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23章 夏侯玄接詔回京,夏侯霸被逼投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23章 夏侯玄接詔回京,夏侯霸被逼投蜀。

    大都督郭淮遙望洛陽,在軍營中軍帳中伏地叩首:“謝太傅救命之恩。”

    長跪不起,感激涕零!

    然大都督郭淮仍覺不夠,遂引五子于大營西山之上捕獲大雁兩只于籠中放好,命軍士攜謝書一並送于洛陽司馬府,以示感激司馬懿救命厚恩。

    司馬懿手握郭淮謝書,看著兩只大雁,不由大喜:“事終諧也。”

    司馬師自從記事以來,極少見司馬懿喜怒形于色,今見司馬懿如此高興,便就問詢司馬懿:“父親一生不曾喜怒于形,為何卻是因為大都督郭淮一憂一喜?”

    司馬懿卻不回答司馬師,只看著司馬師手指籠中大雁:“師兒可知此為何意?”

    司馬師看著籠中大雁未加思索:“郭淮謝禮。”

    “如此說也未為不可,實為郭淮謝救命之恩之禮,然師兒可知,大雁一生頗為規矩,飛成行,止成列,郭淮以大雁為謝禮,實乃郭淮以此物明志,言于父親其生死跟隨司馬氏之忠心。如此說來,為父當喜否?”

    “當喜。”

    “然喜中有憂…”

    司馬懿緊接司馬師的話:“師兒可曾有慮?”

    司馬懿突然的問話,瞬間問懵司馬師:“父親,怎就忽的又有了憂?”

    司馬懿看著司馬師,卻是緩緩展開案上軍圖,深深凝視一番站于軍圖之前:“如今天下三分,與大魏對抗者乃是蜀吳兩國。現如今,魏吳邊境則是諸葛誕為鎮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對陣東吳,魏蜀邊境則是郭淮擢升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雍、涼諸軍事,對陣蜀國。現如今,無論諸葛誕抑或是郭淮,皆已依附于司馬氏,換言之,大魏兵馬皆在司馬氏之手。”

    “父親,確是如此,然父親所言憂從何來?”

    司馬師不解,既然如今大魏兵馬已牢牢攥于司馬師之手,又有何憂?

    然司馬懿並不接話司馬師:“再說朝中大臣,如今也皆附勢于司馬氏,即便偶有怨言者也只做屋內偷嘆,動搖不了司馬氏任何毛發。”

    “當朝天子呢?”

    司馬師似乎有些听懂了司馬懿的話,不由問道。

    “當朝天子更不可慮,如今凡事皆問詢于父親,當朝天子名存實亡,實實已掌股于司馬氏之手。。”

    “那麼便就是曹氏宗親?”

    司馬師不由疑惑:“然曹氏宗親現如今皆已禁固于鄴城,必然也無翻天本領。由此可見,無論兵權、朝權,皆無憂。如此,父親,憂又從何來?”

    屢屢發問。

    司馬懿似乎並不著急回答,眼楮離開軍圖卻是看向司馬師:“然,王凌、令狐愚之變,卻是提醒司馬氏,兵權必死死攥于手心之中,方可無憂。然師兒當細思之,還有一人需時時防範,師兒,可知是為何人?”

    司馬懿不講何憂,卻問司馬師需要防範之人是誰,一時間讓司馬師有點懵懂:“父親,想必也是持掌兵權之人?只是師兒愚鈍,還請父親明示。”

    “夏侯玄。”

    司馬懿見司馬師迷惑之狀,也就不再屢打啞謎:“夏侯玄守備雍州等處,依然手握重兵,且系曹爽親族,倘驟然作亂,如何提備?必當妥善處置。”

    司馬懿一句話點醒司馬師:“確實如此,夏侯玄手握兵權,若有異動,必是禍害。果是一憂。”

    直到此時,司馬師才明白司馬懿所慮之憂:“父親,然該如何處置夏侯玄?”

    既然知道了,司馬師如何不急?

    緊緊追問司馬懿。

    “師兒還知為父太傅虛職來自何人?”

    司馬懿卻又打起啞謎。

    “乃曹爽明升暗降所致。”

    司馬師一語中的。

    “既然如此,想必師兒已知該當如何處置夏侯玄了?”

    “明升暗降之策?”

    司馬師不由脫口而出,然似乎又有憂慮之色:“父親,如何明升暗降?”

    “朝中大鴻臚抑或太常,虛位以待夏侯玄。”

    司馬師不由一笑:“曹爽之策,看來也是好策。”

    父子而二人遂定下處置夏侯玄之策。

    對于司馬懿來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容不得任何一點不利于司馬氏的危險。

    對于曹爽、王凌、令狐愚以及曹氏宗親,司馬懿可謂是被迫而為,然當司馬懿終至朝權、兵權在握之時,對于夏侯玄,司馬懿這一次卻是要主動出擊。

    司馬懿即刻上奏天子,以朝中大鴻臚之職尚缺一人為由,發詔書急詔夏侯玄回京。

    夏侯玄接到朝廷詔書不由大驚:“司馬懿終于出手了。”

    當年曹爽伐蜀之時,夏侯玄以命相搏,儻駱道中舍生忘死救出曹爽,而司馬懿洛陽兵變判曹爽謀反之罪被夷三族之時,夏侯玄便就想到會有如此一天,今見朝廷詔其回京詔書,如何不心驚?

    “我如今尚且手握重兵,如果悖逆朝廷旨意,就此起兵造反,又會如何?”

    此時的夏侯玄不由渾身打個冷戰:“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豈能畏懼生死?又如何能做如此悖逆臣倫之事?此絕不是我夏侯玄所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心中不由猶豫:“然此去京城,只怕凶多吉少。”

    夏侯玄不由思慮萬千,一時間難以拿定主意。

    忽想起正于渭南大營的叔父夏侯霸,遂修書一封,喚夏侯霸前來關中大營商議對策。

    夏侯霸,夏侯玄叔父,字仲權,沛國譙人。夏侯霸是曹魏征西將軍夏侯淵次子,其母為曹操妻室丁氏之妹。曹爽擔任首輔大臣之時重用夏侯霸為討蜀護軍、右將軍,歸征西將軍節制,並受命在隴西負責操練兵馬及安撫當地羌、胡勢力。

    當夏侯霸看到夏侯玄書信之時,亦不由大驚失色:“司馬懿要誅殺夏侯玄!”

    一刻也不敢停留,即刻策馬,從渭南大營一路狂奔至夏侯玄處。

    “萬萬不可,此去必是死命!”

    夏侯霸看到夏侯玄,便就死死勸諫:“司馬懿狼子野心,玄兒還能不知嗎?曹爽三族如今尚在何處?”

    夏侯霸以曹爽之罪明示夏侯玄:“時至今日,難道還看不清楚嗎?”

    夏侯玄看著夏侯霸驚恐神情,不由低頭嘆氣:“然朝廷有詔,豈能抗旨不遵?如此,也是殺頭之罪。”

    夏侯玄說的何嘗不是實情:“走了是死,不走也是死,倒不如死得其所,還是回去的好。”

    夏侯玄頗覺無奈,然也覺得,死于朝廷之手,至少也算忠義之臣。

    “此非朝廷所為!”

    夏侯霸卻是一針見血:“如今君少國疑,臣強君弱,朝權已死死攥于司馬氏之手,此乃司馬懿借朝廷旨意殺你,以絕後患!難道玄兒如此糊涂不成?”

    夏侯霸針針見血,直刺的夏侯玄有些亂了陣腳。

    “叔父可有可解之策?”

    既然回不得,那又該當如何?夏侯玄如何能不問夏侯霸?

    夏侯霸目瞪夏侯玄:“玄兒好糊涂!如今玄兒手握重兵,如何不能自保?一則擁兵自重,不接朝廷旨意,二則若果司馬懿逼的緊迫,便就此起兵,討伐司馬懿!”

    夏侯霸斬釘截鐵,義憤填膺。

    “不可,萬萬不可!此等事玄曾慮過。我夏侯氏乃大魏世代忠臣,豈能做如此欺祖不忠不孝不義之事?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間,豈能貪生怕死!不可,萬萬不可!寧可回去掉頭!”

    夏侯玄卻是直接了當的回絕了夏侯霸起兵謀反之策。

    “還有一策。”

    夏侯霸見夏侯玄否了擁兵自重謀反之策,便就壓低聲音,看著夏侯玄:“只怕此策玄兒又是不依?”

    夏侯霸說話之時,神色頗為慌張。

    “叔父既然有策,盡管講來。”

    夏侯玄的話,似乎讓夏侯霸突然有了力量,猛的抬頭直直看著夏侯玄:“投蜀!”

    只一句,瞬間激怒夏侯玄:“叔父大膽,竟講如此大逆不道之策!”

    聲音如雷,震耳發聵!

    夏侯玄的呵斥,讓夏侯霸不由倒退一步:“不如此,唯有一死!”

    血淋淋的一句話,夏侯玄如何不知,這句話,也許沒有假:“即便如此,我便奉詔回京,即便是死也要死于大魏!生為大魏人,死為大魏鬼!”

    直接了當的否了夏侯霸。

    “玄兒,難道真的就此送死?”

    夏侯霸不甘心,不願意想象夏侯玄人頭落地的場景:“你難道不知曹爽被夷三族的慘狀?”

    夏侯霸還想做最後的努力。

    然夏侯霸的話,卻是激怒了本想好好和夏侯霸商量對策的夏侯玄:“夏侯霸,難道你忘記定軍山了嗎?”

    夏侯玄不由怒火中燒,手指夏侯霸:“定軍山之中,你父被蜀軍亂箭射殺,此等殺父之仇,當不共戴天,你難道都忘記了嗎?休要再言如此無君無父之言。”

    一頓呵斥。

    夏侯霸自知夏侯玄勸解不動,只得撒淚而別:“只怕叔佷永無相見之日。”

    聲音甚為淒切。

    夏侯玄如何听不出來夏侯霸的話:夏侯霸只怕回去渭南,就要準備投蜀了。

    “至此,已無叔佷,只是叔父投蜀如果保的性命,也算蒼天有眼。叔父只管去,玄要回京城了,自此叔佷永無相見之日。”

    聲音也是異常淒切,只是並不回頭。

    夏侯霸听的出來,夏侯玄已是決意回京,且念叔佷之情,並不告發。

    無奈,夏侯霸只得含淚自回渭南大營。

    到了渭南軍營的夏侯霸,越思越想越害怕:“夏侯玄回了京城,如果司馬懿以任何借口砍了他,後則便就是我夏侯霸。如果不趁如此空虛時機逃命,只怕以後想逃也逃不出去了。”

    夏侯霸心中忐忑不安:“難道真的只有投蜀這一條路走了嗎?”

    夏侯霸不由開始權衡利弊:“等待,等的將是砍頭,不走,擁兵自重,便就是謀反,也是砍頭,投蜀,雖也有砍頭之嫌,然也有可生之處。如此看來,唯有投蜀,方有可能活命。”

    夏侯霸思來想去,始終覺得,要想活命,只有投蜀。

    罷,罷,罷。

    夏侯霸橫下心來,跺跺腳:“哪怕落個逆臣罵名,總比死于司馬懿之手好!”

    夏侯霸即刻收拾行囊,帶好弓箭兵器,喂飽戰馬,備齊干糧飲水,決定投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夏侯霸一切收拾停當,不由落下淚來:“想不到我夏侯霸竟然有朝一日會走如此卑鄙無君無父之路?然走便走了,絕不帶走大魏任何一兵一卒,一草一木,只一人一騎足矣。”

    淚水滿面的夏侯霸此時心如刀割,悲痛不已,默默拿出討蜀護軍、右將軍印綬,撕三尺白綾懸掛于軍案之上,伏地叩首痛哭一陣。

    罷,即刻翻身上馬,只身直奔蜀國邊境而去。

    然夏侯霸如何敢明目張膽的走大路?只得循著陰平小路摸向蜀營。

    然陰平小路,卻是山高谷深,道路崎嶇險峻,沿途多是陡峭山崖,虎狼常常出沒于山中密林,豈能是人所走之路?

    夏侯霸明明知道自此向前,綿延幾百里,除卻軍營及少許獵戶,幾近無有人煙。

    但夏侯霸為了安全,只得在陰平小道中穿行。

    雖是常年對陣于蜀國,然如此險峻的陰平小道,夏侯霸卻是第一次走。

    夏侯霸在如此崎嶇不平、谷壑縱橫的陰平小道中不覺迷了路。

    天越來越黑,夏侯霸不敢亂跑,只得尋得一個山洞,權且藏身度過一晚。

    深夜之時,只听密林山谷之中,狼吼陣陣,夏侯霸不由嚇得抖了一抖。

    好不容易盼到天亮,趕緊望著日頭辨別方向,辨別一陣,方知該往何處走。

    然越走,山壁越是陡峭,忽的,只見戰馬不覺腳下一滑,滾落在山崖之下,翻了翻身,便就一動不動了。

    夏侯霸拔開荊棘,費盡力氣方下到戰馬旁邊,然戰馬卻已是摔死了。

    夏侯霸抱著戰馬,嚎啕大哭:“想我夏侯霸也算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不想竟有如此大難。”

    正哭之時,忽听山崖崖後,似乎有虎嘯之聲,不好,有虎,夏侯霸趕緊起身就跑,然崎嶇山路,如何能如平地般飛奔,跑不了多遠,便就被大石絆倒,咕嚕嚕又滾下山崖。

    待夏侯霸醒來之時,只覺腿疼難忍,低頭一看,卻已是被山石亂枝劃割的鮮血淋灕。

    夏侯霸受傷了,且傷的極其嚴重。

    “我命休矣!”

    夏侯霸不由仰天長嘆。

    “何人?”

    突然,只見山崖之上,忽忽閃出幾個士兵,見有人仰天長嘆,便就呼啦啦圍過來。

    “我們乃蜀國斥候騎兵,不許妄動!”

    說話之間,便就把夏侯霸捆綁了起來。

    “蜀國斥候騎兵?”

    夏侯霸喃喃一句,忽的又暈倒,不省人事。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23章 夏侯玄接詔回京,夏侯霸被逼投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23章 夏侯玄接詔回京,夏侯霸被逼投蜀。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