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第255章 馬韓第一戰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萌萌嗒 本章︰第255章 馬韓第一戰

    馬韓的漁民听到自己熟悉的喊話,知道對方沒有惡意,再加上他們清楚的知道,他的破漁船速度沒有對方快,很快就能被追上,而且對方穿上還有人拿著弓箭,這要是再跑估計會小命不保。

    所以在勸說之下,就直接停了下來。

    然後按照對方的指示,劃回了岸邊,隨後被帶到魏延和牽昭的面前。

    馬韓地區現在的語言里包括一部分漢語,魏延和牽昭他們能听懂一部分,不過這不是還有翻譯嗎?

    通過馬韓籍向導的雙向翻譯,魏延也是簡單了解了現在的情況。

    除了周邊大大小小的很多島嶼外,這片大陸附近是屬于卑離部。

    算是馬韓南部最大的部落,有人兩萬多,其中青壯男子六千多。

    剛才逃走的那些漁民就是去向卑離部首領去稟報情況去了,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有大量的敵人過來。

    不過魏延不怕,從這些漁民口中,已經得知,這邊金屬武器已經很普及,但是質量貌似不怎麼樣。

    三韓之地和高句麗都是地處邊疆,屬于蠻荒地區,冶鐵技術當然無法和大漢相比,更不要說趕得上孫策這邊了。

    所以武器裝備上絕對是完勝。

    而且魏延也相信手下士兵的戰斗力,遠遠不是對方可以比擬的。

    再加上听說對方總共才六千多青壯,就是都派來,魏延這三千前鋒都不帶怕的,更別說後面很快還有後續部隊上岸。

    不久之後,往北面派出的斥候有人返回,稟告魏延,北面來了一支五六千人的隊伍。

    基本都是長槍兵,木桿槍身,鐵槍頭。

    此外還有少數背著弓箭的人,數量大概有兩三百。

    只有三個人騎著馬,貌似是敵方的首領。

    距離魏延這里還有不足十里。

    魏延點點頭,表示知道了,讓斥候再探。

    魏延讓手下士兵做好接戰的準備。

    敵人還沒有來,而魏延身後的後續部隊,卻先到了。

    帶隊的是公孫瓚和李嚴等人。

    公孫瓚親自出馬,帶來了三百騎兵和五百步卒。

    實在是戰馬太佔地方了,這麼多船也只能是運這麼點騎兵上岸。

    不過這已經足夠。

    “文長,情況如何?”

    “回公孫將軍,北面有六千敵軍,馬上就到,敵人的兵力配置是這樣的……”

    公孫瓚的官職是安北將軍,幽州牧,身份地位比魏延高很多。

    公孫瓚听到對面的武器裝備之後也是微微一笑,然後就和魏延一起,帶著其他人前往陣前,準備迎敵。

    北面率軍來的是卑離部的二首領,帶著他的部落里的兩大勇士,也是他手下的兩員大將。

    剛才听到好幾個漁民的稟告,說是從大海之上,來了好幾百人的隊伍,並且都拿著兵器還有弓箭,頓時急忙召集了部落里的所有勇士。

    大首領帶著數百勇士去附近的部落里交易物資去了,所以只能是他這個二首領要守住部落。

    因為漁民的算數能力有限,他們說的好幾百人,可能並不是太準確,所以二首領直接勉強湊夠了六千人,然後南下去趕走這些從海上來的敵人。<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不過他的心里依然是非常擔心。

    敵人能夠從南面大海之上上岸,那也就可以從其他方向的海面上上岸。

    他們部落可是南面和西面都是臨海的,這可是太難辦了。

    看來只有直接大量殺死敵人,讓對方感到害怕,才能讓敵人不敢再從這邊上岸。

    所以二首領把一些年老一些,但是能拿得起武器的男子也帶來了。

    六千人氣勢洶洶的殺奔海邊而來。

    但是當他們臨近海邊,看清楚對面敵人的模樣的時候,卻是有些目瞪口呆。

    因為海邊的敵人已經慢慢地展開了陣型。

    二首領心里則在罵娘。

    這特娘的就是漁民口中的好幾百人?

    這特麼得有三四千人了吧。

    而且看著對方整齊的軍陣,自己手中的武器,也能知道,這是精銳的士兵啊。

    更為讓他們震驚的是,他們居然看到了兩三百的騎兵?

    這是哪里來的軍隊?

    如此強悍?

    要知道,他們馬韓,雖然叫馬韓,但是並沒有多少馬匹啊?

    他們整個部落也就三十匹,只有部落中的首領和勇士才能騎乘。

    可是為什麼對面有這麼多馬匹?

    而且還都是高頭大馬,比他們的馬要好很多?

    難道是北面的高句麗和遼東太守公孫度打過來了?

    也就只有他們手里有很多戰馬。

    可是不對啊,二首領馬上就反應過來。

    他們要打來也應該是從北方直接打過來,怎麼會是從南方而來,而且還是從海上來?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嗯?不對!

    二首領突然發現了,對方居然是打著公孫的旗幟,而且還有漢。

    這是大漢的公孫度的軍隊?

    可是為什麼他們要繞道從海上來?

    難道是有什麼陰謀詭計不成?

    二首領在瘋狂腦補著。

    他看到公孫的旗幟,下意識在腦海中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遼東太守公孫度。

    而且公孫度手下午也有數萬士兵,也有很多馬匹,都符合現在敵軍的情況。

    再加上公孫瓚離開幽州已經有大半年,快一年的時間了,所以二首領一時之間沒有想到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到對方已經列陣完畢,二首領只能是硬著頭皮上前。

    他是懂一些漢語和漢字的。

    畢竟以前這里就是大漢的屬國,他們很多穿著打扮和生活習性都是模仿著漢人。

    就連手中的武器,也是漢人傳授的冶鐵技術制造出來的。

    從大漢朝廷那里得到了很多賞賜和好東西,卻是沒有付出代價。

    每年應該納供的物資,也是從來沒有繳納過。

    大漢境內十多年了,都是大亂之中,根本就無暇顧及他們。

    遼東太守公孫度又是和各族勢力關系都保持的不錯,也從來沒有催收過,久而久之,這件事仿佛就被所有人所遺忘了。

    不過他實在想不通,公孫度為什麼要派兵從海上來他們馬韓之地,而且看對方的樣子還是要打仗來的,所以他只能是出來問問清楚。

    馬韓的漁民听到自己熟悉的喊話,知道對方沒有惡意,再加上他們清楚的知道,他的破漁船速度沒有對方快,很快就能被追上,而且對方穿上還有人拿著弓箭,這要是再跑估計會小命不保。

    所以在勸說之下,就直接停了下來。

    然後按照對方的指示,劃回了岸邊,隨後被帶到魏延和牽昭的面前。

    馬韓地區現在的語言里包括一部分漢語,魏延和牽昭他們能听懂一部分,不過這不是還有翻譯嗎?

    通過馬韓籍向導的雙向翻譯,魏延也是簡單了解了現在的情況。

    除了周邊大大小小的很多島嶼外,這片大陸附近是屬于卑離部。

    算是馬韓南部最大的部落,有人兩萬多,其中青壯男子六千多。

    剛才逃走的那些漁民就是去向卑離部首領去稟報情況去了,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有大量的敵人過來。

    不過魏延不怕,從這些漁民口中,已經得知,這邊金屬武器已經很普及,但是質量貌似不怎麼樣。

    三韓之地和高句麗都是地處邊疆,屬于蠻荒地區,冶鐵技術當然無法和大漢相比,更不要說趕得上孫策這邊了。

    所以武器裝備上絕對是完勝。

    而且魏延也相信手下士兵的戰斗力,遠遠不是對方可以比擬的。

    再加上听說對方總共才六千多青壯,就是都派來,魏延這三千前鋒都不帶怕的,更別說後面很快還有後續部隊上岸。

    不久之後,往北面派出的斥候有人返回,稟告魏延,北面來了一支五六千人的隊伍。

    基本都是長槍兵,木桿槍身,鐵槍頭。

    此外還有少數背著弓箭的人,數量大概有兩三百。

    只有三個人騎著馬,貌似是敵方的首領。

    距離魏延這里還有不足十里。

    魏延點點頭,表示知道了,讓斥候再探。

    魏延讓手下士兵做好接戰的準備。

    敵人還沒有來,而魏延身後的後續部隊,卻先到了。

    帶隊的是公孫瓚和李嚴等人。

    公孫瓚親自出馬,帶來了三百騎兵和五百步卒。

    實在是戰馬太佔地方了,這麼多船也只能是運這麼點騎兵上岸。

    不過這已經足夠。

    “文長,情況如何?”

    “回公孫將軍,北面有六千敵軍,馬上就到,敵人的兵力配置是這樣的……”

    公孫瓚的官職是安北將軍,幽州牧,身份地位比魏延高很多。

    公孫瓚听到對面的武器裝備之後也是微微一笑,然後就和魏延一起,帶著其他人前往陣前,準備迎敵。

    北面率軍來的是卑離部的二首領,帶著他的部落里的兩大勇士,也是他手下的兩員大將。

    剛才听到好幾個漁民的稟告,說是從大海之上,來了好幾百人的隊伍,並且都拿著兵器還有弓箭,頓時急忙召集了部落里的所有勇士。

    大首領帶著數百勇士去附近的部落里交易物資去了,所以只能是他這個二首領要守住部落。

    因為漁民的算數能力有限,他們說的好幾百人,可能並不是太準確,所以二首領直接勉強湊夠了六千人,然後南下去趕走這些從海上來的敵人。<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不過他的心里依然是非常擔心。

    敵人能夠從南面大海之上上岸,那也就可以從其他方向的海面上上岸。

    他們部落可是南面和西面都是臨海的,這可是太難辦了。

    看來只有直接大量殺死敵人,讓對方感到害怕,才能讓敵人不敢再從這邊上岸。

    所以二首領把一些年老一些,但是能拿得起武器的男子也帶來了。

    六千人氣勢洶洶的殺奔海邊而來。

    但是當他們臨近海邊,看清楚對面敵人的模樣的時候,卻是有些目瞪口呆。

    因為海邊的敵人已經慢慢地展開了陣型。

    二首領心里則在罵娘。

    這特娘的就是漁民口中的好幾百人?

    這特麼得有三四千人了吧。

    而且看著對方整齊的軍陣,自己手中的武器,也能知道,這是精銳的士兵啊。

    更為讓他們震驚的是,他們居然看到了兩三百的騎兵?

    這是哪里來的軍隊?

    如此強悍?

    要知道,他們馬韓,雖然叫馬韓,但是並沒有多少馬匹啊?

    他們整個部落也就三十匹,只有部落中的首領和勇士才能騎乘。

    可是為什麼對面有這麼多馬匹?

    而且還都是高頭大馬,比他們的馬要好很多?

    難道是北面的高句麗和遼東太守公孫度打過來了?

    也就只有他們手里有很多戰馬。

    可是不對啊,二首領馬上就反應過來。

    他們要打來也應該是從北方直接打過來,怎麼會是從南方而來,而且還是從海上來?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嗯?不對!

    二首領突然發現了,對方居然是打著公孫的旗幟,而且還有漢。

    這是大漢的公孫度的軍隊?

    可是為什麼他們要繞道從海上來?

    難道是有什麼陰謀詭計不成?

    二首領在瘋狂腦補著。

    他看到公孫的旗幟,下意識在腦海中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遼東太守公孫度。

    而且公孫度手下午也有數萬士兵,也有很多馬匹,都符合現在敵軍的情況。

    再加上公孫瓚離開幽州已經有大半年,快一年的時間了,所以二首領一時之間沒有想到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到對方已經列陣完畢,二首領只能是硬著頭皮上前。

    他是懂一些漢語和漢字的。

    畢竟以前這里就是大漢的屬國,他們很多穿著打扮和生活習性都是模仿著漢人。

    就連手中的武器,也是漢人傳授的冶鐵技術制造出來的。

    從大漢朝廷那里得到了很多賞賜和好東西,卻是沒有付出代價。

    每年應該納供的物資,也是從來沒有繳納過。

    大漢境內十多年了,都是大亂之中,根本就無暇顧及他們。

    遼東太守公孫度又是和各族勢力關系都保持的不錯,也從來沒有催收過,久而久之,這件事仿佛就被所有人所遺忘了。

    不過他實在想不通,公孫度為什麼要派兵從海上來他們馬韓之地,而且看對方的樣子還是要打仗來的,所以他只能是出來問問清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第255章 馬韓第一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第255章 馬韓第一戰並對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