條公賴思索片刻,開口道“那麼新任將軍人選可敲定了?”
“吾不準備再立將軍!”
京極高政一句話直接將三條公賴說蒙了。
“不立將軍?”
“這是為何?”
京極高政給三條公賴倒了杯茶,然後說道“幕府的聲威早已名存實亡,各地大名左手握有領地,右手掌握兵權。”
“足利氏已經失去了天下,重新設立將軍之位也不過是徒有其名罷了,沒有人會認可的。”
“三郎自己不想做將軍?”三條公賴終于還是問出了藏在心里許久的話。
在三條公賴看來,京極高政不管是能力還是名望無疑是足夠開幕的。
對外,京極家實力冠絕天下,而且支持者和盟友眾多。現在又完成了轉封之事,地方大名已經無力再對京極家構成威脅。
只要京極高政願意,振臂一呼便能建立一個新的幕府。
對內,整個朝廷也被京極高政牢牢把持,滿朝公卿皆為京極高政馬首是瞻。
京極高政若是想當將軍,簡直不要太簡單。
“什麼將軍,不過是一個虛名罷了。”
“吾雖不是將軍,可天下大名還不是對吾俯首稱臣?”
“岳父大人,如今天下已定,吾要考慮的不再是如何打天下,而是如何統治天下,並讓京極家的統治能夠延續,你明白嗎?”
三條公賴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岳父大人可知第一任征夷大將軍是誰?”
三條公賴想了想,“大伴第乙磨。”
“那麼第一個真正掌控天下的征夷大將軍又是誰?”
“平清盛!”三條公賴即答道。
京極高政點了點頭,“平氏過後是源氏,源氏過後政權短暫恢復至朝廷手中,而後又是足利氏。”
“若我京極氏取代足利成為征夷大將軍,那京極氏之後又會是誰呢?”
京極高政一番話直接將三條公賴問住了。
“征夷大將軍從古至今不知道換了多少人,沒有哪個家族能夠真正永遠的統治rb。”
“可是這麼多年了,征夷大將軍這個位置一直在換人,可是有一個位置是一直存在的。”京極高政直勾勾的盯著三條公賴。
三條公賴呢喃道“有個位置.....”
突然,三條公賴像是想到了什麼,眼楮頓時瞪大,“三郎你不會是想當天蝗吧!”
說完,三條公賴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在說什麼,只能假笑道“哈哈,是我多想了,這怎麼可能呢。”
“為什麼不可能?”京極高政一臉嚴肅的反問道。
“這天蝗,別人當得,我京極家就當不得?”
三條公賴身子一顫。
這可真是從未設想過的一條道路啊。
一直以來,其實都有關于rb天蝗為什麼能做到“萬世一系”。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
首先,rb有非常濃厚的宗教氛圍,天蝗在民間有很強的“神性”,民眾對天蝗有普遍的認同感。
其次,rb長期以來都處于“群雄割據”局面,地方大名擁有很強的“自主權”,歷史上從未真正形成過一個“統一”的政權。
不管是鐮倉幕府還是室町幕府,都是一種妥協產物,征夷大將軍只能算作是武士集團的“盟主”,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
最後則是,天蝗存在的意義要高于消失的意義。
實際掌權者征夷大將軍)需要一個天蝗來維持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地方大名也需要一個天蝗來提供地位上升的渠道武士地位其實不高,遠不及公卿)。
多方妥協之下,就造成了政權一直更替,而天蝗卻一直存在的現象。
“三郎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當然知道。”
“歷史上,平氏不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嗎?”京極高政說的是平清盛在出任太政大臣之後,發動政變囚禁了後白河法皇結束院政統治。
三條公賴深深吸了口氣,然後緩緩說道︰
“可平氏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