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33章 張特詐降諸葛恪,諸葛恪新城中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33章 張特詐降諸葛恪,諸葛恪新城中箭。

    吳軍巡邏騎兵即刻把鄭像帶到諸葛恪大帳之中,一頓搜索,便就搜出救援書信。

    鄭像見如此,卻也是不得不認賬了。

    然,鄭像認是認了,但卻是大義凜然,只求一死:“如今既然落到爾等之手,有辱使命,要殺要剮,悉听尊便!”

    諸葛恪看著鄭像求死心切,卻是笑了:“鄭大將軍果是英勇之人,恪甚喜愛。鄭將軍,在恪看來,還有不死之策。”

    諸葛恪卻是笑問鄭像:“難道鄭將軍非得死嗎?”

    “如何不死?”

    鄭像听諸葛恪如此說,不由藐視:“只管言來。”

    “鄭將軍也知,如今魏吳兩家新城之下殺的你死我活,可憐見兩國軍士尸體城牆下堆積如山。難道鄭將軍不憐惜這些性命嗎?如果鄭將軍跟隨我攻城兵士到得新城之下,只言:毋丘儉听聞我大軍來攻,早已是嚇得做鳥獸散了,如此,壽春再無人來救。若果張特听信鄭將軍之言開城投降,鄭將軍便是大功一件,如何能死?”

    諸葛恪看著鄭像:“如此簡單便可活命,鄭將軍請細思。”

    說完,只靜靜的看著鄭像。

    鄭像听了諸葛恪之言,心中暗思:像如今有辱使命,誤了新城兵士之托,即便張特將軍不罰,我鄭像豈能苟活于世?必然要以死謝罪。然,如果死在這吳軍軍營之中卻是埋沒了我鄭像威名,不若做個大義之舉,以激勵我魏軍將士死命守城更有價值。

    鄭像想到此處,便就平復一下情緒,也微笑看向諸葛恪:“末將願往。”

    只一句,讓諸葛恪喜不自勝:“如此甚好!”

    即刻安排酒食,好生款待鄭像,只待明日天亮之時,帶鄭像新城之下騙開城門。

    然,鄭像卻已做好以死明志準備:“既然就此大義死去,死也要做個飽死鬼!”

    鄭像見如此好酒好菜,即刻狼吞虎咽起來。

    諸葛恪窗外看著鄭像狼吞虎咽之像,不由大喜:“如此來看,鄭像乃是真降,二則由鄭像吃像來看,新城城內必然是缺糧了。”

    喜笑之時,默默退回帳中,只待天明。

    天亮之時,諸葛恪早已是安排妥當,前面是手捧大肉包子的鄭像,後面卻是幾位攻城將軍,將軍之後,便就是三千手持弓箭的兵士,在三千兵士之後,則是大隊的兵馬。

    只待鄭像騙開城門之時,便就驀的攻進城去。

    諸葛恪如意算盤打的山響。

    他自然是在大軍身後,戰車之上督戰,遙看軍士攻城。

    不覺大軍在鄭像身後到了城牆之下。

    城牆之上,張特看的明白:“不好,鄭像被俘了。”

    即刻命弓弩手城垛之上對準鄭像身後的吳軍兵士:“到時只听我命放箭,救鄭像入城。”

    然,卻是見鄭像手持大肉包子到了城牆之下,猛然昂頭大喊:“兄弟們,當死守新城,救援大軍很快就到!兄弟們,死守啊!”

    口中不停大聲呼喊。

    城牆之上軍士听了,皆都淚流滿面,拉弓張箭,要射鄭像身後吳軍兵士。

    鄭像如此一喊,只見吳軍軍士趕緊手持兵器砍殺向鄭像,轉瞬之間,便就把鄭像砍成一堆肉泥。

    鄭像被砍之時,卻是依然大呼:“兄弟們,死守啊!”

    張特城牆之上,不由淚流滿面,大聲呼喊:“放箭,放箭,為鄭將軍報仇!”

    話未落地,只見城牆之上,忽的箭如雨下,呼呼射向吳軍。

    一頓箭雨,吳軍紛紛中箭倒斃,不計其數。

    為首的吳軍見狀,即刻拼命轉頭,失魂落魄的逃回軍中。

    諸葛恪豈能容忍兵士後退?

    本就被鄭像騙的大火:中鄭像之計,成就了鄭像大義之舉,而如今吳軍卻是貪生怕死,頻頻後退逃命,如何能忍?

    絕不能忍…

    凡後退者,立斬。

    吳軍軍士見狀,退也是死,攻也是死,不如死得其所,便就又重新聚集,死命攻打新城。

    城牆之上,張特必然也是箭雨,滾木石。

    如此,諸葛恪日日死命吳軍攻城,張特日日死守新城,不覺已近三個月。

    諸葛恪下令繼續猛攻城池,張特則日夜守在城頭,指揮將士嚴防死守。

    然,吳軍的猛攻,卻因城池堅固、張特的堅守,一攻一守之間,合肥新城竟然奇跡般的屹立了三個月。

    畢竟是座孤城,即便張特不顧生死,死死守住新城三個月,然,畢竟經歷九十余天的戰火,城牆四周多處崩塌,守城器械損壞嚴重,三千守軍更是死傷大半,僅剩一千余人,眼見就要破城。

    時間之于張特,每一日皆是煎熬。

    而煎熬之中,卻是不見援軍丁點身影。

    而城牆也已在吳軍持續攻擊之下破損嚴重。

    自從鄭像之後,張特想想司馬師的書信,就此便就死了求援之心,只一心的堅守。

    然,眼看新城即將在諸葛恪強攻之下將被攻克,如此下去,只怕日,便就做了諸葛恪刀下之鬼。

    張特不由沉思:“必爭取時間休整兵士,修補城牆,備足箭矢,滾木石方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然,如何才能做到?

    張特不由煩惱起來。

    忽的,張特茅塞頓開:“不若詐降!”

    主意打定,張特即刻伏身軍案之前,提筆與諸葛恪修降書一封:“諸葛太傅,時至今日,非特不投降太傅耳,實乃特有苦衷也。太傅必知大魏典律,凡邊疆帶兵者,其父母妻兒皆需留于洛陽城中,言為照顧以慰邊關守將之心,實為人質。如果邊關守將投降,其父母妻兒皆都被斬殺。然,太傅可知,大魏典律還有一律,如果邊關守將拼死守城百日,百日之後無奈而投降者,洛陽則不斬殺守將父母妻兒。如今,特早有降太傅之心,奈何守城不足百日,只怕特百日之前開城投降,我父母妻兒皆都人頭落地了。今距百日尚有十余日,望太傅體諒特之無奈之心,恩準特百日守城,待百日之後,特必親率城中兵士及百姓投降太傅。特盼太傅恩準。然,特也深慮太傅之憂慮,故為表特投降誠心,隨降書稍于太傅新城印綬以明特之志。特泣血拜上。”

    張特修完,長舒一口氣,即刻召集軍士帳中議事:“待我降書送出之時,爾等必趕緊城外收集箭矢、滾木石,修補破損城牆,待收拾完備,加緊休整兵士,再待吳軍來攻。我等必用性命守得大魏社稷!”

    眾位將士听了,皆都跪倒:“只听張將軍調遣,末將必死死跟隨張將軍,死守新城。”

    張特看著個個疲憊不堪、渾身是血的守城將士,不由淚流滿面。

    默默轉過身去,擦拭掉淚水,又慢慢轉過身來,輕輕扶起諸位守城將軍:“只待我命,且去準備。”

    張特安排妥當,即刻命一精明兵士攜帶新城印綬並詐降書信,送去諸葛恪軍營。

    諸葛恪也在軍營之中煩惱不已:“如今出建業到達新城已近五個月,眼見天氣越來越熱,軍營之中已是漸有疫病傳播,只怕長久下去,兵員必將衰減。即便如此,新城卻還是在魏軍手中。”

    “報。”

    諸葛恪正惱之時,忽听帳外兵土來報:“新城信使到。”

    諸葛恪听是新城信使,不由一震:“難道來降?”

    “即刻帶進帳來。”

    少時,只見軍士帶新城信使入帳:“太傅。”

    說話之聲甚為小心翼翼,邊說之時,邊就噗通跪倒:“張將軍讓小的來,只為投降之事。”

    邊說著邊就把所帶印綬及降書舉過頭頂。

    諸葛恪即刻接了,展開降書來看。

    看完,方知信使手中所舉乃是新城印綬。

    “我且問你,城中如何?”

    諸葛恪頗有疑慮,只想言語試探信使真假。

    “城中死傷十之有八,余者也皆斷腿殘肢,生病奄奄一息者也有百余人,可謂慘不忍睹。”

    信使邊說邊不覺淚流滿面。

    “張特如何?”

    諸葛恪又問。

    “張將軍日日流淚嘆氣,早有降太傅之心,奈何怕魏國典律不足百日降了,禍及父母妻兒。”

    與張特降書所言,並無二致。

    諸葛恪听了,不覺疑慮頓消:“你甚為辛苦,且飲了酒食回復張特,只言足百日之時,只管投降便可。”

    信使唯唯諾諾,頻頻點頭:“太傅,酒食且先行免了,如今張將軍不知太傅恩準,只怕此時如同熱鍋螞蟻般團團亂轉。末將早回,可安張將軍之心。”

    諸葛恪想想鄭像吃飯之時場景,覺得這次信使所言頗為可信。

    “好,既然如此,就約定足百日之時相見。”

    諸葛恪大喜過望,即刻送信使回城。

    待信使快速回城稟告張特,張特大喜,一刻也不敢耽誤,一邊城牆牆垛之上埋伏弓弩手掩護,一邊安排兵士即刻城牆之下收集箭矢、滾木石,待收集差不多之時,即刻又趕緊把城中樹木砍伐,門板卸掉,皆都聚集起來,修補被吳軍攻破城牆。

    如此緊張收集、修補八日,待箭矢,滾木石充足,城牆修補完畢之時,又命兵士抓緊休整。

    如此,不覺百日時到。

    諸葛恪算著也到了約定百日時刻,即刻親率大軍,準備新城城下喜迎張特開城投降。

    待諸葛恪到得新城城下,只見此時的新城,卻是甚為整齊,城牆之上,張字大 呼啦啦隨風飄揚,城牆之上的兵士,皆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城垛之中,似乎能听到弓箭“硌唧唧”滿拉之聲。

    除此之外,卻是靜的出奇。

    而新城城門,卻是如同新門般緊緊關閉著,一動不動。

    諸葛恪看的甚是納悶:這是為何?

    “張將軍,我已到得城下,快依你我之約打開城門。”

    諸葛恪馬上高喊。

    話未落地,只見城牆之上,現出守將張特。

    諸葛恪抬頭看去,只見張特怒目圓睜,一副大義凜然之狀。

    “張將軍,快快開門。”

    “吳狗,哪個要降你?我城中糧草充足,再打個半年綽綽有余,爾等只管攻城!”

    張特手指諸葛恪大罵不止:“諸葛小兒,如何弱智至此?區區一封詐降信就能讓爾如此,如此豬狗之徒,何以帶兵?有何臉面做東吳太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頓羞辱。

    張特羞辱之時,只見城牆之上又現出信使:“諸葛小兒,還記得爺爺嗎?”

    諸葛恪看時,不由哎呀一聲大怒:“張特詐降,辱我!即刻攻城!”

    諸葛恪劍指張特:“我必取你首級,攻城,攻城。”

    一聲令下,只見大隊人馬即刻推撞門圓木,“   ”直撞城門。

    張特城上看得真切,大呼一聲:“放箭。”

    瞬間,又是箭如雨下,滾木石不斷,一頓射、砸,直把吳軍砸殺的倒地一片。

    諸葛恪捶手頓足的大聲吼叫:“攻城,殺張特。”

    張特卻是不理諸葛恪狂喊大叫,直偷偷讓弓弩手拉滿弓箭,瞄準諸葛恪射來。

    “嗖!”

    就在諸葛恪大叫之時,冷不防一枝箭飛將過來,不偏不倚正中面門。

    “哎呀”一聲,諸葛恪中箭跌落馬下,一動不動。

    諸葛恪中箭忽的跌落馬下一動不動,如何能知生死?

    早把吳軍將士嚇得魂飛魄散:“如果統帥死了,必然大敗。”

    不管生死,趕緊撲向諸葛恪,用盾牌死死護住,一路直奔軍營退去。

    即便如此,張特卻是並不追擊,見吳軍皆退回軍營之中,方又命牆垛弓弩手埋伏掩護,讓兵士又出城收集箭矢,滾木石。

    而諸葛恪雖從箭雨之中被兵士死命救回,奈何卻是面門中箭,血流不止,幸得隨軍太醫極力救治,方撿的命來。

    統帥如此重傷,一時之間又能如何攻城?

    正如司馬師洛陽朝堂之上所議,諸葛恪三月起兵,五月攻打新城,現如今攻城已是百日,如此算來,正值八月。

    八月的南方,酷暑難耐,天氣炎熱,再加連續三個多月攻城不止,死傷甚眾,營中軍士又因了蚊蟲叮咬,多連營連營的患了疾病,雖是出兵二十萬,現如今狀況,真正能戰者,卻是不足一半了。

    統帥身負重傷,僥幸逃得一命,負傷、戰死、染病的士兵幾乎又佔了一半,一時間,吳軍軍中士氣極度衰落,攻勢遠不如前。

    諸葛恪拖著重傷之軀,陷入進退兩難之地,退又退不得,打又打不得,如此軍情,豈能不心急如焚?

    重傷之下的諸葛恪,性情變得愈發的暴躁不安!

    鎮南將軍朱異見如此狀況,不由心生退兵之思:“太傅,如今正值盛夏,天氣炎熱,軍中因了疾病、傷員而致使兵力下降,更是因了太傅重傷而致使士氣低落,如此,非長久之計,以異看,不若退軍為妥。”

    苦苦勸諫諸葛恪退軍。

    “大膽,如此時刻,怎能提擾亂軍心之議?汝乃膽小之徒!”

    一怒之下,竟然削了朱異鎮南將軍之職,打發回建業去了。

    諸葛恪雖打發了朱異,卻因箭傷嚴重,只得軍營之中療傷,只待好些再行攻城。

    都慰蔡林卻覺如此相持不妥,便就屢屢獻計諸葛恪,或戰或攻,然皆被諸葛恪否了。

    更甚者,因有一計,諸葛恪听來頗為幼稚,竟然把蔡林罵個狗血噴頭,大有斬之而後快之狀。

    “諸葛恪箭傷在頭顱,性情大變,如果哪日里不小心被他斬殺了,實實冤枉,不若投魏活命了事。”

    蔡林卻是轉瞬之間進了新城。

    蔡林投降魏軍,即刻把諸葛恪所部部署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待司馬師收到新城張特軍報之時,看後不由大喜:“此正是殲滅諸葛恪之時。”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33章 張特詐降諸葛恪,諸葛恪新城中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33章 張特詐降諸葛恪,諸葛恪新城中箭。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