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亂

第21章 曹彪白馬伏法,郭淮關中送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燕 本章︰第21章 曹彪白馬伏法,郭淮關中送妻。

    正當司馬懿準備箭指楚王曹彪之時,廷尉卻是有奏,按大都督王凌族譜,尚且還有一人未曾伏法。

    然當司馬懿看完廷尉所奏王凌族譜之人,卻是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此人確實棘手!”

    司馬懿緩緩合上廷尉奏章,深深陷入沉思之中。司馬師見狀,不由也是頗為疑惑:“多少年來,都是見父親穩如泰山,今日為何卻是如此沉重?”

    司馬師不由打開司馬懿合上的廷尉奏章來看,看完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父親,該當如何處置?如果此人處置不當,必然引起兵禍!”

    “確實如此!故為父確實需要深慮。”

    司馬懿緩緩抬起頭看著司馬師:“事關重大,不能不慎!”

    何人如此讓司馬氏父子如此擔憂?

    乃是王凌之妹,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關中對陣蜀國的大都督郭淮之妻!

    現郭淮之妻隨軍而居關中軍營之中,若果貿然關中軍營之中擒拿郭淮之妻,一旦處置不當,恐怕不僅僅是兵禍,更甚者,則是引起蜀國窺探,危及大魏社稷!

    此等天一般的大事,如何不讓司馬氏父子由此憂心?

    沉默一陣,司馬師終究是憋不住,看著神情稍緩的司馬懿:“父親,可有對策?”

    司馬懿點點頭,凝重的額頭慢慢舒展:“仔細思來,卻也並無為難之處。”

    “父親,此話怎講?”

    司馬師不解,為何轉瞬間司馬懿卻又看做小事了,必是心中已然有策:“父親,請明示師兒。”

    “王凌之妹,郭淮之妻,必然要擒拿,然,斷又不可拿,不拿又不行,唯有拿!然如何拿?拿了之後又如何?還需從長計議。事有輕重緩急,目前所處形勢,魏吳邊境王凌之事尚未完全妥當,需拿了曹彪後待穩定了魏吳邊境之事,方可再動魏蜀邊境之事。故,王凌之妹,郭淮之妻,宜于曹彪之後。”

    司馬懿異常清醒,豈能兩線同時起火?

    一旦同時起火,不僅僅魏吳、魏蜀邊境宿敵窺探,更怕朝野之中不滿司馬氏者動蕩,到時如何能抗衡的住?

    司馬懿就是司馬懿,現在的形勢,唯有先箭指曹彪,收拾了曹氏宗親,待穩定了魏吳邊境,王凌之妹、郭淮之妻方能妥善處置,也才能顧全全局。

    司馬師听完,點點頭:“父親,既然如此,曹彪之事,宜快不宜遲!”

    司馬懿點點頭:“即刻處置曹彪!”

    司馬懿即刻擺駕嘉福殿面見天子曹芳,言與天子處置曹彪之事:“陛下,楚王曹彪,身為先祖武皇帝之子,曹氏宗親,不思報國,卻是仰仗皇親國戚身份參與王凌謀反之事,其所犯實為可誅之罪。然,曹彪卻又不同于王凌、令狐愚,懿一時間不知該當如何處置?”

    司馬懿卻是把球踢的極好,明明心中有策,卻是偏要朝廷天子來說。

    “按大魏律法,謀反及參與謀反者,皆是當判夷三族之罪!然,楚王曹彪如夷三族,只怕朝野上下皆有怨言。不知太傅可曾有慮否?”

    曹芳卻是又把球踢給司馬懿,話外之音卻是甚為明白:只誅殺曹彪,然禍不及三族。

    司馬懿豈能不明白?

    “陛下,懿也頗憂慮,畢竟楚王曹彪乃是先祖武皇帝之子,雖不夷三族,然若果誅殺,懿也覺不妥。”

    司馬懿雖如此說,然卻是對天子曹芳的意見稍有不同:“不知陛下可知燕王劉旦嗎?”

    司馬懿卻是以燕王劉旦典故問詢天子曹芳。

    “朕自然知道,當年燕王劉旦召集當時的宗室貴族劉長、劉澤及一些大臣想要謀反,然卻是最終事情敗露。而燕王劉旦為禍不及家人,自縊而亡。後漢昭帝聖恩,赦免了燕王之子劉健的罪名,貶為庶人,追封劉旦謚號為燕刺王。”

    天子曹芳娓娓道來:“太傅之意,乃是依燕王劉旦古例,讓楚王曹彪自裁?”

    “陛下聖明,曹彪畢竟乃是先祖武皇帝之子,自裁則更為妥當。”

    司馬懿卻是依燕王劉旦古例,又由誅殺改為自裁,雖形式不同,然結果一致:曹彪必死!

    皇帝曹芳豈能不知,王凌如果功成,當今天子豈能是他?必然是曹彪!

    在天子曹芳看來,曹彪也必然死!

    “準!就依太傅之意。”

    天子曹芳即刻準了司馬懿。

    司馬懿心中不由暗喜:“天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好借處置曹彪一並處置了曹氏宗親,穩定朝野,穩定司馬氏權勢。”

    司馬懿又是打了如意算盤。

    既然接了天子旨意,司馬懿豈能耽誤,刀俎架好,只待魚肉鏟除楚王曹彪。

    司馬懿抓住時機,即刻遣御史兼廷尉大鴻臚持節攜天子曹芳璽書就國案驗,前赴楚王曹彪封地白馬處置曹彪。

    白馬楚王曹彪府衙之中,此時的曹彪已是如同喪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終日。

    自司馬懿壽春穎水之上對話王凌後,王凌之事皆盡入曹彪之耳,曹彪豈有不怕之理?

    “我乃先祖武皇帝之子,曹氏宗親,即便司馬懿知道了本王參與謀反,又會如何?想想司馬懿畢竟也是自先祖武皇帝起便就世受皇恩,定然不會對本王不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曹彪時時自我安慰,然卻是夜夜輾轉反側,不得入眠。

    無奈之下,只得于後花園中,日日射箭,以解心頭之悶。

    奈何時時擔驚受怕,箭射出去了,卻是箭箭偏離靶心。

    “啪!”

    曹彪又發箭。

    “又偏了。”

    家丁看罷箭靶,又是頗為無奈的喊道。

    “王爺。”

    正在曹彪箭又射偏煩悶之時,卻是見守門家臣前來稟告:“朝廷大鴻臚到。”

    曹彪听了,不由身體晃了三晃,手中弓箭不覺“啪”的掉落地上:“該來的還是來了。”

    稍稍緩神,曹彪方覺平靜一些:“只引大廳相見。”

    此時的曹彪還把自己當做楚王,只于自家大廳之中等待大鴻臚。

    然,此時的廷尉兼持節大鴻臚,豈能是曹彪所想一般,在大鴻臚身後,卻是三千披盔戴甲、手持兵器的軍士,呼啦啦早已經把楚王府衙圍的水泄不通。

    大鴻臚見到曹彪,卻是並不客氣:“楚王曹彪,現有皇帝璽書在此,還不跪拜听宣!”

    一頓呵斥,呵斥之中,只听大鴻臚身後軍士抽劍之聲,那陣勢,只怕曹彪不從,即刻便就沖將上去一頓砍剁!

    曹彪本就心虛,今又見大鴻臚威嚴,後面兵士更是怒目而視,不由癱軟身子,伏地听宣:“自先祖武皇帝時,大魏便就國法皆嚴,行賞之時不避睚眥之仇,處罰不諱至親之人,可謂公正嚴明!故,周公流涕而決二叔之罪,孝武傷懷而斷昭平之獄,古今常典也。而現如今,楚王曹彪,身為國之至親,然卻不守典律、不依王度而敗壞宗室,謀于奸邪之徒。與大都督王凌、兗州刺史令狐愚勾結相通逆謀,圖危社稷,只有悖逆之心,卻無忠孝之意。宗廟有靈,王有何面目以見先帝?朕深痛王自陷罪辜,既得王情,深用憮然。有司奏王當就大理,朕惟公族甸師之義,不忍弒殺楚王于洛陽東市,故遣使者賜書。王自作孽,匪由于他,燕剌之事,宜足以觀。王其自圖之!”

    字字句句,皆是埋怨之意。

    大鴻臚宣讀完畢,卻是把璽書擲于曹彪:“曹彪,你可听清天子璽書之意?本應誅殺于你,然皇帝陛下念你乃先祖武皇帝之子,曹氏宗親,故只判你自裁。還不趕緊謝過天子!宜快去自裁,我們只在大廳等待楚王事決。”

    大鴻臚不由催促曹彪自裁。

    癱軟于地下的曹彪,早已是渾身如同篩糠,哆嗦不停:“臣,曹彪謝主隆恩。”

    此時的曹彪何尚不知,他若自裁,便可保家人性命:“時至今日,天子尚且留我家人性命,我曹彪實實羞愧于天子。”

    曹彪慢慢的爬起來,跌跌撞撞的走到內室,拿三尺白綾懸掛于屋梁之上,慢慢把頭伸進去,用力一蹬腳下板凳,頃刻間便就懸首自盡了。

    大鴻臚即刻安排隨身太醫驗明正身,回報朝廷:楚王曹彪伏法了。

    曹彪伏法,大鴻臚即刻又拿出天子曹芳聖旨宣讀:“楚王曹彪因參與大都督王凌、兗州刺史令狐愚謀反,現已伏法,曹彪妻妾及諸子皆貶免為庶人,徙平原郡而居。彪之官屬以下及監國謁者,坐知情無輔導之義,皆判誅殺!”

    宣畢,一刻也不停留,即刻安排軍士,把曹彪妻妾及男女皆捆綁,一路遷徙至平原郡,貶為庶人。

    然,白馬河畔,卻見曹彪以下官屬及監國謁者一百多人被五花大綁齊刷刷的跪在河邊,後面是手持大刀的兵士,只听一聲令下,大刀落下,轉瞬之間,白馬河河水變紅,波濤洶涌。

    皆都成了刀下之鬼。

    一切完畢,大鴻臚返回洛陽,回復聖命。

    司馬懿長嘆一口氣:“曹氏宗親,終究還是禍害,然殺卻殺不得,該當如何?”

    司馬懿要做其二之事。

    即刻傳令,洛陽城戒嚴,著京城中領軍,中護軍,凡曹氏宗親,皆集中一起,全部徙鄴城安置。

    哪個敢有怨言,即刻斃命!

    頃刻間,鄴城城中,皆是曹氏宗親,而鄴城四周,則是重兵把守,若有反抗者,立斬。

    鄴城之中,著有司嚴加看管,凡曹氏宗親,則獨居,若果私自交流者,立斬!

    一切如願,無有敢動者。

    司馬懿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一半。

    “父親,如此這樣,司馬氏可安穩否?”

    司馬師看著司馬懿所做的一切,心中卻是忐忑,他更擔心,司馬懿這樣做,是不是真的能保司馬氏永世無憂?

    “雖是削弱曹氏宗親,然,朝野上下還有很多雙眼楮在背後虎視眈眈的看著司馬氏,豈能安穩?”

    司馬懿卻是異常清醒:“現在,終于該輪到王凌之妹,郭淮之妻了。”

    在司馬懿看來,只要還有一點障礙,便就是天大的危險。

    王凌謀反終于落下帷幕,下一步,司馬懿卻是要處置郭淮之妻了。

    主意打定,司馬懿即刻又擺駕嘉福殿面見天子曹芳。

    “太傅,如今曹彪已自盡伏法,妻妾及家人皆已徙平原郡貶為庶人,王凌、令狐愚也皆以肅清,太傅還有何可擔心之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天子曹芳見司馬懿來,趕緊就謀反之事述說一遍:“謀反之事已然塵埃落定,太傅可以放心了。”

    “臣正為此事而來。”

    司馬懿接住曹芳的話:“王凌族譜之上尚有一人還未伏法。”

    “誰?”

    曹芳見司馬懿如此說,沉思一下,趕緊問詢司馬懿。

    “王凌之妹,郭淮之妻。”

    司馬懿的話,瞬間驚到皇帝曹芳:“太傅,不可!郭淮之妻雖在王凌族譜之內,然郭淮現在卻是對陣蜀國的大都督,如果動了郭淮之妻,如何能讓大都督郭淮安心邊關,守衛大魏社稷?”

    皇帝曹芳連忙阻止:“如果無人奏報,此事宜到此為止!”

    “然,廷尉卻是已然把族譜呈報了。”

    司馬懿顯露出無奈之色:“不處置,怕是不妥。”

    司馬懿話說的很明白,現在廷尉已奏,如果不處置,只怕朝野不服,恐怕也不是好事。

    “太傅,既然如此,該當如何?”

    曹芳不由亂了陣腳,問詢司馬懿。

    “陛下,應先按王凌族譜關中擒拿郭淮妻。”

    司馬懿說的斬釘截鐵:“到時再據實情而定,方為妥當。”

    曹芳一時間卻是听不懂司馬懿意圖,然既然司馬懿如此說,也就無奈點點頭:“只依太傅便可。”

    司馬懿得了天子旨意,道聲謝主隆恩,便就出了嘉福殿,即刻安排擒拿郭淮之妻之事。

    關中,當廷尉攜朝廷擒拿郭淮之妻的旨意示于郭淮之時,郭淮瞬間便就懵了:“如何?要擒拿我郭淮之妻?”

    然郭淮看完朝廷旨意,不由嘆口氣:“我妻乃是王凌大都督三族族譜之人,而王凌大都督確實是謀反之人。現如今,王凌謀反,朝廷按大魏典律判王凌夷三族並無不妥之處。現如今朝廷按圖索驥禍及我妻,實實無奈。合情合理之事,我郭淮豈能不受朝廷旨意?”

    郭淮無奈之下,只得接了朝廷旨意,安排廷尉軍營歇息,只讓妻子收拾妥當,進廷尉囚車,好回洛陽伏法。

    夫妻即將生離死別,哪有不悲之理:“你我夫妻一場,卻是跟隨我郭淮軍營之中吃苦受罪,淮實實有愧于賢妻。奈何朝廷有旨,郭淮卻又違抗不得,無奈之下,只得送賢妻洛陽城伏法,自此,便是陰陽兩隔,想想不由悲傷痛心。”

    郭淮不由背後抱著收拾行囊的妻子,放聲大哭。

    夫妻相擁而泣,哭罷,郭淮只得眼睜睜的看著妻子踏入囚車之中。

    囚車慢慢從軍營駛出之時,卻是驚到了邊關將士:“此為何事?為何夫人上了囚車?”

    呼啦啦手持兵器圍了上來:“哪個敢動?敢動夫人一根汗毛,便叫你們人頭落地!”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亂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亂》,方便以後閱讀晉亂第21章 曹彪白馬伏法,郭淮關中送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亂第21章 曹彪白馬伏法,郭淮關中送妻。並對晉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