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香玉心里有些不解,但她沒多問,覺得答案不會是她想听到的。
她一直走到三爺爺家,就發覺屋外有好些個陌生人,她覺得奇怪,瞬間就把方才路上的不解給拋到了腦後。
“平凡媳婦來了,快來幫忙看看,還有什麼要添的東西沒?”
萊伯母一瞅見姚香玉,就喊她進屋里幫忙。
姚香玉剛一踏入大門,就被里頭各種箱子袋子給驚著了。
“萊伯母,這就要走了?”姚香玉驚訝地問。
她嘴上問著話,手上的動作卻是不停,幫著萊伯母輕點箱子,登記各個箱子的物品。
“後日去城里,今日就得準備上,單明日太趕了些。”萊伯母笑著說。
她的臉上掛著汗珠,臉頰紅撲撲的,看著忙碌好一陣了,但那喜色是怎麼都掩飾不住的。
孫平瑜此次雖說是出遠門,但這也是他的起點,運氣好便如仕途,三爺爺這一支的社會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說得也是。”姚香玉點頭,“不過,外頭那些人是哪來的?”
“那些呀,有兩個是村里的人,還有些是城里商隊的人,來幫忙運送東西的。”
萊伯母解釋道,都是曾經合作過的人,很熟悉了。
原來如此啊,她以為外頭的人都是孫平瑜要帶去那邊用的,還想著這排場是不是大了些。
姚香玉幫著整理箱子等物,李素雲也沒閑著,兩個孩子、以及他們夫妻倆的貼身物品等,綜合起來也不少。
至于主人公孫平瑜,家里這忙亂的時刻,他並不在家。
當然,這並不代表他很閑,相反的,他要起祠堂跪拜祖宗,祈求外出一路順風。
此外,還要跟村里的各位族老、長輩告別,听他們交代的道理與事。
姚香玉其實幫的也不多,整理好後,一個個箱子都上了封條,而後用結實的麻繩綁起來,在頂端打一個繩套,扁擔穿過就能挑著走了。
這些箱子以及箱子里的物品,李素雲都要專門造一個冊子記錄。
姚香玉在一旁圍觀,也忍不住咋舌,心想,孫平瑜還沒為官呢,出一趟門就這般麻煩。
那以後他有官職了,且官職不低呢,那出一趟門還不是興師動眾的?
她心里這麼想,卻沒有多嘴說出來,要不那就是得罪人了。
在三奶奶家,其實姚香玉做的事真不多,主要就是說說話聊聊天,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初八凌晨雞鳴一遍,姚香玉就爬了起來,她隨便弄了點吃的,換了身輕便的衣服就去三爺爺家了。
還隔著老遠的一段距離,姚香玉就見三爺爺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群人進進出出。
姚香玉往大門里一看,頂廳里,孫平瑜帶著妻兒跪在案桌前,正在點香。
而三奶奶和萊伯母則忙著分一碗碗熱騰騰的雞蛋面線。
當地的習俗,要出遠門前,都要在祖宗牌位前點香此行,而後吃一碗雞蛋面線湯。
姚香玉忙上前幫忙,先給要出門的人送上,而後便是來幫忙的婦人。
隨後,她的手里也被萊伯母塞了一個碗,“快吃,到縣城還不知要拖延多長時間呢。”
姚香玉笑了笑,沒有拒絕,雖說她已吃過,但還不至于吃不下。
挑夫挑著東西先走,孫平瑜一家四口在跟家中長輩告別,姚香玉在一旁等著。
看著他們紅著眼眶,說著依依不舍的話,姚香玉也有些傷感,這個年代,出一趟遠門,往往三五年都不一定能回來一趟。
三爺爺看時間差不多了,便催著人趕緊走。
待孫平瑜他們上了轎子,萊伯父便點燃了鞭炮,一陣 里啪啦後,一行人便啟程離開,沒多久就跟之前的大部隊匯合了。
天還未亮,即使有火把,這腳程也不會太快,尤其身上還有負重,這速度更慢了些。
待到了縣城,太陽已升起老高,每個人都是汗涔涔的,孫平瑜見離說好的時間還早,便帶人去吃早點。
走了大半天路,出發前吃的那點根本頂不住,大伙早就饑腸轆轆了。
姚香玉問了下李素雲以及兩個孩子的情況,帶著她們去了廖氏留給自己的屋子,解決個人問題。
她對外的說辭是廖氏托付自己打理,並未說這房子已經是她的了,只有少數幾人才清楚。
不一會,孫平瑜也過來,幾人坐了一會,瞅著時間差不多了,才出去。
“這個商行叫百盛商行,在當地很多年了,半個月便會有商隊前往各地。”
“我與里頭的大管事相熟,大管事姓周名耀,為人正派,等會我把你的事與他說一說,讓他給你安排一個靠譜的隊伍。”
“謝謝。”姚香玉道謝,有人出面處理這些事,確實能減少許多麻煩。
到了商行後,姚香玉才發現,這家百盛商行離林掌櫃那酒樓實際上只隔著一條後巷。
她以前數次出入酒樓後門,竟然都沒發現邊上還有這麼一家商行。
能開得起商行,可見這家商行背後的主人勢力或是人脈不小,否則不可能一直這麼順順利利的。
姚香玉想,商行的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這山貨賣給他們,或許比賣給酒樓要更實惠一些。
唔,可以打听下,若是能搭上這條線總是不錯的。
至于林掌櫃那邊,她覺得他對白風一家子有企圖,還是少接觸好了。
孫平瑜一行人的到來,周耀親自出來接待,看兩人交談的樣子,應當不只是是熟識,而是至交了。
于是,很自然的,孫平瑜就把姚香玉的事跟周耀提了下。
周耀聞言,看向姚香玉的臉上不見一絲客氣,反而有一絲佩服。
“孫夫人此舉著實令周某佩服。只要孫夫人提前幾天與我說下,我便為您安排。”
“那麻煩大管事了。”姚香玉起身行禮道謝。
坐了有一會,有小廝進來說又有秀才公前來,于是孫平瑜一行人便被帶去了一處小院休整。
這時,姚香玉才知道,原來整個縣城的秀才還是有不少的,而此次都是要跟隨百盛商行的車隊外出,為八月的考試準備。
孫平瑜並不是排場最大的,畢竟要培養出一個秀才可不是容易的事,那家境定然富裕,那出遠門的行僕從、行李就不可能少了。
至于那窮秀才,自然弄不出什麼動靜,就安安靜靜地跟著隊伍。
能考中秀才的人麼也不是沒腦子的人,在還未功成名前就弄什麼ど蛾子。
再說了,等他們出了明溪縣成,就要分開,因著孫平瑜是要前往北邊的松濤書院,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周耀見人都來了,便讓人安排著出城,打頭的隊伍早已在城門外等著。
等孫平瑜等人再加上去,這支隊伍也是不小,聲勢浩大,所過之處,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姚香玉看著隊伍遠走,想著在街上走走,給桃花潭那邊再添點東西。
結果她經過一個茶攤的時候,恰好听到有兩個男人在談話,那話里的內容讓她慢下了腳步,支起耳朵仔細听著。
“你可听說了,福泉酒樓那邊在找有進萬歲山經驗的人。”
“听說了,據說錢開得不少,已有人去報名,有好些個山族的。”
“你說福泉酒樓要進萬歲山做什?該不是找什天才地寶吧。”
“我可是听說了,據說是要做幾道藥膳,需要用到萬歲山里的一些東西。”
“你說什東西必須用萬歲山里的,別的山上的就不行嗎?可別忘了,之前萬歲山才出現那些嚇人的動物,死了不少人呢。”
“哎,這事我記得。不過誰知道呢,萬歲山那般神秘,也許里頭的東西真的比別的地方好呢。”
“反正我是不會去送死的,那萬歲山可不是說進就進的。” “我們就看熱鬧唄,說不定酒樓真的找到什奇珍異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